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演講稿>說課稿範文>

精選高中說課稿模板彙總6篇

學問君 人氣:4.58K

作爲一名專爲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說課稿,認真擬定說課稿,那麼問題來了,說課稿應該怎麼寫?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高中說課稿7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選高中說課稿模板彙總6篇

高中說課稿 篇1

一、說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用量變引起質變的道理看問題》是人教版教材高二政治必修上冊第四課第二節第二框題。本課既是對第二課發展觀點的進一步具體和深化,又是在第三課矛盾分析法的指導下,具體地分析事物發展的狀態,回答事物怎樣變化、發展。因此,與第二、三課之間有着不可分割的聯繫。同時,由於本課內容從青年學生的實際出發,內容豐富,對於青年學生正確對待人生和社會有着非常直接、非常現實的指導作用,因而在唯物辯證法教學中歷來受到格外的重視和歡迎。加之,本框是在前一框題量變與質變原理的基礎上幫助學生學會用正確的方法分析事物的發展,對學生選擇正確的行爲方式具有現實的指導作用,屬於哲學方法論的內容。所有這些都使得本框題的地位和作用更加重要和突出。

2、教學目標

基於本人對教材的理解和分析,根據《課程標準》和學生的認知結構及心理特徵,我特別制定了這樣的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透過教學使學生能夠運用本框的哲學觀點,並以實例對其加以分析說明;並能用量變引起質變的道理,對“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等名言進行解釋。

能力目標:透過本框教學,結合方法論教育的要求,培養學生聯繫個人和社會生活的實際,進行觀察、分析、判斷和指導自己選擇正確行爲方式的能力。

思想覺悟目標:透過本框教學,引導學生把遠大理想、崇高目標與腳踏實地、埋頭苦幹的奮鬥精神結合起來,增強其社會責任感,學會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從小事做起。

3、教學重點和難點

爲了實現本課的教學目標,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在吃透教材的基礎上,我確立以下內容爲本課教學的重難點內容。

教學重點:把把遠大理想、崇高目標與腳踏實地、埋頭苦幹的奮鬥精神結合起來,即青年學生在成長過程中要從小事做起是本框教學的重點。因爲這是全課的重要教學、教育目標之一,也是我們進行世界觀,方法論教育的落腳點和歸宿,其中也滲透了政治課德育教育的目標。

教學難點:要堅持適度原則。因爲這一原則對青年學生特別具有現實的啓發、教育意義,但在現實生活中又是比較難把握的,正所謂“知易行難”,所以需要加以特別的分析引導。

4、對教材的整合及處理

前一框題在講解量變引起質變的形式時說到既有數量的增減,還包括構成事物的成分在結構和排列次序上的變化。因此,爲了便於學生對教材知識的鞏固和掌握,體現知識前後間的對應統一,我把本框教材最後部分的內容重視“優化結構”調整到前面重視量的積累這裏進行講述。

二、說教學構思

本框知識的邏輯思路是:怎樣用量變引起質變的道理看問題,即量變與質變的關係原理的方法論意義,知識容量不算多,要在40分鐘內完成教學任務時間較爲充裕,但也必須作到重點突出,詳略適當。所以,對於本框的難點,同時也是方法論意義的第一點“堅持適度原則”主要由教師講解分析實例完成。對於後面的內容,爲了體現哲學理論聯繫實際的特點,便於學生理解,主要讓學生透過對現實生活中的具體事例分析來總結方法論意義,從而完成教學任務。

那麼如何在教學過程中實現教學目標,做到重點突出、難點突破呢?這就需要正確的教學方法和策略。教學是藝術,是科學,它的本質在與創造。教育家孔子說過:“法無常法,貴在得法”,針對不同的教材內容選擇不同的教學方法,將會有事半功倍之效。針對本課內容,我設計了以下幾種教法:

三、說教法

1、事例教學法。爲了貫徹哲學理論聯繫實際的原則,我把教學中的理論知識與社會主義建設的實踐、學生學習生活的實際聯繫起來,既加強學生對理論知識的掌握,又有利於提高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2、問題教學法、歸納分析法。透過對比、討論等多種方式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體現啓發式教育這一指導思想,培養學生的參與意識,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滲透素質教育新理論。

我們常說:“現代的文盲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沒有掌握學習方法的人”,因而我在教學過程中特別重視學法的指導。讓學生從機械的“學答”向“學問”轉變,從“學會”向“會學”轉變,成爲真正學習的主人。這節課在指導學生的學習方法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方面我主要採取以下方法:

四、說學法

1、創造條件,促進學生之間的交流和溝通;透過師生互動教學,把教師的教轉化爲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與合作,防止教師進行單向資訊的傳遞。

2、讓學生把書本知識與現實生活有機結合起來,轉變被動學習方式,在學習活動中理解知識、運用知識,並能創新知識,培養抽象思維能力、分析歸納能力和理論聯繫實際能力。

五、說教學程序

在這節課的教學過程中,我注重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條理清晰,緊湊合理。各項活動的安排也注重互動、交流,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主動性。

1、匯入設計

課堂匯入的好壞,對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主動性,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直接影響着一堂課的教學效率和效果。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所以在匯入時應儘可能激發學生的興趣。爲此,我在一開始便向學生展示我國三位航天英雄(楊利偉、費俊龍、聶海勝)的圖片,學生興趣大增,然後請學生講述我國神舟飛船的發展歷程,並加以適當的補充說明。此時,讓學生從哲學上來思考,神舟飛船的發展歷程體現了什麼哲學道理?(量變與質變關係原理)任何事物的發展都是量變與質變的統一,因此我們要學會用量變引起質變的道理看問題。

