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實用寫作>小學生日記>

實用的小學生數學日記彙編七篇

學問君 人氣:2.59W

忙碌而又充實的一天又過去了,相信大家都有不少體會吧,何不趁現在趕緊寫一篇日記。日記你想好怎麼寫了嗎?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小學生數學日記7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實用的小學生數學日記彙編七篇

小學生數學日記 篇1

星期天,我和媽媽來到菜市場買菜。

媽媽買菜的時候說要考考我,她說:“一把小青菜X元,現在媽媽買了3把,共六元,請問一把小青菜多少元呢?”我想了一會兒後用方程解出了這道題的答案,設一把小青菜價錢爲X元的話,那就把媽媽買小青菜的把數×一把小青菜的價錢=總價,算式應爲:3X=6

數學真有趣,我愛數學。

解:3X÷3=6÷3X=2

小學生數學日記 篇2

今天中午媽媽事不在,所以讓我管店。在媽媽出去前,她用一張紙記下了店裏所有物品的價格。我心裏在想:我是第一次管店,別人會不會因爲看我小,不買我的東西呢?我會不會……突然,一位看似大約60多歲的老奶奶問我:泰國炒米多少一斤?我看了看媽媽給我的那張紙,對老奶奶說道:“10塊錢一斤,喜歡吃泰國炒米的人挺多的,你也買些去吧。”老奶奶又說道:“看你年紀輕輕,就會做生意了,好!我買兩斤去。”說完,我抓了一大把裝進袋子裏,然後,放到電子稱上稱。我嘴上念道:一斤=500克,兩斤=一千克,10塊一斤,應該按20.00,嗯?怎麼只有15.60元,我又想,泰國炒米大約2角一包,20.00-15.60=4.40(元),4.40/0.20=22(包),我就又抓了22包放進袋子裏。剛好電子稱顯示的是20.00元,我就把袋子繫好給了老奶奶,等我收錢的時候媽媽回來了,所以錢就由媽媽收了。

小學生數學日記 篇3

今天,是中秋節,表姐到我家做客,媽媽買了2塊月餅,要分給我們吃,這時,媽媽問:“曼鴻,你有什麼辦法能把2塊月餅分成4份?”我說:“2快月餅並排切一刀。”

媽媽又問:“還有什麼辦法呢?”我轉動兩隻烏黑的眼珠,一會兒有了主意,說道:“2塊月餅重疊在一起,並切一刀。”媽媽聽了,目瞪口呆,非常高興地表揚了我,看來數學在生活中可真有用呀!

小學生數學日記 篇4

這節是數學課。王老師舉起粉筆,她並未像以往一樣,在黑板上龍飛鳳舞的寫着熟悉的乘除法和小數點,而是把語文中的“a”、“b”、“d”搬到了黑板上。我仔細打量着王老師,她的衣服穿的和平常一樣樸素,頭髮也梳得整整齊齊,並沒有哪根筋不對啊!那爲何她今日卻如此古怪?

哦!原來王老師要教我們“加法交換律”:a等於一個加數b,b等於另一個加數,c等於和。例如:a+b=b+a,怪不得她今天這麼古怪,看來“大千世界,無奇不有”,這句話得改成“大千數學,無奇不有”嘍!哈哈!篇九:調皮的小數點

今天早上,我起牀刷牙時看到了杯子是圓的,之後我去洗臉時發現臉盆也是圓的,中午吃飯時我發現碗也是圓的。我這時覺得很奇怪:爲什麼這些器皿都有一個特點,那就是都是圓的.?之後我又觀察了許多器皿,我發現器皿幾乎全都是圓的!這使我想到難道是我看花眼了?我開始懷疑自己,於是我擦了一下眼皮又重看了一遍,沒有看錯,是真的。

之後我又研究下去,我知道了原來在生活中如果人們用其他形狀的器皿就不容易重疊和盛東西,因爲這樣不方便,可是使用圓形的器皿就能克服這樣的弱點。

發現這個特點我非常高興,有一句話說得好:“不懷疑不能見真理。”這件事情給我一個體會,今後我一定要認真觀察身邊的事物,還要深入地研究下去。

小學生數學日記 篇5

“100,200,300,400,500,哈哈,發財啦,發財啦,我今年得到了525元的壓歲錢提成呢!加上去年的足足有20xx元呢!”我高興地說。

這些錢做什麼投資好呢?買股票?風險太大!放在家裏攢着?不行,錢也不能下崽啊!存在爸爸那?不行,不行!去年他幫我存了1000元錢,結果後來變成了買電視的入股錢,還威脅我說什麼不投資就不讓看電視,沒辦法錢在他手裏,我這個“小電視迷”只好乖乖地投了資。今年說啥也不能再存到他那裏了。

