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演講稿>說課稿範文>

【實用】小班說課稿範文彙編八篇

學問君 人氣:2.24W

作爲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說課稿,是說課取得成功的前提。說課稿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班說課稿8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實用】小班說課稿範文彙編八篇

小班說課稿 篇1

 設計思路:

結合上學期我們搞過的“認識我自己”的主題活動,小班的孩子對自己的小手的各部分名稱、用途等都有了初步的認知,但小班的孩子年齡小,自我服務意識差,他們在家有時連洗手這些小事情都有家長包辦代替了,於是在幼兒園裏經常會發現許多孩子還不知怎樣正確的洗手,洗手的時候往往趁老師不注意的時候就“偷懶”,只是匆匆地溼一下手,或簡單的打打肥皂,經常會發現孩子在去擦手的時候手上還有殘餘的肥皂沫,甚至袖口都已溼了半截,地上也“發了水”。春季到來了,孩子們的小手再也不被厚厚的衣服包裹住了,他們的活動量增加了,能用小手做越來越多的事情了,他們整天摸摸着,摸摸那,手裏難免沾滿了各種細菌,春季又是各種傳染病的多發季節,因此對於小班的孩子來講衛生保健就顯得尤爲重要。培養幼兒養成良好的生活衛生習慣,使其具備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是對幼兒進行健康教育的重要內容,也是幼兒身心健康的基礎。因此,本節課透過讓幼兒聽一聽、說一說、看一看、做一做等方法,調動幼兒的多種感官,透過觀察圖畫、參與遊戲進一步引導幼兒認識自己的小手,瞭解洗手的重要性和正確洗手的方法,在活動中培養了幼兒的觀察力、語言表達力及實際操作能力,培養幼兒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建立良好的的衛生保健常識,促進幼兒身心和諧健康的發展。

 說學法:

《綱要》指出:“傳播健康知識要着眼於幼兒的內化程度,培養幼兒的健康態度要着眼於幼兒的情感體驗,形成健康行爲要着眼於幼兒的自覺自動,任何時候,健康教育都要調動幼兒參與的積極性,遵循幼兒的身心發展規律。”此節活動的設計,遵循以幼兒的興趣爲出發點,充分調動幼兒的各種感官和參與的積極性,從我們身邊的實際生活入手,利用形象生動的手偶表演,來調動幼兒的積極性,讓幼兒透過“感知自己的小手”來了解身邊的“故事”,懂得養成清潔衛生、勤洗手的重要性,由引發的問題“手髒了我們應該怎樣做”來培養幼兒解決問題的能力,樹立正確的健康意識,培養幼兒養成講衛生的好習慣;透過觀察畫面、討論畫面,引導幼兒學習正確的洗手方法,同時也鍛鍊了幼兒的語言表達力;透過模仿洗手動作、親身體驗洗手的過程來感受活動帶來的樂趣,從而激發幼兒參與的積極性,初步培養了幼兒良好健康行爲意識。

 說教法:

《綱要》中要求教師“既要高度重視和滿足幼兒受保護、受照顧的需要,又要尊重和滿足他們不斷增長的獨立需要,避免過度保護和包辦代替,鼓勵並指導幼兒自理、自立的嘗試。”教師作爲教育的引導者,應從幼兒的年齡特點、心理特點爲出發點來選擇適宜的教育內容,並採用與之相適應的教育方法來獲得良好的教育效果。《綱要》指出“身心並重”的幼兒教育觀,身體的健康和心理的適應都是幼兒身心健全的基礎,更是對幼兒實施健康教育的重要目標。對幼兒實施健康教育應充分發揮幼兒自身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努力將幼兒的興趣與必要的規則相結合,使幼兒儘早建立起各種健康行爲。

在此節活動中,以小班的年齡特點爲出發點,結合本班的實際情況,透過讓幼兒自主的探究,調動幼兒已有的生活經驗來說說自己的小手髒了是怎樣做的,透過引導幼兒對生活的感知體驗去懂得養成清潔衛生的重要性,透過讓幼兒觀察畫面、討論畫面來探究正確洗手的奧妙,利用手偶的表演來吸引孩子的興趣,透過親身體驗調動孩子的積極性,讓幼兒在一種輕鬆、自如的環境中來感知活動的樂趣,在整節活動中,以幫助幼兒學會正確洗手爲主線,培養幼兒建立初步的健康行爲爲目標,教育幼兒養成良好的生活衛生習慣,逐步提高幼兒的生活自理能力。

