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選院校>

重慶工商大學通識學院簡介

學問君 人氣:4.82K

爲促進考生們對重慶工商大學通識學院的瞭解,小編特意蒐集整理了重慶工商大學通識學院的相關簡介,供大家閱讀檢視。

重慶工商大學通識學院簡介

學院概況

學院成立背景。爲落實《教育部關於進一步深化本科教學改革全面提高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檔案精神,高校進一步加大了教育教學改革力度,尤其在提高人才培養質量上做了許多有益探索。推行大一新生進入通識學院,接受通識教育,是高校深化教學改革的重要舉措,目的在於夯實學生文、史、哲和藝術學業基礎,開拓學生視野,全面提升其認知能力;通識教育注重文理滲透、學科交叉,改變了本科大學生某種程度上存在的學習能力弱、專業發展後勁不足的現狀,意在培養全面發展的合格人才。在實施通識教育方面,中國“985”幾所高校始終走在了前面,如北京大學、復旦大學、浙江大學、中山大學等,開展通識教育,並取得了良好成果。

重慶工商大學爲適應社會經濟發展對複合型人才的需要,借鑑兄弟高校經驗,加強了通識教育的推進力度,在全校開設通識核心課程,逐步建立通識教育課程體系和人才培養創新模式,於2011年6月成立了通識學院。

學院簡介。通識學院設定在南岸校區蘭花湖片區,管理9個學院大一新生,並負責蘭花湖片區的校園管理,監管紳帝物業公司。學院2011年6月成立後至2014年6月,每年管理學生3700多人;根據學校招生工作需要和學生宿舍安排結果,2014級部分新生將要入住江北校區,於是,2014年5月,學校成立了通識學院(江北),負責3個學院的大一新生管理。本學年,通識學院(蘭花湖)負責10個學院(包括經濟、管理、旅管、會計、商策、文新、法學、數統、計信、機械包裝學院)、通識學院(江北)負責3個學院(包括財經、旅管、社發)一年級學生的教育教學管理和蘭花湖片區的綜合管理工作。

學院教育教學管理、人才培養的探索與創新。通識學院推行思想政治教育、學風建設、心理健康教育等學生工作公寓社區化管理和執行方式;實施了優秀專業老師擔任導師的“導師領航工程”和優秀高年級學生擔任學長的“學長導航工程”;開展立足學校、放眼全球的“通識博雅工程”、“博雅論壇”和“博雅沙龍”等系列活動,提升學生修養情懷和綜合素質,促進了學生全面和諧地發展。

 學院院訓

學院秉承“高情遠致,和諧自由;博雅信達,經邦濟世”的辦學理念,努力將學生培養成爲高素質、複合型人才。

“高、遠”,寓意人格人品高尚、人生目標遠大;“情、致”,指情趣;“高情遠致”,意在造就人品人格高尚,富有人生情趣的人。“和諧”,指個體自身知識、能力、素質內在和諧,個體自身發展與所處環境和諧;“自由”,哲學意義上指認識了事物發展的規律並有計劃地把它運用到實踐中去,是對必然的認識和對客觀世界的改造;“和諧自由”,意在培養個體自身知識、能力、素質內在和諧,實現個體自身發展與所處環境和諧並因掌握了人生和社會發展必然規律,能自覺自如地對自身和客觀世界進行改造。“博”,指要有廣博寬厚的知識底蘊;“雅”,要有文明、禮貌、雅緻的人格修養;“信”,是做人做事要講誠信,彼此間相互信任和團結;“達”,則通達,有實現理想目標的毅力,有社會責任感和關愛之心;“博雅信達”,意在造就知識底蘊廣博寬厚,生活狀態和質量雅緻有情趣,且亨順通達,爲人誠信敢於擔當的人。“經”,治理;“邦”,家邦、國家;“濟”,幫助、成就;“世”世人;“經邦濟世”,意指具備應有的責任與擔當精神和經天緯地齊家治國的才能。

作爲學院精神的“高情遠致,和諧自由;博雅信達,經邦濟世”,是教師和學生的理想追求與精神支柱;作爲教師風範的“高情遠致,和諧自由;博雅信達,經邦濟世”,折射出教師的自身修養和思想境界;作爲教育理念的“高情遠致,和諧自由;博雅信達,經邦濟世”,指明瞭學生成才的根本方向;作爲辦學宗旨的“高情遠致,和諧自由;博雅信達,經邦濟世“,昭示着學院財經爲業,文化爲魂,實踐爲本,特色爲先的神聖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