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演講稿>說課稿範文>

有關初中物理說課稿範文集合六篇

學問君 人氣:1.57W

作爲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時常需要編寫說課稿,認真擬定說課稿,優秀的說課稿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初中物理說課稿6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有關初中物理說課稿範文集合六篇

初中物理說課稿 篇1

一、說教材

1、教材內容要點:第一,浮力;第二,物體的浮沉;第三,浮力產生的原因。

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對浮力這一節內容的研究是在小學自然課和生活經驗中已經熟悉浮起的物體受到浮力並結合前幾節所學知識的基礎上綜合地應用液體的壓強、壓力、二力平衡和二力合成等知識來展開的。這一節是本章的重點和關鍵,對浮力的研究爲學習阿基米德原理、浮力的利用奠定了基礎。浮力知識對人們的日常生活,生產技術和科學研究有着廣泛的現實意義。

3、教學目的: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透過對這一節課的教學,要使學生知道什麼是浮力和浮力的方向,理解浮力產生的原因,理解物體的浮沉條件。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實驗操作能力、分析概括能力以及演繹推理能力等。還要培養學生探索求真知的精神,對學生進行實踐觀點的教育。

4、教學的重點與難點:浮力概念貫穿本章始末,與人們的生活密切聯繫,所以浮力概念的建立是本節課的一個重點。對物體浮沉和浮力產生的原因的研究,需要綜合應用舊知識來解決新問題,因而對理論分析和推理論證能力要求提高了。而初中生側重於對直觀現象進行具體、形象的思維來獲得知識。因此這兩個知識點既是本節課的重點又是難點。

培養學生的多種能力也是這節課的重點,這是素質教育對現代教學的要求。

二、學生分析

任教班級屬農村中學,多數學生上進心強,學習態度端正,有良好的學習習慣,但是缺乏一定的探索研究問題的能力。

浮力現象是學生在生活中比較熟悉的,也是他們容易發生興趣的現象。教學中要注意培養學生對物理的興趣,充分發揮演示實驗的作用,迎合他們好奇、好動、好強的心理特點,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15歲左右的初中生的思維方式要求逐步由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因此在教學中應注意積極引導學生應用已掌握的基礎知識,透過理論分析和推理判斷來獲得新知識,發展抽象思維能力。當然在此過程仍需以一些感性認識作爲依託,可以藉助實驗加強直觀性和形象性,以便學生理解和掌握。

三、教學方法

這節課可綜合應用目標導學、分組實驗、直觀演示實驗、講授和討論等多種形式的

教學方法,提高課堂效率,培養學生對物理的興趣,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望。充分體現以教師爲主導,以學生爲主體的原則。創設物理情境讓學生參與實驗設計,邊動手邊思考。從實驗數據總結出結論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四、教學程序

教學中要以瞭解、學習研究物理問題的方法爲基礎,掌握知識爲中心,培養能力爲方向,緊抓重點突破難點,具體設計如下:

1、新課引入:

以創設問題情境匯入新課。學源於思,思源於疑,一上課便以課文第一段文字引入課題,引導學生思考下沉的物體是否受到浮力,造成懸念,使學生產生強烈的求知慾和好奇心,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2、講授新課:

任何物理規律的發現和物理理論的建立都離不開實驗。這節課主要採用實驗的方法來建立浮力的概念。我將書中圖12-2這個演示實驗改爲學生探索實驗,培養了學生動手操作能力、觀察能力,增強了他們的感性認識。爲了使學生能認識到浮力是液體對物體向上託的力,這裏我增加設計一個用手託石塊使彈簧秤示數減小這樣一個隨堂小實驗,讓學生透過實驗概括總結出浮力的概念。在此基礎上請同學們從日常生活和常見的自然現象中舉例說明浸入液體中的物體受到浮力。

在研究物體的浮沉條件這個重、難點時,日常生活中一些錯誤的經驗或思維定勢會在學生頭腦中形成模糊的觀念,最突出的是"重的物體下沉,輕的物體上浮"。這裏可以演示一個小實驗:一根小鐵釘在水中下沉,而大木塊在水中會上浮,大木塊顯然比小鐵釘重。可能又有一部分同學這時會提出小鐵釘下沉是因爲鐵的密度大。教師可再演示一個小實驗:一個廢牙膏殼密度沒有變,空心時能浮在水面,揉成一團後在水中會下沉。說明密度也不是決定浮沉的條件。這樣經過演示,討論和分析,糾正了錯誤觀點,引導學生從運動和力的關係角度來討論物體的浮沉條件,對浸沒在液體中的物體進行受力分析,抓住比較重力和浮力的大小關係,根據二力合成知識,由學生討論得出物體的浮沉條件。

