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學習方法>

化學介紹及學習方法

學問君 人氣:2.62W

一、概述

化學介紹及學習方法

化學是一門研究物質的組成、結構、性質及變化規律的科學,它在社會生產、生活和科技等領域有着極其廣泛的應用。現代化學科學的發展及與其他學科的相互聯繫、相互滲透,越來越顯示出化學是自然科學中重要的基礎學科之一。

初中化學的學習任務是:掌握一些重要的化學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培養和發展學生的觀察能力、實驗能力、思維能力和自學能力等;培養學生的科學態度、科學的學習方法,以及關心自然、社會的情感;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因此,初中化學教學對全面落實素質教育,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化學學科的基本特點是:1、實驗科學。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爲基礎的學科。化學實驗是化學科學研究的重要方法,也是化學教學的有力手段。學生知識的掌握、能力的培養、技能的形成等都與化學實驗有密切關係。化學實驗是化學學科賴以產生和發展的沃土,是化學學科的特點,在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和科學態度方面有其獨特的作用,也是化學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的得天獨厚的優越條件。可以說,離開了化學實驗,化學教學就失去了活力和魅力。2、理論科學。化學知識中基本概念、基礎理論比較集中,概念和理論是化學學科中廣泛應用的規律性知識。這些知識能使學生對化學的學習從現象深入到本質,從本質上去理解物質及其變化的規律。另外,這些理論知識也是學習化學知識、解決化學問題的思維工具。3、思想教育性。化學所研究的物質的組成、結構、性質以及變化規律等內容中蘊藏着豐富的辯證唯物主義思想,它是對學生進行辯證唯物主義教育的好素材;我國古代文明發展史,新中國化學工業的飛速發展,我國豐富的礦產資源,以及科學家們的無私奉獻和探索精神等,都是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好素材。4、語言專業性。化學用語是國際上統一規定的化學文字,是用來表示物質的組成、結構和變化規律的符號,是進行化學教育和科學研究的一種重要手段,它具有簡明直觀、使用方便、能確切表達化學知識和科學涵義等優點。化學用語是培養和發展學生抽象思維能力的重要形式之一,也是學好化學的重要工具。全部化學教學內容都跟化學用語密切相關,甚至可以說沒有化學用語,就沒有化學教學。

二、化學學習的原則

學習的原則很多,對化學學習來說,主要有以下幾條:

(一)發展原則一~學習與發展相統一的原則。首先從一定意義上講,化學學習是學習者新知識與原有認知結構相互作用的過程。隨着新知識的被吸取和同化,學習者的認知結構得到發展和分化。因此,學習不僅是獲得知識的源泉,也是學生智力和能力發展的先決條件。

其次,學習者必須具有一定智力發展水平和知識準備才能進行有效地學習,反之,如果某學生智力發育不全或知識基礎極差,那麼,儘管與其他學生共同學習,但其效果必然是事倍功半以至勞而無功。

第三,要考慮其他學科如數學、物理對化學學習的影響,也就是中學階段數理化等學科組成“知識羣”對個體發展的影響。

如某學生語文、數學和物理學得較好,那麼對化學的學習將會有極大的促進作用。

(二)學習動機原則。動機原則有其生理學、心理學和資訊論的科學基礎。生理學研究認爲:大腦神經細胞只有在取得一定能量或高度興奮狀態下,才能進行思維活動,才能進行接受資訊、組織編碼、貯存資訊等綜合記憶活動。心理學研究認爲:學習動機是推動學生學習的心理動力;是提高學習積極性和自覺性的前提;是提高學習效率和注意力的重要因素。內在學習動機的效應是強烈而持久的,正如孔子所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教師的啓發、引導可使外在動力轉化爲學生的內在動機。對於化學學科的學習動機往往是與生動的化學現象,化學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相聯繫的。如果教師在教學中善於引導學生開展從分析化學現象到探索內在規律的思維活動,進而達到能概括、推理、創造性地解決問題,那麼學生就會增強學習的興趣和求知慾,就會更加熱愛化學這一門課,學習化學的效果就會更好。

(三)結構原則。知識結構是指教材中知識之間的聯繫和規律性。對化學學科來說,是指教材中的化學基本概念、化學基本理論和元素化合物之間的聯繫和規律。結構原則要求學習者按認知發展規律去理解和掌握化學學科的基本結構,如教材各章節中的重點、關鍵及本質等。實踐證明?.認知發展的一般程序是由形象思維到抽象思維,使認識能力不斷提高,使概念內涵不斷精確、深化。在中學化學學習中,強調結構原則,可使學生將繁多的、抽象的基本概念、基礎理論和有關物質變化的規律性知識加以系統化和結構化,使學生能提綱挈領地掌握學習內容。