小班說課稿 篇2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

大家好!我今天說課的題目是小班故事《下雨的時候》。 一、說教材

1、幼兒情況分析:現在的小朋友大都是獨生子女,在多對一的家庭環境中逐漸養成了以自我爲中心的不良習慣,缺乏關心幫助他人的意識;小班幼兒喜歡聽故事,故事中形象各異的角色、生動有趣的內容深深吸引着他們。因此我挑選了《下雨的時候》這一故事展開活動。

2、活動內容分析故事《下雨的時候》是小班下學期《可愛的小動物》主題活動中的一節語言活動課。故事選用了小朋友喜聞樂見的小動物爲角色,講述了小白兔在下雨的時候想辦法用樹葉當傘,幫助小雞和小貓的故事,向幼兒傳遞助人爲樂的美好品質。

3、結合以上對幼兒情況及活動內容的分析,我確定瞭如下活動目標:

(1)、傾聽理解故事,說出小白兔避雨和幫助小動物的方法。學習詞彙:頂、避雨。

(2)、嘗試進行角色對話,利用語氣和動作表演小動物被雨淋溼時的着急心情。

(3)、知道遇到困難要積極動腦筋想辦法,體驗幫助別人和被別人幫助的快樂。

4、活動重點、難點

故事本身是幼兒發展具體形象思維,向幼兒傳遞知識、情感的載體,因此,我把理解故事內容,體驗幫助別人和被別人幫助的快樂作爲本次活動的重點。小班幼兒樂於表達,但受表達能力的限制,往往表達不到位,因此我把嘗試用不同的語氣和動作表演角色間的對話作爲本活動的難點。

二、對於教、學具的準備,物質上我爲幼兒準備了生動有趣的圖片和小動物頭飾;知識上我在活動前讓家長帶領幼兒瞭解各種雨具。

三、爲有效實現活動目標,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我採用了視、聽、講、演相結合的教學方法充分調動幼兒多種感官參與活動;採用遊戲法以增強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在學法上,我採用觀察法,讓幼兒透過觀看圖片獲得直觀的印象。

四、活動過程共分三個環節:

(一)、匯入活動。

我爲幼兒準備了一則謎語:“千條線 ,萬條線,落到水裏就不見。”透過猜謎遊戲,激發幼兒活動的積極性。當揭示謎底 “雨”的時候,我藉機引入:“小朋友下雨天你是怎樣避雨的?如果手中沒有雨具,可以用什麼避雨?”引發幼兒對生活經驗的回顧。然後進一步提問:“草地上也下雨了,有幾隻小動物也沒帶雨具,你想不想知道他們是怎麼避雨的?”充分調動幼兒的學習慾望。

(二)、傾聽故事,理解故事內容。

1、無道具完整講述,幼兒感知故事情節。

無道具講述是爲了避免分散幼兒的注意力,引導幼兒在傾聽的過程中想象故事情節的畫面,發展幼兒想象能力,初步感知故事內容。講述後透過提問“故事的名稱是什麼?”“故事裏有誰?”“小兔子是怎樣避雨的?”“小兔是怎樣幫助別的小動物的?”來了解幼兒對故事的初步感知情況。

2、再次講述,學說角色對話。

在幼兒初步感知故事情節的基礎上,我出示背景圖以及小白兔、小雞、小貓等磁性活動圖片演示故事情節(展示背景圖以及小白兔、小雞、小貓、葉子等磁性活動圖片),帶領幼兒學說角色對話。透過表演理解詞語“頂” 和“避雨”。這樣使枯燥的詞語解釋變得具體形象、生動有趣了。圖片的出示,豐富了幼兒的視覺感知,符合幼兒的具體形象思維特點。

3、完整複述,理解故事內容。

此環節繼續透過觀看圖片,引導幼兒運用多種形式完整講述,理解故事內容。我設計了教師引領講、師幼分角色講、師幼加動作分角色講、幼兒分角色表演等不同的形式,在難度逐步加大的重複敘述中,使幼兒在不知不覺中理解故事內容。表演時,我爲幼兒創設情境、提供頭飾(展示相關頭飾)讓幼兒身臨其境突破活動難點。

4、換位思考,提升情感教育效果

幼兒表演後,我趁熱打鐵,讓幼兒換位思考:“自己遇到困難了應該怎麼辦?”“別人遇到困難時,我們應該怎麼做?”、“別人幫助了你,你應該說什麼?”從而引導幼兒將故事中的美好品質內化爲自己的行爲,實現情感教育目標。

然後,鼓勵幼兒做一名遇事動腦筋,樂於助人的好孩子,這樣會交到更多的好朋友。自然過渡到下一環節。

(三)、最後我帶領幼兒隨音樂玩《找朋友》遊戲,在愉悅的氛圍中結束活動。

我的說課到此結束了,謝謝大家!

