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學習方法>

讓孩子愛上學習的方法

學問君 人氣:4.52K

如何讓孩子愛上學習

他用13年時間掃描了1800名青少年的大腦,結果表明,孩子們大腦中負責組織想法、權衡行動的前額葉皮質區還未發育完全。因此,許多青少年無法預見行爲的後果,如無法明白今天的好成績對未來有什麼幫助。於是,由於缺乏內在激勵機制,大多數孩子的學習主動性就變弱了。自然,爲人父母者不能替孩子讀書,惟一能做的就是教導他們把學習和良好的情感體驗連接起來,學會從內心尋找激勵自我的動機。

讓孩子愛上學習的方法

讓孩子自訂目標及達成目標的方法

美國臨牀心理學博士米歇爾·惠特尼在《孩子,你開竅了》中建議,讓孩子想想長期和短期目標,試着讓他們自己訂計劃。不過,惠特尼建議,孩子可決定什麼時候執行或終止計劃。當然,父母要對孩子的計劃進行約束,添加上一些條款,如每天按時回家、先做功課、學習時不得分神等。“計劃本身不是一定讓孩子達到某個目標,而是看能否成功遵守計劃,堅持到底。”惠特尼說,如果堅持下來,孩子就會感受到學習的主動權掌握在自己手中,並且讓他們看到了自己有能力和信心達成目標,會激發出自發學習的主動性。

培養興趣,建立好習慣

我們都曾有過這樣的經驗:工作到忘我,時間過得飛快而愉快。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媒體實驗室文化研究小組負責人米哈里提到,如果人從小就體會過爲興趣而忘我的滋味,就會感到快樂,並一直主動尋找這種樂趣。因此,讓孩子從愛好出發,如讓喜歡解數學題的孩子多做有挑戰性的問題,能激發他們的忘我精神和征服欲。久而久之,他們便會主動去體味這種感覺了。

理解孩子的強項和弱項

如果孩子數學成績不好,但英文成績優秀,家長不要強求他們把兩門功課都學好,而應該抱着“優勢更優,弱勢成績平平就好”的想法。正像有位老師爲了鼓勵那些有美術特長的孩子,讓他們正面感受到被喜愛、被信賴,於是就在家中掛滿了這些孩子的圖畫,讓他們產生成就感。同時,這位老師還經常讚賞這些孩子將來一定會在繪畫上取得成功。這樣就會讓孩子們更主動地去發揮優勢,此外,他們也不會允許自己的弱項太差,同樣會拼命學習。

心理健康是一筆經濟賬

6月18日,國務院辦公廳轉發由國家衛計委等十部委聯合制訂的《全國精神衛生工作規劃(2015-2020年)》,全面部署未來5年貫徹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精神衛生法》的具體要求。自2013年開始施行的《精神衛生法》以來,精神衛生再一次受到國家的高度重視。

2009年柳葉刀雜誌發佈的一項大型研究表明,中國已有1.7億人患某一種精神疾病。當然,據世界衛生組織介紹,嚴重精神疾病患者在人羣中只佔很小一部分,大部分人的心理健康問題和精神障礙隱患,纔是很多國家精神衛生最大的負擔所在,我國作爲發展中國家,表現尤其明顯。大衆對精神疾病缺乏瞭解和認識,國家對心理健康服務也難言重視,心理健康成爲懸在我國面前的一塊頑石,看的到,卻推不動……健康時報記者近日專訪全球健康經濟學專家盧春玲,讓她爲我們算一筆心理健康的明白賬。

發展中國家的心理疾病負擔更重

健康時報記者:就您的觀察和研究來看,國民心理狀況是否因經濟條件的差異而有所不同?

盧春玲:我們講一個人心理是否健康,不僅僅是指沒有心理障礙,還包括人們能夠應付正常的生活壓力,有效地從事工作,能夠對其社區作貢獻。

事實上,有嚴重精神障礙(如抑鬱症、精神分裂症等)的人在總人口中只佔少數。從整體來看,心理障礙在世界上的所有地區都很常見,不論貧富,不論男女老幼。但大多數心理疾患者在中低收入國家。國家所處的發展階段不同、文化傳統等不同,都會對精神障礙的流行分佈和發病原因產生影響。

健康時報記者:我國這樣的發展中國家是否特點更鮮明?