(四)自學與指導相結合的原則。自學與指導相結合的原則反映了教與學的辯證統一的關係。在學習過程中,要始終以學生的自學、觀察、思考、探索、創新和實踐爲主體,教師起組織、啓發、引導和解惑的作用。教師的指導作用應包括引導學生按認知規律去學習,去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隨着時代的發展,自學能力顯得越來越重要。據高校調查表明,相當一部分大學生缺乏自學能力,原因之一就是他們在中學階段缺乏訓練。教育家葉聖陶先生曾深有體會地指出:“嘗謂教師教各種學科,其最終目的達到不復需教,而學生則能自我探索,自求解決,故教師之爲教,不在全盤授與,而在相機誘導。”

(五)手腦並用的原則。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爲基礎的學科,離開了實驗,化學就會成爲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從學生的認知發展來看,學習的主動性和興趣主要來自學生的動手做實驗,動腦筋觀察現象和思考問題。透過實驗操作,強化學生的知覺感受器、動作反應器與大腦神經的聯繫。學生學習化學的成功經驗,就是學生自己動手多做實驗。

(六)有效練習和及時強化的原則。在化學學科中,除了某些知識對某些學生可以一次領悟而長久不忘外,大部分知識需要多次系統複習和練習才能完全理解和掌握。對化學來講,許多化學實驗基本技能,如藥品的取用、試管的振盪、反應物的加熱、過濾等,以及基礎知識的應用,都需要經過有效的練習,才能逐步熟練掌握。所謂有效練習,是指與有關知識密切相關,具有思考性、連貫性的作業和練習。及時強化是指複習要及時,及時複習可以儘快地發現學生學習中存在的疑難問題,起到防微杜漸的作用,把錯誤消滅在萌芽之中。

(七)積極遷移和廣泛應用的原則。遷移是指舊知識對新知識學習所產生的影響和作用。遷移是提高學習效率的有效方法。遷移有正遷移和負遷移。如果影響和作用是積極的、起促進作用的,這種遷移叫正遷移。如果影響和作用是起干擾、消極作用的,這種遷移叫負遷移。在學習中應該充分發揮正遷移的作用,防止負遷移的影響。如果新的知識與經驗同舊的知識與經驗有相似之處,那麼就會有積極的遷移。透過這種遷移作用,學生可以不斷地把自己已學得的知識,積極地應用於新的領域,使學生的學習不斷深化並有所創新。

(八)創新發展原則。創新教育的意義,並不在於使學生在技術上取得多麼大的突破和成就,更重要的是使學生產生一種時刻準備接受機遇與挑戰的心態,並在知識經驗與人生體悟中發展成爲志趣。創新的產生依賴於“問題”意識,有疑問才能產生問題,才能引起人們的深思。只有善於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的人才能產生創新的衝動。在學習過程中,要不拘泥於課本,不拘泥於老師,勤于思考,勇於探究,從而爲創新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具體方法

(一)課前預習,找出問題。所謂課前預習就是在上課前將老師要教的內容預先看一遍。這是不少學生容易忽視的。有的學生認爲,反正老師要講,沒有必要先看,有些內容看不懂,白費工夫。其實,預習是提高聽課、複習、做作業效率的重要前提,它有多方面的好處。一是由於預先知道了新課的主要內容,上課時就能跟着老師的思路聽課,化被動爲主動,避免了思想不集中。二是由於知道了新課的主要內容和難點,就可以有選擇、有重點地記筆記,把精力集中在聽課上,當堂消化教學內容。此外,預習還能提高自學能力和獨立思考的能力,養成良好的自學習慣,對預習中已經弄懂的內容,可以在聽課時向更深更廣的方面聯想,這無疑會提高聽課的效果。而學習基礎差的學生,往往不預習,聽課效果不好,課後複習和做作業困難多、時間長,久而久之,便形成了惡性循環。

課前預習必須分清主次,難以理解的知識點和章節,可以多花些時間,力求初步理解,容易的課程瀏覽一下即可。上課前最好把預習內容和疑難地方再追憶一次。如果時間很緊,可以大概看一遍要講的內容,建立一個初步的輪廓;如果學習已經比較主動,就可較仔細地閱讀。看一段,想一想;看完一節,總結一下。有些內容不甚懂,可以記下來,或在課本相應的位置做好標記。有什麼心得體會,也可以總結幾句話,這樣初步消化以後再聽課,效果肯定好。每個學生可根據自己的情況,形成自己的預習方法。

