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選院校>

重慶交通大學資訊科學與工程學院專業簡介

學問君 人氣:2.83W

重慶交通大學資訊科學與工程學院有着省部級的重點建設學科,是一個熱門的報考方向,下面是小編蒐集整理的重慶交通大學資訊科學與工程學院專業簡介,供大家閱讀檢視。

重慶交通大學資訊科學與工程學院專業簡介

學院簡介:

資訊科學與工程學院1993年開始招收計算機專業學生,2006年招收碩士研究生,現已形成1個“計算機科學技術”省部級特色專業+1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省部級重點建設學科+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物聯網工程、電子資訊工程、通信工程等4個本科專業的辦學格局,建成重慶市公共交通運營大數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工程實驗室2個省部級科研創新平臺及6個科研與實踐創新平臺。學院緊密圍繞軌道交通、智能交通物聯網等國家和重慶市戰略新興產業和社會人才需求,開展“資訊+交通”和“互聯網+智慧交通”科學研究和人才培養,獲國家科技進步獎2項,省部級以上學生學科競賽獎100餘項。

學院現有教職工78人,專任教師66人,其中教授15人,副教授19人,博士(後)24人,重慶市科技創新領軍人才1人,西部之光訪問學者1人,重慶市高等學校優秀人才1人,重慶市高校中青年骨幹教師4人。

學院畢業生得到了社會、用人單位的廣泛認可和好評,初次就業率連續17年超過90%,多名優秀學生本科畢業後直接進入騰訊、阿里巴巴、360等知名企業工作。許多學子考研進入中國科技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方交通大學、電子科技大學等985、211高等學府繼續深造。

 專業介紹:

  電子資訊類(含電子資訊工程、通信工程兩個專業)

電子資訊類是我校首批大類招生的專業,包括電子資訊工程專業、通信工程專業,以電子科學與技術、資訊與通信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爲主幹學科,依託西部地區交通資訊複合型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培養厚基礎、寬專業、強能力、重創新的高素質工程技術人才。學生入學後第一學年和第二學年修讀完成專業大類規定的通識教育和基礎平臺課程,並達到相關規定要求,第五學期綜合學生學業成績、表現與個人特長分流到大類所含專業學習。

 電子資訊工程

專業定位:以交通電子技術、嵌入式系統開發及應用爲主要教學和研究內容,以交通行業爲重點應用領域,強化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培養,建設交通特色鮮明,在全國具有一定知名度和影響力的專業。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適應電子資訊及相關領域需要,德、智、體全面發展,具有紮實的專業知識,較強的學習能力、工程實踐能力、創新能力,良好的社會責任感、職業道德、合作精神,能從事電子資訊系統和設備研發設計、運營維護、項目管理的複合型進階工程技術人才。

核心課程:電路與電子技術、C語言程序設計、電磁場與電磁波、傳感器與檢測技術、微機原理與接口技術、資訊論、信號與系統、通信與計算機網絡等。

就業服務方向及從事主要工作:畢業生面向相關設計研究院(所)、企事業單位或學校,主要從事電子資訊系統和設備的研發、設計、製造和應用等技術工作及管理維護工作。

專業特色:(1)交通基礎設施監控:主要面向道路、橋樑、隧道、港口、航道等交通基礎設施監控系統的研發、設計、製造、調測、運營維護。

(2)嵌入式系統:主要面向智能儀器儀表、智能傳感器、車載智能終端等嵌入式系統的研發、設計、製造、調測、運營維護。

通信工程

專業定位:以軌道交通通信與信號系統、計算機通信爲主要教學和研究方向,以通信資訊技術在軌道交通領域的應用爲重點,強化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建設交通特色鮮明,在全國具有一定知名度和影響力的專業。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適應通信系統、軌道交通通信與信號系統及相關領域需要,德、智、體全面發展,具有紮實的專業知識,較強的學習能力、工程實踐能力、創新能力,良好的社會責任感、職業道德、合作精神,能從事通信與信號設備、通信系統以及資訊系統研發設計、運營維護、項目管理的複合型進階工程技術人才。

核心課程:電路與電子技術、電磁場與電磁波、資訊論、信號與系統、通信原理、無線通信系統、列車控制技術、進階語言程序設計等。

就業服務方向及從事主要工作:畢業生面向相關設計研究院(所)、企事業單位或學校,主要從事通信系統與通信網、軌道交通通信與信號系統的研發、設計、製造和應用等方面的技術工作及管理維護工作。

專業特色:(1)軌道交通通信與信號系統,主要面向鐵路、城市軌道、地鐵的通信與信號系統研發、設計、製造、調測、運營維護。

(2)計算機通信:通信設備或系統研發、設計、集成、運維,通信網設計與優化,移動互聯網應用開發等。

  計算機類(含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物聯網工程)

計算機類是我校整合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物聯網工程專業成立的大類招生專業。以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物聯網與資訊工程和交通資訊與控制工程爲主幹學科,依託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市級特色專業、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市級重點建設學科、軟件工程一級學科和西部地區交通資訊複合型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培養厚基礎、寬專業、強能力、重創新的高素質工程技術人才。學生入學後第一學年修讀完成專業大類規定的通識教育和基礎平臺課程,並達到相關規定要求,第三學期綜合學生學業成績、表現與個人特長分流到大類所含專業學習。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專業定位:本專業以軟件開發及資訊技術應用爲主要教學和研究內容,以軟件產業和傳統行業資訊化爲主要應用領域,強化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培養,建設交通特色鮮明,在全國具有一定知名度和影響力的專業。

核心課程:離散數學、數據結構、彙編與計算機組成原理、進階語言程序設計、操作系統原理、數據庫原理、軟件工程、雲計算與大數據分析等。

就業方向及從事主要工作:畢業生面向相關設計研究院(所)、企事業單位或學校及社會其他行業相關部門,主要從事計算機軟件設計、開發、測試、維護、系統集成、管理及教學等工作。

專業特色:以培養學生實踐動手能力、工程應用能力、科技創新能力爲總線,按“目標能力分解+項目實訓”一體的思想,構建了包括認知實踐、綜合實踐、工程實踐、拓展與創新實踐多模組的學生能力遞進式提升實踐訓練平臺。依託重慶市公共交通運營大數據工程實驗室和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引導學生參與智能交通物聯網大數據採集、城市公共交通運營大數據分析及應用、公共交通基礎設施安全運營大數據分析及應用、高速鐵路運營大數據分析及應用等科研項目的研發,提高學生科技創新創業能力,培養交通資訊類複合型人才。

 物聯網工程

專業定位:本專業依託交通行業的物聯網應用背景,以物聯網技術在交通領域的應用爲特色,強化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建設西南一流、全國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專業。

核心課程:進階語言程序設計、電路與電子技術、面向對象程序設計、計算機網絡原理、微機原理與接口技術、單片機原理與應用、物聯網通信技術、傳感器原理及應用、軟件工程、數據庫技術

就業方向及從事主要工作:畢業生面向相關設計研究院(所)、企事業單位或學校,主要從事物聯網相關係統的設計、開發、集成和運維及管理工作。

專業特色:本專業依託交通行業背景,以智能交通物聯網應用和智能硬件與系統開發爲導向,注重學生實踐和動手能力的培養,具備體系完備、設備先進的交通物聯網實踐教學平臺,形成了以實驗、課程設計、項目實訓、專業實踐、實習和畢業設計爲主的“一主線多模組”的實踐教學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