盧春玲:發展中國家心理疾患流行分佈情況以前通常以發達國家的數據爲參考。

近年來,中國、印度等國家開始公佈並收集一些相關的數據,這些國家的研究人員發現,發達和發展中國家的一些精神障礙流行趨勢有很大的不同。例如,在發達國家,男性較女性的自殺比例較高,而在印度和中國的研究結果顯示,男女間的差距不大。但農村婦女的自殺率比較高。印度和中國農村的自殺率是城市地區的兩倍以上,而在發達國家,城鄉間的差距較小。

還有個重要差別是,發達國家自殺人羣中有精神障礙的比例比較高,比如憂鬱症得了很久。中國自殺人羣患心理疾病的比例比發達國家低。例如,中國農村婦女的自殺,常常是一時生氣,之前沒有任何的精神疾病。也許,這和中國文化中有以自殺來表明心志的影響有關係。

這些現象說明,心理疾病在各國的流行分佈是有較大差距的,各國應該根據自己的國情制定相應的對策。

心理狀況影響收入及就業

健康時報記者:相對於這些引起自殺的精神障礙來說,更普遍存在的或許是個體的日常心理狀態是否良好。有國內某權威機構曾對國企員工做過調查,結果顯示,有25%的被調查者存在一定程度的心理健康問題。對此您如何看,這種心理狀態會帶來哪些影響?

盧春玲:的確,在總人口中,患精神分裂,憂慮,焦慮等疾病的人比例很小。更多的是一般大衆如何應對日常工作生活中的心理壓力。我們的研究顯示,對於沒有患精神障礙的普通大衆來說,他們日常的心理狀態是否良好會影響他們的就業和收入。

我們曾對中國9個省份的非農業人口的成年人(18到55歲的男性和18到50歲的女性)數據進行過分析。對於他們自我報告的調查前的六個月中的心理狀態(如是否常常感到疲勞、失眠、感到生活沒有意義、甚至有時會想到自殺等情況)分析後,我們發現,自我報告心理狀況差的人羣的就業機會和收入都較低。

對於普遍的上班族、勞動力市場,心理狀態會影響工作效率和工作成果。這個發現提示我們,改善促進大衆的心理健康不僅有利於社會的和諧安定,而且有利於經濟的發展。

健康時報記者:這種較爲普遍的心理狀況是否與社會轉型期相關?比如90年代初期,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換時期,國人普遍出現一種彷徨的心理,無所適從。而當下又面臨經濟轉型與改革,所謂新時期新常態,這是否是由於受整個社會大環境的影響而出現一些心理變化?

盧春玲:從發達國家的歷史來看,傳統社會向現代社會轉型的過程,往往伴隨心理健康問題的凸顯。例如,荷蘭與德國的研究人員對本國人羣的研究顯示,城市化程度越高,各類主要心理障礙的發病率也越高,其中低收入者尤爲明顯,而工作壓力、失業、都市化帶來的心理孤獨往往是導致心理疾患發生的主要風險因素之一。

就中國來看,過去的幾十年裏,經歷了歷史上規模最大、層次最深的社會變革,工業化、城市化進程很快。在這樣一個急速轉型的社會裏,個人與所屬組織的關係定位和家庭文化都不可避免地發生前所未有的變化,人們感到壓力和缺乏穩定與保障。從整體人口來看,中國精神疾病患者約佔中國疾病總負擔的20%。毫無疑問,心理健康急需得到社會和政府的重視。

低收入國家人均心理健康服務年花費不足1美元

健康時報記者:但這似乎並未得到個人及國家層面的高度重視?

盧春玲:沒錯。對心理健康的忽視是個全球現象。這存在多方面問題。

一是認知不足。心情不好,常人都有,但如果持續很長時間還是不能從中走出來就需要提高警惕。但很多人由於知識缺陷,抓不住這個信號。二是諱疾忌醫。很多人一聽說精神上有問題,就會覺得自卑而回避,不願意去醫院看。第三,即便民衆想去看了,沒有相關服務。第四,服務的質量不高,看了沒有效果,或者狀況更差。

健康時報記者:國外是否也如此?