2、新課講授

(1) 用量變引起質變的道理看問題的方法論意義

① 對教學難點“要堅持適度原則”的教學,具體說明如下:

請學生回憶神舟飛船的發展歷程,思考飛船升空的過程中速度是否越快越好?然後透過對飛船速度快慢對飛船影響的分析,說明要保持事物穩定的性質和狀態就必須把事物的量變控制在一定的範圍和限度內,所以“要堅持適度原則”,並着重分析了什麼是“適度”。然後,在教師的引導下,請學生聯繫實際討論,從正反兩方面舉例說明堅持適度原則的重要性,以培養學生理論聯繫實際、學以致用的能力。

② 關於不失時機的促成飛躍的教學

首先提問學生思考事物爲什麼要從量變到質變?如果事物的變化永遠維持在一定量的範圍內會有什麼結果?不會有發展,不會前進,所以當量變積累到一定程度爲了實現事物的發展我們必須使事物發生質變,發生飛躍,並且要把握時機。請學生根據神舟飛船發展歷程說明抓住時機實現事物飛躍、發展的重要性。同時,請學生聯繫自身實際舉例說明現實生活中不失時機促成飛躍的事例。

事物要發展,發生質變必須先有量變,所以我們必須重視量的積累。

③ 關於“重視量的積累”的教學,有一點要特別注意:

事物的變化發展總是從量變開始,積累到一定程度從而發生質變,因此爲了實現事物的發展我們必須重視量的積累。請學生運用知識聯繫神舟飛船的發展歷程說明這點,並對學生現在學習過程中的知識積累與以後自身的發展之間的關係聯繫課本知識特別加以分析,以深化學生對現在知識學習重要性的認識。學生回憶前一框題量變引起質變的形式,除了有數量的積累之外還有對結構的優化組合,所以在這裏特別提請學生注意重視量的積累既有數量的積累變化,還有對結構的優化。並聯系我國現在發展過程中的西部大開發、中部崛起、東北部老工業基地的振興的政策對優化結構的重要加以說明分析。然後請學生聯繫學習的實際情況說明優化結構對學習效率的重要影響。

(2) 關於教學重點“把遠大理想、崇高目標與腳踏實地、埋頭苦幹的精神結合起來”的教學

請學生回憶神舟飛船的發展歷程思考神舟飛船從一號到六號,實現從無人到載人的發展,其中無數次的對飛船的修改、設計,這些都與我國幾代航天人的努力密不可分,纔有了中國人千年飛天夢想的實現。所以用量變引起質變的道理看問題還告訴我們青年學生要學會把遠大理想、崇高目標與腳踏實地、埋頭苦幹的精神結合起來。

① 要學會從現在做起,從小事做起,珍惜現在的學習

② 勿以善小而不爲,勿以惡小而爲之

因爲量的積累包括兩個方面:好習慣、好思想、好作風的積累有助於提高個人的修養和行爲,而壞習慣、壞思想、壞作風的積累則會使我們往壞的方向變化,甚至使我們走入歧途。

(3) 關於本框小結

爲了使學生對本框知識有個整體的把握,本框小結即用量變引起質變的道理看問題的方法論意義和對我們個人的現實指導意義,請學生歸納總結。

3、課堂鞏固練習

鞏固新知識是課堂教學不可缺少的過程,練習應以提高學生技能、發展能力爲目標。高中哲學常識的教學更要突出培養學生的辨證思維能力、對社會政治經濟等各種現象的觀察、分析能力、把握前後知識間的聯繫能力。據此,設計以下練習:請學生運用哲學道理全面分析“三個和尚沒水喝”的典故。

4、佈置作業

請學生運用量變引起質變的道理分析我國21世紀“新三步走”的戰略目標。

六、說媒體

雖然目前的教學裝備已有很大改善,多媒體教學已經普及。但這節課我仍然選擇的是傳統教學手段,因爲這樣不僅有助於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而且能使學生集中精力學習而不會把注意力放在多媒體上面,從而提高學習的效率。

以上就是我對這節課的設計與想法,不當之處,請各位評委老師指正。謝謝!

高中說課稿 篇2

籃球運動是由跑、跳、投等動作組成,是在快速、激烈、對抗的情況下透過傳遞、拋接、運拍,最終把球送入固定籃圈的一項綜合性的體育運動,具有集體性、競爭性強、趣味性濃等特點,籃球賽攻防頻繁,技術動作多樣,使之富有吸引力,深受廣大中學生喜愛。透過籃球運動,可以發展學生跑、跳、投等基本活動能力,提高靈敏、速度、力量、耐力等身體素質和動作的準確性、協調性,增加內臟器官的功能。同時還能培養學生勇敢頑強、機智、果斷、勝不驕、敗不餒等優良品質和團結一致、密切配合的集體主義精神。是一項有很高鍛鍊價值的運動項目。

