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實用寫作>小學生日記>

【精華】小學生數學日記範文7篇

學問君 人氣:2.45W

即將要到一天的結尾了,你有什麼總結呢?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日記吧。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學生數學日記7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華】小學生數學日記範文7篇

小學生數學日記 篇1

今天下午,我在家裏沒有事幹,便隨手拿起一本數學課外讀物翻閱,看見其中有這樣的一道題目:小紅用3個“8”和4個“0”寫出了一個七位數,小紅讀這個數的時候,她的奶奶只聽見小紅讀了兩個“零”字。問小紅寫出的的這個數可能是多少?我冥思苦想,反覆地思考和琢磨,終於按順序想出了四種不同的答案,這四種不同的答案分別是:8080800、8080080、8080008、8000808。

從這一道題目中,我明白了無論做哪道題目都不能只滿足於想出一種答案。考慮問題時要全面、有序,養成良好的思維習慣,才能真正地學好數學。

小學生數學日記 篇2

今天天氣很冷,爸爸帶我們去吃肯德基,店裏人很多,好不容易等到一個大位置,因爲我們有6個人,爸爸媽媽,叔叔阿姨,還有我和琪琪姐姐。一會兒,我和爸爸端來二份全家桶,姐姐數了一下有24個雞腿,雞翅,問我怎麼分。我笑笑說:“這太簡單了,24÷6=4,每個4個唄。“爸爸問:一個全家桶119元,二個全家桶多少錢?要用你們學過的簡便方法解決。”“這也難不到我們,119+119=(119+2)x2-2=238,一共要238元。“

吃完飯,媽媽給了我10元錢,讓我們去買水果,我和琪琪姐姐到了超市阿姨告訴我們,蘋果3.2元一斤,梨2.5元一斤。琪琪姐說;買2斤蘋果,剩下的錢買梨,你算一下能買多少梨吧?我小聲地算起來。

10(-3.2x2)÷2.5=(10-6.4) ÷2.5=3.6÷2.5=1.44, 很快我知道結果了,我們還可以買1.44斤梨。

別看那麼簡單,我們的生活處處離不開這小小的數字呢!

小學生數學日記 篇3

在多姿多彩上的數學王國之中,我們早已厭倦了老師的諄諄教誨,如今,數學老師改變了教學方法,使我愛上了數。學

老師給我們上課,總喜歡讓我們邊玩邊學。在快樂中學到知識,學的雖然與以前一樣,但我們卻很高興,老師想是一位僅僅比我們大一些的大孩子,讓我們覺得他不再是嚴肅的數學老師,而是一位可愛又調皮的孩子,上起課來無憂無慮,一道道枯燥無味的數學題如今跳動了起來。像一道道美食誘惑着我們,我們則是一隻只大饞蟲,誘惑面前想盡辦法吃掉美食。數學是一塊巨大的磁石,我們則是一塊塊小金屬片被他牢牢貼出。

我們是一夥“數學天才”我們要攻克陳景潤,是數學讓我們這些孩子找到航帆,不迷失方向。我們喜歡充滿笑聲的課堂,喜歡與我們一樣的老師,喜歡那跳動的數字,喜歡那神奇的字眼。

小學生數學日記 篇4

今天我在電視上看見有好多人捐錢給那些沒有學上的人,就想起:我的國家大約有13億的人民,如果每個人每天節省1角錢,這樣的話,我國全國節約了1300萬元了,每個人從小學上到大學要用1萬多元,照這樣計算可以讓1085爲沒有上學的小朋友,把這些錢給那些小朋友多麼好啊!如果我有這麼多錢一定平均分給小朋友們!

我突然想起來了人多力量大也有壞處啊,恩不好不好!因爲如果每個人每天多要浪費13億水了,多不話來啊!