盧春玲:這種情況在國外也較普遍。例如,美國保險公司中長期存在的對心理患者醫療保險收費和服務方面的歧視。同樣的門診,精神疾病的門診費用會高出一倍,住院天數也有所限制。社會歧視更顯而易見。政府對心理疾病的投入不僅少,而且常常削減。美國國家心理健康研究院公佈的一項研究顯示,有40%的嚴重精神障礙成年患者在2011年沒有得到任何治療。

健康時報記者:如此看來,儘管普遍存在又影響甚大,但並不受重視的心理健康問題勢必會影響到國家在此方面的經濟投入?

盧春玲:是的。據估測,全球因爲精神疾患和物質濫用所帶來的經濟損失在2010年就達到2.5萬億美元。

就心理衛生服務來看,無論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都存在着服務不足、投入不足問題。當然,和發達國家相比,發展中國家在這方面的問題更嚴重。例如,世界衛生組織2011年報告顯示,低收入國家人均心理健康服務年花費僅爲0.2美元,而發達國家則是45美元(雖然相對其約5000美元的人均健康支出仍然很少)。

中國對精神衛生服務投入令人擔憂。雖然精神障礙和自殺佔中國疾病總負擔的20%,世界衛生組織的一個數據顯示,精神衛生投入只佔總衛生投入的2.4%。從資源分配來看,這些有限的資金也大都用於對少數嚴重精神疾病患者的專門治療和護理,較少用於預防心理疾患和促進心理健康。

發展心理健康服務需沉到基層

健康時報記者:就中國來看,儘管經濟投入上差強人意,但是也做出了很多積極改進。比如2013年,精神衛生法出臺實施後,對促進心理健康、規範精神障礙患者治療等方面作出了立法保護。但是,如何真正履行相關的法規仍然是一個巨大的、長期的挑戰。從各國的經驗來看,做好心理健康服務,您有何建議?

盧春玲:精神衛生法的出臺的確是中國心理健康發展的一個里程碑。從已有的經驗來看,國家精神衛生政策不應僅涉及精神障礙的治療,還應該在各個方面和層面預防心理疾患、促進民衆的心理健康,尤其是關注弱勢羣體。世界衛生組織在2013年推出了2013~2020年精神衛生綜合行動計劃,建議將精神衛生服務納入初級衛生保健,其中一個主要想法是透過社區的支援來促進大衆心理健康。社區在預防和長期護理方面發揮主戰場的地位。

健康時報記者:也就是重心下沉,強化基層。但這就又涉及一個問題,醫務人員力量不足。之前哈佛大學醫學院曾在一篇研究報告中中國現有專業心理醫生的數量,大約爲9,200名。這樣的擎肘之下,如何解決好服務下沉的問題?

盧春玲:解決發展中國家的心理健康問題,這是一個通盤的大工程,涉及人力物力財力,每方面都不可少。但即使在資源有限的中低收入國家,還是可以大有作爲的。

例如,在盧旺達,人均收入600多美元,但他們農村的一些醫務室會設有獨立的心理健康諮詢室。還有類似於中國的鄉村醫生一樣的社區衛生工作者做心理服務。

柳葉刀最近發佈的論文顯示,在印度貧困的鄉村地區,透過訓練當地青年成爲社區衛生工作人員,走家串戶支援幫助心理疾病患者的護理,及時發現心理疾病障礙的隱患,提前進行一些心理干預措施,可以顯著改善患者的狀況,大大減輕家人的經濟和照看負擔。

即使在發達國家,有較多的精神疾病醫生和心理醫生,在社區層次進行預防、早期干預和長期護理也是其降低成本、滿足大衆和患者需要的一個有效辦法。對於發展中國家而言,雖然心理健康工作的人力及其他方面會有不足,但還是可以參考印度在貧困地區的`做法,訓練出更多的社區工作者做心理服務。

健康時報記者:所以,歸根結底還是政府的重視以及全社會的通盤佈局與考量。您對此是否持有信心?對未來的有何展望?

