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學習心得體會>

學習孝道文化心得體會(精選5篇)

學問君 人氣:1.28W

當在某些事情上我們有很深的體會時,可用寫心得體會的方式將其記錄下來,這樣能夠給人努力向前的動力。一起來學習心得體會是如何寫的吧,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學習孝道文化心得體會(精選5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學習孝道文化心得體會(精選5篇)

學習孝道文化心得體會1

今天我們學校舉行了孝道講座,東山書院,麗江學校以及我們華南中英學校的許多優秀少年都講述了他們的事蹟。其中一個大姐姐的演講讓我最是感動,同時也讓我對“孝”有了更爲深刻的理解。

那是一位六年級的大姐姐,她的爸爸在建築工地當工人,工作非常辛苦,她的媽媽也經常在那裏幹活。每當大姐姐看到她的父母拖着疲倦的身子回家時,她都看在眼裏,記在心裏。於時,大姐姐決定開始到工地幫父母幹活,減輕他們的負擔。開始的時候,大姐姐的手上佈滿了繭子,因爲這項上作實在太累了。但想到父母的勞累,她堅持了下來,還幫她爸爸爭到了不少工資呢!

我在我們學校也被評選爲十佳孝心少年。有一次我媽媽炒菜時不小心被燙傷了,我連忙放下手中的作業,問道:“媽媽,您的手沒事吧?”媽媽說:“沒事,只是一點小傷而已。”但我還是趕忙拿了一些燙傷藥幫媽媽擦上。媽媽很高興的說:“我們家的小傢伙開始學會關心人了!”我聽了,心裏別提有多開心!但現在想想:和這位大姐姐比起來,我做的這點小事真的算不了什麼!常言道“百善孝當先”,孝是一個人的基本道德品質,也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以前我一直認爲孝就是聽爸爸媽媽的話,但聽過報告會中各位小孝星的分享後我深深的體會到孝是表現在多方面的:體貼父母,聽爸爸媽媽的話是孝順;理解與尊重父母,爲家長分擔力所能及的事也是孝順,等等。

以後我也一定會向以大姐姐爲代表的優秀少年們學習,繼承與發揚優良傳統,做一個真正有愛心,有孝心的好少年!

學習孝道文化心得體會2

“百善孝爲先”這是中國人從古至今不變的認知,不孝道作爲道德的根本。當今社會文化在進步、時代在變遷,唯有孝道一直被人所遵從,被人所繼承。讀了《論語》中的《爲孝》我更深刻體會到了孝道的真諦。

孝乃是《論語》的重要組成部分。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子又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一喜爲父母還在世而喜,一懼,因父母年高而懼。也有許多人覺的自己已經盡到了孝道了,他們都說“我父母吃的是最好的,穿的是最新的,住的是最大的。”可是他們卻不知道,孝道乃是心爲先,行爲次。面對父母,今天的兒女應該要問問自己:如何讓老人因爲有自己這個孩子而感到自豪,我們怎樣做到真正的孝?一首現代歌唱出了許多父母的心,那就是《常回家看看》,父母不在乎你在外面做什麼,不在乎你給與他們多少。在乎的僅僅是你對他們的心,希望你可以常回家看看,不管如何,他們只要能看見你們,那麼他們就會覺的他們是最幸福的老人。在孝敬父母的時候我們要做到一點:“事父母,能竭其力。”我們在孝敬父母的時候,我們應該做到竭盡全力,儘自己所能去孝敬父母。心爲先,行爲次。當往往我們把這竭盡全力都用到了工作上面去了,對於父母,我們竭盡全力了嗎?

孝,乃是子女對父母、晚輩對長輩的尊敬、依從、感恩的心理。嬰孩呱呱落地,從此即與父母家人朝夕生活在一起,其感最親者,無過於父母雙親。父母對孩子的照顧可謂無微不至,爲子女的成長付出了全部的心血。此種慈愛之情,嬰兒即能感知。待其稍長,略具智識,即開始教以孝道,即教導孩子體認父母之辛勞,要珍惜父母的勞動成果,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回報父母。這樣教,這樣說,這樣做,都是在孩子能理解的範圍之內。孩子雖小,也能感知父母是怎樣的疼我愛我,我學父母的樣,也應該如此這般去疼父母愛父母,從而使孩子從小即體悟到愛父母是怎樣的一種滋味。這種情感體驗,就是在孩子天真無邪的心田中播下了一顆“愛”的種子。從小即知愛父母,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長大後就會很自然地愛兄弟姐妹,愛周圍的人,愛國家,愛社會,愛人類。可見,中國人教孝,就是要由近及遠,由易及難,一步步培養出孩子的愛心來,最終使孩子養成一顆對人類全體大公無私的愛心。而這一切,都是打小從教孩子孝道開始。孝,既是一切教育的開始,又是一切教育的歸宿。所以中國人說:“孝,德之本,教之所由生。”