小班說課稿 篇3

一、背景分析:

《好朋友》是一篇內容簡單卻很有意義的童話,先是用整齊對稱的文字描述了四組關係密切的生活用品,透過孩子們簡單的推理,第五組鳥與鳥籠也應是一對好朋友,可此時作品筆鋒一轉,一貫熱愛自由、熱愛大自然的鮮明主題就此誕生。語言活動藉助一個有趣的童話,以一問一答的方式賦予熟悉的物品以生命和友情,是孩子學會辨別、觀察與體諒,在聽聽、說說、找找中既瞭解故事內容,又發展想象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二、活動目標:

1.在看看、聽聽、說說、找找中理解童話內容。

2.學習遷移生活經驗,豐富聯想,大膽講述。

3.喜愛大自然,樂於和鳥類做朋友。

三、過程介紹:

活動開始,我用韻律活動“找朋友”,讓幼兒感受找到好朋友的樂趣。

接下來引出童話欣賞《找朋友》,讓幼兒認真聽,讓幼兒想和好朋友在一起心裏怎麼樣。

展示教學軟件,引導幼兒講述。

1.先觀察小鳥的家裏有什麼:窗戶、門、桌子、雨衣、椅子、茶壺、茶杯、小鳥等。

2.然後給它們進行配對,說說誰和誰是好朋友,爲什麼?

遷移生活經驗,豐富聯想,大膽講述。

1.我們生活中還有什麼東西也能成爲好朋友?

深入探討:尋找小鳥的朋友

1.有的認爲鳥籠是小鳥的家,應該是好朋友。

2.有的認爲小鳥不會願意和鳥籠做好朋友,因爲小鳥關在籠裏,

不能飛,很可憐的。

說一說爲什麼小鳥不願做鳥籠的朋友,它的好朋友到底是誰?

1.小鳥在鳥籠裏沒有自由,所以不是好朋友。

2.藍天、白雲是小鳥的好朋友。

3.要保護小鳥,做它的好朋友。

最後,我請小朋友來做遊戲,讓它們隨着音樂找老師爲他們準備的實物的好朋友。引導他們可以找更多的好朋友。

整個活動,孩子們表現十分投入,移動的畫面和尋找之後的滿足充分調動了孩子們參與的積極性。教師的提問給予孩子們很大的空間。

孩子們擁有敏銳的觀察力,他們發現第一背景上書和書架也可以做朋友,但是,由於童話中沒有這一細節,因而教師未將其設計進去,爲了不讓幼兒失望,教師立即用筆指圖片,向孩子們說:“老師來讓它們做好朋友把!”教師和幼兒一起說:“書架對書說:‘我們是一對好朋友!’書說:‘對!’”用靈活的應變來彌補前面的不足,隨機應變是教師必備的能力,這會讓孩子和老師都有所收穫,同時,使活動圓滿成功。

小班說課稿 篇4

一、說教材及設計思路

顏色是我們大家非常熟悉的,顏色遍佈在世界的每個角落,可以說我們生活在一個佈滿顏色的世界裏,萬物沒有了顏色,我們的生活也會暗淡無光,顏色使世界美麗,顏色也美化幼兒的心靈,所以我們的生活及我們生活的整個世界是不能沒有顏色的。

每當孩子們在玩積木時,他們常常會對五顏六色的積木愛不釋手、每當孩子們在幼兒園吃了營養飯時,他們回家後會對爸爸媽媽說:“幼兒園的飯真漂亮,可好吃了”、每當孩子們畫完一幅畫時,他們會對自己的作品有一種特別的滿足感,那是因爲顏色的魅力。

《綱要》中指出:“教育活動內容的選擇既要適合幼兒現在的水平,又要有一定的挑戰性;既符合幼兒的現實需要,又有利於其長遠發展;既貼近幼兒的生活來選擇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和問題,又有利於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所以我設計了本次活動“認識顏色——紅黃綠”。

二、說活動目標

活動的目標是教育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活動起着導向作用。根據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實際情況,我將活動目標確立爲以下三個方面。