盧春玲:最近,各國政府都對促進心理健康的作了承諾,這是一個非常好的開端。

世界衛生組織爲低成本診斷、治療和護理提供了一系列指導,使得提供足夠的心理健康服務成爲可能。從中國來看,隨着經濟的發展,國家對衛生投入也在加大,合理地去分配醫療資源,統籌教育、勞動、司法、住房、福利等多部門爲弱勢羣體提供各種幫助,在社區和工作單位增強心理干預等等,相信透過這些辦法,中國的心理健康問題會有顯著的改善。

校園綠化多 孩子學習好

西班牙巴塞羅那環境流行病學研究中心和美國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的研究者發現:在學校接觸綠色空間與小學生的大腦功能發育之間存在關聯;孩子如果在日常生活中接觸到了綠色空間(如森林、草地和公園),他們的思維能力會得到更快的發展。

研究團隊在2012年1月至2013年3月期間,每3個月對西班牙巴塞羅那的2593名年齡在7~10歲之間的小學生的認知功能發育狀況(包括記憶力和注意力)進行了追蹤調查。在這項研究中,這小學生所接觸到的綠色空間包括學校、家裏和上學路上。分析結果顯示:接觸綠色空間較多的學生記憶力提高了5%~6%,注意力提高了1%。記憶力(對資訊進行分類和保留短期資訊的能力)對於學習技能是必不可少的。孩子在學校中所接觸的綠色空間越多,這種相關性就越強。此外,大腦發育速度最快的兒童所接觸到的空氣污染最輕。

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的這項研究成果表明:綠色空間能減輕壓力,有利於兒童的身心健康和大腦功能發育。因此,研究人員建議擴展學校中的綠色空間有利於提高兒童的認知能力和學業成績。

會導致孩子心理異常的育兒行爲

養育者(通常指父母)的行爲特點和個性,也會成爲孩子發生問題的原因。比如養育者酗酒、犯罪,父母不和、父母有精神障礙(不安、不滿、精神病質等等)、智力低下、亂搞兩性關係等都會給孩子的異常行爲帶來影響,這是不言而喻的。

但在實際上,很少能象表中那樣明顯地表現出來。而且,各項之間都互相交織在一起,在考慮原因時也要充分考慮進去。

下面就各種教育方法再稍加詳細說明。

拒絕

這就是對孩子的推卸和排斥的態度。

(1)拒絕孩子的父母在下面的父母中比較多見。

①在社會看來結合得不般配的人;

②夫婦總吵架的人;

③婆媳不和的人;

④丈夫不關心妻子的家庭;

⑤討厭妊娠的人;

⑥擔心對孩子有惡性遺傳的人;

⑦受強制而結合的人;

⑧遭到親戚的反對而結婚的人;

⑨作爲一個女性參加社會話動但並不順利的人。

(2)拒絕的原因據說屬於下面①④項的較多。

①當父母有心理上的問題時——父母有精神病,不安,經濟上的問題等前面所提到的各種問題時,就會把其不安和敵意發泄到孩子身上,拒絕和刁難孩子。父母的一方爲了討好自己的丈夫或妻子就會與另一方一起虐待孩子。孩子雖然是自己親生的,但也有采取這種態度的人。

②當孩子成爲拖累時——私生子對於母親來說也有成爲累贅的,還有出去工作時因要照顧孩子,於是就厭煩了而拒絕孩子。

③孩子不能象父母所期待的那樣而使父母失望的時候——指望生了孩子以後,丈夫能恢復對自己的愛情。但事實卻相反,因而感到受騙而失望肘,就會虐待孩子。另外,本想按自己的要求去養育孩子,但因孩子的學習成績不好、粗野而灰心喪氣時,父母就會把不滿發泄到孩子身上。

心理專家:珍惜打小報告孩子的善意 但不能鼓勵

孩子愛打小報告 不能鼓勵

經常聽到有人感嘆,自己家的小孩最近不知道爲什麼總喜歡向老師告狀,一方面擔心這樣會不會造成孩子被其他小朋友孤立,一方面也擔心這樣會不會對孩子性格養成帶來不好的影響?但是,擔心歸擔心,又不能強行的要求孩子不能跟老師“告狀”,講道理孩子太小又不能明白。“看到小朋友做了壞事,不該告訴老師幫助他改正嗎?”被孩子這樣反問的時候,你是不是也有過不知道怎麼回答的窘況呢?

