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實用寫作>心得體會範文>

數學教學的心得體會範文

學問君 人氣:2.43W

數學教學的心得體會範文1

數學教學應當有意識、有計劃地設計教學活動,引導學生體會數學與現實社會的聯繫,加強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不斷豐富解決問題的策略,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結合有關的教學內容,培養學生如何進行初步的分析、綜合、比較、抽象、概括,對簡單的問題進行判斷、推理、逐步學會有條理、有根據地思考問題,同時注意培養思維的敏捷性和靈活性。

數學教學的心得體會範文

一、設計緊密聯繫生活實際、引導學生積極探究。在小學生中,很多學生害怕數學,不喜歡數學,除了數學本身抽象、嚴謹、邏輯性強,學生的思維能力弱有關以外,另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他們覺得數學老是與數字打交道,學習數學就是計算、做題等枯燥無味的事,沒有體驗到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不能體驗數學作爲基礎性學科對今後學習與發展的價值,也難以理解數學在解決實際問題中的地位。想要改變這個狀況,必須讓學生有更多的機會從周圍熟悉的事物中學習數學和理解數學,體會到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繫,感受到數學學習的作用,感知數學學習有其獨特的趣味。這就需要在教學過程中,聯繫實際,把生活中的問題引進課堂,設計生動有趣、直觀形象的數學教學活動。

二、創設問題情境,讓學生自己發現問題。在教學過程中,問題情境的形成不是自發的,而是教師爲把學生引入積極的思維狀態而有目的設定的。如在講授《圓的周長》一課時,首先激發學生的興趣:同學們都知道龜兔賽跑的故事吧,小白兔由於驕傲輸了,小白兔不服氣。今天小白兔不同烏龜賽跑了,它要同小狗賽跑,你們猜猜看,誰會取得勝利?同學們一致猜測應當是小狗跑第一。這時播放課件:小狗和小白兔進行比賽,小狗沿着正方形的路線跑,小白兔沿着圓形的路線跑,結果小白兔得了第一名,小狗看到小白兔獲勝,心裏很不服氣,它說這樣的比賽不公平,同學們,你認爲這樣的比賽公平嗎?學生被這一有趣的情境深深吸引,從而積極對情境中所提供的資訊進行選取。發現要看比賽公平不公平,實質上就是看小狗和小白兔跑的路線是不是一樣長,小狗跑的路線是正方形周長,小白兔跑的路線是圓的周長,這方面的知識以前沒有學過,出於對問題的好奇,學生深深地被問題所吸引,從而陷入積極的探索狀態之中。

三、創設開放的、富有探索性的問題情境。老師可以精心創設一些對理解教學內容有幫助的、又有情趣的情境,引導學生自己去嘗試發現問題、提出問題,並參與解決問題、探索研究問題,努力使學生更多更主動地參與學習的全過程,從而提高學生的主體參與意識和能力。如“認識線段”一課中有一個“比線段長短”的片段。我讓學生看兩個情境:

①兩人比高矮,一人站在踏板上,一人站在地面上;

②跑步比賽中,甲、乙的起點不同,在教練喊停時,他們站在同一條線上。然後問學生:你們想說什麼?爲了每個學生都有發言的機會,也爲了讓每個學生都有修改、完善自己思想的機會,我安排學生先在小組裏發表自己的意見,再全班交流。之後直接讓學生透過操作比線段的長短,學生基本上都能回答得很到位。

數學教學的心得體會範文2

一、加強預習環節的教學

以前我們在教學中也曾要求學生進行預習,甚至在新教材中也要求學生進行課前預習,但是一方面,我們對預習這一環節重視不夠,只有要求沒有落實,或流於形式,甚至根本就沒有用到這一環節。另一方面是我們也沒有充分利用這一環節的應有價值,沒有充分發揮其作用。我們在佈置預習任務時不明確,沒有分解學習任務,沒有進行學習方法的指導,沒有對學生的預習能力進行專門的培養。學習高效課堂必須高度重視預習環節,要加強對預習環節的具體要求、效果檢測等方面的落實,保證預習的效果。

二、 加強展示的精彩

每位學生都有強烈的表現慾望,每位學生在展示學習成果的過程都會進一步激發學習的積極性,增強學生的信心,都會進一步加深對知識的理解與掌握,都會有新的收穫,所以我們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要充分利用教室四周的黑板,要安排一定的時間讓學生充分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從而讓學生在展示中提高學習效果,提高學習能力,提高合作交流能力,主動建構知識的意義。展示自己生成的東西,同學之間進行思維的碰撞,產生激情的火花,小組之間、個人之間形成知識的對抗。加強展示的精彩和課堂的生氣。