如果說父母疼愛子女在相當的程度上是本於天性,那麼教孩子孝道則是一種人文教育,是後天教化的結果。固然在人的天性中,人人皆知父母辛勞,要盡我所能來回報雙親,但這種良善的天性如果不及時施以正確的教導方法,使之生根、發芽、成長、堅固,則此種感恩的心情很快會泯滅掉。不知不覺中,認爲父母疼我愛我乃天經地義之事,已經習慣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至於我也要疼父母愛父母,因無人教無人提醒,沒有成爲我的生活習慣,乃漸漸遺忘於腦後,最後則渺然無知矣。幼童時期就沒有引導孩子形成孝道的觀念,沒有使孝順父母成爲孩子的自覺行動,長大後卻埋怨孩子不懂孝道,豈非是緣木而求魚!打小就培養孩子的孝道精神,從娃娃抓起,這是最關鍵的,也最容易見成效。所以孔子說:“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中國人的老話:“愛子,教之以義方”,而孝道,就是義方之最大者。

《史記》中說:“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窮則反本,故勞苦倦極,未嘗不呼天也;疾痛慘怛,未嘗不呼父母也。”父母是我們的生命之源,是人生的啓蒙老師,是天下最疼愛自己的人。倘若沒有父母的撫養,自己能從一棵幼苗成長爲參天大樹嗎?世間最可報答的人是誰?依我看就是父母親。自己本事再大,官職再高,也不能忘本,不能過河拆橋。正如一首詩中寫到:“父母恩情似海深,人生莫忘父母恩。生兒育女循環理,世代相傳自古今。爲人子女要孝順,不孝之人罪逆天。家貧才能出孝子,鳥獸尚知哺乳恩。養育之恩不圖報,望子成龍白費心。”一個連自己父母都不尊重的人,能承望他愛別人呢?

學習孝道文化心得體會3

聽完馬主任的講課後,讓我受益匪淺,尤其是在講到《弟子規》《入則孝》這一篇時,我不禁深感慚愧,我能爲父母做到的卻很少,真是太不孝了,當父母多嘮叨幾句時“氣涼了,多穿點衣服,別感冒了”我會很不耐煩的回答知道了。殊不知父母是爲了我們好,應該恭敬的聆聽。

我們的父母爲我們操碎了心,也付出了很多。他們累了,需要一把椅子坐坐;他們渴了,需要一杯清茶解渴;他們的心疲倦了,需要一顆真誠感恩之心去安慰。我們再也不要覺得,父母爲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理所應該的;我們更不要對父母的艱辛付出和無限關愛,視而不見,無動於衷,甚至怨氣連天

孝敬父母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我們從呱呱墜地的那時起,父母便給予了我們愛,在愛的哺育下,成長,成才。這份愛是我們必須回報的,孝敬父母是我們應該做的,在現實生活中,有些兒女做的很不雅觀,飯來張口,衣來伸手,從不關心體貼父母,甚至有些子女從不記得父母的生日及其愛好,他們的行爲的確令人有些傷痛,孝敬父母其實很簡單,一句虛寒問暖的問候,當父母身處困境時,應鼓勵他們。當他們摔倒在地上時,用雙手親切的扶起。當父母忙碌時,應主動幫助他們,去幫他們分解壓力;當父母心灰意冷時,應勸告他們應鼓起勇氣去面對。生活本應該是這樣,許多事是無法改變的。父母是我們生活的一半,如果父母是一朵荷葉,那麼荷葉裏包裹的便是我們,我們應該孝敬父母,用真誠而又熱情的愛去孝敬他們。感恩是有意義的。愛讓這個世界不停旋轉。父母的付出遠遠比山高、比海深,而做爲我們,只知飯來張口,衣來伸手。讓我們變得自私自利,忘記了曾經父母的付出。學會去感激別人是自己的一份良心,一份孝心,因爲如此纔會有和睦,有快樂,有彼此間的敬重。懷着一顆感恩的心,去看待社會,看待父母,看待親朋,你將會發現自己是多麼快樂,放開你的胸懷,讓霏霏細雨洗刷你心靈的污染。學會感恩,因爲這會使世界更美好,使生活更加充實。

我相信,只要我們對父母擁有一顆感恩之心,我們就一定能做得更好。雖然我們爲父母做的事情很小,但父母一定能感受到我們對他們在生活中一點一滴的愛與感恩。定會被我們的感恩行爲所感動。百善孝爲先,孝是我們中華民族的文化,是民族歷史的佳話。讓我們用實際行動去感化父母,孝順父母從現在做起,從自己做起,孝敬我們的長輩。讓我們對着爸爸媽媽大聲說:爸爸媽媽你們辛苦了,我愛你們!