有些孩子喜歡向老師打小報告,尤其是幼兒,譬如同學上了廁所不洗手、蛀牙了還吃糖,這些行爲對幼兒心理會有什麼影響?家長應該如何指導、糾正孩子?我們今天邀請到廣州市青少年心理危機干預中心主任,進階心理治療督導師沈家宏老師,來爲不知道該如何教育“打小報告”孩子的爸爸媽媽們支支招。

案例:

寶寶在幼兒園一直都很乖,能唱能跳,還會畫畫,和小朋友們也相處的很好,放學前還會幫老師整理玩具,一直以來老師總是跟寶寶媽誇獎寶寶。

但是,最近寶寶媽媽卻很困擾,因爲幼兒園老師告訴寶寶媽,寶寶愛上了“打小報告”,有小朋友打架了;有小朋友跟別人搶玩具;有小朋友把不愛吃的東西偷偷丟掉了……每天,寶寶都會跟老師報告。回到家也是,會跟寶寶媽說幼兒園裏這些不乖的小朋友。

寶寶媽很擔心寶寶在幼兒園會不會被小朋友們討厭,但是每次寶寶向她“告狀”的時候,語氣和樣子都很期待,似乎是想得到她的誇獎。該怎樣告訴寶寶這樣的行爲是不好的呢?寶寶媽很頭痛。

網友熱議:

網友小小寶:我家寶寶的小報告內容,從無足輕重的小事到真正的大問題都有,而且經常有一些愚蠢得令人難以置信的事情,比如“他故意對我噴氣!”。這是小孩性格的問題,等他大點了,再教他那些該說那些不該說。

網友HZY:偶爾報告一下是可以的,具體要看是什麼事。如果他告訴你弟弟正在牀上跳來跳去,那就是小報告。如果他告訴你弟弟正在牀上玩火,那麼就是你需要知道的事情!

網友lancoo:要慢慢讓他知道,有些事情,自己可以解決的就自己解決,不要總麻煩他人。你只需要分析情況,給出一個大概的建議,並鼓勵他自己解決。

網友夏禾:孩子來告狀的時候,我一般是先跟她說:“媽媽知道了,等一下媽媽來處理,我們先來吃飯……”。等到孩子情緒平復的差不多了,再跟她好好講道理,譬如她說哥哥搶了她的玩具,我會跟她說哥哥只是拿去玩,等下會還給她的,如果她也想玩,可以去跟哥哥商量,大家一起玩。

孩子爲什麼喜歡打小報告?

孩子們打小報告有各種各樣的原因。有些孩子抱有想把他人從道德和行爲的錯誤中拯救出來的心態,有些孩子認爲父母的懲罰是對付犯錯誤的人最有效的方式,而有些則希望在別的孩子表現很差的時候,爲自己貼上好孩子的標籤。

沈家宏:打小報告的孩子常常都帶有好的動機,他們通常只是想幫助那個違反規定或有不好習慣的孩子改掉那個不好的東西,想把他也變成一個好孩子或老師希望看到的那樣的孩子。他不僅想幫助被揭發的那個人,也想幫助老師。像案例中提到的寶寶就是這樣,只是想替老師來盡一些責任,這個時候,我們首先應該考慮的是,要理解孩子的善意,然後才能做出正確的引導。

但是,同時我們也要了解,那個被打小報告的孩子,則可能會感覺到被人在背後打了一槍,他可能從此會嫉恨那個打報告的人,也可能從此不再信任那個同學,甚至可能從此不再相信其他的人。

對於小孩子愛打小報告的行爲,我們還是應該儘量控制。

打小報告對孩子的心靈成長有何影響?

現在都是獨生子女家庭,在家時,父母長輩都是以孩子爲中心,於是孩子會同樣想借助老師的力量來維持自己的中心地位。很多時候,孩子打小報告的目的並不是讓老師懲罰其他人,只不過是想借機在老師面前表現自己,滿足自己的表現欲罷了。

沈家宏:打報告的孩子很可能會受到老師的鼓勵,可能會受到其他同學的羨慕,可能會有更多的同學加入到這個行列,於是更多的孩子成了老師的耳目,於是更多的孩子成了另外一些孩子不安全感、不信任感的來源。

再則,打報告的孩子會以揭發別人的缺陷或污點爲樂,看到他人被批評或被懲罰時更會覺得是罪有應得,在內心裏有感受到一種平衡或釋放,由此會升起一種快感,從此這些孩子內心就失去了同情,失去了接納,失去了寬容,失去了溫情。

應該怎樣引導愛打小報告的孩子?

