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學習心得體會>

學校掛職學習心得體會3篇

學問君 人氣:2.09W

某些事情讓我們心裏有了一些心得後,不如來好好地做個總結,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可以記錄我們的思想活動。一起來學習心得體會是如何寫的吧,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學校掛職學習心得體會,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學校掛職學習心得體會3篇

學校掛職學習心得體會1

素質的領導幹部隊伍。在骨幹教師培養的過程中,學校堅持開展民主推薦,透過輪崗、掛職鍛鍊等各種方式,加快中青年教師的培養工作,打造專業、成熟、能幹的教師隊伍。特別是“聚焦課堂、課題引領、專業成長”的“雙名工程”,“青年教師沙龍”——圍繞師德、教學、科研等主題,邀請相關學科的青年教師共同探討困惑,尋求方法,相互激勵,並邀請進階和特級教師們前來和青年教師座談,分享經驗——等活動,對骨幹教師的培養更是碩果累累。

3、其它培訓。在教師培訓中,附中將專業教師分爲“成熟教師”、“發展中教師”、“青年教師”三個羣體,在整體提升、互助互動提升的前提下進行鍼對性培養(提升)。對成熟型的教師,學校致力於尋求機遇、幫助他們總結、展示自己的教學經驗和教學成果,透過送出去、出版著作等方式擴大他們的社會影響,協助他們在形成風格、形成理論體系的基礎上引領本校教師進步;對於發展中教師,學校主要任務是推動他們形成特色、走向成熟。學校聘請有關專家總結他們的教育教學理念與方法上的得失,規劃他們教育教學前景,爲他們搭建各種展示交流的平臺,激勵和推動他們儘早儘快地走進成熟教師的行列;對於青年教師,學校有更爲細緻地打造培養計劃,以“優秀教師”“優秀班主任”爲職業目標,每兩週一次的培訓活動、每學期一次的外出考察交流、每年度一次的調查研究、論文比賽和教學獎賽,與其他的校本培訓活動一起組成培訓課程的基本格局。在格局內部,則是基本功、教學理論、校園文化、課堂意識等分項培訓。其中的“附中教師論壇”是附中校本培訓工作的特色。論壇鼓勵學校特級教師和優秀教師走上講臺,闡述教學理念,分享教學經驗。透過教師論壇把學校優秀的教師資源、嚴謹的教學傳統、獨特的人文氛圍輻射和傳遞,讓優秀教師思想和魅力輻射、感染、鼓舞全體教職工,使學校的傳統和精神在每位一線工作的教師身上得到延續。

這次掛職工作,既是我學習的過程,也是回顧、反思與整理自身教育教學理念的契機,儘管校際差異很大,但附中在教育教學管理及教學實踐中的先進經驗和方法,必將對我今後做好學校管理工作和教育教學工作產生深遠的影響。

學校掛職學習心得體會2

我和其他五位校長兩位園長有幸去河北保定掛職鍛鍊。歷時不到兩個月,時間不長,收穫很大。開闊了視野,增長了見識,觸發許多思考。

很榮幸在保定市育德中學拜師學藝。育德中學始建於1905年,至今,走過了一百多年的風雨歷程,有着光榮的革命傳統,深厚的文化底蘊和先進教育理念。一百多年的文化傳承中,培養了一批批傑出的人才。像劉少奇、李維漢、李富春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正是從這兒走向了革命的道路。“不敷衍,不作弊”的校訓,體現着“育德”的育人精神和“育德”學子立身社會的準則。現在,育德有30個教學班,學生總數1755人,教職工119人。

透過一個多月的問、訪、學習交流,育德中學嚴格而又科學的管理制度,完備的教學設施和優雅的教學環境,新穎靈活的教育方法讓我耳目一新。我認爲,育德中學之所以取名“育德”,充分體現出學校對“德”的重視程度。學校的一切規章制度,無論是教學還是生活,都十分自然地把“不敷衍,不作弊”的精神融入其中,使學生在耳濡目染中受到了道德情操的教育。這種既獨特又科學的教育方法,不但使每個育德學子終身受益。同時也是一筆無比珍貴的精神遺產。