這時強調物體上浮、下沉是運動過程,此時物體受非平衡力作用。下沉的結果是沉到液體底部,上浮的結果是浮出液麪,最後漂浮在液麪。並再演示一下浸沒在水中的木頭的上浮過程,以加深印象。漂浮與懸浮的共同點都是浮力等於重力,容易使學生產生“物體的漂浮與懸浮是一回事或一個物體在同一液體中既漂浮又懸浮”的錯誤觀點,這時我用一個乒乓球和一個空心金屬球投入水中分別演示漂浮與懸浮實驗。使學生直觀比較出漂浮是物體浮在液麪的的平衡狀態,物體的一部分浸入液體中。懸浮是物體浸沒在液體內部的平衡狀態,整個物體浸沒在液體中。強調同一個物體在同一液體中既漂浮又懸浮是不可能的。揭示浮力產生的原因這又是一個重、難點。這時可請同學回顧做過的一箇舊實驗:六個面紮上橡皮膜的空心正方體,當它浸沒在水中時,六個面的橡皮膜均向內凹進,而且前後左右面凹進的程度相同,而下表面比上表面凹進的程度要大。引導學生密切聯繫原有的液體壓強與深度的關係,二力合成、二力平衡等知識,透過由淺入深分層次的分析,把突破難點的過程變成鞏固和加深對舊有知識理解應用的過程,變成培養學生分析能力的過程。由學生歸納總結出浮力等於物體受到的向上和向下的壓力差。最後再用如下演示實驗加以驗證:

(1)將石蠟投入裝水的燒杯中,觀察其受到浮力是否上浮;

(2)將石蠟放在另一燒杯底使其和杯底緊密接觸,沿杯壁緩慢注水觀察其是否上浮從而透過實驗證明前面理論分析得到的結論。並指出這也是物理學研究的方法:從實踐到理論,再用理論來指導實踐。達到從小培養學生研究物理的正確方法的目的。

至此,教材內容已經講授完畢,浮力作爲同學們新認識的一種力,它的三要素也就清楚明瞭。

根據農村學校學生情況,我繼續引導同學們思考課文後的"想想議議",由此引入對決定浮力大小因素的研究。學生經過合理猜想,討論,設計出探索決定浮力大小因素的實驗方案。透過學生分組實驗,得出浮力大小與物體浸在液體中的體積有關,與液體的密度有關,與物體浸沒後深度改變無關。受時間、器材限制,浮力大小與物體本身密度、形狀等因素無關可以透過演示實驗加以說明。這樣就爲下一節學習阿基米德原理留下懸念,作好鋪墊,同時也有利於學生形成知識結構。

3、反饋和鞏固:

這節課教學容量大,所以反饋和鞏固主要留待課後完成。如果課堂上有剩餘時間,可請同學回顧板書內容,歸納出透過本節課學到的三種測量浮力大小的方法。一是稱量法,爲下一節課理解阿基米德原理實驗作準備。二是受力平衡法,指出懸浮和漂浮的區別。三是求壓力差法,指出這是浮力大小的決定式。

4、板書設計 :

第一節:浮力

1、什麼是浮力

2、物體的浮沉

(1)下沉:F浮<G

(2)上浮:F浮>G

(3)懸浮:F浮=G

(4)漂浮:F浮=G--物體的一部分浸入液體中

3、浮力產生的原因

5、佈置作業:1、2、3、4、5

初中物理說課稿 篇2

1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知道溫度的概念,能說出生活和自然環境中常見得溫度值。能用溫度術語描述生活中的“熱”現象。

2.瞭解體溫計的工作原理,熟悉使用溫度計的過程,掌握它的使用方法,並學會攝氏溫度的讀法和寫法。

3.知道溫度的常用單位和國際單位制中的單位。

過程與方法

養成使用儀器和探究其物理原理的好習慣,體驗學會使用一種新儀器的愉悅心情。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透過探究,使學生體驗探究的過程,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興趣。

2.體會對溫度進行準確測量的必要性,養成採集準確數據的好習慣。

3.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

4.鼓勵學生自己查找資料,培養學生自學的能力。

2重點難點

1.重點 溫度計的使用。

2.難點 溫度計的使用。

3教學過程 3.1 第一學時 教學活動 活動1【匯入】溫度

五、教學過程

【引入新課】

熱現象是指與物體的冷熱程度有關的物理現象。

我們生活中都用哪些詞來形容物體的冷熱程度。(學生思考探究)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常用冷、熱、溫、涼、燙等有限的形容詞來形容物體的冷熱程度。這樣是否就能準確區分物體的冷熱程度呢?