沈家宏建議:對於打小報告的孩子,要保護孩子的幫人之心,告訴孩子這種方法可能會幫不到對方,可以用尊重對方的方式來直接表達對他的關心和幫助:如:“上廁所不洗手會生病”或“糖吃多了牙會長蟲”等尊重的方式直接向對方表達,而不是採用向老師打報告的方式來間接或藉助第三方來表達。

對於被打報告的孩子,要告訴他打他報告的那個同伴是想幫助他改掉不好的習慣,是對他的關心和愛護,讓同伴看到對方的愛,這樣他的心中也會充滿愛。

正確引導孩子的小Tips:

1、用簡潔的話語對孩子表示肯定。“我很高興你告訴我。”這會滿足孩子想要獲得注意的需要,既肯定了他,也不是在表揚那種打小報告的行爲

2、別太以孩子爲中心。從出生起,孩子儼然就成了家裏的“小太陽”,這樣很容易使他們形成依賴思想。要教育他們:寶寶有自己想做的事情,爸爸媽媽也有啊,如果寶寶只顧自己,那爸爸媽媽的事情就沒法做了。

3、引導孩子自己解決問題。可以在家裏一起玩模擬告狀遊戲:比如爸爸把圖貼反了,可以引導孩子幫爸爸正過來;爸爸把桌子弄髒了,告訴孩子,可以提醒爸爸注意,並跟爸爸一起把桌子擦乾淨,而不是向媽媽告狀。這樣,可以讓他們體會到,這樣解決問題的效果要好於打小報告。

4、給孩子一點小挫折。有些孩子在同齡小朋友中很強勢,他們像“小大人”一樣,總覺得自己比其他小朋友優秀,做什麼事都喜歡指揮別的小朋友,這樣就很容易形成驕傲心理。可以有意的給他們安排一些比較艱鉅的任務,讓小困難不時挫一挫他們的傲氣,讓他們感受到自己其實跟別的小朋友一樣,也有做不來的事情。

5、用幽默來將大事化小。用一種生動而誇張的方式來回答那個打小報告的孩子:“哦,不!你是認真的嗎?他真的那樣做了?他可能在和你開玩笑!”通常,這種回答會讓他們的衝突變得微不足道,而那個打小報告的孩子會感到跟你說這件事情很愚蠢

6、讓孩子學會發現別人的優點。對於愛打小報告的孩子,家長要告訴他們,每個人身上都有缺點和優點,應該多學習其他小朋友的優點,對於小朋友的缺點也要儘量包容,要學會處理與小朋友之間的矛盾,不能只知告狀。

再婚家庭孩子心理問題多

據哈市第一專科醫院統計,在2000年至2006年間,醫院收治的心理疾病患者每年都在成倍數增長,在這些患者中有60%的人因爲患上了心理疾病被迫退學、下崗、退養……從而改變了自己的生活和命運。而他們患病的原因則以家庭、社會影響和心理暗示爲主。

再婚家庭孩子心理問題多

不同的家庭結構,會對兒童的情緒狀態產生什麼影響?不久前有關單位進行的一項聯合量化調查,對此問題進行了深入研究。

據哈市第一專科醫院心理專家張一介紹,這項研究以哈市9所小學五、六年級1912名學生爲對象,採用自編情商測量表,設計了情緒穩定程度、情緒緊張程度、恐懼情緒程度、敵意情緒程度、羞怯情緒程度等10個問卷項目;同時對被測學生父母婚姻狀況、家庭結構等方面進行了相應的問卷調查,並將家庭結構分爲正常小家庭、正常大家庭、單親家庭和再婚家庭四個類型。

調查顯示,再婚家庭中40.5%的兒童情緒不穩定。這是因爲前三類家庭的兒童從小就受父母、祖父母的一致性教育,他們對兒童的需求呵護是發自內心的。而再婚家庭的兒童因爲有了繼父或繼母,內心難以接受或難以完全接受,在心理上會產生牴觸情緒。當與親生父母在一起時,表現爲快樂、自由的情緒和行爲;而在繼父、繼母面前,則表現出冷漠,拘謹的情緒和行爲。