孝心無價,作爲炎黃子孫的我們要時刻謹記做人要先做到孝,要把我們的傳統美德發揚光大。

學習孝道文化心得體會4

馬老師說的一席話觸碰到人的心靈,讓我在浮躁中找到了寧靜。人每天都在忙碌着,很多人卻忽略了我們生命中最重要的真情,就是人們常說的“子欲養而親不待”,有些人有些事當你想去珍惜和關心的時候可能已經晚了。老師講到人生兩件事情不能等:行孝和行善,人生就這麼短暫,孝敬父母一定要放在第一位。在觀看一段關於父親關愛兒女的視頻後,我已經滿眼的淚水,看到了這對滿頭白髮的老人,我的父母也浮現在我的眼前,畢業工作以來,和父母在一起的時間越來越少,最多的時候變成了電話的問候,其實,他們只想經常看到自己的兒女在身邊,經常得到兒女的關愛,因爲他們真的在漸漸變老,當父母白髮蒼蒼的站在我們面前,是否問過自己,我們對父母夠好嗎?

可能孝順父母說出來很容易,但有幾個人能做到呢?就像老師所說,我們所做的永遠也報答不了父母,又有幾個人能真正瞭解自己的父母?在回答親情問題的時候我很慚愧我沒有答出關於父母的所有問題,所以我暗下決心,從今天開始找到這些問題的'答案。其實孝順不難,就是對待父母用心,用真心,即使他們老了、行動緩慢了,也耐心地照顧他們,讓他們的內心不孤單:就是不和父母抱怨,即使工作再忙,也不要掛斷父母的電話,不讓他們傷心:就是不找任何推脫回家的藉口,即使幾小時的時間可以看看父母,也可以讓父母高興好多天。可是老師所播放的虐待孩子的事件和國內外發生的慘不忍睹的殺害親人的視頻,讓我感到這些人道德和教育的缺失,更感到教育對於人有多麼重要,作爲老師的我,要對孩子更有責任感,他們真的需要正確的引導,需要良好的榜樣

對待父母是這樣,對待工作也一樣,在幼兒園裏的每個人,都是一家人,做的事情都是爲了這個大家庭更好,所以,不要抱怨工作的多與少,輕與重,做好每天的本職工作,也不忘伸手援助他人,對信任我們的家長和孩子懷着真誠的心、感恩的心,尤其對孩子充滿愛和尊重,讓孩子在成長的道路上記得他們有着快樂而有意義的童年,讓孩子以老師爲榜樣,成爲一名合格的人才。

這節課讓我成長了很多,我會以傳統文化爲基礎,規範自己的言行,沉澱自己的心境,感恩生命中的每個人,做一優秀的偉才人!

學習孝道文化心得體會5

生命是一種幸運,生命是一種奇蹟。生命在茫茫宇宙中顯得那麼微不足道,但卻是父母贈給我們最寶貴的財富。父母從孩子的生命誕生起,就期盼着他一生的精彩,爲他忙碌,爲他操勞。那是一種樂意的奉獻,那是一種偉大的自覺,那是千萬條愛河匯成的恩情之海。

"可憐天下父母心。"有誰能感受到,胎兒躁動的時候父親倖福的撫摸?有誰能感受到,一朝分娩的時候母親忍受的痛苦?當一個嬰兒呱呱墜地的時候,父母是滿懷激動的歡笑;當襁褓中的嬰兒不停地啼哭,父母表現最多的是耐心;當我們咿呀學語,叫出第一聲"爸爸"、"媽媽"的時候,父母回贈我們的是無數的親吻;當我們受到挫折或充滿委屈的時候,父母的寬慰會及時撫平我們心靈的創傷,賦予我們重新站起來的勇氣。可以說,父母的關懷帶給我們無盡的快樂,父母的慈愛伴隨我們健康成長,父母是庇佑我們一生的"神"。

"百善孝爲先。"父母無私的愛並不希圖什麼回報,但是做子女的卻是不能忘本,失去了一顆感恩的心,缺乏了孝敬父母的意願和行動。當父母步入中年、逐漸衰老時,他們需要我們的幫助和支援。當你把第一次親手煎的雞蛋端給父母品嚐的時候,父母感覺是很香很香的;當你把一杯熱茶端給下班歸來疲憊不堪的父母時,父母喝起來是很甜很甜的;當你學會洗衣服、起牀疊被、整理屋子的時候,父母會感覺到你長大了。孝敬父母是一種親情,是一種愛,是一種美德,是家庭和諧、社會和諧的音符,是天下所有子女應遵循的道德規範。

"孝爲德之本。"由孝敬父母衍生開去,就是博愛,就是學會愛他人,愛人民,愛祖國,愛人類。每個人出生在家鄉故土,在祖國這個大家庭中成長,他都應該飲水思源、知恩圖報,都應具有桑梓之情、赤子之心,長大後要報效家鄉、報效祖國和人民。由孝道推衍開去,一個正直的人,還應該明白自己肩負的社會責任:扶貧濟困,除惡揚善,讓世界充滿愛,讓社會充滿真誠、善良和美好,讓人們都生活在溫馨和諧的環境之中。這就是大忠大孝,這就是孝行天下,這就是"天下爲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