在石志偉校長的帶領下,近幾年來,育德中學不論在設施建設,教師隊伍建設,辦學規模,還是在管理上都有了長足的發展。在加強學校硬件建設的同時,進一步加強了制度建設,使學校的管理工作已經踏上了規範化、科學化、制度化的軌道。在新課程改革中非常重視教學研究工作,充分發揮教科研的先導作用。注重教師的教研培訓和骨幹教師的培養。向科研,向課堂要質量,使學校在生源相對較差的情況下,始終保持中考升學全市先進行列。以“低進中出、中進高出、高進優出、整體提高”的教學實績,贏得社會各界的廣泛讚譽。

育德是保定市示範性教師專業發展學校。從校容校貌上看,視乎看不出有什麼比人更出色的地方,而透過幾十天的深入交流和學習,讓我深深感受到,這所百年老校,體現深厚文化底蘊的是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和濃郁的學術氛圍,以及豐富有序的教研活動。育德把教師專業化發展作爲學校發展的主線開展教學教研工作,圍繞“教師專業發展學校”創建目標,開展了一系列專項學習、研究和實踐活動,廣大教師在觀念、思想、行爲等方面發生了深刻變化,教師隊伍整體素質的提高,帶動了教育質量的提高。讓我從中發現了許多可借鑑的經驗。教師專業發展是學校發展的必由之路,學校應把教師專業發展納入到學校整體規劃。同時,還應要求每一位教師制定個人的專業發展計劃。建立教師業務檔案及青年教師個人成長檔案。制定個人目標的過程實際就是教師自我反思、自行定位的過程,是教師之間思想融合、性格磨合的過程。學習先進理念,借鑑好的經驗,自己又應如何去做?採取哪些措施?結合我校的情況談幾點感悟和推進教師專業發展的一些思考。

一、首先要做到組織保證(認真組織)

1、建立以校長爲組長,分管副校長、教研處主任、教務處主任爲副組長、教研組長、年級組長、備課組長爲成員的教師專業發展領導小組,教研室具體負責教師成長的管理、考覈、實施、督促和評價。

2、在教師專業發展領導小組統一領導下,以各教研組、年級組爲基本單位,具體負責實施本組的教師發展規劃,各組長爲第一責任人。

二、再定規劃,駛入專業發展快車道。(科學規劃)

一個任教30年的老教師,教學效果爲什麼比不上只教了三年的新教師?因爲他在30年裏都在重複着一年的教學經驗。又如有的老師,今天想在課堂教學上有所建樹,明天又想在科研方面“出人頭地”,後天又想在教育學生的方式方法上有新的創舉。幾十年過去了,昔日的小夥子變成了彎背弓腰的長者,可教學能力“濤聲依舊”。究其原因,是因爲他們缺乏規劃、缺乏對專業發展的自我設計。爲此要求教師認真反思,分析自我,全面瞭解和認識自我,在此基礎上根據社會、學校和學生的需求,再度制定專業發展規劃,並按照規劃“一步一個腳印”向前走,駛入專業發展快車道。

三、校本培訓,引領教師走上專業發展之路。(多途徑培訓)

所謂教師專業化,是教師按照職業崗位需要,實現學科專業發展和教育專業發展的過程。教師專業化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學科知識的專業化;二是教育科學素養的專業化。具體表現在整個專業生活中,教師透過終身專業訓練,習得教育技能,實施專業自主,體現專業道德,逐步提高從教素質,成爲教育專業工作者的專業成長過程。即從一個“普通人”變成“教育者”的專業發展的過程。教師專業化是一個發展的概念,既是一種狀態,又是一個不斷深化的過程,同時還包括情感、價值、需要等多方面變化的過程。

校本培訓是以學校爲基礎、以教學崗位爲主陣地、由學校組織和管理的培訓,目的在於透過培訓使教師獲得主動學習和不斷自我發展的能力,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可根據本校實際,採用多種校本培訓模式,對教師人才資源進行特質開發、深度開發,強化教師的學習素質,提高教師的專業化水平。

專業引領是把教師培訓引向高層次的重要手段。我認爲可採取下列做法:

1、實行導師制。設立學科導師,充分發揮骨幹教師、學科名師、教學標兵的輻射示範作用,舉辦學術講座,進行經驗交流,提供示範教學,開展學術研究。

2、邀請本地區教育教學專家、教研員及兄弟學校教師到校聽課,指導教育教學

3、指導教師寫好論文、教育敘事、教學案例,教研室進行專門的講座培訓,幫助指導教師寫作。

4、開設論壇。充分利用網絡平臺,開設校長論壇及教師論壇,交流研究教學實踐中生成的問題,進行思維碰撞,開發教師人才的潛能。外出學習的學校領導和教師以自己所見所聞所感與教學的切身體會和一些典型案例,共同探討學校管理模式、學科教學和校園文化建設等問題。並對典型經驗進行論證借鑑,爲我所用,促進學校工作。

5、以老帶新。堅持開展“以老帶新”培養年輕教師的工作,爲每位新進教師配備指導教師,負責給被指導教師講解“大綱”或“課程標準”,分析教材,傳授教學方法,審閱被指導教師的教案、批改的作業,聽被指導教師的課,使“老”教師人才資源和“新”教師人才資源同時得到不同層次的開發,在直接促使青年教師的快速成長的同時,指導教師的水平也在幫助他人的同時有新的提高。

四、校本教研,促進教師全面發展。(教研的制度保障和模式引領)

1、健全校本教研製度,進一步規範教研工作要求

(1)業務學習制度。隨着學習化社會的到來,教師不僅是一般意義上的教書者,而且是要具有研究能力的學習者。業務學習必須先從幹部自身做起,可利用每週一的行政例會加強學習,提高領導幹部的業務和管理水平;利用教研活動時間,抓實各教研組、備課組學習活動;學校每年爲教師訂閱教育教研刊物,每學期要求“吃透”一本教學專著,要求教師寫好讀書筆記,透過各種形式的學習,開闊教師視野,提高教師的素養,促使教師的專業不斷髮展。

(2)“二度”備課制度。各教研組堅持集體備課,發揮團隊優勢,保證備課質量。對備課實行“單元備課責任制”,即備課組集體備課每週至少1次,由提前接受任務的教師作爲中心發言人,研究各章節、單元的知識結構,探討科學的教學策略,之後,每位教師再根據自己的教學特點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對本組教師設計的教案進行“二度”開發,形成個性化教案。

(3)案例分析制度。透過案例分析總結經驗,查找缺憾,分析原因,揚長避短。一般和常態課、示範課、專題研究課等形式相結合,先確定研究主題,教研組成員各自準備;由上課教師說課,集體討論、二次備課。透過這樣一條龍式的研討,可提高教師駕馭教材、駕馭課堂的能力,真正把教學理念內化爲認識,外化爲教學行爲。

(4)課後反思制度。首先,教師要自我課後的反思。要求教師上完課後,要善於反思自己這節課的成功經驗和不足之處。要反思自己是否已經做到由知識的傳授者轉化爲學生學習的合作者、促進者;教學過程是否成爲師生交往,共同發展的互動過程。其次,課後反思也包括教研組內教師之間的相互“碰撞”、商榷。再次,要求教師堅持寫教學後記,記錄下教育教學活動中的典型,看到自己在案例和成長反思中的得與失。使教師在總結中進行自我評價,在對比中的看到成績與不足,以便爲今後的發展提供借鑑。

(5)教學評優制度。完善的教學評優制度是教師專業化發展的動力保證,本着“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圍繞校本教研認真組織系列評優工作。

2、紮實推進校本教研模式,提高研究實效

校本教研有其自身的規律性,遵循規律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具體實踐中,可有以下五種校本教研模式借鑑:

(1)專家引領式:確定專題——專家培訓——交流互動——專項提高

(2)臨牀診斷式:說課上課——課後反思——教師互評——共同進步

(3)專題探討式:提出問題——分析原因——交流做法——形成對策

(4)調查徵集式:設計問題——問卷調查——歸納整理——形成策略。

(5)教師論壇式:充分利用網絡平臺,開設教師論壇,交流研究教學實踐中生成的問題,進行思維碰撞,開發教師人才的潛能。

3、以課堂教學爲核心,形成校本教研特色

教師是一種實踐性很強的職業,這種職業特點,決定了教師教學能力的提高,必須依賴於具體教學情境的歷練和教學實踐的體驗。基於這種認識,要在校本教研和教師樣本培養過程中,透過組織教師開展說課、賽課、同課異構、教學故事介紹、教學案例交流等展示活動來驅動老師的教研,使老師的教學研究與教學實踐體驗相結合,爲促進教師的智慧積累及專業提升搭建實踐展示與交流平臺。