統計表明,再婚家庭中21.6%的兒童有較嚴重的情緒煩惱,18.9%的兒童精神緊張,有56.8%的兒童有較強的壓抑心理,這些數據均高於其他家庭類型同類指標人數的百分比。這是因爲再婚家庭兒童在新組建家庭中的地位、與繼父或繼母的交往、在家庭生活中的自由度以及在經濟上的支配權,均與自己親生父母生活在一起時有一定的距離或差異,使其內心產生出憂慮、緊張、壓抑、煩惱等不健康情緒。同樣,單親家庭兒童中有嚴重情緒憂慮的人數高達21.1%,這與他們經歷父母離異或喪父、喪母時受到的一定心理刺激有關。

“再婚家庭子女的心理健康問題是個不容忽視的重要問題。父母的離異或喪父、喪母已經使這些孩子經歷了一次磨難,父母的再婚又使他們面臨更爲複雜的生活環境。長此以往,兒童的身心很難得到正常的發展。所以,再婚家庭應加強與兒童的溝通,創造寬鬆的學習和生活環境,儘可能在精神上滿足他們,引導孩子減輕心理上的負擔。既給這些兒童一個完整的家庭,又給他們完整的父愛和母愛。另外,家庭教育的一致性和一貫性在再婚家庭中格外重要,補償式的愛或放任自流亦容易造成兒童的情緒異常。”張一說。

不要輕易在乎別人的評價

張一告訴記者,在青少年中有不少人非常在乎別人對自己的評價。自己的好壞自己不能夠做主,決定權交到了其他人手裏。有很多孩子過分關注自己的形象,對自己百般挑剔,如:個子矮小、身材肥胖、眼睛不大、頭髮太短、太稀等。有的甚至責怪自己爲什麼生在了農村,怨家裏太窮等等,他們妄自菲薄,陷入無盡的痛苦煩惱和孤獨之中。這是典型的不接受自己、不接受父母的一種情緒體驗。長此以往,在他們成長的過程中,會給自己設下種種障礙,不僅堵塞了自己的成功之路,而且會嚴重傷害自己的身心健康。

許多心理疾病來自暗示

可能所有人都有過這樣的經歷嗎?本來穿了一件自認爲是很漂亮的衣服去上班,結果好幾個同事都說不好看。當第一個同事說的時候,你可能還覺得只是她的個人看法,但是說的人多了,你就慢慢開始懷疑自己的判斷力和審美眼光了。於是到了下班後,你回家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把衣服換下來,並且決定再也不穿它去上班了。

“其實,這就是心理暗示在起作用。暗示作用往往會使別人不自覺地按照一定的方式行動,或者不加批判地接受一定的意見或信念。可見,暗示能使人的情感和觀念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別人下意識的影響。”張一說。

據張一介紹,心理學研究發現,人們會不自覺地接受自己喜歡、欽佩、信任和崇拜的人的影響和暗示。這使人們能夠接受智者的指導,作爲不完善的“自我”的補充,這是暗示作用的積極面。

暗示也有消極的方面,那就是容易受人操縱、控制。心理暗示發揮作用的前提是“自我”的不完善和缺陷。如果一個人的“自我”非常虛弱、幼稚的話,那麼這個人的“自我”很容易被別人的“暗示”佔領和統治,這種人的人格本身,就存在着嚴重的依賴傾向。每個人的心理特點與神經類型是不同的,對暗示的感受程度和結果也就不相同。人從氣質上來分,有膽液質、神經質、多血質和黏液質4種,大多數人又同時具備這4種氣質類型中的幾種類型。膽液質型的人最容易接受心理暗示,而黏液質型的人對心理暗示的反應較慢。大多數女性比男性容易接受心理暗示,老年人和兒童比青年人容易接受心理暗示。出人意料的是,一個人的智力水平與文化程度,在能否接受心理暗示方面,並無決定性的作用。心理暗示雖然會對我們的生活產生積極或者消極的影響,但是千萬不要盲目地相信它,完全被它所左右。因爲外界的鼓勵或是批評是每個人都必須要面對的問題,如果總是因爲別人的態度而改變自己的話,那就永遠也不會成熟。

TAGS: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