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學習方法>

談談我學習的方法

學問君 人氣:1.81W

談談我的學習方法

談談我學習的方法

用兵打仗講究戰略,計策;學習要講究方法。我的學習方法主要有:

一、培養興趣

曾經有一位名人指出:學習,興趣最重要。從某些人的偏科心理就可以看出興趣的確很重要。每當我開始討厭某一門科目時,就盡力往這一科的好處去想,把那股喜歡這門科目的勁兒提上來。

二、提高學習效率

曾經有一位文學家說過:心到、眼到、口到、手到。在學習、作業中,哪“到”都不可少;其中“心到”最重要,你沒有專心聽講、用心體會,即使有三頭六臂,也甭提學得如何了。

在學習之前,都要預習。預習並不是簡單看一下,而是要動筆,將讀懂的、不懂的,寫或畫出來,以待上課專心聽講。這樣不僅能提高自主學習能力,還能更容易記住所學的知識。據科學家調查,學習過後,所學的知識會遺忘得非常快,一段時間後速度開始減緩,最後保持在一定的水平綫上。所以,及時複習所學的內容是很需要的。

三、動靜分明。

曾經有位名人說過:總是學習而不適當休息的人,再聰明也會變笨。當我們學習學累了,適當的放鬆,玩一玩都行這樣可以放鬆大腦,使心情舒暢。但也不能沉溺於玩樂之中而放棄學習

四、勇於探索。

做好了以上三步,接下來就靠自己在享受生活和閱讀課外書的過程中去獲取知識,去實踐了。

……這就是我的學習方法。其實說起來很複雜,做起來卻很簡單。願你們也像我一樣積極探索,也去發掘一套良好的學習方法吧!

談談學習的方法和重要性

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恩施市屯堡鄉雙龍希望小學五年級鄭承傑

在我們的學習中,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學習方法,每一個人的學習方法都不一樣,我們班上的人雖然多,但沒有一個人和另一個用同一種方式去讀同一本書;我們中國雖然人口差不多有13億,但每一個人的讀書方式都大不一樣,都會有一點點的差距。

我覺得在讀書的孩子背書不應該死記硬背,當時記到了,過一會兒就忘記了。我們背書應該把第一句背到了再來背第二句,第二句背到了,一、二句就聯合起來背;前幾句背到了,就把背的這一句聯合起來背。背不熟練的,就應該邊讀邊往自己腦袋裏面記。這樣,要不了多久,就可以背得十分熟練,就像課本擺在你面前,只要照着書上面讀一樣。

我記得我三舅教自己的兒子是拳頭和腳。有時弟弟的臉上總是青一塊、紫一塊的。爲此,外婆還用棍子打了三舅一回,說三舅是豬投胎的。如果每一個都像我三舅這樣教自己的兒子,那麼,就是天才也會被打成一個傻瓜。相反,如果一個人是一個傻瓜的話,生活在一個素質好、教育方法得當的家庭中,那麼一個傻瓜也會培養志一個人才,說算考不上清華、北大,也能找一份自己滿意、稱心的事業。而從天才“培養”成傻瓜的那一個,終身只有守着自己的祖業。

我還聽說過一個故事:一個小孩沒有幾歲就可以作詩了,他在那一個村莊出了名,有許多人都來請他作詩,他的父親認爲自己的兒子是一個天才,不用學習了,就帶着他到處去給別人作詩。沒有過多少年,那一個便從擁有無窮的智慧變成普普通通的人,和別人再也沒有什麼兩樣了。

這幾個故事,使我知道,傻瓜培養好了,能給祖國帶來意想不到的收穫。而天才是可以變成傻瓜的,因此,就算你是一個天才,也不能驕傲,而且還要努力學習,因爲知識是學不完的。那一些科學們,雖然他們成了名,有了成就,但他們從不驕傲,而且還在努力的學習,讓自己的祖國有更好的發展。

學習語文就是在塑造自己的靈魂

中學生朋友,總是有人不分羊年馬年地命令我,跟你們談談怎樣學語文,這對我說來,實在是個苦差事,彷彿是叫一個老叛徒給青年人講講革命道理。我的語文的.確學得蠻好,不敢說打遍天下無敵手,反正從小學到大學各種語文考試永遠第一,到高中階段就已經基本不用聽語文課了,閉着眼睛也能得90分以上。可是我的語文字事主要不是從教科書上得來的,而是“功夫在書外”。所以我很怕你們跟我學歪了,我只好把我個人的體會半真半假地告訴你們幾句,希望你們別當真,凡事還是聽老師的沒錯。