三、加強課前檢測和當堂反饋

課前檢測和當堂反饋是檢測學生學習效果的一種方式。那麼,我們必須在課堂教學的過程,儘可能讓學生在課堂上完成,這既能檢測學生學習的效果,又能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從而讓學生有更多的時間去預習,去拓展知識面,去自主探索……。

四、引導學生加強對知識結構體系的整理與提煉

整理、加工、提煉知識結構既是一種很好的學習方法與策略,又是鞏固提高學習效果的必然環節。在過去的教學中,很容易忽視這一點,結果學生學習的都一些零亂的知識點。這樣的學習結果很不利於學生對知識的靈活運用,不利於學生認識學習內容的實質與核心,不利於學生對知識之間進行聯繫,不利於學生在學習中的創新。因此,在高效課堂的教學中,教師必須樹立引導學生對所學內容進行理由,歸納,概括、提煉的意識,要給學生總結概括的時間與空間,要不斷提高學生的總結能力,從而讓總結成爲學生每一節課學習的最後一個環節,也是最有價值、最有效的一個環節。

數學教學的心得體會範文3

隨着新課標的實施,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教學方式轉變越來越重要。結合這些年的教學體會及新課標的要求,對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教學方式的設計也有了一些新的認識:引導學生自主探索,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實際情景與教學內容完美結合等都是現實新課標教學目標行之有效的方式。

一、重視課堂教學

《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了“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是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交往互動與共同發展的過程。”新時期的教育工作者必須轉變教育觀念、教育方式、教學行爲等。

傳統的數學教學重結果輕過程,形成結果的生動過程往往被教師“全包了”,學生只是接受知識的“容器”。不斷地被教師塞進知識,從而使數學課堂變得機械、沉悶,缺乏生氣。

在教學中,我由傳統單一的知識灌輸者逐步轉變成學生的引導者、組織者、指導者,注重學生獲取知識的學習過程。教學時,我大多數是開門見山,直奔本堂課的重難點提出問題,組織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新知識。例如:在教學“圓周長計算公式”時,首先提出問題:我們都會計算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教材上的小朋友圍繞圓形花壇轉一圈到底有多少米呢?這節課同學們能不能自己推匯出“圓的周長計算公式”呢?接着,我就在黑板上畫了幾個大小不同的圓並標出了圓的直徑,組織學生用準備好的線圍繞着圓量出圓的周長。引導學生用圓的周長除以所在圓的直徑,得出圓的周長總是圓的直徑3倍多一些。此時,教師及時介紹圓周率。然後,引導學生根據除法各部分間的關係,得出求“圓的周長的計算公式”。學生體驗了知識形成的過程,在學習過程中感受到數學學習的快樂,由被動接受知識變爲主動探究知識。最後針對本堂課的重難點進行最有效的鞏固練習,教師及時輔導。

二、進行積極提問

要想學生40分鐘內都會專心聽你的課那是不可能的,他們或多或少會開小差,他們有的可能連書本都不拿出來或不翻開,甚至還會說話打鬧。這時如果採用提問的方式的話,就會使學生的精神一下子緊張起來,並且去思考你所提出的問題,但是提問時,不能只提問一些選擇性的問題,因爲這樣他們思考的空間就會很小,這樣不利於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另外,提問要有均勻性,不能反覆提問某個學生,這樣會使其他學生回答問題的熱情消退的。

總之,面對新課程改革的挑戰,我們必須轉變教育觀念,多動腦筋,多想辦法,密切數學與實際生活的聯繫,使學生從生活經驗和客觀事實出發,在研究現實問題的過程中做數學、理解數學和發展數學,讓學生享受“快樂數學”。

數學教學的心得體會範文4

小學低年級的數學教材是以多樣、形象、有趣爲宗旨。如果面對新的教材內容,採用傳統的教學方法那將無疑會成爲學生學習絆腳石,只能消極的促使學生的厭學情緒早期形成。我作爲一名剛教學一年的教師,深感壓力重大。積極發現,營造學生需要學習的空間與條件,在一年的摸索學習中對低年級數學教學有一些感受。

一、在情境教學中要會“思”