一、說教材

(一)教學內容:籃球:1)原地雙手胸前傳接球,2)單手肩上投籃。 本課教學內容是籃球運動中的單手肩上投籃和雙手胸前傳、接球。單手肩上投籃和雙手胸前傳接球是籃球運動中主要的基本技術,是全隊進攻的重要手段,起着組織全隊相互配合的重要橋樑作用,是高中籃球教學重要組成部分,是更好地學習各種技術和戰術的基礎,傳接球技術好壞直接影響到集體力量的發揮和戰術的配合的質量,所以我們必須高度重視學習和掌握這一技術。單手肩上投籃、傳接球技術的基本方法並不複雜,但要做到準確、熟練、隱蔽、快速,同時要迅速轉換銜接其它技術動作,就比較困難。因此,本課着重要解決在各種情況下學生控制並支配球的能力,鞏固提高運球、雙手胸前傳接球技術同時加強準確性、熟練性,爲以後的教學競賽和學生終身體育打下良好基礎。

(二)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進一步建立運球,雙手胸前傳接球動作概念。

2、技能目標:鞏固提高運球、傳接球技術動作和對球的控制能力、支配能力,發展靈敏、速度耐力等身體素質。

3、情感目標:培養學生勇敢、機智、果斷、勝不驕、敗不餒的優良品質和團結一致、密切配合的集體主義精神。

(三)教學重、難點:

重點:單手肩上投籃 --投籃動作標準,手型正確。

雙手胸前傳接球--準確的手型及傳接球的準確性快速能力。 難點:單手肩上投籃 --上下肢協調配合和拿球時手心空出。 雙手胸前傳接球 --上下肢協調配合和手對球的控制支配能力。

二、說學情

本次課的授課爲中專部兩個班級合班,共七十人。體育的運動技能有差異,加上中專學生有較強的創造能力和自學能力,本課採用了講解、示範、啓發、模仿、創新、競賽等教學方法,以及各種新穎的練習方法。循序漸進、層層深入、層層剖析,充分挖掘每個學生的潛在能力,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更好地促進學生努力達到教學目標。

三、教學方法

本課的教學指導思想主要採用教師啓發指導,學生反覆練習的教學策略,發展學生的個性,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運用靈活多變手段,做到身心結合,努力達到教學目標。

全課的組織結構不拘泥於過分的統一規整,而以服務練習與教學爲目標,力求合理、緊湊、流暢、新穎。

全課教學的內容及手段,用分組輪換的教學方法,可以在有限的時間和場地內增加學生的練習效果。用比賽法引起學生學習興趣,增強團隊精神。

四、教學過程:

(一)引起注意階段;

1、課堂常規 2、本課的教學內容目標及要求

(二)激發興趣階段;

1、遊戲:“喊數抱團”

爲了使學生注意力集中,精神振奮,同時達到熱身效果,安排了遊戲“喊數抱團”,

2、熟悉球性(4’)

教師先進行各種方法練習和講解,然後學生自由模仿創新練習。組織形式爲散點。學生透過各種練習,培養學生的球感和對球的興趣,改善手對球的控制和掌握能力,進一步熱身,同時活躍課堂氣氛,爲基本部分做充分的準備。

(三)接受新知識階段;

3、原地兩人一組雙手胸前傳接球(3’)

要求:前臂發力前伸,手腕急速向外翻轉,肩、肘、腕關節放鬆,全身協調.

4、原地兩人一組運球雙手胸前傳接球(2’)

要求:運、傳、接運用協調,且要迅速轉換銜接。

5、的練習主要爲了進一步建立雙手胸前傳接球動作概念,掌握傳接球的手法、上下肢協調配合,加強運球和傳接球的銜接。

5、要求:運球和傳球,接球和運球要相互銜接好、順,逆方向都要練習。目的是利用運球和傳接球動作有機緊密銜接,快而連貫,更進一步提高傳接球和支配球的能力,使學生全面發展身體素質和技術水平。

6、連續傳接球(接龍)比賽

透過比賽,進一步鞏固和提高雙手胸前傳接球技術,提高傳接球的準確性、熟練性以及快速傳接的能力。同時培養學生機智果斷、勝不驕、敗不餒的優良品質和團結一致,密切配合的集體主義精神。

(四)全面發展素質階段;

(五)恢復整理階段;

1、伸展放鬆操:在教師帶領下學生透過模仿練習,促使學生消除肌肉的疲勞,身心得到恢復。2、對本課進行小結,佈置收回器材

五、場地器材:

1、場地:籃球場一片;2、籃球41只,球筐4只,

六、預計教學效果:

預計平均心率爲:130--135次/分,

最高心率爲180次/分,出現在三十五分鐘

運動密度約爲45%,運動負荷爲中等。

高中說課稿 篇3

一、學生分析

1、 學生的學習心理及思維分析

本人任教的是普通中學學生,本節內容是高一上學期的教學內容,處於此時期的學生,有意記憶逐漸佔重要地位但無意記憶還比較明顯,但還遠未達到習慣注意的境界;思維上從具體的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轉變;學習興趣上大多數學生處於操作興趣與因果認識興趣之間,興趣的'穩定性較差。

2、 學生學習本節的基礎知識分析

(1)牛頓第一定律在初中的學習中已作了介紹,但所任教學生中考成績分佈對於全體學生來說處於中檔水平,這部分學生對於原有知識大多停留在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階段。如果你提問學生力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嗎?大多數學生都知道正確答案。但如果拿具體的過程提問,如我們推桌子,桌子就運動起來了,但我們停止推,桌子馬上也就停下了。提問學生解釋一下這一現象,大都數學生都會回答,推力使物體運動。

