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舞蹈培訓>

中國舞蹈的源頭

學問君 人氣:1.26W

中國舞作爲我國舞蹈藝術中的一個類別,是在民族民間傳統舞蹈的基礎上,經過歷代專業工作者提煉、整理、加工、創造,並經過較長期藝術實踐的檢驗流傳下來的具有一定典範意義的古典風格的特色舞蹈。那麼你知道中國舞蹈的源頭麼?下面就來和小編一起了解中國舞蹈的源頭吧。

中國舞蹈的源頭

中華民族的舞蹈文化源遠流長,上下五千年,記錄中華民族舞蹈發展軌跡的文物圖像和文字,連綿不斷,這在世界文化史上也是罕見的。

距今五、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舞蹈紋陶盆的出土,向世人展示了原始舞蹈整齊的隊勢及其羣體性、自娛性的特點。從遠古傳說:“帝俊有子八人,始爲歌舞”,說明了歌舞的創造者是羣體。

人類爲了維持生命和延續生命,必須透過勞動創造物質財富與精神財富。人類爲了繁衍種族,必須生兒育女。因此,勞動與生殖是人類最基本、最重要的社會活動。深深植根於人類生活中的舞蹈,必然會反映勞動與生殖的內容。

舞蹈紋陶盆帶尾飾的人物形象,既是狩獵勞動生活的反映,又帶有圖騰崇拜的遺蹟。圖騰是氏族的標記和保護神,所以人們崇拜它。

新疆呼圖壁巨幅生殖崇拜巖畫,震驚了世界考古學界。它明白無誤地展示了人類祈求子孫繁衍、氏族興旺的強烈願望。在男女交合的.圖像下,有兩羣動作整齊、歡舞狂跳的小孩,他們是人類的希望和未來。

原始樂舞

傳說中的遠古音樂,充滿神祕色彩,因其特點是以歌、舞、樂三者融爲一體的表現形式,故後人統稱其爲“原始樂舞”。

原始樂舞基本上分爲兩類:一類是以反映部落的生產和生活方式爲代表特徵的音樂,如“朱襄氏之樂”說的是因乾旱求雨的事;“陰康氏之樂”是健身驅溼的樂舞;“伊耆氏之樂”反映出先民以“臘祭”祈求豐收的願望;及“葛天氏之樂”勾畫出先民進入農業生產階段的生活圖景等。另一類則是與傳說中的古代帝王密切相關的音樂,如歌頌黃帝、顓頊、帝嚳、帝堯、帝舜和夏禹功績的樂舞便是。

這一時期的樂舞內容,集中地體現出人類的生存行爲,及求索於自然的心態。例如在“葛天氏之樂”的樂舞:“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闋。”其中提到的八首歌曲中,《載民》是歌頌承天載民的土地;《玄鳥》是崇拜氏族的圖騰── 一種寓意吉祥的黑色小鳥;《遂草木》祝願茂盛的草木;《奮五穀》祈求五穀的豐收;《敬天常》歌頌上天的恩賜;《達帝功》歌頌上天的恩德;《依地德》歌頌大地的撫育;《總禽獸之極》祈禱上天多賜予鳥獸,使人民安居樂業。

龍舞傳人

中華民族,常自稱是“龍的傳人”。

龍是我們祖先創造的一種意想的動物,是神聖權力和祥瑞的象徵。它的形狀,是許多民族圖騰形狀的集合體。它顯示了遠古時代,中華大地的不同氏族,在不斷聯合、兼併、融合的過程中,創造了龍的形象。因此,龍稱得上是中華民族的象徵。

在距今5,000多年前的遼西紅山文化遺址墓葬中,發現蚌塑龍形。由於造型大,形象逼真,被視爲“華夏第一龍”。早在3,000多年前殷商時代的甲骨文中,就有“龍”字,龍字有多種寫法,有片甲骨是:“十人又五見龍在田,又雨。”

從漢經唐到明清,有關龍的記載,史不絕書,至今民間還有舞龍求雨的風俗。每逢節慶,中華大地,以及全世界的華人聚居區,都有翻騰飛舞着的風采各異的龍舞。如華麗的彩繪巨龍,用朵朵蓮花組成的“百葉龍”,滿身香火、口中噴火的“火龍”,以人體組成的“肉龍”、“人龍”,闆闆相聯、連綿不斷的“板龍”,以及小型的“紙龍”、“段龍”、“板凳龍”、“手龍”等等。龍舞已成爲中華民族精神的象徵。

TAGS:舞蹈 源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