二年級學生聽話效果,理解能力都要相對弱一些,有時教師對同樣一句話重複多次,也只能達到40-60%的效果。這樣,教師教的吃力,學生學的煩心。怎樣才能取得較好的效果呢?我嘗試在教學較難的內容時,要積極設定活生生的畫面幫助學生分析性學習,例如:小熊從家去學校,已經走了35米,離學校55米,小熊家離學校共有多米?在講這道題時,出示小熊上學去的動畫路線圖課件,着重啓發學生思考小熊從家開始走的35米是哪一部分?離學校還有55米是哪個部分?生動的畫面不僅吸引了學生,而且明白了在小熊上學這一鮮活的情景中的數學道理,即:已經行的路程+剩下的路程=全路程。又如在教學數學廣角中:一個文具盒12 元,可以怎樣付錢?這個題的方法多種多樣,但學生對怎樣給錢卻感到有些難度,我在教學中,出示準備好的5角、1元、2元、5元、10元、1角、2角零錢,讓學生在直觀的演示中,帶着濃厚的興趣,帶着一份深深的思考進行正確的排列給合,輕鬆的解決問題。

二、在情境教學中要會“靜”

設定有序的情景、場合進行室外教學,會非常有力的增強學生對空間的感知,變抽象的知識爲淺而易顯,容易消化的知識。如在教學觀察物體時,若要在教室講解,顯的課程資源有很大的侷限性,教師語言蒼白無力。因此,我讓學生在很安靜的情況下帶隊到操場,在互動中靜觀,在靜觀中互動,既保證了講課秩序,又使學生真正的體會到前看、後看、左看、右看,後看,側看的相對性,及方位存於空間的真正含義。從不同的方向看同一個東西可能會看到不同的樣子。

三、在情境教學中要會“動”

教學七巧板相關知識時,我讓學生每人準備好一塊七巧板,讓學生觀察七巧板是由幾種圖形組成的?每種圖形分別有幾個?哪些圖形是完全一樣的?哪些圖形最大?哪些圖形最小?在明白這些基本知識之後,讓學生拆開七巧板,大膽的想象、嘗試、操作,看一看七巧板的組成部分進行不同的有機整合後能拼成哪些有趣的圖案,透過小組合作,學生獨特構思,拼成的圖案各種各樣,風箏、免子、小狗、小鴨等。讓學生快樂的遨遊在七巧板的海洋中,輕鬆的課堂氛圍讓學生的思維動起來,發揮了創造力,挖掘了最大的潛能。又如在教學中有這樣一到題:小紅和同學排隊一題時,小紅前面3人,後面1人,這一隊共有多少人?又如小紅和同學排隊從前面數她是第3,從後面數是第2,這一隊共有多少人?遇到這類題時,學生往往丈二和尚摸不着頭腦,有時會多說一人,有時會少說一人,這時,有時候就不知道到底是多少人,我就指幾個學生扮演小紅,在教室做到快、靜、齊的條件下,自找合作伙伴,按照題目要求自行站隊,等學生站好隊之後,他們會自然明朗,馬上欣喜自信的告訴老師正確答案,不必教師做煩鎖的講解。

四、在情境教學中要會“記”

數學教學中概念性知識是教師最難講解,學生最難接受的問題,尤其對於二年級學生來說,那就更難了。在學習加法、減法、乘法算式名稱時,教師要求每位學生準備一頂頭飾帽,上面寫有一些加法、減法或乘法算式卡片,然後同桌面對面叫準對方所準備的算式卡片中的數字名稱,這樣要求每人交友5次進行對話學習,在具體的遊戲場景中多次重複加數、和、被減數、差、因數、積,學生便會正確加以區分性記憶,不易混淆。又如在教學長度單位米、釐米的認識及之間的關係時,教師引導學生觀察1米長的尺子上的刻度,先觀察1小格的長度有什麼特點?然後讓學生在自己的尺子上找出一釐米,再用尺子畫出一釐米的線段,真切的感受1釐米的實際長度。在此基礎上進一步讓學生數一大格有幾小格,1米尺子共有幾大格,共有幾小格,然後用自己的雙手張開感受一下1米大楷有多長讓學生反覆的數一數、做一做,加深印象,歸納得出1米等於100釐米。這種教學方法既讓學生在知識的形成過程中加深知識的記憶,又在記憶的過程中促進了知識的形成,收到了相輔相成的好效果!總之,情境教學的形式不居一格,可以因學生個性的特點和知識層次特點進行設定,也可根據教材內容的可行性進行設定,也可在教學硬件不足的情況下進行設定,只要有一點情境,學生就會增添一份樂趣,達到因材施教,培養素質型人才的目標。