我做了一個小小的小實驗:在水龍頭下面滴了1000滴水重200克,我又動筆算了一下子:1300000000除以1000乘200等於260000000克再用260000000等於260噸水就是足足可以用上個2,3年了呀!我去問爸爸媽媽:“1噸水可以發電100度電?”我有想了想,算了算想出來了,哪就是說260噸水就可以發26000度電了。

哇哇!我一下子驚呆了五分鐘,260噸水竟然可以發會這麼多的作用啊!所以我們大家從現在開始起要節約水利用水,不要浪費一滴水了,要養成節約這個好習慣不能浪費了!

我相信生活中處處有數學,處處用數學,只要做數學學習的有心人,即使在遊戲中也能體會到數學思維的`快樂!

小學生數學日記 篇5

上課鈴聲響了,數學老師走到教室說:“同學們,今天我們來學習長度單位。”老師又問:“你們知道長度單位中有什麼和什麼嗎?”我們異口同聲的回答:“知道,有釐米和米。”然後老師又問:“誰知道釐米和米之間的關係?”我們班沒人知道,老師看見了就說:“1米等於100釐米,而且,釐米是用來量短的物體長度,米是用來量長的物體長度。”老師又叫4位同學用釐米尺來量黑板的長度。

其中就有我,我們量的精疲力盡才量了一半,終於量完了,我們一個個都報告說:“380釐米。老師拿來米尺,只量了4下就可以了。”老師說:“用釐米尺來量,量得又慢又累而且答案也是不夠準確,較長物體的長度應要用米尺來量。”這節我學到了許多的知識。

小學生數學日記 篇6

6月13日 星期五 晴

今天中午,爲了能把筷子體積測得更準確,我叫爸爸從化學室拿了一個細長的量筒,刻度單位更小,每個單位只有1立方厘米。此時,我似乎感覺到了勝利在向我招手,真可謂萬事具備,只差動手實驗了。首先,我用鉛筆在一次性筷子上劃了一道分界線,將筷子平均分成兩段,並用水浸泡,以免筷子在測定過程中洗水。隨後,將筷子插入量筒中,並用滴管將水滴入量筒中,讓量筒內的水漲到筷子的分界線上,記下量筒內的水位刻度(38毫升)後,將筷子從量筒內取出,再記下量筒內的水位刻度(34.5毫升),前後兩次水位刻度之差就是這一部分筷子的體積,即3.5立方厘米。用同樣的方法,我又測量了筷子另一部分的體積是5立方厘米,兩次測定結果相加得到這雙筷子的體積爲8.5立方厘米。當我得到這個結果時,我興奮地叫了,此時的我是多麼自豪、多麼驕傲啊!接着,我又按每人一天使用3雙計算出了我們學校(1500人)及全國(12億)一年消耗的一次性筷子量,分別是13.96立方米和11169000立方米。結果使我大吃一驚,每年竟有這麼多的木料做成一次性筷子被浪費了,真是太可惜!在此,我呼籲在校的同學,不!是全國人民,也不!應該是全世界的每個人都不要再使用一次性筷子了,只有這樣,才能保護好我們的森林資源,使我們共有的地球環境更加美好,讓地球上的每一個人呼吸到乾淨、清新的空氣。

小學生數學日記 篇7

終於放假了,終於可以回老家見爺爺奶奶了!一大早,奶奶就打來了電話,問我們什麼時候能到家,我支支吾吾答不上來,掛了電話,我趕緊去問媽媽。

媽媽說:我考考你!從西安到回家距離是180公里,汽車在高速公路上每小時跑120公里,在不是高速公路的路上每小時跑80公里,咱們十點出發,你說幾點能到?

沒等媽媽說完,我就開始計算:120+80=200(公里),200/2=100(公里),汽車在路上平均每小時跑100公里。180/100=1(小時)80(公里),要1小時還要餘80公里才能跑完全程,餘下80公里,汽車在1小時內就能跑完,但是要考慮到在鎮上或村上汽車跑不快,所以大約2小時就能到家。10點鐘出發,10+2=12,我們12點就能到家!

媽媽點了點頭,我趕緊給奶奶打了個電話:奶奶,你12點就能見到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