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實用寫作>心得體會範文>

養成好習慣的心得體會範文

學問君 人氣:4.04K

影響學生行爲習慣養成的因素是多方面:內在的因素:學生的年齡特點,性格特點。外在的因素:來自家庭的,來自社會的,來自學校教育的。因此,對學生的良好行爲習慣養成教育應貫穿於學校、家庭、社會的全過程。

養成好習慣的心得體會範文

學校是培養學生良好行爲習慣的主要陣地。因此,學校必須擔負起培養學生文明行爲習慣的重要責任.

對學生已養成或基本養成的良好行爲習慣,要注意給予科學的正強化或間隔式強化。對學生良好的行爲表現,教師要及時給予表揚、鼓勵。特別是對於行爲習慣比較差的學生,一旦有好的行爲表現,教師要不失時機的進行表揚,讓學生隨時能感受到什麼是該做的什麼是不該做的。同時,教師要設計一些有意義、簡單、易行的活動,促使學生良好行爲習慣的強化。如開展:上好每一節課,認真寫好每一個字,完成好每一次作業,做好每一次早操和眼保健操,克服一個缺點,爲他人做一件好事,學會一樣本領等。只要學生克服了一個缺點或做了一件好事,老師就給予表揚,激勵學生不斷上進。同時還要對部分學生的'行爲習慣易出現反覆的矛盾,採取間隔式強化教育方式,即先間隔一週進行總結表揚。經過一段時間,再間隔半個月、繼而間隔一個月、兩個月或更長時間進行總結表揚。間隔的時間由短到長,揚長避短,循序漸進。大家不斷進行自我反省、自我監督,從而達到“穩定——不穩定——穩定”。 重點突破,化難爲易。學生較難養成的習慣,其主要原因是學生本身道德認識、評價和判斷能力較低,因而對生活中一些不良的做法,盲目去模仿,爲此要採取多種方法進行引導教育。

(1)引導學生自己認識自己,自己教育自己。根據《小學生日常行爲規範》的要求和學校文明班集體評選條標準,幫助學生確定小目標。如課堂常規小目標、學習習慣小目標、衛生習慣小目標等。小目標學生容易達到,因此學生很快能體驗到進步的快樂,對良好習慣的養成有較大的促進作用。如班內每天可設1——2名小檢查員(學生輪流擔當),將每天檢查到的情況記錄下來,次日晨會時間宣讀,對好的做法表揚,不良現象提出批評。學生從不注意觀察到觀察比較全面;觀察別人的同時,注意檢查自己、教育自己;由不關心集體榮譽到爲了集體榮譽敢打破情面進行批評和自我批評。班集體中的每一員既是教育對象,又是教育的主體,既是觀察的主體,又是自我觀察的對象。每位學生都有表揚、批評別人的機會;又有被別人表揚、批評教育的機會。每個學生都能認識到,要被別人表揚、有資格批評別人,首先必須自己做好。培養小學生自我觀察、自我監督、自我教育,是實現小學生日常行爲規範、促進學生養成良好文明行爲習慣的有效方法。

(2)利用題材多樣、內容豐富的小故事,提高學生評、判能力。各班可以利用課外活動或下午預備鈴後的時間,組織學生輪流講英雄人物、歌頌祖國等內容的寓言、歷史故事。讓學生在聽了故事後,談體會、提問題、談看法,進行辯論。以此提高學生評、判能力。使學生能做到:不管做什麼事,都要認真思考,不輕信別人的花言巧語。遇事要動腦,不該做的事,無論如何不能做。

(3)透過不同形式的暗示來教育學生,或進行自我暗示。自我暗示是依靠思維、語言,自己向自己發出刺激,以影響自己的情緒、情感和意志,使自己克服本來難以克服的壞毛病。 如:抄錄格言、警句,自勉共勉。班級可充分利用宣傳陣地,每期黑板報設一個欄目寫名人名言、警句等,藉此暗示,對學生進行良好行爲的養成教育。

透過自我暗示提高學生生活的效率。如開展“學習高效日”、“生活高效日”活動。“生活高效日”,就是這一天,學生從起牀穿衣、洗臉梳頭、刷牙、吃飯、戴紅領巾等,在規定時間內完成的,可稱爲“生活高效”,否則是非高效。此活動堅持一段時間,可提高學生適應生活快節奏的能力,學生的生活自立能力會有明顯的提高。

透過自我暗示,教育學生自尊、自愛。爲了教育學生自尊、自愛,減少受批評的次數,學校可開展“無批評日”活動,這一天,在學校任何教師都不得批評學生,學生之間也不得互相批評。以此激發學生(特別是經常受到批評的學生)的自尊心和遵守紀律的自覺性。對經常受到批評的學生,教師要善於發現他們的閃光點,及時進行表揚、鼓勵。

對學生文明行爲習慣養成的教育任務是艱鉅的,必須從小事做起,從大處着眼。作爲教師要孜孜不倦的教育學生,爲了孩子的未來,爲了未來的孩子,作爲教育工作者,必須擔負起培養教育的重任,爲提高民族道德素質做出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