(2)初中關於牛頓第一定律的學習只處於定性理解的層次,慣性由質量決定這一概念將是本節課的重點內容。

3、 學習本節的思維障礙分析

學習本節的思維障礙主要是先入爲主的生活觀念形成的思維障礙,錯誤的生活觀念對物理概念的形成、物理規律的正確理解起一定的消極用用。許多學生在學習運動與力之前都有這樣的看法,認爲靜止的物體,用力推動它,它纔會動動,力停止作用時,它就會立即停下來,推動物體的力越大,物體運動的就越快,速度就越大。但由於原有的生活觀念和經驗,往往比較頑固,學生往往不能馬上改正,所以學了之後仍有一部分學生受原有錯誤的生活觀記和經驗的干擾和影響,不能建立正確的物理概念。其次概念不清也是本節學習的一個思維障礙,很多同學對於慣性的概念理解不清,認爲速度大的物體慣性也大。

二、教材分析:

本課是人民教育出版社(20xx年版)實驗教科書物理第四章第一節內容。

1、 本課內容的地位與作用

物理學的研究對象是自然界中的客觀物體及其運動規律。關於運動與力的研究在幾千年前就已經開始,而近代物理也是以伽利略研究力與運動關係爲起點的,所以運動與力在人類的物理髮展史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而高中階段的物理學習運動與力也是一條主線,有人說學好了運動與力就學好了高中物理,可見運動與力在中學物理教學中的也是非常重要的。而本節牛頓第一定律屬初高中知識的結合部。學生在初中學習中,已經瞭解了牛頓第一定律的基本內容,我們應該以初中知識爲生長點、以教材內容爲線索,重點放在科學方法教育與思維能力培養。

2、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 理解牛頓第一定律的概念。

(2) 質量是慣性的唯一決定因素。

(3) 能運用慣性定律解釋生活中的一些例子及現象。

過程與方法

(1)知道牛頓第一定律的建立過程

(2)教給學生研究物理學的正確方法和培養學生邏輯推理的能力。

態度情感價值觀

培養學生不迷信權威,敢於質疑、敢於批判、敢於創新,以實驗爲檢驗科學理論唯一標準的意識。

3、 重點與難點

牛頓第一定律的概念及慣性在生活中的應用是重點,理解力不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而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和理解質量是描述慣性的物理量是難點。

4、 教材處理

就三維目標來說本教材相比於舊教材更加重視過程與方法,態度、情感、價值觀這二個維度目標。如關於"運動狀態"這一純知識點內容,用了簡化處理。從亞里士多德的理論到牛頓定律的建立,應注重分析思維方式、科學研究方法的變化過程,要讓學生了解爲常觀經驗出錯主要是科學研究方法的問題,本節課的除了知識主線,還以以科學方法的發展,學生對科學方法的初步接觸,瞭解,進一步認識等落實爲另一主線。對於理解質量是慣性的決定因數,沒有采用課本所用的觀察實例的方法。而是採用了師生共同完成的設計性實驗。其原因:1、如果學生以常觀的生活經驗,因爲剎車貨車比小車停下慢,所以質量大的物體慣性大。那麼學生就容易得出,質量爲m的本塊以V初速度在地面上運動的時間應小於質量這2m的木塊以同樣的初速度在地面上運動的時間。再則在方法上範了亞里士多德的錯誤,觀察現象-----忽略其他的可能因素(如剎車的力是不是一樣,他們的初速是不是一樣等)----直接得陳述性結論,沒有用實驗加以證明。2、由於學生的思維特點與基礎的原因,讓學生獨自設計是不太現實的,在師生共同設計此實驗的過程,學生又進一步理解了,科學的研究方法。

三、教法與學法

教法:運用談話法(讓學生解釋演示實驗,老師提問)使學生原有的錯誤知識體系出現矛盾,引起頭腦風暴。運用講授法對牛頓定律的建立過程作介紹,培養學生學習物理的科學方法。運用多媒體教學法,對伽利略的理想實驗作模擬,使學生理解理想實驗的重要性。對於學習慣性與質量和速度的關係這一內容 上實行學生實驗探究法、小組討論法,讓學生明白質量是慣性的唯一決定量。在各方法的使用過程中注意啓發性。

學法:重視學生的學習主動性,特別是運用講授法教學時,不時地提問引起學生思考避免學生進入被動學習狀態。小組討論、小組設計性實驗,使學生學會合作學習,樂於探究。

四、教學程序

1、引入

演示實驗(1):推桌子,桌子運動;不推,桌子馬上停下來。

學生動手:推桌上的一本書,橡皮等。

透過老師與學生之間的對話,從現象得出結論。

結論:沒有力的作用,物體都將停在某一位置。

原有初中所學知識:力不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

把學生原來的知識打亂,給學生製造頭腦風暴。再運用一句話把學生的思維帶到研究物理研究史。其實這個問題幾千年來,一直是物理學在研究的問題

2、介紹關於運動與力關係的物理研究史。

(1)介紹亞里士多德的研究方法以及得出的結論。

介紹亞里士多德注意二點:1、介紹一下亞利士多德對人類社會的貢獻,不要讓高中學生覺得他是個老範錯的笨蛋,其實亞里士多德是一個非常偉大的人。2、介紹一下亞里士多德的結論與研究方法,並讓學生明白其實剛纔使用的方法與亞里士多德其實是一樣的。並且由於這個解釋符生活經驗,以致他的結論存在了二千年。

