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論文發表>

醫學校驗論文發表檢驗技術對中醫診斷的重要意義論文

學問君 人氣:2.05W

摘 要:現代檢驗技術可以爲中醫提供相應層次機體活動的相關資訊,中醫利用此技術能夠不斷提升診斷準確性,所以現代檢驗技術對於中醫診斷具有重要的意義。中醫理論添加進現代檢驗技術,使得中醫的診斷在保留傳統特色優點的同時,有效吸取現代檢驗技術所提供的資訊進一步精確診斷,從而提高患者的治療效果。

醫學校驗論文發表檢驗技術對中醫診斷的重要意義論文

關鍵詞:檢驗技術;中醫診斷 ;現代化;

中醫是中國一門古老的科學,中醫師要善於在臨牀實踐中進行摸索和探究,同時總結經驗。檢驗對於醫生臨牀診斷具有重要的意義,能夠提供較多不能直接感知患者體內的病理活動和生理活動。關於中醫是否能夠利用檢驗作爲醫生診斷的根據還在探究之中,成爲中醫人士的爭議問題。

1 檢驗爲中醫診斷提供幫助

檢驗結果可以有效幫助中醫分析患者具體病因。很多情況下,中醫如果只是採取中醫傳統的四診法,即望、聞、問、切,並不能全面認識患者疾病的本質,這些比較傳統的思維方法只是在中醫宏觀性和整體性上顯示出一定的優點,但是所獲取的資訊往往會不精確,並且還有醫生本身的主觀性和不確定性,並不能完全解釋疾病的現象與本質之間的關係[1]。採用現代檢驗技術能比較客觀和全面的反映患者病理變化,並且能夠防止和糾正單純的經過中醫對疾病本質認識的主觀揣測,儘快的找到患病原因。例如患者臨牀體徵爲腰痛,此症狀一般在腎結石、腎盂腎炎以及脊柱病中比較常見。僅依靠中醫的四診法並不能夠區分開。同樣對於貧血這一症狀,在臨牀上爲心慌、氣短以及面色蒼白等等,中醫中稱之爲貧血、失血性貧血以及再生障礙性貧血,只是依靠中醫四診法是不能加之區分的,所以採用檢驗技術能夠明確知道患者具體病因,進一步指導患者具體用藥,從而有效的提高診斷和治療疾病的準確性,提高治癒率[2]。

事實上,近年來中醫已經逐漸採納檢驗技術,藉此來提供診斷病情的資訊,現代檢驗技術對於中醫臨牀診斷是一種延伸和補充。相關研究表明,中醫可以藉助檢驗技術提供給醫生相關病情的參考資訊。患者的病情在異常改變和治療後的功能變化都需要臨牀檢驗來進一步驗證。例如對於肝功能和腎功能的理化檢驗指標,乙肝兩對半、類風溼因子免疫指標的應用,可以比較直接的說明此係統的病理改變,爲中醫的診斷提供非常重要的參考資訊[3]。雖然說中西醫之間理論基礎思想存在很多不同,但是中醫和西醫所研究的對象都是人的健康的問題。因而中醫診斷過程中藉助檢驗技術具有很重要的意義。

2 檢驗技術幫助中醫走向現代化

中醫對於人體層次的認識不會只是停留在機體整體部分上,中醫也需要進一步深入到機體內部,觀察進一步深入到腹髒以及組織層次上面。將原來依據肌肉整體活動下表現在外部的資訊,拆模體內活動的變化,進一步深入到體內的層次中,這是醫學進步發展的必然需要[4]。在深入過程中,檢驗技術爲中醫診斷提供相應層次機體活動的相關重要資訊。中醫診斷中一些不確定的.,沒有定量和定性的部分仍然是中醫進一步發展和走向世界的障礙,而檢驗技術就能夠幫助中醫解決這個難題。中醫診斷不僅要具備整體觀念和辨證論治的特點,還需要依靠現代檢驗技術來豐富微觀資訊,從而進一步加強辨證論治的依據,進一步完善診斷和治療。

3 小 結

中醫具有特別的理論體系,能完全發揮出自己傳統的優點,在現代檢驗技術的幫助下不斷完善檢驗結果。急診的處理中需要儘可能的準確,但是中醫的診斷中卻缺少診斷的精確性,這樣就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中醫在急症的應用。另外,中醫對解剖結構的認識還停留在內經初始階段。肺的形態、心的大小以及腸的位置等在現代急症的處理中是非常重要的。所有中醫中模糊的理論使得其不能運用於現代急症[5]。如果患者因爲外傷而導致脾臟出血,如果沒有微觀理論的支援,中醫診斷會出現一系列問題,從而導致治療效果不佳。由此看來中醫理論還是存在着一些不可忽略的缺陷。所以此時採取中醫理論止血沒有西醫治療更加直接和有效。在中醫理論添加進現代檢驗技術,使得中醫的診斷在保留傳統特色優點的同時,有效吸取現代檢驗技術所提供的資訊進一步精確診斷,從而提高患者的治療效果。總而言之,現代檢驗技術可以爲中醫提供相應層次機體活動的相關資訊,中醫利用此技術能夠不斷完善診斷的準確性,所以現代檢驗技術對於中醫診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何延華,甘世榮,劉碧清.導毒化瘀湯治療急性出血性壞死性腸炎[J].成都中醫藥大學學報,2008,4(1):45-46.

[2]房自友.中南區第五屆職業中毒防治科研協作會議在桂林市召開[J].廣西醫學,2006,9(6):124-125.

[3]高海波,洪文學,崔建新,等.現代資訊處理技術在中醫診斷中的應用研究[J].中華中醫中藥學刊,2007(8):1608-1610.

[4]閃曾都,張智,彭錦,等.對中醫現代化及其發展戰略的思考[J].中國中醫基礎醫學雜誌,2005,11(6):408-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