數學教學的心得體會範文5

一、教學中成功之處

數學離不開生活,生活更離不開數學。我經常對學生說生進行學數學價值的教育,以激發生學數學的興趣。並教育好學習,在學習知識的同時更重要的是學會做人。

新課程提倡從學生從數學角度提出問題,理解問題,並能綜合運用所學知識技能解決問題,發展問題意識。因此在教學時,密切聯繫生活實際精心創設情境,讓學生在實際生活中運用數學知識,切實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的。經常這樣訓練使學生認識到學習數學是多麼重要,學習數學價值有多大。從而激發他學習數學的強烈慾望,變學數學爲用數學。

二、有待解決的問題

1、把數學課上得像語文課一樣既有人文精神、生動有趣、又有很濃的數學味道。

2、對於一些後進生,學習興趣不高,作業不能自覺完成,還沒有找到行之有效的方法。

3、利用輔助教學手段來教學有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及把抽象的問題形象化,運用得還不夠。但是自身修改和製作課件的能力有待提高。

4、對於後進生輔導工作由於時間問題或其它原因經常能還不到位。

總之,以後的教學工作要不斷總結經驗,認真進行教學反思,力求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還要多下功夫加強對後進生的輔導工作,我相信有耕耘就會有收穫的!

數學教學的心得體會範文6

在這幾年的教學過程中透過自己的經驗,以及這學期聽了在座各位老師的示範課,我總結出關於小學數學教學的一些心得與體驗。那就是在教學過程中必須爲學生創設各種各樣引發他們興趣的學習情境。當然在情境設定的過程中我們也要注意情境設定的一些要點。

首先,必須明確在教學過程中創設的情境必須目的明確,要爲教學服務。如果是問題情境,提出的問題就要緊緊圍繞着教學目標,而且要非常具體,要有新意和啓發性。這樣學生能理解問題的含義,纔有可能來探索、思考和解決這些問題。創設的情境要真正爲教師服務,爲學生服務,爲教學服務,如果只是爲了情境而情境,那是做秀,是一種假的教學情境,是起不到什麼作用的。

其次,情境的內容和形式的選擇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做爲老師,在做課程設計之前,必須充分的瞭解學生。對於低年級學生,顏色、聲音、動作有着極大的吸引力,要多創設生動有趣的情境,如運用講故事,做遊戲,模擬表演,直觀演示等形式;到了高年級,則要側重創設有助於學生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的情境,用數學本身的魅力去吸引學生,儘量讓他們由內心的成功體驗產生情感上的滿足,進而成爲推動下一步學習的動力。

下面就是我在教學過程中總結出的教學情境之特點,我覺得非常適合小學數學的教學工作。

一、創設的情景要充滿趣味性

興趣是學習之最重要的動力,沒有興趣是不可能學好數學的.。所以我們要根據小學生的特點爲他們創設充滿趣味的學習情景,以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最大限度地利用小學生好奇、好動、好問等心理特點,並緊密結合數學學科的自身特點,創設使學生感到真實、新奇、有趣的學習情境,激起學生心理上的疑問以創造學生“心求通而未得”的心態,促使學生的認知情感由潛伏狀態轉入積極狀態,由自發的好奇心變爲強烈的求知慾,產生躍躍欲試的主體探索意識,實現課堂教學中師生心理的同步發展。

大家都知道小孩子對故事、童話、動物都非常感興趣,因此把教材中的問題編成童話、小故事,用小動物來做主人公,使學生身處擬人化的世界,“投其好而行之”。這樣,不但增強了課堂教學的趣味性,而且還能夠有效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數學學習中。

二、創設的情景要生活化

數學來源於生活,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數學教學應寓於生活實際,且運用於生活實際:所以,數學教師在教學中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溝通生活中的具體問題與有關數學問題的聯繫,藉助學生熟悉的生活實際中的具體事例,激起學生學習數學的求知慾,尋找生活中的數學問題,運用所學知識分析、解決實際問題,引導他們進行研究性學習。

把問題情境生活化,就是把問題情境與學生的生活緊密聯繫起來,讓學生親自體驗問題情境中的問題,增加學生的直接經驗,這不僅有利於學生理解問題情境中的數學問題,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初步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還有利於使學生體驗到生活中的數學是無處不在的,並體會學習數學是大有用處的。