學生議論。

教師講述:這樣的形容非常的粗糙。如:開水和燒紅的鐵塊都很燙,但它們燙的程度又有很大的區別(認同所研究的問題)。所以,在物理學中,爲了準確地描述物體的冷熱程度,我們引入了溫度這一概念。用溫度的數值比較準確區分物體冷熱程度。

【新課教學】

一、溫度與溫度計

1.溫度:表示物體的冷熱程度。

在生活與生產中常用攝氏度(℃)作爲溫度的單位。

在科學研究中使用熱力學溫度,有關熱力學的溫度,請同學們閱讀課文中“加油站”的內容。

2.單位:

①常用單位:攝氏度(℃)

②SI單位:開爾文(K)

3.熱力學溫度(T)與攝氏溫度(t)的換算關係:T=273+t

教師講述:溫度與人類生活息息相關,如:地球平均氣溫的升高使人們看到環境的污染導致“溫室效應”;“SARS”傳播期間,發病的一個重要標誌就是體溫升高;許多食品、藥品的保鮮、保質都要在一定的冷藏、冷凍溫度範圍內;氣溫的變化影響着人們的身體健康,農業生產、工業生產、科學研究的許多都要在一定溫度環境下進行……因此,我們需要了解有關溫度和溫度測量的知識。

教師講述:自然界中的物體,溫度高低相差很懸殊。請大家讀出圖各種物體溫度值,要求大家能說出生活中和自然環境中常見的溫度值,並能用溫度術語描述生活中的“熱”現象。

說明:引導學生參與探討,促進學生主動學習。

教師講述:我們對於溫度高低的判斷往往用面板的感覺。現在請同學們來做個實驗探究。三隻燒杯中分別裝有熱水、溫水和冷水,現請一位同學將左手食指伸入熱水中,右手食指伸入冷水中,停留一段時間後,將兩個食指同時放入溫水中。

說明:一名同學上前面來操作,同學們認真觀察,比較兩手指的感覺,說明了什麼?

教師講述:憑感覺來判斷物體的溫度高低是不可靠的,要準確地判斷就必須進行測量,要進行測量就要選擇科學的測量工具—溫度計。

二、測量工具──溫度計

教師講述:前面的學習中,我們已經使用溫度計測量過溫度。今天我們繼續學習一些溫度計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教師出示常用溫度計(實驗室溫度計、寒暑表、體溫表)實物掛圖讓學生觀察,並讓用手捏住溫度計使它升溫,放手使之降溫,引導同學們思考溫度計的原理。

提問:溫度計中液體上升和下降跟溫度的變化有什麼關係?爲什麼有這樣的關係?

學生討論、交流後並回答,老師給予適當的點評和引導。

學生意見統一後,教師予以概括總結並用板書。

1.液體溫度計的工作原理:根據( )液體的熱脹冷縮原理製成的。

提問:前面我們已經觀察過溫度計的實物和掛圖,都知道溫度計上都標有刻度,你們知道溫度計是怎樣刻度的嗎?

(引導學生找到溫度計刻度的方法)

學生討論、交流,教師作適當的啓發:冰水混合物的溫度爲多少?一個標準大氣壓下沸水的溫度爲多少?

學生討論後回答。

冰水混合物的溫度爲0℃,一個標準大氣壓下沸水的溫度100℃。

講述:攝氏溫度就把冰水混合物的溫度規定爲0℃,一個標準大氣壓下沸水的溫度規定爲100℃。

教師進一步提出問:1℃如何刻度呢?

