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演講稿>說課稿範文>

關於高中體育說課稿的模板

學問君 人氣:8.3K

高中體育說課稿模板(一)

關於高中體育說課稿的模板

一。說教材內容:籃球行進間運球接單手肩上投籃。

二。說教材分析:

此內容用一課講授,佔本學期36課時的2.8%,是考覈項目。籃球教材貫穿於學生的整個學習生涯,行進間運球接單手肩上投籃是小學、初中籃球教材的延續加深,更是高中、大學籃球教學內容的基礎,甚至是學生終身從事籃球運動的基礎。高中籃球教材不僅僅是對初中教材的重複,而是較好地處理從掌握技術到運用技術的過渡,落腳點是實踐中的運用能力。本課重點是身體騰空時平衡的控制和投籃的出手動作。難點是較快速度運球投籃時的命中率。

三。說教學目標

學生積極探究動作方法,透過比較掌握正確行進間運球接單手肩上投籃動作。絕大部分學生能較好完成快速運球跑接行進間單手肩上投籃,透過思維,提高投籃命中率。對動作理解、掌握上,學生能深刻思考,徹實探尋動作方法,求知慾、成功感得到滿足。

四。說分析學生

我校採用男、女分班上課,每班男生數在40人左右。本課授課對象爲高一男生,男同學普遍喜愛籃球運動,大多數都有一定的籃球技術基礎,甚至部分同學技術很嫺熟。他們對籃球學習興趣濃厚,有強烈的掌握更高、更難技戰術的慾望,從而提高個人的技、戰術能力。想信他們會配合教師積極思索。小骨幹能以身作則,組織協調本組隊員。

五。說教學方法

圍繞本教材的重、難點,結合我校的教學新模式"導學·討論·點拔·訓練",根據教材和學生實際,從有利於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有利於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儘可能適應學生個體差異角度出發。教學手段採用:啓發式、激勵式、評價式、念動訓練法、目標導學等方法,真正發揮學生是課堂主體,教師是課堂引導者作用,提高教學效率,優化課堂結構。

六。說教學過程

課的開始部分用時1分鐘,教師用肢體語言和語言表達集中學生注意力,快速身心俱佳投入課堂學習,明確本課內容,領悟教學目標。

準備部分用時9分鐘,採用"四自"——"自編、自導、自練、自評"方式啓發教學。根據本課教材分解"行進間—運球—接球—單手肩上投籃",結合以前學過的籃球技術。啓發學生做相關的準備活動,這樣就有可能分成四組分別做不同的遊戲比賽。每組10人每人一球,利用兩塊籃球場。如:一組行進間傳球接球比賽;二組運球比賽;三組圓形站立傳接球搶斷遊戲;四組單手肩上投籃命中率比賽。教師每組必到參加遊戲,並及時點拔,強調動作要領,如在一組示範,口號"一、二、三"和"接、邁、傳"動作相結合;在二組引導怎樣運球跑得快,點明手按壓球的後上方;在三組引導學生傳、接球手腕動作;在四組組織討論提高命中率的捷徑。這樣既複習了以前教學內容,又爲本課主教材的學習奠定了基礎。