三、創設的問題情境應該是開放的、富有探索性的

教學中提供的問題情境應注意一定的開放性,提供一些富有挑戰性和探索性的問題。這樣不僅會激發學生進一步學習的動機,還能讓學生在解決這些問題之後增強自信心,並且大大提高學習數學的積極性。我認爲開放的、有探索性的問題情境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和學習興趣的激發有很大的作用。

總之,我認爲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創造各種適合教學需要的情境可以激發起學生學習的慾望,可以在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中幫助學生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和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增進學生的交往,體驗情感,提高能力,使學生得到全面的發展,真正成爲數學學習的主人。

數學教學的心得體會範文7

數學教學應當有意識、有計劃地設計教學活動,引導學生體會數學與現實社會的聯繫,加強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不斷豐富解決問題的策略,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結合有關的教學內容,培養學生如何進行初步的分析、綜合、比較、抽象、概括,對簡單的問題進行判斷、推理、逐步學會有條理、有根據地思考問題,同時注意培養思維的敏捷性和靈活性。在日常學習生活中能撇開事物的具體形象,抽取事物的本質屬性,從而獲取新的知識。在這幾年的時間裏我得到了一些教訓,認識到自己有很多不足,並且對小學教學工作有了一些體會。

一、設計生活實際、引導學生積極探究

這種教學設計有利於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使學生對新的知識產生強烈的學習慾望,充分發揮學生的能動性的作用,從而挖掘學生的思維能力,培養學生探究問題的習慣和探索問題的能力。

1、在教學中既要根據自己的實際,又要聯繫學生實際,進行合理的教學設計。注重開發學生的思維能力又把數學與生活實際聯在一起,使學生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使教學設計具有形象性,給學生極大的吸引,抓住了學生認識的特點,形成開放式的教學模式,達到預先教學的效果。

2、給學生充分的思維空間,做到傳授知識與培養能力相結合,重視學生非智力因素的培養;合理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注重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推動學生活動意識。

3、利用合理地提問與討論發揮課堂的羣體作用,鍛鍊學生語言表達能力。達成獨立、主動地學習、積極配合教師共同達成目標。

二、積極提問,貫穿課堂始終

要想學生40分鐘內都會專心聽你的課那是不可能的,他們或多或少會開小差,他們有的可能連書本都不拿出來或不翻開,甚至還會說話打鬧。這時如果採用提問的方式的話,就會使學生的精神一下子緊張起來,並且去思考你所提出的問題,但是提問時,不能只提問一些選擇性的問題,因爲這樣他們思考的空間就會很小,這樣不利於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另外,提問要有均勻性,不能反覆提問某個學生,這樣會使其他學生回答問題的熱情消退的。

三、設計質疑教學,激發學生學習慾望

1、充分挖掘教材,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作爲鋪墊。

2、重視傳授知識與培養能力相結合,充分發揮和利用學生的智慧能力,積極調動學生主動、積極地探究問題,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

3、在教學中提出質疑,讓學生透過檢驗,發展和培養學生思維能力,使學生積極主動尋找問題,主動獲取新的知識。

4、教學中應創設符合學生邏輯思維方式的問題情境,遵循創造學習的規律使學生運用已有的知識經驗進行分析、比較、綜合。

總之,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之上。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互動,共同發展的過展。教師要轉變思想,更新教育觀念,由居高臨下的權威轉向與學生平等對話,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教師要走出演講者的角色,成爲學生學習的組織者、激勵者、引導者、協調者和合作者。教師在學生的學習討論交流過程中,只給予學生恰當的引導與幫助。要讓學生透過親身經歷、體驗數學知識的形成和應用過程來獲取知識,發展能力

數學教學的心得體會範文8

數學與生活息息相關,學好數學是非常有必要的。課堂教學是教學的基本形式,是學生獲取資訊、鍛鍊提高多種能力和養成一定思想觀念的主渠道,因此課堂教學的效果直接關係到教學的質量和人才培養的實際價值。下面談談提高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心得體會。

一、 確保課堂教學知識的有效性

對學生而言,教學知識的有效性是指新觀點、新材料,他們不知不懂的,學後奏效的內容。教學內容是否有效和知識的屬性以及學生的狀態有關。如講授的內容是科學的,但全是學生已習得的知識,或者是他們聽不懂和無法接受的內容,這就叫做“正確而無效的知識”。因此,教學效果取決於有效的知識量。主要表現爲:其一,學生的知識增長取決於有效知識量。其二,學生的智慧發展取決於有效知識量。其三,學生的思想提高取決於有效知識量。