學生思考,討論,形成正確的觀點後彙報,在0℃到100℃之間分成100等份,每一份就是1℃。

教師板書

2.攝氏溫度的規定

冰水混合物的溫度規定爲0℃,一個標準大氣壓下沸水的溫度規定爲100℃,在0℃到100℃之間分成100等份,每一份就是1℃。

教師向學生介紹桌上的溫度計是常用的溫度計,分別是實驗室用的溫度計、寒暑表、體溫表。

教師讓學生再仔細看一看桌上實驗室用的溫度計、寒暑表、體溫計的量程有何不同,想想溫度計中的液體有何不同。

(提示:常用溫度計的測溫物質應處於液態,才能正常使用。根據用途不同,實驗室用的溫度計、寒暑表、體溫計的量程不同。參考值:實驗室用的溫度計:-20℃~110C;寒暑表:-20℃~50℃;體溫計:35℃~42℃;固態汞熔點:-39℃;液態汞沸點:357℃;固態煤油熔點:低於-30℃;液態煤油沸點:150℃;固態酒精熔點:-117℃;液態酒精沸點:78℃。)

※工作液體的選擇原則:一是液體存在的溫度範圍要寬,即凝固點要低,沸點要高;二是液體的膨脹係數要大;三是液體要純淨,不沾污玻璃,不侵潤玻璃。

3.常用溫度計的種類:

(1)實驗室溫度計

(2)寒暑表

(3)體溫表

①特殊結構:縮口

教師講述體溫計盛水銀的玻璃泡上方有一段做得非常細的縮口,測體溫時水銀膨脹能透過縮口回升到上面玻璃管裏,讀體溫計時體溫計離開人體,水銀變冷收縮,水銀柱來不及退回玻璃泡,就在縮口處斷開,仍然指示原來的溫度。所以體溫計離開人體後還能表示人體的溫度。要使已經升上去的水銀再回到玻璃泡裏,可以拿着體溫計上端用力向下甩(不是體溫計的普通溫度計不能甩)。

②液體—水銀 量程:35℃~42℃ 分度值:0.1℃

體溫度計的使用規則:

①不能用常用溫度計直接測量火焰的溫度,原因之一是火焰的溫度超過了常用溫度計的測量範圍,另外火焰還可能使玻璃熔化或使溫度計中的液體沸騰;

②寒暑表的測量範圍的上限不會超過50℃,而沸騰的水面上,水蒸氣的溫度會達到近100℃,所以不能用寒暑表測量沸水及沸水面上的溫度;

③測量液體溫度時,如果溫度計的玻璃泡沒有放在液體的中間部分,而是靠在了容器的側壁,而側壁因液體與外界發生熱傳遞,其溫度會低於或高於液體平均溫度,使測量不準確。容器的底部也會因爲加熱,溫度高於中間部位的液體溫度。所以,應該將溫度計的玻璃泡放在液體的中間部位進行測量。

請同學們在綜合第十一章有關溫度計使用注意事項,總結如何正確使用常用溫度計。教師予以適當的指導。

說明:組織學生分組討論、交流,怎樣正確使用溫度計,正確的予以肯定。

學生意見統一後,教師予以概括總結並用投影出示。(小黑板展示)

4.液體溫度計的正確使用

(1)使用溫度計前:①選擇量程合格的溫度計,若待測溫度高於溫度計的最高溫度,溫度計會脹破;若待測溫度低於溫度計的最低溫度,則測不出溫度值。②認清溫度計的分度值,以便測量時能準確讀數。③確定零刻線。

(2)使用溫度計時:①應將溫度計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測液體中,不能碰到容器底和容器壁。②溫度計的玻璃泡浸入待測液體中要稍候一會兒,待示數穩定後再讀數。③讀數時玻璃泡不能離開被測液體,否則示數會降低。同時,視線要與溫度計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若斜視會產生誤差。

初中物理說課稿 篇3

教材分析

一、本節課教材有三大特點:

內容重要、教學要求高、教學容量大

二、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瞭解光在一些物體表面可以發生反射。

2)認識光反射的規律,瞭解法線、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含義。

3)理解反射現象中光路的可逆性。

4)瞭解什麼是鏡面反射,什麼是漫反射。

2、過程與方法

1)透過實驗,觀察光的反射現象。

2)體驗和感悟我們是如何看見不發光的物體的。

3)經歷探究"光反射時的規律"用實驗的方法獲得反射光線、入射光線跟法線位置的關係,測量反射光線與法線、入射光線與法線的夾角,總結探究的結論,獲得比較全面探究活動的體驗。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在探究"光反射時的規律"過程中培養學生的科學態度