在基本部分用時31分鐘,教師"導學"引導學生在剛纔分組遊戲基礎上,把這幾個動作整合在一起,綜合成本課教學內容"行進間運球接單手肩上投籃".教師不急於示範講解,而安排各組由小骨幹帶隊分組討論、探究、摸索動作方法。可能會出現不同的動作,甚至有錯誤動作,同學之間爲正誤可能出現爭議。經過一輪爭辯,教師召集學生,觀看慢動作過程完整播放,教師開啟影像設備,在大屏幕上演示慢鏡頭動作,透過觀察使學生建立正確視覺表象。和自己的動作相對照,動作正確的學生會爲自己的成功而歡呼,動作有誤的同學會恍然大悟。在此基礎上,教師引導學生閉眼念動默練動作,在思想上完成動作過程,發展思維表象,引起神經肌肉系統的相應變化,加深動作記憶,教師接着示範講解動作方法要領。(以右手投籃爲例)跨右腳同時雙手拿球爲"1、接",邁左腳蹬地起跳爲"2、跳";當身體接近最高點時,右手肩上投籃爲"3、投"讓學生結合自己摸索動作聯繫正確動作方法,建立正確行進間運球接單手肩上投籃的動作表象。組織學生分組練習與籃板成45°角,距籃5-6米,運一次球跨步碰板投籃。激勵學生把正確視覺表象和自己的動作相結合,指導自己的技術動作,使動作更完善精確,教師召集學生對此略作評價,鼓勵學生在練習中多進行相互評價。組織慢速運球跑接行進間單手肩上投籃時,引導學生根據自己實際,建立空間感、距離感,準確把握起跨拿球的最佳距離及空間最佳投籃距離,教師巡視,對優生給予鼓勵,激勵學生對本組隊員進行讚歎如"好","漂亮","OK","高"等,對動作技能形成較慢的學生,給予點拔,可讓其和教師一起"跟我學",如影相隨,完成動作,強化動作記憶。激勵學生動作中要思維,把思維與動作直接結合,提高動作質量,要求每位學生設立自己的投籃目標,每次投籃既要動作優美正確,又要有較高的命中率。啓發學生思維,找出提高命中率的捷徑,找準角度,反覆投籃。透過命中率反饋動作掌握情況建構正確動作:籃下45°角擦板投籃最準。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成功欲。

結束部分,播放3分鐘強烈的"蹦、蹦、蹦"樂曲,讓學生任意發揮,充分放鬆,再加1分鐘自我暗示,促進肌肉放鬆,調節植物性神徑機能消除心理緊張、消除疲勞。

七。說課的安排

在整體結構上,由於場地足,器材多,課的練習密度相對較大可達35%~40%,練習強度稍大,但學生可以自我調控、量力而行。準備部分因有比賽學生脈博和心率快速增高,但運動負荷並不太大。在基本部分快速進間運球接單手肩上投籃練習初期脈博可達最高峯,稍後下降將趨於平穩。

八。說教學效果

因採用"導學·討論·點拔·訓練"模式,學生是課堂主體,情感體驗深刻,在技術上,人人有所獲得,透過命中率學生可獲得定量的達標目的,我相信學生學有所長,纔有所用,定會取得滿意的效果。

高中體育說課稿模板(二)

一、教材內容

1、複習:籃球行進間運球上籃;2:新授:籃球行進間傳接球上籃

3、素質練習:鑽過障礙物

二、教材分析

本課的教學內容是複習籃球行進間運球高(低)手上籃,學習行進間傳接球上籃。籃球是學生最喜愛的運動項目之一,而運球上籃和行進間傳接球上籃是籃球運動中的重要技術之一,是銜接其它技術動作和完成進攻戰術的主要途徑。行進間傳接球是做好進攻戰術的關鍵環節,所以我們必須重視這一個重點技術的教學,讓學生儘快學習掌握行進間傳接球上籃的技術動作。

三、學情分析

本次課的主要教學對象爲2011年春季入學的高二年級學生32人,這些學生未參加中考,籃球運動技能學習掌握情況複雜、問題多,基礎差,學生之間的水平層次不一樣,存在差距;如果全部學生採用一樣的教學內容,練習方法,難度和要求,將直接影響到中、後進生的學習效果,合作學習也無法得到落實;且行進間傳接球上籃對學生的球技、速度等綜合素質要求高,這就要求教師要解決個體差異的問題,改進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積極參與。

