當前位置:學問君>人在職場>學歷學位>

2017高考作文最新熱點時評10篇

學問君 人氣:1.83W

作時評首先要明白的是,既要充滿激情,又要富於理性。下面本站小編爲大家搜尋整理了關於高考作文最新熱點時評10篇,歡迎參考閱讀,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想了解更多相關資訊請持續關注我們應屆畢業生培訓網!

2017高考作文最新熱點時評10篇

一、三入火海,救出多名鄰居,自己被大面積燒傷,至今命懸一線。近日,38歲的河南男子王鋒受到輿論關注。一週之內,社會各界共向其捐款超過221萬元。5月26日,面對從各地持續匯來的捐款,王鋒的妻子潘品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喊停了捐款:錢已基本夠用,拜託大家別再捐了。潘品說,前來捐款的好心人中,有不少人自身經濟並不寬裕。“既然我們的治療費已經差不多了,就不要讓大家的愛心浪費了。”

  “喊停已夠捐款”不能僅靠道德自覺

  龍敏飛

“錢已基本夠用,拜託大家別再捐了”“捐款若有剩餘,會捐出去”“我不希望大家的愛心被浪費”“已停掉網上捐款項目,將銷銀行卡”……這樣的話語,出自受助者家人口中,的確令人感動。受助者需要幫助,但並不貪婪,也很有底線與準則,如果受助者都能像這樣,願意獻出愛心的人,必然會越來越多,因爲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的愛心,不是被騙了,也不是被揮霍了,而是實實在在地用在“愛心事業”上。

對於這次受助人的表態,網上也是好評一片。有人表示,這樣的道德自覺,值得肯定,也值得更多的人學習與借鑑;也有人表示,呼籲“錢已夠別捐了”的說法,也是一種慈善……從網上輿論來審視,對此事好評頗高。但一個不容否認的事實是:這樣的做法,看起來更像是一種底線之舉,只不過由於之前一些受助者的素質不高,才顯得如今這受助者的高尚。畢竟,不讓“愛心流失”,應該是慈善的應有之義。

審視現實不難發現,在慈善方面,現實的狀況的確不容樂觀。一些慈善機構的資訊不夠公開透明,令捐助者“很受傷”。此外,網上一些人利用公衆的同情心募捐,也沒有得到嚴厲的懲戒,同樣是對慈善的一種“傷害”。當然,還有一些人,沒有騙捐,但收到的慈善款遠遠超過他們的需要,但他們也沒有“退還”的意思,甚至用於改善自己的生活,這樣的行爲,在“捐贈者”看來,同樣的不甚合適的,甚至是令人“心寒”的。

透過這些案例足以發現,慈善領域任何的一件小事,一旦處理不當,都可能讓“愛心”受到損傷。而並不是每一次,受助者都能有足夠的道德自覺,都能合理地進行善款的管理與分配。這就意味着,對善款的管理,應該有統一性的規範。可以說,無論是透過個人募捐還是機構募捐的善款,都應該保持充分的資訊公開與透明,在這方面,政府部門應當好監管者的角色,唯有如此,才能避免“善款”合理地用在刀刃上。

遺憾的是,當前對此的約束,似乎還停留在道德自覺的高度上,但這顯然是不夠的。希望有關部門的能夠及時介入,並當好“守夜人”的角色,爲善款的合理利用保駕護航,讓“善款”落到實處,維護好慈善行業的良性制度

二、據語文出版社近日透露,新修訂的中小學語文教材進行了大幅調整,40%原有課文被替換。新版教材大幅增加反映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課文比重,相關課文最高佔到全部課文的40%,並且增加了古詩文教學內容。語文教材修訂,迅速成爲廣受熱議的話題。

  語文教材修訂凸顯文化自信

  封壽炎

語文不僅僅包含工具性的語言知識,而且兼具承載哲學思想、陶冶人心等諸多功能。受此傳統影響,今天語文教材課文的遴選仍然廣受關注,常被視爲時代精神、文化傳承、文學藝術乃至情感趣味的風向標。那麼,這次大幅調整入選課文體現了什麼?

增加古詩文教學、增加優秀傳統文化內容所佔比重,就是要更加強調對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我國是一個歷史悠久厚重的國家,擁有幾千年不間斷的歷史記錄,中華文化在全世界獨一無二。同時,我們還擁有浩如煙海的文化典籍。

無論是對於當下,還是對於未來,這些傳統文化都具有重要而深刻的價值。然而到了當代,隨着年青一代對於傳統文化的陌生和疏離,文化名家越發難尋。如何改變這種現象?學校教育大有可爲。

要接續傳統、傳承文化,古詩文教學是一把關鍵鑰匙。歷代哲人、詩人、作家紮根於廣闊的社會生活,深刻地體驗社會和人生,強調人類的基本情感,專注於語言的藝術,創造了光輝燦爛的不朽篇章。這些篇章與整個歷史文化脈絡血肉相連,蘊含着其所處時代的政治、經濟、社會和思想文化,承載着極具中國特色、中國風範的文化價值。古詩文教學的意義,是激揚它們承載的文化價值,並使其在現代社會的語境下煥發神彩。因此,對它們的學習不僅是“技能性”的,更體現了我們在全球化時代的文化自信。