正當我發愁的時候,媽媽出了一個好主意。她每個月拿出1000元錢,爸爸每個月拿出400元錢,我每個月只拿100元錢(總計1500元)零存整取一年,得到的利息我們兩個對半分。這真是天上掉餡餅的好事兒啊,我只賺不賠。

我不敢相信地問媽媽:你說的是真的嗎?你說得是真的真的嗎?媽媽笑着點點頭。我生怕媽媽反悔,趕緊從盒子裏拿出了100元錢交到了媽媽的手裏。

那麼,我到底能得到多少利息呢?(嘿嘿,這纔是我最關心的問題)我和媽媽一起在網上查到了零存整取的利息計算器,我按要求輸入了數字——

啊!實得利息有166。73元呢!我的問題又來了。我要是每個月只存100元錢,能得到多少利息呢?我又算了起來:

呀!才11。12元啊!還沒有上面的零頭多呢!那麼我到底能白得多少錢呢?我拿起筆認真地算了起來:166.73/2—11.12=72.24元。哈哈,多得了70多元錢,我真是太高興啦!這筆買賣賺啦!

小學生數學日記 篇6

上星期的一天,我們班經歷了一場悲哀的考試,我們全班考都砸了。所以今天我就來說明我們是如何那麼悲哀。

那一天我們都早早的來了校不料等待我們的將會是一場悲哀的考試。這時數學老師手裏拿了一大堆試卷。考試開始了,我剛寫就發現這張試卷難度挺大呀!我答到應用題時我傻眼了幾乎都不會。考完之後我心裏就15個吊桶打水——七上八下呀。

第二天早上,數學老師表情嚴肅的走進教室,他生氣的說:“竟然有22個不及格!”我一聽,懵了。本來數學就不好的我是肯定逃不過不及格的命運了。試卷一發,果然不出我之所料。49.5!我一看試卷便無精打采了。 我這一天都在緊張中。我想起一句話:“態度決定一切。”我上課時不注意聽講所以才考的如此差勁!

我不僅不聽有時還會思想上開小差,就是人坐在教室裏,魂都不知道飛哪去了。我一定要培養我的自控能力。做到上課不開小差,不說話!有時還得積極舉手發言。還得學會不恥下問,勇於提問,我爸爸說:“學會'偷學'問別人,懂得的東西,就會成爲自己的知識。這也是學習方法。”我想我還得報幾個輔導班了。

我以後一定要上課認真聽,爭取下次考好一點,不讓辛苦白白浪費!

小學生數學日記 篇7

你以前聽說過“雞兔同籠”問題嗎?這個問題,是我國古代趣題之一。大約在1500年前,《孫子算經》中就記載了這個有趣的問題。書中是這樣敘述的:“今有雞兔同籠,上有三十五頭,下有九十四足,問雞兔各幾何?這四句話的意思是:有若干只雞兔同在一個籠子裏,從上面數,有35個頭;從下面數,有94只腳。求籠中各有幾隻雞和兔?

你會解答這個問題嗎?你想知道《孫子算經》中是如何解答這個問題的嗎?

解答思路是這樣的:假如砍去每隻雞、每隻兔一半的腳,則每隻雞就變成了“獨角雞”,每隻兔就變成了“雙腳兔”。這樣,(1)雞和兔的腳的總數就由94只變成了47只;(2)如果籠子裏有一隻兔子,則腳的總數就比頭的總數多1。因此,腳的總只數47與總頭數35的差,就是兔子的只數,即47-35=12(只)。顯然,雞的只數就是35-12=23(只)了。

這一思路新穎而奇特,其“砍足法”也令古今中外數學家讚歎不已。這種思維方法叫化歸法。化歸法就是在解決問題時,先不對問題採取直接的分析,而是將題中的條件或問題進行變形,使之轉化,直到最終把它歸成某個已經解決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