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實用寫作>心得體會範文>

我的磨課心得體會範文

學問君 人氣:4.33K

這次我們學校舉行了一個大型活動,用秦校長的話來說,建校以來舉行的最大的一次活動——南通市青年名師送教下鄉,我校也推出了兩課,語文數學各一節課。我被分到數學備課組,親身經歷了這次的“磨”課,感觸頗深。

我的磨課心得體會範文

好課是磨出來的。這話我經常聽說,但對於自信的我,從不把這話放在心上,甚至認爲磨課有點假,可能因爲我經歷比較淺,應對的都是校級、鎮級之類的課(最進階別也只是參加縣級青年教師教學比武,得了一等獎,現在想想級別檔次都比較低),每次面對這些活動我也認真備課,精心設計,但從不試上,即使去別的班上課,也只是去接觸一下孩子。經歷了這次磨課,徹底改變了我的看法,磨課不是造假,而是真正地去研究教材的前後來龍去脈,設計理念;研究學生,把握學生課上面對設計的活動要求會有哪些表現?磨課堂語言,如何在課堂上應變自如,做到自然過渡。

這次上課的是我老公,他平時上課比我還自信,第一次的校內上課,他表現得沉穩、自然,無論是時間的把握還是教材的設計都給人眼前一亮的感覺(教學內容是自編的《平均數再認識》),大家都感覺不錯。當被確定爲南通市級公開課後,老公自己也覺得是不是要請教別人,於是立即把教案同時發給了他在附小的同學和教研室的洪主任,洪主任公務比較繁忙,沒能立即回覆。那位比較有經驗的同學沒過幾個小時就電話打來了,連問三個問題:首先你選這個教學內容目的是讓學生在本堂課掌握什麼?在這堂課裏你設計的這幾個活動,它們之間存在着怎樣的聯繫?這堂課的學習內容跟時間成不成正比?三個問題一下子把老公問住了。是呀,整節課下來,看起來熱熱鬧鬧,學生們到底學到了哪些內容?細細琢磨,設計的幾個教學活動之間確實存在着並列關係,甚至有的活動根本與本課沒多大的關係。老公立刻把這個電話精神傳達備課組每個成員,大家都一下子愣住了,爲什麼我們沒想到這些呢?我們平時習慣拿到教材就備課,大家的經驗主義害死人,從不去推敲教材的編排,現在面對這個問題都面面相覷,換教學內容不可能,課題已經上報。這時教研室洪主任也來電話了,提出的問題如出一轍,大家都感到時間緊迫,事態比較嚴重,洪主任百忙之中趕來我校,重新調整了一個教學活動,讓老公試上一課。一堂課下來,用洪主任的話來說,這堂課沒看點。咋辦?大家,包括洪主任和請來的曹老師在內,再次陷入沉思,南通市級的課不能給大家沒看頭的感覺啊!大家分頭上網查找與“平均數”有關的資料,甚至報道也行,目的是能挖掘深沉的東西出來,要讓學生在課堂上除了感受到熱鬧之外,還學到一些知識。這時大家都有一個共同的感覺,上課前首先要鑽研教材,上課不是爲了圖表面熱鬧,而是要讓學生在快樂的背後學到一些知識。第二天,大家都紛紛拿出各自找來的與平均數有關的資料,經過篩選,選用了幾個,再次備課,設計活動方案,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備課組每人都提出了寶貴意見,備課從備教材到備學生。備教師的語言,爭取做到自然引導,自然過渡。備學生,備他們的想法,預設他們的回答。真是煞費苦心,初具規模的教案又一次誕生了,大家都在慨嘆衆人的智慧,佩服洪主任和曹老師兩位專家的獨到設計。老公也欣慰地記教案,認爲只要能按照這樣的設計過程上課應該會很出彩,我們每個人也都滿意這樣的教案設計。第二次磨課下來,不光磨掉了老公的自信,也磨光了我們的心情。整堂課上,學生們被一個個的問題搞得了無生機,老公上課也沒了激情,整堂課如同一潭死水。大家都認爲設計沒問題,爲什麼理想和現實這麼遙遠呢?是不是我們設計的問題過大了?洪主任分析道:我們設計的問題是站在成人的角度來設計的,預設學生的回答也是根據成人的知識層面來回答問題的,所以學生面對這些問題不知所措。洪主任又舉例,爲什麼我們的課本編排循序漸進,有時一個知識系統隔幾個學期再次梯進,而不是一個學期接着一個學期的編排,比如平均數,三年級學了後,隔了2年,6年級纔再次進一步學習平均數方面的其他知識,因爲學生到了六年級,他們的認知水平達到了那個知識領域。第三次在洪主任的帶領下,重新選擇教學內容,重新設計教學活動方案,這次大家都注重學生的認知水平,選取學生們能夠理解掌握的知識點,進行設計編排。說實話,我也看得出老公的疲憊不堪,更看得出他從滿懷信心到心情沉悶,但大家依然不放棄,教研組袁組長也跟着我們通宵達旦,大家先從心理上鼓舞着老公,然後每一句話都幫老公斟酌再三,大家只要一有靈感閃現馬上就寫上去,然後再去商量合適不合適,一天下午,我們一起在辦公室商討,到了晚上9點纔去吃晚飯。晚飯後,繼續商討到第二天凌晨2點,每句話先大家一起細細斟酌,然後再根據需要改成老公習慣的`課堂用語。除了教學設計,教學語言外,大家也感覺到課件的設計上沒能達到課堂上所需要的那種效果,洪主任立即撥通有製作課件經驗的朋友的電話,讓他晚上立即幫忙製作,並讓參與備課的曹老師進行旁站指點課件的製作要求。第三次磨課時,從同事們的鼓勵中,老公開始找回了一點自信,但大家還是認爲在活動之前有必要再磨課一次,因爲感覺離達到完美還有一段距離。比如教案的爛熟於心沒做到,面對學生的意外想法有時應付不過來,學生的課堂積極性調動得不夠,教師的教態不夠自如,語言不夠親切,課件的運用不夠嫺熟等等。教學內容,活動設計,課件製作總算塵埃落定,大家總算心裏踏實多了,這時我們開始對老公的課堂細節進行訓練。備課組的我們一會充當學生,應對老公的課堂提問,一會充當普通話老師,哪句話該該用怎樣的語氣跟學生說顯得自然親切,哪句話用怎樣的語氣顯得有懸疑感並能調動學生思維的積極性,怎麼表揚不顯得虛假華麗,怎麼點評不僅不能打掉學生的信心還能起到點撥的效果……這些過程一直伴隨着課件的播放,讓每個語言,達到多一句顯得廢話,少一句顯得話不完整,每一個行動自如流暢,輕便嫺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