同時,此次語文教材的修訂也有與時俱進的一面。一些原來收入教材的文章此次進行了調整,比如溫書林的《南京大屠殺》這次就替換成了從張純如著作《南京大屠殺》裏節選的《死裏逃生》。對照着讀溫書林和張純如的兩篇文章,可謂各有千秋。張純如的著作,資料更加紮實,細節更加生動,對於人物的刻畫也更加層次豐富、性格生動。她在文中除了揭示大屠殺的殘酷性之外,也展示了主人公李秀英不畏殘暴、勇於抗爭的英雄氣概,塑造了令人感佩的中國女性形象。

時代在變,語文教材和語文教育也在不斷改變。緊扣時代脈搏,跟上時代腳步,在傳承中變革,既固本又開新,應該是語文教學一個永恆的課題。

三、近日,一段“櫻桃核有毒,5顆毒倒成年人”的視頻在微信朋友圈熱傳。記者向醫學、營養學專家求證,專家表示,這一消息爲假命題,櫻桃核致病的可能性微乎其微。(5月26日《京華時報》)

  紛飛的謠言與我們浮躁焦慮的內心世界

  楊朝清

微信朋友圈作爲一個區別於家庭、工作場所的“第三空間”,曾經給老百姓帶來了愉悅的用戶體驗。然而,不論是屢見不鮮的“炫耀性曬娃”,還是不厭其煩的拉票,抑或層出不窮的謠言,微信朋友圈不斷上演着“變形記”,早已面目全非,讓一些人選擇了遠離甚至退出。那些缺乏科學依據的謠言,爲何能在微信朋友圈上大行其道?

在不確定因素增加的風險社會,“櫻桃核有毒”無疑觸碰了老百姓關於身體健康、生命安全的敏感神經。在一個“吃貨”盛行的時代,有不少愛吃櫻桃的消費者;危言聳聽的“櫻桃核有毒”不僅會影響商家的生意,也會加劇老百姓的心理恐慌——儘管吃5顆櫻桃核是一個小概率事件,爲了最大限度地自我保護,人們往往採取一種封閉性的社會排斥,對櫻桃“望而生畏”。

美國社會學家默頓將謠言看成一種社會情境,它一旦被許多人相信,就會進一步增加相信者的人數,進而對社會功能造成影響,導致人們的認知偏差,激發負面的社會情緒,形成單向度價值判斷和同質化思維。在有效資訊供應不足的背景下,具有刺激性的謠言對受衆的精神需求的滿足,謠言內容與受傳者預期的吻合以及受傳者之間的相互印證, 進一步加劇了謠言“亂花漸欲迷人眼”。

許多謠言並不高明,只要我們多一些獨立思考和審慎思維的能力,謠言就會被粉碎。在微信朋友圈,謠言爲何成爲“打不死的小強”?說到底,急劇的社會變遷,讓人們普遍缺乏定力,處於一種浮躁、焦慮的狀態;而在一個多元的時代裏,多種不良社會心態交織雜糅,讓謠言有了乘虛而入的機會。

紛飛的謠言,讓虛擬世界與現實世界走調、變味。在微信朋友圈,每個人都有那麼幾個喜歡轉發、分享謠言的朋友。你高冷地不屑一顧、義憤填膺地討伐,他卻樂此不疲、信誓旦旦地相信謠言是真的,甚至對你進行“道德捆綁”。思考的惰性和文化的快餐化,讓許多人“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原本沒有什麼生命力的謠言,就又多了一些生存空間。

在社會信任缺失的當下,謠言進一步切割了稀薄的信任存量。“櫻桃核有毒”猶如一面鏡子,觀照出一個時代的病症。只有讓真相越早抵達,謠言纔會越快攻破。不論是提升製造謠言的違規成本,還是公共部門、科研機構及時以“信”闢謠,抑或提升公衆參與、減少謠言的以訛傳訛,治理五花八門的謠言,顯然需要多方合力。

四、“只要隨便堆砌幾萬個文字,透過答辯,就能從‘博士生’搖身一變爲‘博士’。這樣的‘博士’到底價值幾何?”日前,南京師範大學教授陳吉德在評審一篇教育部抽檢的博士論文後,發博客稱該論文差到讓他憤怒。他強烈建議教育部有關部門追查論文的相關單位和作者的責任,並作出相應處理。

  問題論文“闖關”打了誰的臉

  周繼堅

陳吉德教授的“衝冠一怒”,暴露出當前論文評審的諸多問題。客觀來講,當前我國高校從本科生到碩士到博士的學位論文評審總體上是嚴格的,而在這幾個層級當中,博士論文的答辯應當說最爲嚴格。和本科、碩士教育相對放開不同,我國的博士教育還是精英教育,國家對博士生的培養可以說是嚴上加嚴,很多論文不過關的博士生不得不延期畢業。但這篇“問題論文”恰恰出於博士生之手,陳吉德提到的“資料堆砌、語句不通、文不對題”等諸多問題,着實令人驚詫。