其意義在於示範和引領:

(1)透過說課活動展示最優教學構想

(2)透過賽課和同課異構展示最佳教學水平

(3)透過教學故事和案例展示最高教學智慧

五、讀書思考,實現教師的自我超越(學習與思考)

書就是社會,一本好書就是一個好的世界,它能改變人的氣質,使人高尚脫俗。教師只有在不斷的讀書,不斷地探索中,陶冶自己的情操,擴大自己的視野,才能在不斷的社會進步中跟上時代的步伐,纔能有更多更新的知識來面對學生提出的各種問題。

1、善於學習是教師專業發展的保證

(1)學習名著,要求教師在利用書刊、網絡廣泛瀏覽各類有用的資訊。養成利用網絡瀏覽收集資訊的習慣,而且把有用的資訊在自己的電腦中進行了分類存放,以備日後之用。

(2)要重點學習教育理論。弄清最基本的,關注最熱門,特別留心本學科的,站在本學科的前沿,使自己的教學思想永遠不陳舊。

(3)學習優秀教師的經驗。深入思考優秀教師的經驗,學習他們的教書育人的方法,結合自己的實際巧妙移植,少走彎路。

2、勤于思考是教師專業發展的關鍵

(1)零星思考,化解教學、科研難點

(2)聚合思考,突破教學、科研難題

(3)筆耕不已,提升教學、科研水平

“最好的讀者要提煉出屬於自己的東西。讀書在於讀自己,發現別人的時候,也發現自己。讀書在於品味別人同時讀出自己的思考,讀書能喚醒蘊藏心底的教育熱情、提升專業品質、積蓄教育精神;讀書能讓我們遠離教育倦怠,給我們的教育理想注入前進的動力。

總之,要繼續強化“讀書改變命運,學習成就未來”,“思想照亮前程,激情點燃信念”,“以理論擴展視距,靠實踐增強能力”的概念,透過讀來發展自我、完善自我、超越自我,實現教育的夢想,實現自己的專業成長,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讓生命因讀書而美麗,因教育而幸福,因超越而精彩!

有一種著名的“草根效應”,它是這樣假定的:如果我們在適當的土壤中播下一顆的種子,這顆種子就會發芽、生長。如果再在其周圍培養適當的土壤,這顆種子會如生長的草根一樣漫布原野。同樣,如果以教師專業發展爲突破口,播種好這顆改革的種子,然後讓它蔓延而產生“草根效應”,就能實現學校全方位的改革。還有一種“紅杉精神”,講的是生長在美國加州的紅杉樹,高大挺拔達90米,但其根部卻淺淺地紮根於淺土層。爲什麼能如此屹立不倒呢?研究發現,沒有獨立壯大的紅杉樹,只有根部緊密相連的紅杉林。紅杉林啓發我們,成功不能只靠一個人,學校與教師之間,教師與教師之間,必須努力形成一個整體,伸出學習的根系,吸收成長的養分,才能不斷向上攀升。“草根效應”,使我們播撒下改革的種子,“紅杉精神”,凝聚的是集體的智慧。

學校掛職學習心得體會3

在市教育局的精心組織和安排下,我很幸運地作爲姜堰市首批農村學校優秀幹部赴城區學校進行爲期一個月的掛職學習,又很幸運地被安排到九年一貫制學校南苑學校,在掛職期間,我時刻牢記局長的叮嚀:“多看、多學、多思、多問”,透過聽、看、議、談,我深深地領略了校長們精湛的管理藝術,目睹了老師們忘我的敬業精神,體驗到了南苑學校和諧進取爭優的氛圍,可以說是收益匪淺,感觸頗深,終身難忘。

