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學習總結>

初中物理歐姆定律教學反思模板

學問君 人氣:1.22W

我在講授《歐姆定律》這節課時,注意到這樣一個問題,現在教材中爲了引入歐姆定律都要先做一個探究性實驗,透過這個實驗向初中學生介紹了物理學中最常用的研究問題的方法,下面是小編帶來的初中物理歐姆定律教學反思,希望爲你排憂解難~

初中物理歐姆定律教學反思模板

初中物理歐姆定律教學反思模板1

《歐姆定律》分兩課時進行教學,本節課是第二課時,在上節課已經進行同一導體兩端電流電壓的關係實驗後進行,重點在培養學生自己總結得出歐姆定律的內容及表達式,並理解三個公式的物理意義,我覺得在教學中要注意引導,還要注意對歐姆定律建立的講解,增加學生的物理學史知識,激發學生學習的好奇心,培養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歐姆定律編排在學生學習了電流、電壓、電阻等概念,電壓表、電流表、滑動變阻器使用方法之後,它既符合學生由易到難,由簡到繁的認識規律,又保持了知識的結構性、系統性。歐姆定律(初中學習的是部分電路歐姆定律)作爲一個重要的物理規律,反映了電流、電壓、電阻這三個重要的電學量之間的關係,是電學中最基本的定律,是分析解決電路問題的金鑰匙。歐姆定律是電和磁一章的教學重點,也是初中《自然科學》中重點內容之一。歐姆定律這節課特點是,十分重視科學方法教育,重視科學研究的過程。讓學生在認知過程中體驗方法、學習方法,瞭解得出歐姆定律的過程。教學內容的編排是根據實驗目的和實驗方法,提出實驗方案,透過做實驗和對實驗數據分析、處理得到定律以及數學表達式。透過本節課學習,主要使學生掌握同一電路中電學三個基本量之間的關係,初步掌握運用歐姆定律解決實際電學問題的思路和方法,瞭解運用“控制變量法”研究多個變量關係的實驗方法,同時也爲進一步學習電學知識打下了基礎。

在本節課中,教材是透過演示實驗,來研究電流與電壓電阻關係,從而得出歐姆定律。雖然,這樣安排教師的主導作用能發揮得比較好,但演示實驗可見度不大,學生動手參與率不高,學生主體作用也沒有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另一方面,學生已初步學會了電壓表、電流表、滑動變阻器使用,具備做此實驗的基本技能。因此,本節課我把演示實驗改爲學生分組實驗,使學生在實驗中進一步體驗“控制變量法”,同時也使學生透過實驗,對歐姆定律有了感性認識。然後由各小組根據實驗數據,進行分析、歸納得出初步結論,並交流探究成果,及時調控矯正,這一環節的操作要點,以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爲主。其目的是對學生掌握知識的情況進行反饋,對學生參與實驗的態度和效果進行考證。

本節課的設計還有很多不足之處,諸如:教學內容有點繁瑣,沒有給學生充分自由的思考時間和空間,學生的科學探究有效性不高,有點照本宣科,還有歐姆定律的計算還有待進一步的鞏固和深化。

初中物理歐姆定律教學反思模板2

第一步鋪墊工作——由簡及繁

我在講授《歐姆定律》這節課時,注意到這樣一個問題,現在教材中爲了引入歐姆定律都要先做一個探究性實驗,透過 這個實驗向初中學生介紹了物理學中最常用的研究問題的方法,即研究多個物理量之間的關係時,可以保持一些物理量不變,每一組實驗中只看兩個變化量間的關係,最後再將所有結論綜合起來,也就是比較常用的研究方法——控制變量法。我在教學中發現了一個問題:在引入歐姆定律的實驗中,滑動變阻器的作用阻礙了學生對實驗的理解。

爲引入歐姆定律所設計的實驗電路如右圖所示。實驗操作可分兩部分:①第一部分是保持待測電阻R不變,調節滑動變阻器的滑片, 改變待測電阻R兩端的電壓,研究透過待測電阻R 的電流I 與R 兩端電壓U 間的關係; ②第二部分是變換連入電路的總電阻,調節滑動變阻器的滑片,使加在待測電阻R 兩端電壓U 不變,研究透過R 的電流I 與電阻R間的關係。在這裏學生就產生了疑問,在第一部分中問:“前面講過移動變阻器的滑片,改變滑動變阻器連入電路的電阻, 可以改變電路中的電流,但爲什麼可以改變了待測電阻兩端電壓呢?”或者在做第二部分實驗時, 學生問:“剛剛是調節變阻器,使電阻R兩端電壓改變,現在爲什麼同樣是調節變阻器,卻又是使加在R 兩端的電壓不變呢?”我覺得解釋這兩個問題並不難釋,只要用歐姆定律和串聯電阻的知識來解釋就可以了。對於學生來說就成了問題,而實驗中看上去就不止一個變量,這就讓他們在邏輯思維上產生了混亂。由於以上的問題,許多同學會對引入定律的實驗百思不得其解,這必然影響他們對歐姆定律的理解和掌握。

然而,如果在實驗中將滑動變阻器去掉,電路簡化爲簡單電路。第一部分實驗中,直接透過改變電池數目來改變待測電阻R 兩端電壓。第二部分中,只需保持電池數目或學生電源輸出電壓不變即可。在講完歐姆定律和串聯電阻之後,再提出保持電源電壓不變的前提下,要改變加在R 兩端的.電壓該如何改造上面的簡單電路。透過分析以上的問題,引導學生最後設計出原來的實驗電路,這樣可以進一步加深學生對歐姆定律的認識,也爲今後設計伏安法測電阻和測定小燈泡電功率的實驗電路打下基礎。

