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論文格式>

中外學術期刊英文題名比較探析

學問君 人氣:2.82W

摘要: 本文着重從中西方思維、心理學差異入手,研究了中外學術期刊題名的套語使用、副標題的採用頻率、句式選擇諸方面,提出了注意心理學差異、西方人“線性”思維模式和國人“螺旋型”思維模式是造成期刊題名錶述差異的基本原因。

中外學術期刊英文題名比較探析

Comparison of the Chinese and Foreign Academic Journals in Their English Titles: Effect of Difference in Thinking Model and Psychology WANG Jie-hua (Foreign Languages School of Henan Colleg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Zhengzhou 450008)

Abstract: By analyzing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hinking models of the Chinese and Western people, the author makes approaches to academic journals of science in their application of “routine words”, sub-tiles and structures, and thus puts forward that the primary cause for the different expressions of titles may be attributed to the attention psychological difference and the different thinking models between the Western people’s “linear ”one and the Chinese people’s “spiral” one.

中外學術期刊對題名都有相似的標準,即:精練、簡練、清晰,簡稱A, B, C ( accuracy, brevity and clarity ) [1]。雖然標準相似,但中外期刊英文題名錶述仍存在着相當大的差異(國內期刊爲漢譯英題目)。筆者研究發現造成這種差異的基本原因是注意心理學和西方 “線性”思維模式和國人“螺旋型”思維模式的`差異。

1 資料來源

隨機選取國內期刊4種: (1) 中國中西醫結合雜誌,2004年4月第24卷第4期;(2 )北京中醫2004年2月第23卷第2期;(3)問題2004年第3期(總第255期);(4 )中國2004年2月第27卷第1期。國外期刊3種:(1)Cancer 2003 (2003; 97(6); American Cancer Society) (2) Arthritis and Rheumatic(2004;50(6); An Official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Rheumatology) ; (3 ) (2003;93(1)The American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 An Official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Public Health Association)

2 比較與結果

2.1 比較內容

從三方面對上述期刊的題名進行比較:1)套語的使用(姑息將研究、觀察、分析、初探等稱爲套語);2)副標題的採用頻率;3)句式選擇。

2.2比較結果:

2.2.1論文題名套語的使用。

比較選取的4種國內期刊: 共88篇英譯題目, 在主題名中使用“研究”,“分析”,“觀察”等定性詞的有25 篇題目,出現頻率爲28%。 3 種國外期刊 :共95篇論文題名,沒有一篇在主題名中使用“研究”,“分析”,“觀察”等這類詞,出現頻率爲0%。

2.2.2國內外期刊副標題的使用。

查閱以上所提到的四種國內期刊88篇文章的英文題目共3篇採用了副標題(3.5%);而上述3種國外期刊,總共95 篇文章題目,副標題的使用竟達39篇,比率爲41.05%,國外期刊副標題使用率是國內期刊使用率的10倍以上。可見副標題使用率之高。

2.2.3國內外期刊題目英語句式的採用。

國內外期刊題目在英語句式的使用方面,均以短語式爲主,偶見一兩個完整句,這一點國內外期刊基本相同。

3 差異分析

3.1. 中西方思維模式及潛意識語言習慣差異

對於“報告”(report),“觀察” (observation) ,“研究” (study/approach) ,“探討”(exploration),“分析”(analysis) 等詞在論文題目英譯時,是否要譯,國內出版的有關論文寫作的專著早有定論,即:“研究”, “報告”,“觀察”等詞可省略不譯[2]。雖然理論標準十分明確,但實踐中差距甚大。究其原因在於中西方思維模式的差異。西方人的思維模式多爲“線性” 式,非A即B,單刀直入,直奔主題。而國人思維模式常呈“螺旋型”迂迴深入式。西方人看問題,往往是由近到遠,由點出發,由此擴展。國人看問題往往是由遠到近,逐漸展開[3]。試比較國人與西方人對於“血栓通注射液治療急性腦栓塞的臨牀研究”的思維差異及語言表達習慣。以國人的思維模式,認爲本題目中的4 個部分都同樣重要。(1)血栓通注射液(作用主體)(2)治療(說明藥物有作用);(3)急性腦栓塞(藥物作用的對象);(4)臨牀研究(體現藥物的研究性質)。國人的立體型思維模式,決定了語言表達的習慣。在國人眼中這4個要素構成一個整體,謂之陰陽互補。據此譯成英語:Clinical Studies on Treatment of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with Xueshuangtong Injection。而在西方人眼中,他所關注的第一是“藥物”(作用主體),第二是“急性腦栓塞(作用對象),故直接表述爲:Xueshuangtong Injection in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套用英語的結構:“誰,幹什麼。”則其餘部分,“臨牀”自然寓意了“治療”, 撰寫論文字身即“研究”。另外從語言表達與語法規範化來看,中文“血栓通注射液治療急性腦栓塞的臨牀研究”,缺一不可,否則所要傳達的意思就不完整,不可爲句。而英語表達則透過一個短語,簡明、扼要。用於題目時,寥寥數詞,藉助語法結構就能較爲明確地表達文稿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