1、認識目標:認識、區別紅色、黃色、綠色,在活動中找出與之相對應的顏色。

2、能力目標:發展幼兒的觀察力、記憶力和想象力。

3、情感目標:體驗與老師和同伴遊戲的快樂,從而激發幼兒的求知慾。

三、說活動準備

活動準備是爲了完成活動目標而服務的,活動準備必須與活動目標的需要相適應,所以我既進行了物質準備:紅色、黃色、綠色盒子、卡片、舊報紙以及環境佈置,同時又考慮了幼兒已有接觸過顏色的生活經驗。

這個活動的重點是讓幼兒認識、區分紅色、黃色、綠色;難點是在活動中找出與之相對應的顏色。

四、說活動過程

根據教材的內容和幼兒的接受能力,我把教學過程分爲三個部分去完成。

(一)認識顏色

活動一開始,我以“神祕的盒子”引出活動,吸引幼兒的注意,當第一個紅盒子展示在幼兒面前時,我故作打不開狀,引導幼兒說出:“紅盒子紅盒子快開啟”,用同樣的方法引導幼兒說出:“綠盒子綠盒子快開啟”“黃盒子黃盒子快開啟”,以強化幼兒對顏色的認識。當在最後一個盒子中找出紅、黃、綠三個太陽寶寶時,引導幼兒找一找身上有這種顏色嗎?說一說你還看過這種顏色的什麼東西?在這裏我爲幼兒創設了一個非常寬鬆的語言環境,讓每個幼兒都想說、敢說、有機會說,在激發幼兒對顏色興趣的同時發展了幼兒的口語。

(二)找顏色

在這個環節中我設計了一個“找太陽寶寶”的遊戲,我將太陽寶寶擬人化地編成一個簡短的故事,激發幼兒去尋找太陽寶寶的興趣,爲了讓幼兒能親身體驗尋找太陽寶寶的樂趣,我佈置了一個大花園,讓幼兒在這身心愉悅的環境中去感知、去尋找,當幼兒找到太陽寶寶時,引導幼兒說出太陽寶寶的顏色,幫助幼兒將太陽寶寶貼在身上。

在這個環節中我始終是孩子發展的幫助者和引導者,透過讓幼兒在遊戲中找一找、說一說,進一步加深對顏色的認識。

(三)尋找相對應的顏色

這個環節是本活動的難點,爲了突破這個難點,我設計了一個“大灰狼來了”的遊戲,對於剛入園僅二個月之久的小班幼兒來說,要在音樂停止的瞬間,快速找到與自己身上,太陽寶寶顏色相同的大圓,是有一定的難度,因此,我注重幼兒的個體差異性。在遊戲中我爲每個孩子準備了一張舊報紙,舊報紙上分別畫有紅、黃、綠三種顏色的大圓,對能力弱的孩子、膽怯的孩子,我則去幫助他們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對於能力強的孩子,我則鼓勵他們大膽的去尋找與自己顏色相對應的大圓,從而使每個幼兒都有獲得成功的愉悅心情。

五、說教法

在整個教學活動過程中我運用了講述法、遊戲法、啓發聯想法等教學方法。使整個教學活動動靜結合,讓幼兒在輕鬆、愉快的環境中學習,做到寓教於樂。

六、說學法

在教學活動中我透過引導、觀察、講述、遊戲,讓幼兒認識和區分紅色、黃色、綠色。並儘量營造寬鬆的學習氛圍,鼓勵幼兒找出與之相對應的顏色。培養和發展幼兒的表現力和辨別能力。

七、說延伸活動

課後讓幼兒在美工區運用塗色的方法,給每個區域製作不同顏色的標記牌;在益智區放置各種顏色的物品,讓幼兒按照顏色進行分類;在日常生活中進行相關的顏色活動。

八、活動小結

本活動堅持以幼兒爲主體,注重個體差異,教師透過爲幼兒創設由易到難的學習環境,充分發揮幼兒的學習積極性,使幼兒在直接觀察、直接體驗、具體表現的活動中,能動地建構着知識經驗。

我在本活動中始終以一個合作者、引導者、支援者的角色出現在孩子們面前,體現了新型的師幼互動關係。

小班說課稿 篇5

尊敬的各位領導、親愛的同事們:

大家好,今天能和大家一起在這兒分享我從教以來的第一次說課我感到非常高興。我說課的題目是《認識顏色》,我主要對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說課:一、說教材及設計思路。