(2)介紹伽利略的研究方法及成果,以及對物理學的貢獻,討論伽利略研究方法對人們的意義。介紹理想實驗。

介紹伽利略裏要注意以下以點:1、突出伽利略不迷信權威、敢於質疑、敢於批判、敢於創新的精神,引起大家的精神上的共鳴。達到提高學生道德情操的目的。2、重點講解伽利略的分析過程,以及研究方法,讓學生領會這種思維方式,並初步瞭解他的研究方法。3、介紹伽利略的理想實驗,讓學生理解科學研究中理想化實驗的重要性。4、伽利略的貢獻,他用實驗的方法代替思辯、演繹的方法是科學研究吏上的一次大的飛躍。這使他成爲了現代物理之父。5、強調物理是一門實驗科學,實驗對於學習物理的重要性。

(3)比較亞里士多德與伽利略的研究方法,分析亞里士多德得出錯誤結論的原因。

透過分析亞里士多德的錯誤之處,讓學生認識到原來出來的由現象得出的結論與理論產生矛盾的原因。進一步理解到原來的思辯方法對於研究社會科學有一侷限性。並初步形成伽利略的科學研究方法。透過介紹姆潘巴現象介紹,讓學生分析姆潘巴現象這一謬論形成的原因,進一步促進學生的正確科學方法觀形成。

(4)介紹牛頓的研究方法以及對物理史的具大影響。重點分析牛頓第一定律。

牛頓對開普勒、伽利略、迪卡兒等一批前人理論進行分析,吸收了他們的思想,運用數學方法,使物理學成爲一個能表述因果關係的完整體系即經典力學體系,他是力學領域的一個集大成者,是到目前爲止世界上最偉大的科學家之一,他的理論一度被人們認爲是物理學的終結理論。牛頓這種分析綜合加實驗驗證的科學方法在當前的科學研究中有着無可替代的作用,讓人們認識到可雖然我不是很聰有,但我如果站在先人的肩膀上,哪麼一定比他們看得更遠,激厲着人們不斷前進。

(5)介紹一下當前關於運動與力研究情況,使學生的學習能面向未來,並初步形成終身學習的意識。並對激發部分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

3、運用牛頓定律解釋前面的演示實驗,運用牛頓定律解釋生活中的一些實例。

(1)、牛頓第一定律是本節的知識重點,理解和運用牛頓第一定律需要不斷的練習加以強化。(2)、所學的知識要聯繫實際,這樣才能使學習有明確的目的性。

4、對於慣性的理解

對於慣性的理解分二個部分,一個是對慣性概念的理解,使用方法是先解釋生活中的慣性實例(這些實驗包括有益慣性和有害慣性),讓學生舉例,加深學生的認識。二是對慣性大小的理解,這部分內容的認識,爲下面的師生設計性實驗,作鋪墊。(如在F相同的情況下,使物體停下來所用時間多的物體慣性大,而在時間相同時,改變相同的運動狀態用力大的物體慣性大,最後得出。F與T乘積大的物體慣性大,有利於下面,設計性實驗的開展。

5、 學生討論設定實驗,探索慣性與質量以及速度的關係。

在做這個設計性實驗時,應充分體現出老師主導,學生主體這一指導思想。

教師先強調下科學研究方法。觀察提問---合理假設-----實驗驗證-----得出結論

帶領學生觀看多媒體。再讓提問學生,慣性可能與哪些物理量有關。引導學生得出結論。

可能與質量與速度有關。提問:慣性與質量與速度有關嗎,是什麼樣的關係?

(1)假設慣性由與質量有關

質量不同的物體以相同初速,用外力使他停下,用實驗驗證他們的慣性大小。當然我們用相同的力作用,測使其停下的所用時間來比較慣性大小與用相同的時間下,測使其停下來所用力的大小來判斷。也可以直接測F與T,用他們的積來判定慣性大小。

質量與慣性的研究思路,透過老師不斷的啓發,學生的思考來完成。

(2)假設與速度有關

我們使用同的質量的物體,不同速度下改變運動狀態。如2V----V與V----0來比較,測量他們的慣性情況。由於速度2V---V不好控制,所以我們可以用2V----0與V----0進行比較,如果前面所測的F、T積是後面二倍的話,哪麼他們的慣性就一樣。

同樣分析這個實驗設計思路時,應注意方法的落實,與學生的思維過程,讓學生慢慢形成這種思維方式。而不是簡單地由教師講讓學生去理解。重在方法

5作業設定。

(1) 一個同學說,向上拋出的物體,在空中向上運動時,肯定受到了向上的作用力,否則它不可能向上運動。試分析這位同學的說法。

(2) 飛機投彈時,如果發現目標在飛機的正下方纔投炸彈,能擊中目標嗎?爲什麼?

(3) 地球在從西向東自轉,你向上跳起來後,爲什麼還落到原地,而不落到原地的西方?