要說怎樣學語文,就必須明確你學語文幹什麼。如果你學語文是爲了語文考試成績好,那我沒什麼可說的,你們老師已經說得夠好夠多的了。我說也還是那一套。我基本上不反對老師們說的那些,我自己也是按照那些經驗一直保持語文考試的高成績的。但如果你學語文不是爲了考試好,或者不僅僅是爲了考試好,那我可能會有幾句另類的話跟你說。當然,這二者並不一定是矛盾的,現在有矛盾,這是我們當前的教學機制和教育體制的僵化所造成的。我學語文那時候,老師和課本,都比現在要實在和善良多了。

首先,我唱個高調,學習不是爲了考試。你要跟我擡槓,我也不理你。反正我告訴你,專門爲了考試而學習的人,考試大都不好。少數考試好了,以後也沒出息。因爲在只爲了考試的千百次訓練中,他已經把人格訓練壞了,他專門投其所好,沒有獨立思考。他的一生都可能只是個投機取巧的壞人,他對社會只有破壞,沒有創造。而不爲了考試,也不一定就能考好。就好象專門想當叛徒的人,人家不一定稀罕要你;立志不當叛徒的人,人家也不一定非得抓你。所以,這是一個人格的選擇,不是方法的選擇。

第二,你要明白語文是什麼。語文不是跟數學物理化學歷史地理政治並列的一個學科,你要那樣看待它,那你就一定學不好。要知道,語文是一切,覆蓋一切,穿透一切。語文所訓練的是人對一切文明符號的理解力和創新力。語文學好了,幹什麼都摧枯拉朽,勢如破竹。語文學不好,幹什麼都愚昧弱智。你看我們古人一天到晚不就是學“語文”嗎?學完了就什麼都能幹,判案子,修水利,打鬼子,搞經濟,堂堂五千年中華文明不都建立在“語文”上嗎?一切其他學科,不都是用語文表達出來的嗎?離開語文,就如同虎毛離開虎皮,一風吹散,啥價值也沒有。所以,你必須以對待整個人生的態度來對待語文,才能學好語文。

第三,語文教學體系所教給你的“語文”,是一羣中國的弱智人爲了他們的飯碗而強加給你們和你們的老師的。他們自己的語文水平很差,沒有幾個思想有水平說話有水平或者寫文章有水平,沒有幾個敢無恥地站出來跟批評他們的好漢比一比。你們每所學校裏的語文尖子、作文尖子都比他們強。我這樣說不是貶低他們,我也理解他們工作的辛苦,他們也不是故意毀你們,他們是沒辦法,只能躲在陰暗的角落裏用一顆“善良”的心拼命做野蠻的事。這樣怎麼辦呢?這就需要你自己救自己。你就不要總跟他們過不去了,要尊重他們的勞動,體諒他們的辛苦。好比武松拜了宋江做武術指導,怎麼辦呢?造反是不對的,只好自己另起爐竈吧。這回就該明白,語文乃是在“語文書”以外了。

第四,其實,學好語文很容易。隨手教你幾招,不怕你擴散,就怕你做不到。一、每天寫日記,要寫那種不給任何人看的日記,每天就寫50字,不多不少。寫到一千回,下筆如有神。二、大搞文字遊戲,開玩笑,猜謎語,寫對聯,填詩詞,給所有老師起外號。嬉笑怒罵,激揚文字,把語言玩得山窮水盡。到那時,看語文書上的課文如同老叟戲頑童,老牛吃嫩草,什麼語文考試,作文競賽,簡直不堪一擊。三、進行背字詞、背詩文比賽。電腦裏存盤的資料多,可調用的東西就多。同理,你多背些古今中外死人活人的東西,不用思索,“語文”就順口而出了。不要死記硬背,要邊背邊用,活背活用,急背急用,立竿見影。以肚子裏東西多爲榮,君子恥一物之不知,連說一百個成語不重樣,假裝深沉是蠢驢……明白了嗎?

語文就是思想,語文就是生活,語文就是你這個人。學習語文,就是在塑造自己的靈魂。你要明白了這個道理,語文很快就學好了,也就是說,很快就進化到人了。不明白,我再寫十萬字,你還是個猴子。

我的同學

特別警告:

大家千千萬萬別學她哦! 我有一個同學,她簡直讓我和連豆豆(在《說說談談我的班》中她是主角)氣死了,怎麼說呢,你看下文就知道她是怎麼個胡亂方法了! 她叫周夢娜,學習成績很糟糕,不是29就是30,與我和連豆豆這兩個尖子生的分數有着天壤之別。有一次考試,黃老師請她回答問題,她上課開小差,當然不知道老師在講什麼,站起來,愣了一會兒,咳嗽了幾聲,說道:“因爲所以,嗯,我,我,不知道!”同學們聽了捧腹大笑,有的直拍桌子,有的把書本都拿反了,有的直跺腳……老師也“撲呲”一聲笑了,她有一點語無倫次了:“這個嘛,那個呀,就是就是這樣,恩,這樣做!”邊說邊拿出尺子亂比劃着,同學們又一次鬨堂大笑,她害羞得臉蛋紅得像個大番茄。 還有一次,老師請她去數錢(課本費),她接過錢,三下兩下數完了,報給老師一個數“7元5角”,太少了吧,老師很驚訝,這麼一疊錢,怎麼才7元5角,老師數了一遍,真的是7元5角,怎麼回事,老師丈二和尚摸不着鬧,這是,她同桌司曉梅發現她書包裏有120元錢,原來她把錢藏起來了,哇,真大膽!最後,她被老師拖到保衛科,嚴厲處罰了一頓。 有一回,她上課做小動作,被老師發現,老師罰她抄課文,由我和連豆豆監督,下課,我看見她跑出去玩兒,一看她本子,上面只有一個題目_《拾穗》,不會吧,才抄這麼着一點點,她下課還敢出去玩,我和連豆豆齊心協力,把她從沙坑拖回教室,她很不情願,邊抄邊講話,還老是說要去上廁所,我讓她去上了,好久沒有回來,連豆豆去廁所一看,好一個周夢娜,居然蹲在廁所的角落裏哼歌,這個氣壞了連豆豆,連豆豆二話不說,拽着她回教室,逼她認真寫作業! 聽了我的陳述,你們是不是感到我的同學可真夠搞笑,真夠大膽,真夠懶惰的呢?大家可千萬別向她學習呀!

我的設想

我經常有一個個設想,其中有利用現代化的資訊技術手段爲教育和教學服務。比方說,我曾經設想的就是班級裏的同學每人一臺電腦,在課堂上隨時都可以進行資訊的交流與共享,可以利用網絡進行知識的採集和編輯,利用多媒體聲像軟件讓教學快樂進行,可以達到教學效率的最大化。我還曾規劃了一整套讓學生操作的方法,從培養學生的資訊技術技能到相關的學科知識應用都有。儘管五年前就有這個想法了,但我至今還沒實現這個計劃。

這一次,我又在設想一個班級裏的交流平臺。我總覺得師生之間需要更多的交流,同學之間也需要更多的溝通,但往往在平日的上課、改作過程中,總沒有時間去照顧到這些,想跟同學交流也沒有這個心情,有時靜下爲時總感到應該多跟他們聊聊才行。老師和同學的距離因爲互相交流的缺乏而顯得較大,同學們看到老師總是一種敬畏的感覺,少有一些親密的氛圍,而理想中的像特級教師那種的和藹親切我們又達不到,因而覺得有點疏遠的感覺。

班級裏的同學建立了QQ羣,而且幾乎每個班都有,雖然老師總是不提倡或禁止,但他們卻還是樂此不疲,有的同學甚至將不少時間花在了聊天上,也有的同學常常用電腦上網玩一些遊戲,因而影響了學習。我對這種即時交流的平臺倒是挺感興趣,或許它能是一個很好的交流平臺,它之所以能讓這麼多人着迷,肯定有着它不小的魅力。但我還是相當擔心的,因爲網絡的高度自由性,肯定會有不少人在進行交流的同時又進行其它的活動,譬如遊戲、私聊、查閱其他不健康的東西等等。因而如何進行切實有效地交流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我的設想是讓同學能在規定的時間內一起在這個平臺上進行交流,交流內容以學習爲主,也可以是生活上、思想上的現象、問題等,如可以交流讀書心得,互相談談在課外閱讀當中的一些想法、觀點,也可以就班級、同學間的問題相互討論,把平時不便於啓齒的事情一起在這裏交流。同學們彼此的誤解、矛盾都可以在這種交流中進行化解,可以增進互相的瞭解,更重要的是能夠了解在班級當中“不乖”的同學的另一面,促進教師和學生之間、學生和學生之間的理解,激發學生的被認同感,讓大家在互信、合作的基礎上能做得更好、走得更遠。我想如果能利用得好的話,彼此信任和理解能讓班級這個大家庭充滿溫馨和希望,充滿快樂和笑聲。

但是其中必定是有許多要注意的,比如家長的監督是不可少的。我只能在另一端與大家互動,另一端需要家長的共同參與,因此,我想家長可以與孩子一起來參加交流,可以與老師溝通,彼此交流孩子在校、在家的表現,一起討論方法、對策,共同幫助他們成長。我甚至設想,家長會是否可以在這樣的平臺上開,而不必讓家長們跑到學校裏去接受聽講,大可不必正襟危坐,只需在家裏與老師面對面地交談,甚至還可以讓孩子也參與家長會,而且交流與互動性更強。甚至我還設想,大家可以開通視頻聊天,就像在面對面一樣,這樣,距離感會消失。

另外,要注意的問題還有很多,比如學生的網癮問題,如何避免上網成癮,如何讓學生健康上網,如何讓他們能定時上網,如何自覺杜絕不良的資訊干擾等。

以上還只是自己的設想而已。

TAGS: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