二、說活動目標。三、說活動重難點。四、說活動準備。五、說教法、六、說學法。七、說活動過程。八、說活動反思。 一、說教材及設計思路

顏色是我們大家非常熟悉的,顏色遍佈在世界的每個角落,可以說我們生活在一個佈滿顏色的世界裏,萬物沒有了顏色,我們的生活也會暗淡無光,顏色使世界美麗,顏色也美化幼兒的心靈,所以我們的生活及我們生活的整個世界是不能沒有顏色的。

《綱要》中指出:“教育活動內容的選擇既要適合幼兒現在的水平,又要有一定的挑戰性;既符合幼兒的現實需要,又有利於其長遠發展;既貼近幼兒的生活來選擇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和問題,又有利於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所以我設計了本次活動“認識顏色——紅黃藍綠”。

二、說活動目標

活動的目標是教育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活動起着導向作用。根據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實際情況,我將活動目標確立爲以下三個方面。

1、認識目標:認識、區別紅色、黃色、藍色、綠色。

2、能力目標:發展幼兒的觀察力、記憶力和想象力。

3、情感目標:體驗與老師和同伴遊戲的快樂,從而激發幼兒的求知慾。

三、說教學重難點

重點:會認識、區別紅色、黃色、藍色、綠色。 難點:讓幼兒在活動中找出與之相對應的顏色。

四、說活動準備

活動準備是爲了完成活動目標而服務的,活動準備必須與活動目標的需要相適應,所以我既進行了物質準備:紅色、黃色、藍色、綠色磁性教具,這四種顏色的氣球及環境佈置,同時又考慮了幼兒已有接觸過顏色的生活經驗。

五、說教法

在整個教學活動過程中我運用了講述法、遊戲法、啓發聯想法等教學方法。使整個教學活動動靜結合,讓幼兒在輕鬆、愉快的環境中學習,做到寓教於樂。

六、說學法

在教學活動中我透過引導、觀察、講述、遊戲,讓幼兒認識和區分紅色、黃色、藍色、綠色。並儘量營造寬鬆的學習氛圍,鼓勵幼兒找出與之相對應的顏色。培養和發展幼兒的表現力和辨別能力。

七、說活動過程

根據教材的內容和幼兒的接受能力,我把教學過程分爲三個部分去完成。

(一)認識顏色

活動一開始,我以“色彩鮮豔的氣球”引出活動,吸引幼兒的注意,接着,透過出示磁性教具教幼兒認識顏色,

(二)尋找相對應的顏色

這個環節是本活動的難點,爲了突破這個難點,我讓幼兒在教室裏找出相對應的顏色,再引導幼兒找一找身上有這種顏色嗎?說一說你還看過這種顏色的什麼東西?在這

裏我爲幼兒創設了一個非常寬鬆的語言環境,讓每個幼兒都想說、敢說、有機會說,在激發幼兒對顏色興趣的同時發展了幼兒的.口語。對能力弱的孩子、膽怯的孩子,我則去幫助他們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對於能力強的孩子,我則鼓勵他們大膽的去尋找相對應的顏色,從而使每個幼兒都有獲得成功的愉悅心情。

(三)找顏色

在這個環節中我設計了一個“找氣球,說顏色”的遊戲,我先讓幼兒找到自己喜歡的一個氣球,然後引導幼兒說出這個氣球的顏色,如果說對了,就把這個氣球將給這個幼兒。在這個環節中我始終是孩子發展的幫助者和引導者,透過讓幼兒在遊戲中找一找、說一說,進一步加深對顏色的認識。

八、活動小結

本活動堅持以幼兒爲主體,注重個體差異,教師透過爲幼兒創設由易到難的學習環境,充分發揮幼兒的學習積極性,使幼兒在直接觀察、直接體驗、具體表現的活動中,能動地建構着知識經驗。

我在本活動中始終以一個合作者、引導者、支援者的角色出現在孩子們面前,體現了新型的師幼互動關係。

九、說活動反思

1、課前準備還不夠充分,教具不夠新穎。

2、在教幼兒認識顏色時,方法太單一。

3、應變能力較差,不能很好回答幼兒的臨時性問題。

4、讓幼兒找相對應的顏色時,只把幼兒的思維限制在教室裏,不能使幼兒大膽想象,在今後的教學中應該給幼兒更大的空間,讓幼兒大膽走進生活,勇敢說出生活中與之相對應的顏色。充分發揮幼兒的想象能力。