(4) 課後分小組實驗慣性質量和速度的關係。

高中說課稿 篇4

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今天我爲大家說《新文化運動》一課。我將從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教法學法,教學過程四個方面來說課。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

《新文化運動》一課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八年級上冊中國近代史第二單元“近代化的探索”的第9課。本課內容包括《新青年》的創辦、“新世紀的曙光”兩個子母的內容。新文化運動上承北洋軍閥統治,下啓五四運動和中國共產黨的誕生,跨越新舊民主革命兩個時段,在本冊教材中具有承上啓下的地位。

科學的教學目標具有良好的激勵和導向作用。根據課標要求,結合教材內容和學生實際,我擬定了如下的三維教學目標:

(二)、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透過課堂教學,讓學生了解新文化運動興起的時間、標誌和主要內容;透過分析新文化運動興起的原因,培養學生多途徑獲取歷史資訊的能力:透過對新文化運動的評價,培養學生用聯繫的,全面的觀點分析評價歷史問題的能力。

2、過程於方法:在感知理解新文化運動基本史實的過程中,掌握對歷史現象進行歸納總結的方法;在分析新文化運動興起的原因的過程中,掌握史料分析合作探究的方法;在賞析本課插圖的過程,學習以圖證史的方法。

3、情感態度、價值觀:透過瞭解新文化運動的發展歷程,使學生學習新文化運動的倡導者爲拯救國家、改造社會而不斷追求真理的奮鬥精神,培養學生愛國主義情感和社會責任感;透過創設情境,帶領學生參觀北京大學,激發學生對名校的嚮往之情,增強學生的學習動力。

在教學目標和教材內容的指引下,結合學生知識儲備,我擬定了如下的教學重、難點:

(四)、教學重、難點及依據

重點:新文化運動的內容及影響。

依據:新文化運動倡導的思想,在今天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過程中仍具有現實的意義,學生應重點掌握。新文化運動是中國人向西方學習在思想領域的一次探索,爲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提供了思想基礎,學生應該重點掌握。

因此,將“新文化運動的內容及影響”作爲本課的重點。

難點:新文化運動興起的原因。

依據:新文化運動興起的原因是多方面,由於初中學生認識問題能力有限,不能全面的分析新文化運動興起的原因。需要指導學生掌握分析歷史事件發生原因的一般方法:從政治、經濟、思想文化等各方面進行分析歸納,並讓學生認識到任何一個歷史事件的發生,都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因此,將此處作爲本課的教學難點。

二、學情分析

八年級學生已不像七年級學生那樣對歷史課充滿新鮮與好奇,也沒有九年級學生面臨的升學壓力,更由於功課的增加以及觀念上的影響,他們對歷史課的學習興趣與學習主動性開始下降。同時,他們又經過一年多的學習,理解、分析、概括、比較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且具備一定的邏輯思維能力,學習的創造性得到了一定的發展,這爲本課的學習奠定了一定的基礎。

三、教法學法

(一)教法

針對八年級學生學習歷史課的興趣與主動性逐漸下降的情況,爲了增加學生的興趣,我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技術輔助教學,注重情境創設,實踐探索,歸納總結,情感昇華,以人物帶事件教學法爲主,輔之以閱讀指導法,圖表法,合作探究法。採取以下幾種方法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二)學法

在學法指導上我注重以學生爲中心,指導學生在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的過程中學習歷史探究方法,提高學生總結歸納能力和解決歷史問題的能力。

四、教學過程

(一)匯入

展示幾張北京大學的代表性照片,提問:大家瞭解北京大學嗎?瞭解它的歷史嗎?知道1915年的北京大學發生了一件什麼重要事情嗎?設定懸念,匯入新課。

(二)新課教學

充分利用本課涉及歷史人物及作品多的特點,爲了激發學生興趣,增強學生參與度,我將本課設計成“北京大學傑出人物”展,將各個子目的內容融入各個展廳,我就是帶領學生參觀北京大學校史館“北大傑出人物”展的導遊。

第一展廳:北京大學校長

首先帶領學生進入第一個展廳:北京大學校長,在本展廳中我着重介紹1916-1927年間任北京大學校長的蔡元培先生,介紹他的“思想自由,相容幷包”的教育理念,以及在這一理念下聘請新文化運動領導者來北京大學任教的史實,激發學生對名校的嚮往感,從而使學生樹立遠大理想,增強學生奮發學習的動力。

接下來提出問題:蔡元培都聘請了那些人物?他們到底有哪些才能,做出了哪些貢獻才使蔡元培先生要聘請他們去北大任教呢?設定懸念,帶領學生進入第二個展廳。

第二展廳:新文化運動旗手

在本展廳中,我設計了“圖文結合說歷史”和“論從史出”兩個活動環節,讓學生掌握新文化運動興起的時間,旗幟,主要陣地及前期的部分內容,培養學生多方面提取資訊的能力和歸納總結的能力。

第一板塊:“圖文結合說歷史”。讓學生在閱讀教材的基礎上,透過PPT展示陳獨秀的照片, 《新青年雜誌》、《新青年》的圖片,讓學生圖文結合的講述新文化運動興起的時間,口號,主要陣地等基礎知識,達到夯實基礎的目的。

第二個板塊:“論從史出”。精選陳獨秀在《新青年》上發表的文章《警告青年》的核心內容作爲材料,並就此提出問題:這段材料中的德先生和賽先生指的是什麼?反映了陳獨秀的什麼思想?讓學生帶着問題,以自主學習的方式分析材料,教師適時做點撥,從而讓學生歸納出這段材料所反映的思想,理解科學與民主的含義,掌握新文化運動的旗幟和前期部分內容(即提倡民主,反對獨裁專制,提倡科學,反對迷信盲從)。