二、提高課堂教學匯入的有效性

在課堂教學中,精彩的匯入是激發學生求知慾,吸引學生注意力的內在動力。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學匯入是進入新課題時建立問題情境的教學方式,它有明確要求:時間合理,一般以課前5分鐘爲宜;目的明確,明確學習任務和調動學習積極性;富有啓發性,匯入的問題情境要求是學生能部分了解又不完全理解的材料,使學生處於“不憤不啓,不悱不發”的狀態。

三、 完善課堂教學提問的有效性

以問題引導學習應當成爲初中數學教學的一條基本原則,以恰時恰點的提出問題,提好問題,給學生提問的示範,使他們領悟發現和提出問題的藝術,引導他們更加主動、有興趣地學,富有探索性地學,逐步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孕育創新精神。

善於利用“十字訣”的辦法,這“十字訣”是:假、例、比、替、除、可、想、組、六、類。假:就是以“假如……”的方式和學生問答學習;例:即是多舉例;比:比較知識和知識間的異同;替:讓學生多想有什麼是可以替代的;除:用這樣的公式啓發,“除了……還有什麼?”;可:可能會怎麼樣;想:讓學生想各種各樣的情況;組:把不同的知識組合在一起會如何;六:就是“六何”檢討策略。即:爲何、何人、何時、何事、何處、如何。類:是多和學生類推各種可能。

四、優化課堂教學學法的有效性

數學教學的設計和實施方式,要由“重教”轉爲“重學”,由“強制學生適合教學”轉爲“創造適合學生的教學”。重點要關注學生的“學”,教學設計要重視學習活動,教學實施要貫徹“教”爲“學”服務,促使學生“愛學”“會學”和“會思考”。學生是學習的主人,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鼓勵學生髮展自己的解題策略,促進同伴間的合作與交流,使學生學會學習、學會做人和學會生活,讓學生感受數學學習的內在魅力。重視學生的主體,倡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到整個學習過程中去。讓學生學會自行獲取數學知識的方法,體會數學思考和創造的過程,增強學習的興趣和自信心,不斷提高自主學習的能力,幫助學生確立終身學習的願望,奠定終身發展的基礎。

數學教學的心得體會範文9

1、適度使用學具。

數學思維在小學階段主要是抽象的邏輯思維,而小學生的思維特點是以具體形象性爲主。根據小學生心理特點及認識規律,實物學具對發展學生抽象思維能力有一定的作用。如我在教乘法的初步認識時,因爲這是新的運算知識,學生以前只學過加法和減法,乘法對他們來說是很難想出它的意義的。我使用學具教學,把學生從加法的意義上過渡到乘法的意義。但值得注意的是擺學具時也應有一定的技巧,如在擺花片的過程中,應按照從一般到特殊的規律,先擺出兩堆不同數目的小棒,再擺兩份數目相同的,最後擺很多份數都相同的,讓學生覺得加法的累贅,再介紹乘法。這樣學生就可以很容易知道乘法的意義,很樂意去學習乘法。可見,學具使用的恰到好處,有利於新知識的過渡、教學,也可以擺脫枯燥的學習氣氛,還可以促進學生的動手能力,提高學生的記憶力。

2、從現實生活出發,利用社會生活知識教學。

《新課標》中強調小學數學特別是低年級的數學應該生活化,如果我們能從他們的生活實際出發,把現實生活的問題聯繫到學習的知識來,這樣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的效率,也可以提高他們學習的興趣。如有這樣的一道應用題:小紅做了23朵紙花,送給同學們18朵,還剩下多少朵?這道是兩位數減兩位數的應用題,如果要二年級的學生做出來,有的同學們可以很快就可以做出來,但有一些同學連題意都不明白。這時,如果我們從實際的生活出發,具體地給出這道題的實際意思,再根據結果和減法的意義,就可以很容易讓學生明白這道題的意思,這樣比較容易解決問題,因爲本來他們就知道結果,只不過不會用數學知識來解答罷了。所以說,有一些應用題中,如果能從實際生活出發,先用學生的生活經歷來解答,再用數學知識來解答,這樣就可以使學生理解題意。也可以給學生帶來學習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