小班說課稿 篇6

我今天組織的活動名稱是《神奇的雞蛋》,這是我們小班現在正在進行的主題活動《好吃的食物》中的一個小活動,這節課涉及到科學領域、語言領域。主要是以科學領域爲主。結合教材自身和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我將本次活動的教學重難點設定爲:探索發現雞蛋的特徵及構成。

依據《綱要》科學領域的目標:對周圍的事物、現象感興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慾。作爲教師我們應鼓勵幼兒觀察、探索周圍常見事物。因此我制定了以下活動目標:

1、探索發現雞蛋的特徵及構成。

2、觀察比較生雞蛋和熟雞蛋的不同。

3、瞭解雞蛋的不同做法,知道雞蛋是有益於身體健康的食物。

爲了較好地完成目標,我準備了蒸蛋器、玻璃杯、生雞蛋若干、熟雞蛋若干、盒子若干、盤子若干、平底鍋一個、電磁爐、鏟子、

我的整個教學過程分爲六步:

一、觀察雞蛋,感知雞蛋的外部特徵

活動開始時,我利用出示實物來吸引孩子的注意,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引出本節活動的主題。

二、引導操作,探索雞蛋的內部構成

在這一步中我採用了觸摸法和觀察法,讓孩子們看一看摸一摸生雞蛋,然後和大家說說有什麼感覺,對生雞蛋有進一步的認識。

三、比較認知,發現雞蛋的生熟不同

在此步驟中我出示熟雞蛋,讓孩子們剝熟雞蛋,透過師幼談話的形式讓孩子發現生熟雞蛋的不一樣,並能說出它們的不一樣,在這其中我滲透着順序觀察的方法運用了談話法。

四,烹飪加工,觀看雞蛋生變熟過程

在這步中我利用現場操作讓孩子觀看生雞蛋變熟雞蛋的變化過程,從而知道生雞蛋需要加熱一段時間之後才能變成熟雞蛋。

五、交流分享,議議雞蛋的不同做法

在此步驟中讓孩子說說雞蛋的不同做法,在此步驟中我運用了提問法。

六、梳理總結,知道雞蛋有益於健康

此步是活動總結,讓孩子知道雞蛋對我們人體非常的有好處,並品嚐雞蛋。

整節活動,我關注了孩子已有經驗的利用,關注了順序觀察法的滲透,較好的完成了本次活動的預設目標。在此活動中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如我的組織策略與迴應策略有待提高,希望各位評委老師多提寶貴意見!

小班說課稿 篇7

一、教材。

《有趣的根》涉及的範圍很廣,可以說是包羅萬象。大多數人都回涉及根系的區分以及不同根系的作用。而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是直觀性很強,缺乏分辨能力。我班幼兒更是要求趣味性強,易操作的活動,而他們對於藝術活動的興趣很高,注意力集中時間也較長,而有關根系的知識對於我班幼兒來說有一定難度,很難實施。所以我選擇了趣味性較強的藝術課,利用各種有趣的塊根作爲操作材料,讓幼兒對這些有趣的根進行裝飾,使幼兒在初步瞭解這些根的外部特徵的前提下,根據這些特點來裝飾根,從而達到開發幼兒想象力的作用。

二、教法

由於小班幼兒現實和想象不易區分,根據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運用情境引入法,利用老師收到了禮物的情境,引起幼兒興趣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小班幼兒的想象力不同於中大班幼兒,他們的想象力還不夠豐富,思維有一定的侷限性。所以這堂課我選擇了實物呈現法,給幼兒出示一些成品給幼兒一定的提示。同時,小班幼兒對於操作課缺乏自己的思路和方式,所以我採取了教師示範法,透過教師的示範講解,使幼兒瞭解基本的操作方法。比如,眼睛在那裏,小動物還要有尾巴等等。透過教師示範一種有代表性的動物的做法,從而解決幼兒在操作過程中的實際操作問題。如:五官的位置等。幼兒操作時,教師要運用個別指導法進行巡迴指導,,幫助幼兒解決在操作過程中的遇到的問題。

三、學法

《有趣的根》是透過觀察和實際操作發展幼兒的動手能力。要求幼兒根據塊根的特點製作漂亮的小動物,這就要求幼兒要先利用觀察法細緻觀察這些塊根,瞭解它們的特點。再運用實踐法進行實際操作。

四、活動設計:

活動名稱:《有趣的根》

活動目標:

1、幼兒瞭解些根的外部特徵,學會用皺紙裝飾根。

2、在活動中激發幼兒的觀察力,想象力和動手創造的慾望。

活動準備:各式各樣的塊根:地瓜、土豆、蘿蔔、胡蘿蔔;幾種根制小動物;各種皺紙、膠水等裝飾材料

活動過程:

1、以郵包形式揭示課題,初步感受根的外部特徵

教師:今天老師收到了一份禮物,是什麼禮物呢?請小朋友找一找,看一看,告訴老師你找到的東西是什麼樣的?