學位論文是一個人理論修養、知識水平、研究能力的綜合體現,刻苦鑽研、誠實守信是一個學者安身立命之本。如果像這樣弄虛作假、敷衍了事,用古人的話講,那就真正是“斯文掃地”。須知,博士生教育的高標準、嚴要求,既是對學校師生負責,更是對一國學術能力、科研能力的保護。我國推行科教興國戰略和人才強國戰略,目的就是要培養造就一批有真才實學的人才,挑起國家改革發展的大梁,如果都像這樣腐蝕學術殿堂,連起碼的學術準則都不要,連基本的學術要求都達不到,遑論破解“錢學森之問”。

學術是一面鏡子,映照的是社會的生態和人們的心態。當人們都忙於巧奪浮名、急功近利,學術研究就不可能有“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寫一句空”的氛圍。當人們都忙於鑽營討巧、敷衍了事,真正的學術尊嚴就不可能得到尊重。當學術也被人們當作擺設來對待,甚至當作商品來交換,那麼一個國家的原創力、創新力就會遭遇“劣幣驅逐良幣”的困境。每一篇“問題論文”都是國家教育塔基上的一道“裂紋”,“裂紋”多了,學術大廈就會搖搖欲墜。

學術造假、學術**層出不窮,最該反思的還是教育部門和高等院校,學生不認真研究、導師不嚴格把關,根源是制度出了漏洞,或者制度被架空。應當反思制度規定的論文評價體系是否真正發揮了作用,對學術**和學術造假的打擊是否起到了作用。如果造假作弊的行爲得不到懲處,好的論文得不到激勵,敷衍塞責的行爲得不到約束,最終只能是“劣幣驅逐良幣”。

懲治學術**,毫無疑問須從“把關”入手,以“追責”收尾。導師應當作爲學生論文的第一把關人,承擔學生學術行爲的連帶責任,必須建立相應的考覈和獎懲機制,使導師不再空當擺設。學校作爲學術機構,應當對全校學生的論文質量承擔責任,必須深究學校在論文把關方面的主體責任,由教育部門進行監督和考覈,對於問題嚴重的學校要不惜取消其自主評審資格。此外,教育主管部門必須更加積極主動地介入查處學術不端行爲,樹立良好的學術導向。

五、“因爲是學中文的,所以就很敏感,第一眼看到就覺得這四個字不對勁。”日前,在重慶大學中文系讀大三的小趙和朋友在沙坪壩三峽廣場聚餐,幾個人在新世紀超市旁的空地等人時,被一組雕塑吸引,雕塑上“昭君牧羊”四個大字引起了大家的討論。對此,當地有關部門表示:昭君生活在塞外,應該是有牧羊經歷的。(5月22日《重慶晨報》)

  “昭君牧羊”,權力無文化很可怕

  郭文斌

對於“蘇武牧羊”“昭君出塞”,讀過歷史我們都知道,我們還真不知道“昭君牧羊”,不過,當地有關部門卻表示,昭君生活在塞外,應該是有牧羊經歷的。於是想當然地就有了“昭君牧羊”的城市雕塑,且存在多年了。期間想必也有大學生提出過質疑,但由於當地有關部門的固執己見,卻讓“昭君牧羊”,成爲了當地人人皆知的“地名”,這實在是悲哀。

城市雕塑是一座城市的名片,不僅僅是增添城市美景,更是一種人文教育,因此,需要追求美感,更要追求科學性、真實性。顯然,“昭君牧羊”不符合歷史事實,退一步說,歷史上真有“昭君牧羊”,也應該是經過考證的,而不是相關部門所說的“應該是有牧羊經歷的”,如此猜測而成的“昭君牧羊”等同於兒戲。“萬一這些孩子以後只曉得有‘昭君牧羊’,不曉得昭君出塞、蘇武牧羊怎麼辦?”市民的憂慮顯然不無道理。

城市雕塑花的是納稅人的錢,本應該謹慎用之。既要有預算,又要相關的審覈。不知道“昭君牧羊”是誰出的注意,又是誰審覈的,怎麼相關人員就沒覺得不妥,這真是不可思議。不過,現在城市雕塑,以怪異來吸引眼球的也不少。由某知名網站發起的“2012年十大丑陋雕塑評選”活動曾引起全國網民的強烈反響,在全國大中城市矗立的許多著名和不著名的雕塑作品引發了全民的共同討伐和質疑。不過,質疑歸質疑,只要權力部門不想拆,仍然會繼續矗立於城市街頭,老百姓又能奈若何?其實,即便是拆了,浪費的還是納稅人的錢,誰又會受到問責呢?

歷史文學允許想象,但將一種文學想象的場景用作一處地名或地標,這是不允許的,因爲會造成誤解,不利於對孩子的教育。對城市雕塑,應該尊重歷史,少些“戲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