第二步理解定律——明確條件

歐姆定律的匯出以及對它內容的理解,這一部分知識內容對學生來說又是一個難點。但是當我們第一步工作做好了,學生真正理解了三個物理量間的關係。我們只需要對實驗數據進行處理,讓學生自己分析實驗數據得出了結論:透過導體的電流與導體兩端的電壓成正比,與導體的電阻成反比,即歐姆定律的內容。再根據內容給出表達式I=U/R。必須由學生自己得到的結論,那樣孩子才能對公式靈活應用。

這節課對歐姆定律的應用和進行練習前先給學生做好準備工作:1、明確公式中各符號所代表的物理量是誰及其單位是什麼。2 、重新回顧串並聯電路中電流、電壓、電阻的特點,這樣使學生在練習時知道如何思考,更節省時間,使後面的內容安排上不過於緊張。在例題講解和學生練習過程中,還不斷地引導學生去發現歐姆定律在應用過程中應該注意的問題。例如,在應用時,I、U、R必須是同一段電路上的三個物理量,必須滿足同一性等相關問題,並要求要有完整的計算步驟。

基本上來講,本節課都是按照預計的去完成,在四班學生參與意識不強,上課回答不積極,所以課的效果有點平淡,同樣的課,在五班就不同,五班的學生已能夠積極投身於課堂中,思維比較活躍,能跟上我的思路,這不是因爲這個班的學生比較好的緣故——上課的積極狀態與學習好壞沒有太大的關係,八四班之所以這樣是與我們長期的被動式教學模式有關,要改變這種現象,可以從兩上方面入手,一是鼓勵,多給那些平時不回答問題的學生表達的機會,二是讓學生在課前(回答前)做充分的準備,只有心中有了底,纔敢站起來。但總的來講,不知道學生是怎麼感覺的,我覺得課沒有新意,有一種模式化的感覺,可能是課堂新教學的新鮮感已漸漸淡化的緣故,對於我來講,這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模式就是用來打破的,可能打破它爲時尚早,但這是遲早的事。然而,突破口在哪裏?下一個努力的方向是什麼?課的目標定位在知識上,再好的課層次也不會很高,用知識去培養學生,發展學生,鍛練學生,而不是讓學生去學知識,這纔是正確的道路。我隱隱約約感覺到,可能下一步的出路也就在這裏。

第三步思路突破——玩轉九個量

物理量的繁雜加上學生理解的不夠深刻,造成學生那道題無從下手,甚至乾脆亂寫一氣,造成嚴重的惡性循環,從此電學步入一個危險的境地——很難、很難。

其實我覺得如果是源於此,而給物理學一個“很難”的帽子的話,還是可以解決的。在此,我提出自己的一些見解和看法。

採用九個量的矩陣法,來解決此問題,爲學生開啟思路。

R1


       
              

R2


       
              

R總


       
              

I1


       
              

I2


       
              

I總


       
              

U1


       
              

U2


       
              

U總


       
              

首先分類討論:

一、只有原件R1,或者更復雜一些,利用開關短路R2,單獨原件的只需找到公式直接代入即可。

二、兩個原件R1、R2串聯或者並聯,這類題型也是考試出現最多的,我們該怎麼讓學生找到做題思路,對應關係是第一步。

題目總會給出3個物理量,我們求解其他6個物理量,我認爲就是三步走:

具體方法如下,第一步,期中兩個橫排的物理量,比如R1R2,我們可以利用串並聯的特點求解出R總

第二步,計算縱排的量,有第一步可知道第三個物理無論在那一排總可以透過縱排的數據利用歐姆定律計算,U、I、R三個物理量見的求解。比如第三個物理量是U總,那麼可以得到I總。

第三步,利用串並聯電流電壓特點,串聯I1=I2=I總,並聯U1=U2=U總,剩下的物理量都迎刃而解。比如串聯由電流相等,I1、R1求U1,I2、R2求U2;同理電壓相等也一樣。

那麼不管題目三個物理到底如何變幻,透過以上三步均可以解決。透過不同類型的題,任意給出三個物理量,玩轉其他留個物理量,並且串聯並聯都沒有障礙,透過練習讓學生獲得了自信,並獲得了快樂。

三、電路中出現三個原件R1、R2、R3,根據開關的斷開閉合導致電路連接狀態不同的題,我們只需要分狀態討論一下,一般情況下依然是最終化簡爲兩個電阻的簡單串並聯,這裏只需要分別進行求解即可。備註:不同狀態下相同的量,定值電阻不變,電源總電壓不變。

下面的計算按第二種情況進行處理即可。

我覺得學會讓複雜的問題透過簡單的方式讓學生理解,並且讓孩子懂得所謂“很難”的物理,不過是把簡單的題逐漸的附加條件使他看起來複雜,學會審視,一步一步的來,將問題逐步化解。

歐姆定律是電學的難點,同時也是整個物理中的最讓學生恐懼的地方。我想再入門的時候,如果能夠從簡到繁、一步一步的、紮紮實實的打好基礎,並在過程中,讓學生學會剖析問題,以不變應萬變,學會正視物理問題,並且有自信去攻克,感受到學習物理的成就感和樂趣,那麼我們就可以甩掉物理難的帽子了。

老師的課堂不那麼刻板,讓孩子學中感受到物理的樂趣,需要老師不斷的開動自己腦筋,從學生的認知出發,帶領學生感受體驗其過程,這將使我以後追求和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