幼兒:我找到的是地瓜,它的根長在泥土裏,是一串串一塊塊的。我找到的是紅蘿蔔它的根是紅紅的胖胖的圓圓的……。我找到的是胡蘿蔔,它的根是橘紅色的粗粗的。

2、透過教師示範,讓幼兒掌握一些基本的製作技能

教師:小朋友你們說的很好,我們找到的這些都是植物的根。你們知道這些根可以用來幹什麼嗎?

幼兒:可以吃。

教師:不僅能吃還可以幫助植物吸水、儲水、固土,而且還可以做工藝品,你們看老師這裏就有用土豆做的小刺蝟,蘿蔔做的小豬、小鳥,你們看這些小動物可愛不可愛?

師:你們想不想做一個送給好朋友?

幼兒:想。

師:你們就用手裏的這些根做一個你們自己喜歡的小動物好嗎?

教師示範:要給小動物裝上漂亮的五官

幼兒製做過程中,針對個別幼兒實際,在想象和技能上給予適當的指導。

3、互相介紹自制的作品,欣賞作品

師:小朋友你們製作的這些老師非常喜歡,你們能說說自己製作的是什麼嗎?

幼兒:老師我用胡蘿蔔做了一隻小老鼠;我用地瓜做了一隻鴿子;我用蘿蔔做了一隻大公雞……

師:小朋友咱們把這些可愛的小動物放到展示廳去,讓別的小朋友也一起來欣賞好嗎?

幼兒:好!

活動中可能出現的情況和預期指導策略:

我班幼兒由於從來沒有接觸過根的知識,對於活動興趣肯定很高,但對於這些塊根的生長的可能不是很清楚,這些需要教師進行引導或者是直接告知。幼兒在操作過程中對於動物的形體把握可能不太準確,可能呈現出來的作品並不“完美”,但是一定會充滿童趣。在活動過程中個別幼兒可能會無從下手,或等待教師來指導,對於這樣的幼兒可能需要教師的鼓勵和幫助,教師可以在活動開始前用語言有意識的引導幼兒,事先對幼兒進行鼓勵和肯定,使幼兒有信心,敢於動手操作。對於個別技能還沒有掌握的幼兒可以再次進行個別指導。

小班說課稿 篇8

一、教材剖析:

(一)教材的位置和作用:喚起幼兒對母敬愛的情感,使幼兒感觸到親情是如許美妙《母雞太太和兩個蛋》幼兒園語言教案的內容,是一篇優良的文學作品,故事中講述了母雞太太爲了孩子誕生辛勞孵蛋,及小雞曉得媽媽的辛苦在蛋殼唸叨怎樣回報媽媽,喚起幼兒對母心愛的情感,使幼兒感想到親情是多麼美好這個故事,語言精練精美,捉住媽媽愛孩子,孩子愛媽媽這一關在鍵點,根據《綱領》精力和孩子已有的能力實際、知識程度及教材要求,我肯定了本課的教學目標、重點、難點。

(二)活動目標

1、感情目標:在感知和理解故事的過程中,休會媽媽愛孩子,孩子愛媽媽的情緒

2、能力目標: 要求幼兒能簡單地表演故事中的對話語言。

3、知識目標:鼓勵幼兒勇敢地運用已有生涯經驗理解和答覆問題。

(三)運動重點、難點

俗話說"提領而頓,百毛皆順",重點、難點確實定十分主要。因爲小班孩子以詳細形象思維能力爲主,故事教學的特色所以我把引導幼兒用較清晰的語言表達自己應該怎樣愛自己的媽媽,鼓勵幼兒爲媽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作爲本課的重點。因爲小班孩子以詳細形象思維能力爲主,所以我斷定本課的難點是:請求幼兒能簡略地學習故事中小母雞和小公雞的對話語言。

 二、教法和學法:

(一)教法

爲了有效地控制重點、衝破難點,我採用的是一種視聽講做結合的辦法。

"教學有法,但無定法,貴在得法".所謂 "視聽講做結合的方法", "視"就是引導幼兒去看、去察看課件中的內容;"聽"就是傾聽先生的語言啓發、引導、暗示和示範;"講"就是幼兒的講,滿意幼兒想說的願望:"做"就是讓幼兒表演故事中母雞和小雞們的語言,知足幼兒樂於表現的願望。這個方法能充分調動幼兒的各種感官,讓幼兒處與一中積極的學習狀況當中。

(二)學法

主要採用了"討論交流法"、"興趣導學法"、"綜合活動法"等 "語言是在運用的過程中發展起來的。"所以幼兒語言的發展在於使每一個孩子都有"說"的機會,所以引誘幼兒採用了"探討交流"的學習方式、而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能吸引幼兒在體驗的過程中主動建構知識系統,所以還引導幼兒採取了 "興趣導學法",吸引幼兒踊躍主動地進行探究學習,讓幼兒在學習過程中"全部活動——全面活動——全程活動——主動活動",進步學習的才能。

活動籌備是:

1母雞家背景圖:2母雞,小母雞,小公雞,雞蛋圖片和頭飾:3模仿雞蛋;4錄音機,磁帶;

抉擇以上直觀教具是爲了激發幼兒設想力,營造安靜溫馨的氣氛,起到以景豪情的作用。

三、學習進程

師生的雙邊活動保持"以幼兒爲主體,老師爲主導"的準則,重視幼兒學習常識的"過程化、教訓化及自動性建構",透過孩子的自主學習、配合學習、探索學習來解決問題。老師做到講得"少"一點,"引" 得巧一點,讓孩子學得"精"一點,"活"一點,領悟得"深"一點,"透"一點。

依據本課教養目的、及重點難點,設計了以下教學程序:

第一部門、(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師:(出示母雞家背景圖)有一隻母雞今天特殊愉快,咱們來猜猜爲什麼,好嗎?老師表演歌表演《咯咯噠》(5分鐘左右)

老師的匯入是這樣設計的:師:(出示母雞家背景圖)有一隻母雞今天特別興奮,我們來猜猜爲什麼,好嗎?老師表演歌表演《咯咯噠》然落後行提問談話:

1、方纔聽着音樂你看到了什麼?聽到了什麼?這裏讓幼兒充分施展幼兒的想象力,語言表達力,引起幼兒的興趣。

設計此步驟的依據是:

文學作品與音樂本是一家,透過音樂與故事的有機整合,深深地沾染了幼兒,以歌表演中可惡的母雞形象激發幼兒興致,引出故事內容。

第二局部、模擬想象:啓發幼兒學學母雞下蛋的動作,叫聲。

設計此步驟的根據是:爲後面表演鋪墊,母雞下蛋的動作,啼聲使孩子們表演起來更活臨活現增添表演的趣味。

(三)、聽聽、 說說:

一、觀賞故事,記住故事重要情節;

發問"我是母雞太太,小友人愛好我的故事嗎?記得故事裏有誰呀?"

二、聯合圖片,進一步懂得故事內容。 繚繞重點、難點發展活動。

說說母雞太太怎麼愛小雞,小雞是怎樣愛母雞太太,重點激勵孩子說說應當怎樣愛本人的媽媽,勉勵幼兒爲媽媽做一些力不勝任的事件。

設計此步驟的目的是:

1、先讓幼兒完全聽第一次故事,臨時不呈現教具免得影響幼兒的留神力。

2、出示教具講述第二次故事,借據教具輔助幼兒

3、在生生、師生間充分的互動中,透過相互交換和啓示性語言的應用,領導幼兒用較明白的語言表白自己應該怎樣愛自己的媽媽,鼓勵幼兒爲媽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四)、情感體驗:"母雞孵蛋",帶孩子一起體驗媽媽愛小雞,小雞愛媽媽的情感。

設計此環節的目標是:

1、創設發展語言的環境,讓每一個幼兒有充足的表演、講述的時光跟機遇,滿意幼兒樂於表示的慾望。

3、用表演形式激發幼兒體驗媽媽愛孩子,孩子愛媽媽的情感。

 四、教學特點

1、從情感立場、知識技巧、過程方法等多角度體現了《綱要》的精神。

2、注意將老師的"教"轉爲孩子的"學",將培育孩子的能力貫串活動始末。

3、充分應用分組教學和語言環境創設兩種情勢,最大限度地爲每一個幼兒發明理解和抒發的時間和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