(二)專心聽課,手腦並用。一面聚光鏡能把散射的太陽光線集中在一個焦點上,達到較高的溫度。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如果處於“散射”狀態,就很難達到熾熱,只有聚精會神,纔有好的聽課效果。要用頑強的毅力去控制自己的思想,排除腦子裏其他問題的干擾,嚴防思想“開小差”。

聽課時應該充分調動大腦的積極性,跟上老師講課的.思路,並積極思考,多方聯想。善於提出一些爲什麼,又默默回答這些問題。如果回答錯誤,應在筆記本或課本的相應位置上做上標記,課後認真思考,找出產生錯誤的原因。這樣做,對學習是很有好處的。

聽課不僅是爲了掌握知識,還要模仿老師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基本思路,學習思考問題的方法。邊聽課邊思考,抓住關鍵,記好筆記。記筆記一方面可以透過多種感官活動—耳聽、眼看、手記,加深對講課內容的印象;另一方面,也是課後複習的依據,它能把所學的知i只前後聯繫起來,透過大腦的思維活動,歸納整理,形成清晰的思路,組成知識網絡。但是,大多數初中學生還沒有形成聽記並舉的習慣,這時,應把聽放在首位,記是第二位的,逐漸培養並最終做到既聽懂又記好。

記筆記主要是記老師講課的提綱、重點及難點,有時可在課本上標出,以便課後集中力量解決。對老師講述的主要觀點、典型例題,以及老師分析問題的思路和方法也應記下來。

聽課是一種複雜而緊張的腦力勞動,必須使自己的思維、記憶、想象始終保持活躍的狀態,聽記兼顧,手腦並用,努力提高課堂學習效率。

(三)及時複習,鞏固提高。及時複習,就是指學完一節課後,緊接着對所學知識進行歸納整理,使知識系統化,從而加深和鞏固對新學知識的理解和記憶,達到靈活運用的目的。所以,要掌握知識,減少遺忘,提高學習效率,必須做到“學而時習之”,把握及時複習這一環。同時,複習也是爲下一步獨立作業、培養新的技能所作的知識準備。

課後要及時複習。首先,應該回顧新課的重點內容,結合閱讀課文,獨立思考,有時還要查閱有關的參考資料,使在課堂上尚未弄懂的問題得到解決。其次,抓住新知識的中心問題,對照課本和課堂筆記,與有關的舊知識聯繫起來,進行分析比較,進一步弄清重要的基本概念、基礎理論、化學用語的涵義,使知識條理化、系統化。第三,對一些需要記住的基本知識和基本事實,例如定義、物質的重要性質等,應儘可能透過理解加以記憶,把理解和記憶結合起來,做到儘快掌握。

複習時應注意科學安排,相似的內容應間隔複習;物質的性質、製法、用途應該以性質爲主線聯繫起來複習,防止孤立地死記硬背;學會對比的方法,相似的概念、物質及其性質應對比複習,抓住它們之間的區別與聯繫;複習課本知識要聯繫生產和生活實際,使學過的概念、理論、性質、製法等變爲有用的、活的知識;要重視複習實驗,無論聽課和複習,都不僅要注意實驗現象,還要注意實驗裝置,操作規程以及由現象到本質的分析。透過複習,逐步學會由個別到一般的歸納法和由一般到個別的演繹法。

(四)科學應考,及時補習。透過對化學成績的考覈和評定,對學生來說,可以督促、引導學生系統地複習功課,鞏固所學的化學知識和技能;促進學生智能的發展;使學生了解自己學習上的進步與缺陷,明確今後的努力方向,從而增強學習的自覺性。

對老師來說,可以瞭解自己的教學效果,分析教學中的問題,總結經驗教訓,改進教學,從而提高教學質量。因此,對待考試必須端正態度,誠實認真,遵守考紀。

考試時應注意以下幾點:第一,沉着冷靜,認真審題,迅速作答;第二,先瀏覽全卷,做到心中有數,然後本着先易後難,從簡到繁的原則認真答卷;第三,做完後不要急於交卷,要仔細檢查,確保萬無一失;第四,儘量做到書寫工整,步驟完整,卷面整潔。

試卷閱完發回後,不要只看成績,要認真進行答卷分析,認真聽好老師對試卷的講評,找出錯誤原因,總結經驗教訓,及時查漏補缺,全面掌握所學內容。

TAGS: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