新文化運動不僅包括思想革命而且也包括文學領域的革命,帶領學生進入第三個展廳,一起去感受轟轟烈烈的文學革命。

第三展廳:“文學革命”主將

在這個展廳中我設計了“知識馬賽克”和“合作探究”兩個自主活動,讓學生識記新文化運動的主要內容,代表人及其作品,合作探究新文化運動興起的原因,掌握分析歷史事件原因的一般方法,提高學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和分析歸納能力。

第一個活動:透過PPT展示胡適照片以及他的作品《文學改良芻議》的核心內容,魯迅的照片及《逛人日記》的封面,讓學生結合教材內容總結歸納新文化運動的主要內容(即提倡新道德,反對舊道德,提倡新文學,反對舊文學)在此基礎上,讓學生回顧上個展廳的內容,完成“知識馬賽克”,達到對新文化運動內容這一重點知識的掌握。

接下來,提出問題:有人說新文化運動是幾個青年憑空造出來的,你同意這種觀點嗎?爲什麼?提出這個問題,進入第二個活動。

第二個活動:透過播放錄像《世紀中國》中“袁世凱祭祖、祭天、復辟帝制”的片斷,自然引入新文化運動興起的原因分析,提示學生分析歷史事件原因的一般方法:從政治、經濟、思想文化等各方面進行分析歸納,學生積極發言,教師引導總結新文化運動興起的各方面原因,讓學生認識到任何一個歷史事件的發生,都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從而幫助學生樹立全面的看待問題的觀點。

1917年,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的勝利使中國先進的知識分子看到了“新世紀的曙光”,那麼這縷“新世紀的曙光”是什麼呢?中國的知識分子又是怎樣學習和傳播的呢?下面進入第四個展廳。

第四展廳:中國馬克思主義的先驅

首先透過展示李大釗的照片,李大釗的《庶民的勝利》和《布爾什維主義的勝利》的核心內容節選以及《每週品論》的封面照片,讓學生感知新文化運動後期先進知識分子宣傳馬克思主義思想的史實,使學生掌握新文化運動後期的主要內容,在此基礎上回顧前面內容,從而全面掌握新文化運動前後期的內容,爲探究新文化運動的影響做好鋪墊。

在掌握新文化運動興起的原因和內容的基礎上,帶領學生評價新文化運動。透過課堂教學讓學生認識到新文化運動是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運動。接下來引導學生全面分析新文化運動的影響,提示學生分析歷史事件影響的一般方法:把歷史事件放入歷史長河中,用聯繫的,全面的觀點去分析這一歷史事件的積極和消極影響,學生髮言,教師引導總結,最終形成對新文化運動客觀的評價。在此過程中,培養學生評價歷史事件的能力,形成用聯繫的全面的觀點看問題的習慣。

(三)知識小結

在完成參觀後,用課堂問答的方式總結全課知識,以提綱形式展示,便於學生掌握。

(四)課堂練習

透過設計“趁熱打鐵”活動來檢測本課的學習效果,從而查缺補漏,達到改進創新,鞏固知識的效果。

(五)課外拓展

透過設計“史海拾貝”環節,透過設問,來激發學生興趣,從而增加學生的歷史積澱。

以上就是我對《新文化運動》的說課設計,在講述過程中如有不妥之處,敬請各位老師、同學批評指正,謝謝大家!

高中說課稿 篇5

各位老師:

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敘文的開頭技巧》。下面我將從教材、教學目標、教法與學法、教學過程、效果反思五個方面對本課進行說明。

一、說教材

在每次月考閱卷時,老師們總是悲憤:學生的作文的開頭平淡、與主題無關、入題慢等。《敘文的開頭技巧》主要由記敘文開頭的技法和典型的開頭示例及一篇病文例文組成。主要目的是給學生直觀的感受,讓學生掌握方法,根據掌握的方法學寫開頭。

二、說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

(一)1、掌握一點記敘文的寫作技巧。 2、提高一點記敘文的寫作能力。 3、培養一點寫作興趣。

(二)過程與方法目標:篩選資訊,根據老師提供的方法及示例,理解並掌握開頭方法。

(三)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瞭解並掌握記敘文的開頭技法,愛上寫作。

教學重、難點:揣摩記敘文的開頭的技法並學會運用。

理論依據:現代教育理論認爲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教給學生方法,無疑給學生插上起飛的翅膀。

學情依據:學生透過讀導學案上的方法講解及示例,加上已有的閱讀基礎,有助於理解相關寫作技巧。讓學生根據示例學寫開頭,長久訓

練,學生就能掌握技基本的、常用的技法。

三、說教法、學法

教法:

1、示例法:直觀、形象,引發學生興趣。

2、穿針引線法:以“記敘文的開頭用了什麼技法,好不好,爲什麼”等問題穿針引線,在關鍵處啓發引導,點撥方法。

學法:

1、自主探究法:個人自主探究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2、合作學習法:組內合作“練三兵”(兵帶兵、兵練兵、兵考兵),組外對抗有競爭。

3、活學現用法

理論依據:新課標要求“老師要讓學生成爲學習活動中的主角”、“ 應創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積極開發課程資源,靈活運用多種教學策略,引導學生在實踐中學會學習”,只有堅持“以人爲本”和語文“工具性與人文性相結合”的原則,選擇最適合的教法與學法,才能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調動其積極性,促進其發展,因此本課我主要採用了以上教法、學法。