思考一:人文關懷—形成管理凝聚力

南苑學校是XX年由五所學校組建而成,學校經歷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的發展過程,組成人員年齡老化,結構多元,關係複雜,在短短的六年時間裏,發展壯大成師生近5000人規模的學校,這得益於他們的人文的管理理念。在校園裏,你隨時隨地總能嗅到和諧進取的氣息,總能看到和諧進步的音符,令你身心愉悅,精神煥發,令你幸福無比,忘我工作。在管理制度上他們是剛柔相濟,正如教學一樣,教是爲了不教,管是爲了不管,實現了人性化與制度化高度和諧統一,建立了人性化的管理體制,學校雖沒有簽到制度、點名制度,但基本沒有老師遲到、早退或無故缺席,從與王校長的交談中得知,超過半天以上的需向校長室請假,其餘一般情況在年級組內請假。正是因爲他們充分體現了以人爲本的理念,營造了寬鬆和諧的工作氛圍,極大地調動了老師們的工作熱情,形成了強大的凝聚力和感召力,記得我剛到南苑學校的第二天夜裏下了一場大雨,學校走廊、樓梯、過道等到處都積滿了水,早上到校後,校長、老師、學生自發地齊動手,疏通下水道,清理雜物,掃除積水,一片師生繁忙壯觀的勞動場面,着實讓我感嘆了好一陣子。他們就是這樣,上下一個聲音,一呼百應,一傳到底,促進了學校工作的高效運轉,實現了師生精神狀態的提升,推進了學校各項工作務實有效執行,贏得了廣泛的社會讚譽。

思考二:常規管理—規範辦學行爲

今年是不平凡的一年,是動盪不安的一年,又是質量不斷攀升的一年,在“五嚴”背景下,在控制學生在校時間和減負背景下,如何開展學校工作,如何加強過程性管理,如何才能保證教學質量不滑坡,這是擺在每一個學校、每一個老師面前的一大新課題,南苑學校也不例外。在掛職期間,我先後多次參加了學校關於執行“五嚴”規定的辦公會。在辦公會上,學校中層以上幹部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統一認識,嚴格執行“五嚴”規定。柳校長號召全體教師充分挖掘現有的教學資源,努力創新育人新舉措,彰顯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的'魅力,形成教育合力。小學部王校長對教師提出明確要求,執行堅決不動搖、不走樣,嚴格“三表”意識,統一規定集體上放學時間,要求教師吃透課標,不要人爲增加學生負擔,藉助政治學習時間,不斷加強教師教學常規教育,透過召開學生座談會、教師座談會、家長座談會,發放調查問卷等形式,聽取各方面的情況反映,來不斷規範、調控教師的教學行爲,同時加強過程性督查和指導,王校長六年如一日,始終堅持一日三巡,巡視校園的每個角落,看師生到校情況,看包乾區打掃情況,看老師帶領學生讀書指導情況,看老師批改家庭作業情況,看老師課前準備情況。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王校長堅持每天到崗值班,提前到校,陪同當班老師,在校門口恭迎老師上班,這一點讓我由衷的佩服,用他的話說:“我站在那兒,笑着迎接老師上班,學生上學,這是一種禮節,能給老師和學生一個好心情。”透過王校長的一日三巡,很好的規範辦學行爲,發現問題,及時解決。校長以身作則,在校園裏看到廢紙、雜物,總能彎腰檢起,給老師學生做了一個好榜樣,從他的工作中,我對“校長是一校之魂”有了更加深刻清晰的理解。爲了切實將常規管理落到實處,學校推行了行政值日製度,每天由一個教師和一位中層幹部全天巡查指導,全天記錄班級班風、學風,教室衛生、文明言行等方面的情況,一週一小結,一月一總結,每月頒發常規流動紅旗,並將評比結果及時公佈,以優秀的班級榜樣感召人,激勵人,使做好各項常規工作成爲南苑人的傾心追求。透過短短一個月的學習,我深深感覺到南苑學校規範化辦學的理念已牢牢植根於每個校長老師的心田,內化成爲每個教師的自覺行爲,正引領着教師形成新的追求。