四、教學目標

1、複習行進間運球高(低)手上籃的技術動作。

2、透過分層教學,讓60%的學生學習掌握行進間傳接球上籃的腳步動作,使40%的學生行進間運球上籃的動作得到鞏固提高,並在練習中不斷獲得成功。

3、激發學生積極參與運動的意識,使學生之間加強溝通、交流。

4、培養學生的合作學習意識和團結協作的精神。

五、重、難點

1、不出現帶球走步和掉球;2、掌握好傳接球的時機。

六、教學方法與學習方法

本課主要採用先分後合一次等時輪換的組織形式進行教學。所採用的教學方法和學習方法有講解示範法、糾正錯誤法、自主練習法、鼓勵表揚法、小組合作和分層學習(教學)法。

七、教學特色

根據學生的籃球技術水平,將學生分爲A、B兩組實施分層教學。首先,兩組雖然學習一樣的內容,但練習的難度不一樣,符合學生認知水平和籃球技能的掌握特點;其次,組織形式新穎,透過巧妙的運用閒置的籃球記分架,設計腳步移動與運球、傳接球上籃的組合練習,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第四、結合籃球運動的特點,在課的尾聲增加了與籃球專項技術相關的身體素質練習;第五、透過分層指導、因材施教,使每個學生都能從籃球運動中獲得成功的體驗,學有所得,在互幫互助中融入集體,增強了合作學習、團結協作的精神。

八、教學過程

(一)準備部分(8′)

先組織學生進行隊列練習,達到集中學生注意力的目的。再組織學生繞籃球場的端線、邊線、分位線、中線慢跑,透過改變跑的方式逐漸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在統一口令下帶領學生活動全身的關節、韌帶、肌肉,跳、滑步的專項練習,使學生身體充分活動開,爲基本部分的教學奠定基礎。

(二)基本部分(34’)

根據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特點,籃球技能的情況,把全班學生分爲A、B組,採用先分後合一次等時輪換的.組織方法實施分層教學,先讓A組複習運球上籃和B組學習行進間傳接球上籃13′,又交換成A組學習行進間傳接球和B組複習運球鑽過障礙上籃13′,最後8′兩組合並進行身體素質練習。見圖(1)

在第一個13′,A組練習前先請B組的優生示範,再進行練習,重點練習運球繞過障礙上籃和左右手交換運球繞過障礙上籃,要求不走步帶球,投籃至少能碰到籃圈;B組由教師示範再講解,然後兩人一組從端線出發行進間傳接球到中線,再傳接球返回限制區附近上籃,採用反覆講解示範、練習、對比,讓學生掌握傳球、接球和上籃的跨步動作,走步帶球和失誤一次各做5個俯臥撐。在第二個13′,A組練習行進間傳接球時,先要求傳球途中不掉球,後再要求腳步動作正確,直至投籃能碰到籃圈,整個教學由易到難、循序漸進的推進;而B組則運球鑽過障礙時不能碰到障礙,上籃不進可補兩次,如不進,則做5個俯臥撐。最後8′,把學生分成兩組,依次鑽過障礙物,既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抓住了男生善於挑戰的心理,發展了學生的下肢力量。整個教學過程都不停的在變換着練習的形式,運、傳、投等組合練習,符合籃球運動的技術特點,營造了良好的學習氛圍,提高了教學效果。

(三)結束部分(3’)

先組織學生從上到下放鬆全身的肌肉,再對學習的情況進行小結,指出存在的問題和改進的方法。

九、場地器材

1、場地:籃球場一塊;2、籃球10個;3、障礙物3個。

十、預計教學效果

本課預計平均心率爲135—140次/分,最高心率爲160—180次/分,將出現在第十至三十四分鐘之間,運動密度約爲50--55%,屬中等以上運動負荷。

注:請各位同仁多多指導。

高中體育說課稿模板(三)

一、 教學目標

1 、使學生了解高中階段常見心理缺陷的特點及表現,懂得如何透過體育鍛煉來糾正心理缺陷。

2 、提高學生對體育鍛煉促進心理髮展作用的認識,從面引導學生自覺積極地從事體育鍛煉。

說明:

第二個教學目標是書本教材所定目標,第一個目標是本人拓展的目標,因爲第一目標實現後,老師稍加引導就能很自然地實現第二個目標。

二、學情分析

所授班級爲我校高一( 10 )班,該班班集體已初步形成,學習氣氛較好,學生求知慾強。但不少學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缺陷。如有的性格孤僻,不合羣。有的一遇考試就恐懼,()而不能正常發揮。有的做事魯猛,粗心。等等。

三、設計思路

1 、在選擇、整合教材內容時,以實現教學目標爲中心,強調所授內容通俗易懂,具有較強的針對性和實用性。

2 、所用教學手段要能有效地調節課堂氣氛,有效促進師生互動,有助於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形式的形成。

四、教材分析

本節課所授內容爲高中《體育與健康》第一冊理論知識部分內容,原課題爲《高中生的心理特點與體育鍛煉》

分析:

1、 書本對"高中生的心理特點"進行了概括性的描述,專業術語較多,如:感覺、知覺、認知能力等等。這些內容對沒有系統學習心理學學生來說是比較難理解的,如老師去講透、講深,就不利於本節課的教學目標的實現。

2、 書本對"體育鍛煉促進心理健康"的闡述也是平鋪直敘式,也沒能突出知識的針對性和實用性,這不利於多種教學手段的運用,也不利於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處理

1、 用學生身邊的"高中生常見的心理缺陷"替換原來理論性強的"高中生心理特點".

2、 用實用性較強的"利用體育鍛煉糾正心理缺陷"替換原來的"體育鍛煉促進心理健康".

五、教法與學法

整節課的內容以心理醫生爲心理患者進行診斷、開運動處方爲主線展開。

老師在教學過程中扮演多重角色,既是病人,又是整節課的引導者,在教學過程中科學地運用角色扮演、提問、誘導、激勵等多種手段進行教學。

學生在體驗做醫生的樂趣的同時,要在老師的引導下積極思考、討論、探究討論,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六、教學過程

(一)匯入

承上啓下匯入正題。

透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體育鍛煉能促進人的身體健康,不僅於此,體育鍛煉還能促進人的心理健康,能有效地糾正人的各種心理缺陷。

二)活動討論:我是一位心理醫生。

1 、看病:

(1) 老師列舉並板書高中生常見的心理缺陷:緊張型、膽怯型、虛榮型、急躁型。同時給同學們講述活動方法。

(2) 老師敘述不同心理缺陷的表現。如:我平時學習成績不錯,可一到考試的時候很緊張,很多知識點都會忘掉。

(3) 學生根據老師描述的症狀及特點,相互討論,判斷出心理缺陷的類型。

(4) 師生共同總結各種心理缺陷的特點(老師板書)。

2 、開運動處方

(1) 學生根據各種心理缺陷的特點,討論哪些運動能糾正該種心理缺陷。老師對學生的思路進行引導。如:性格急躁的人主要是沒有耐性,什麼運動需要長時間的耐心和韌性?

(2) 老師對學生推薦的項目進行分析,師生共同歸納出這類運動項目的共性。

(3) 學生根據歸納的共性開出合理的運動處方,並與老師在黑板上列舉的運動項目進行對比。

(三)小結

1 、小結本次課內容。

2 、鼓勵學生積極從事體育活動,針對性的糾正自己的心理缺陷。

3、 提醒學生要運用體育鍛煉有效地糾正心理缺陷,要注意運動的強度、質量和時間要求。

(四)作業佈置

根據自己的心理特點,找出有助於自己心理健康的體育活動。

七、預計效果

1、 課堂氣氛活躍,學生能在老師的引導下主動思考、積極討論,進行探究性學習。學生能對不同心理缺陷類型進行判斷,並能對症下藥,開出科學的運動處方。

2、 學生能自主地對自己的心理狀況進行診斷,並自覺、積極從事體育鍛煉,運用體育鍛煉進行自我調整及糾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