四、說教學程序

(一)、創設情景,激趣匯入。

教你幾招,有招數,有示例幫助理解。

理論依據: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引發學生興趣,激發探究慾望。

(二)、活學活用、理解記憶。

請你品招環節,學生根據學案支的招數,理解、品味幾篇作文開頭,加深理解、記憶。

2、搶答:小組競爭。

(三)、修改病文,加深理解。

1)、讀病文,自己找病因並作修改。

2)、小組合作交流,選出美段落交流。

學情依據:1讀病文,自己找病因並作修改,是因爲學生根據以往的知識積累能自己提出問題、解決問題,沒有難點。而在美段落設計合作交流、是因爲學生思想不一致,一千個觀衆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交流會豐富學生的寫作思路。

(五)、修改自己的某篇作文開頭,拓展運用

理論依據:得法於課內,得益於課外。從關注書本到聯繫平時作文,學以致用,在學用結合的過程中,學生形成能力。

設計這一環節並及時反饋,以鞏固重點、突破難點。

(六)、教學小結,談話昇華

五、說效果反思

“品招環節”所選文章開頭離學生較遠,學生沒有閱讀全文,不便於學生理解,如果換成所學課文的開頭,接近於學生的認知水平,教學效果會更好。

高中說課稿 篇6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力的合成》是人教版必修(一)第三章第四節內容. 學生在初中已經學過同一直線上二力的合成;在高中已學習位移、加速度等矢量,學習了力的圖示和三種基本性質力,這些都對本節內容起了良好的鋪墊作用。本節內容進一步介紹矢量運算普遍遵守的法則——平行四邊形定則,這是矢量運算的工具,同樣是高中物理的基石。

力的合成是解決力學問題的基礎和工具。後續課的學習中,對牛頓第二定律、物體平衡、動量定理的理解和應用都會產生重要影響。這節課前接三種常見的力,後啓力的分解和力學的一些重要定律的應用,因此這節課在物理學體系中的地位和作用至關重要,

2.教學目標

A、知識與技能目標

理解合力、分力、力的合成、共點力的概念。理解力的合成本質上是從作用效果相等的角度進行力的相互替代。會用力的合成的平行四邊形定則進行力的合成。

B、過程與方法目標

培養學生的實驗能力,理解問題的能力,應用數學知識解決物理問題的能力。進行科學態度和科學方法教育;瞭解研究自然規律的科學方法,培養探求知識的能力。樹立等效觀點,形成等效思想,這是非常重要的處理問題的思想。

C、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培養學生善於交流的合作精神,在交流合作中發展能力,並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透過力的等效替代,使學生領略跨學科知識結合的奇妙,同時領會科學探究中嚴謹、務實的精神和態度。讓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活動,設疑、解疑、探求規律,使學生始終處於積極探求知識的過程中,達到最佳的學習心理狀態。

根據以上分析確定本節課的重點與難點如下:

3、教學重點:運用平行四邊形定則求合力。合力與分力的關係

教學難點:利用探究實驗得到合力和分力的大小和方向,猜想它們之間所遵循的運算規律。

二、教法與學法

教法:平行四邊形定則是矢量合成的工具,是高中物理的重點和難點,要讓學生能接受平行四邊形定則就要讓學生親自去體驗、去探究、去得出結論,這是突破難點和重點的重要手段,因此本節課選擇以探究實驗法爲主進行教學,同時輔以啓發式教學。

學法:學生以實驗爲載體,主動探究,互相協作,分析討論,實現由學會到會學的轉變。

三、教學過程

教學設計思路爲:力的等效——力的替代——尋找等效力——平行四邊形定則。教學分成幾個層次:

用簡單的生活實例爲引入,分析斜拉索與橋墩都可以起到承擔橋樑重量的作用。一個大人與兩個小孩都可以提起水桶。這裏體現了等效替代的思想,近而得出合力、分力、力的合成概念。

如果要用一個力替代幾個力,如何替代。作用效果相同是關鍵,把同學們的精力集中到尋找等效力,看合力與分力到底存在怎樣的關係。

探究實驗與提水桶緊密結合。“固定橡皮條的一端,這橡皮筋就相當於那水桶;讓它沿一個方向形變,就相當於提起水桶;用兩個彈簧測力計拉動繩套就相當於兩小孩提水桶;再換用一個測力計拉動就相當於一個力提水桶。要讓這一個力去替那兩個力,就要使它們作用效果相同,也就要使橡皮筋向同一個方向形變相同。”透過這樣引導,進行對照,學生們透過對熟知的提水桶聯繫到我們要探究的合力與分力的關係上,目標明確,知道自己幹什麼,思維清晰,步驟清楚。

學生進行分組實驗探究,老師巡視給予指導,發現共性問題時集中分析討論。

學生探究成果初步形成,進一步提出問題:“建議同學們把合力的箭頭端分別與兩個分力的箭頭端做連接,組成了一個四邊形,這個四邊形有什麼樣的特點?”絕大多數組的同學說是平行四邊形。爲了培養學生科學嚴謹的態度,又提出:量量兩組對邊,檢驗是否是平行四邊形。透過連接圖形,學生在實驗中從感性直覺上升到理性認識。根據同學們的數據彙報,進行充分的討論交流,歸納總結得到平行四邊形定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