思考三:打造教師—提高學校品位

在南苑學校工作的一個月,令我刻骨銘心的是“集體磨課活動”,給我印象極爲深刻的是王校長特別注重教師的自我成長,特別注重打造教師形象,特別注重校本研究,他說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他經常和老師一起打磨課,時刻站在教學第一線,每學期聽課總在70節以上。他這種爲教育事業奮鬥的精神,讓人不僅僅感動,更多的是激起南苑學校的老師們的實際行動,在老師身上看到了無私奉獻的精神,有時爲了一節課,打磨十多次,仔細琢磨,反覆推敲,有時還到校外請專家來磨課,來指導,反反覆覆。他說:“打磨課的過程就是不斷提高的過程,不僅執教者本人得到提高,而且所有參加打磨課的老師都能共同提高。”吳桂宏老師,今年47歲,是一名體育老師,普通話太“普通”,爲了體育參賽課 ,王校長就安排一名低年級語文老師在磨課時專聽語言,專門糾正不正確的發音,最終城區出線參加全市賽課榮獲一等獎。在掛職期間,我自始至終參加了一節科學優質課的打磨過程,前後打磨五個來回。透過打磨,不斷髮現問題,不斷調整思路,從目標創建到教學手段的選擇,從教學設計到各環節的過渡,從課件製作到板書設計,從學生準備到教師準備,細微到教師的服飾、髮型、粉筆的顏色等等。一次次的試教,一次次的討論,一次次的整改,一次次的餓肚子,王校長一邊不斷鼓勵教師,一邊不斷地“逼”教師:“一定要得大獎”,最後的磨課成果讓盧月華老師上了一堂精彩的課,遙遙領先,獲得了城區一等獎。真的,只要付出,總會有收穫。在這種打磨精神的感召下,全體教師已經形成濃烈的研究氛圍,打磨課已經成爲一種自覺行動,成爲一種優良傳統。透過他們不懈的努力,頑強的拼搏,學校老師正不斷的成長起來,讓老師們感受到成功的教學樂趣,形成一種集體榮譽感,其中陳軍老師獲得了省數學優質課一等獎,王愛武、石麗萍等老師獲泰州市一等獎、全市一、二等獎更是舉不勝舉。學校的品位正不斷提高,形象正不斷提升,牌子正不斷叫響。

思考四:特色辦學—樹立學校形象

特色辦學是南苑學校持之以恆的追求,他們以廣播操的訓練爲載體,對學生進行全方位的訓練,形成了健美操特色,編制健美操校本課程,開設每週一節形體課,全校師生同做韻律操和健美操,成了南苑學校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最終落腳點在於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爲了實現這一目標,南苑學校除了上好一週一節形體課之外,還積極組織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中隊主題活動,爲學生的全面發展,健康成長創造條件,搭建平臺。他們規定每月一個專題,全面開花,百花齊放,在此基礎之上,再擇優推薦一箇中隊向全體教師、學生開放,久而久之,並形成了一種常規性工作,努力開創最新的育人理念,充分體現“以人爲本”的科學發展觀理念,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他們自編自演的“家規家訓”誦讀節目在全市比賽中脫穎而出,作爲姜堰市唯一的節目參加泰州大市的調演。掛職期間,我有幸觀摩了“我愛我的祖國”系列活動,其中五(1)中隊的主題活動搞得非常有特色,少先隊員個個精神飽滿,儀表整潔,活動形式各式各樣:三句半、小品、樂器演奏、合唱、表演唱、現場作畫、現場書法、詩朗誦等等,應有盡有,整個活動,學生自己主持,自己組織,井然有序,營造了濃烈的愛國氛圍,激發了師生強烈的愛國熱情,取得了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贏得了與會老師高度讚揚。

思考五:錯時放學—營造和睦氛圍

南苑學校的老師非常友好,讓人有賓至如歸的感覺,我一到南苑學校,就得到了領導和老師無微不至的關懷,從工作到學習到生活,都一一到位,就連辦公室鑰匙也都給我事先配好了,讓我好感動。他們這種友好不僅體現在領導班子之間的融洽,條塊分明,職責明確,分工不分家,也體現在老師之間的融洽及師生之間的融洽。譬如說,學校錯時放學,一二年級提前5---10分鐘放學,逐步改善學校門口的上放學秩序,緩解了學校周邊區域交通擁堵的現狀,在校門外劃定家長接送學生等待區,更加強了學生上放學的交通安全意識,確保了校園平安。錯時放學,老師配合相當默契,每天都無差錯地完成這項工作。

掛職時間雖然很短暫,但回憶起來,依然覺得清新而溫暖。這段掛職經歷,必將成爲我人生的一筆財富和一生回味的經典。學習體會還僅停留在感性認識上,心得體會還比較粗淺,定有不足不當之處,懇請同仁批評指正。最後真誠祝願我們兩地,因我們共同深愛的事業架起的友誼之橋,拉近彼此間心靈的距離,並把這種友情延續到永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