2)密切聯繫實際,提高科學技術應用於日常生活和社會意識。

3)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探究活動。

4)創新素質培養:培養學生根據現象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培養學生合作能力。

三、教學重點:探究光的反射規律

四、教學難點光的反射規律在實際中的應用,鏡面反射、漫反射的異同點及應用。

五、教學用具激光手電筒、白紙板、平面鏡、牙籤、自 制課件

六、教材處理

針對這堂課的要點,我對教材內容進行了重新整合。我對概念和規律的引入都由演示實驗和學生實驗來完成,這樣更有利於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分析問題的能力。

教學方法:

這節課我主要採用的是"實驗探索"的教學方法,在實驗設計上有教師演示實驗,讓學生清楚的看到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的關係,對學生總結光的反射定律很重要。雖然誤差不可避免,但由於要得到定量的角度關係,這個實驗的準確度非常重要,做好這個實驗能爲學生總結反射定律奠定有利的基礎。學生演示實驗,讓學生成爲課堂真正的主體。對比實驗,這樣更有利於學生的理解和記憶。

學情分析:

初二學生年齡小,經歷探究的次數有限,實驗時容易被器材吸引,丟棄探究目的,更談不上積極思考,主動探究。 所以,我巧妙設計教學過程,讓學生親自動手參與實驗,實實在在地的體驗探究光的反射規律,達成教學目標。

教學流程

一、新課引入

二、新課學習

三、歸納小結

四、反饋練習

五、佈置作業

六、板書設計

七、教學反思

一、新課匯入

在物理中匯入新課的方法很多,如複習匯入、小實驗匯入、物理小故事匯入等。根據本節課的.知識結構及初二學生的心理特點,我採用"實驗現象—問題"匯入的方法。我在這一環節設計中,採用了同學們都熟悉的現象。在陽光強烈的時候,調皮的同學會用鏡子、表等晃出一個亮斑,這是什麼原因呢?結合光沿直線傳播引導學生觀察光的走向,同學們能夠從牆上的光斑發現光的這個特點。從而引出了光的反射。用平面鏡反射太陽光。觀察:牆上光斑及其變化。

二、新課學習

1、從觀察中得出概念

2、從實驗中得出規律

3、從動手中發現問題

4、從對比中加深印象

1、從觀察中得出概念:

在這一環節中,避免了讓學生死記概念,從觀察現象中得出"一點、二角、三線",更加形象直接,不但活躍了課堂氣氛,還使學生從被動的學,變爲生動活潑主動的學,培養了學生的觀察能力。用激光手電筒演示光的反射。讓學生觀察入射光、反射光、入射點。

並用課件演示過程。

2、從實驗中得出規律:

能否讓學生主動地去探究並解決問題,這正是目前探究教學中最薄弱的環節。究其原因,是教師習慣於設定程序,讓學生去做。在這一環節中,我先讓學生對於"一點、二角、三線"這六個名詞進行分析,學生根據數學知識,會想到一些關於面、角聯繫,學生隱約形成了探究問題的思路。探究入射光線、反射光線、法線是否在同一平面內?我們應該如何去做,要想證明反射光線和入射光線分居法線兩側,需要什麼條件,證明反射角等於入射角,需要驗證什麼物理量。明確探究總思路。這樣做,能真正把學生推倒主體的位置上,培養學生在觀察的基礎上歸納概括的能力,這是培養學生探索能力的重要環節。演示同時,可以做出光線與水平面成45°、90°時,讓學生觀察特殊光線的特點。

演示三:用激光手電筒對光的反射三個規律進行演示

爲了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和周密思考,全面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我緊接規律之後設計了反射光路圖的畫法。透過例題使學生對光的反射定律有進一步的認識和理解。同時給出學生相應的練習,鍛鍊學生自己動手的能力,學生對於自己所畫出來的光路圖會有很大成就感,激發學習物理的興趣。

學生練習:(由課件顯示)

3、從動手中發現問題:

在學習過光的反射定律後,我緊接着提出瞭如果光線沿着反射光線射入會有什麼現象呢?這時,我提出讓學生來演示這一過程,既活躍了課堂的氣氛,又增強學生的動手能力。爲了讓物理更貼近生活,可以讓學生從生活中找到類似的現象。如你在一塊鏡子中看見某同學的眼睛,那麼某同學也能看見你的眼睛。同時我還提出有關隱形人這一話題,讓學生課後思考是否符合科學道理。

演示四:光路可逆

4、從對比中加深印象:

從這裏引入鏡面反射和漫反射,在紙板上垂直插入幾根牙籤引導學生想象平行光射到各入射點時,反射光線有什麼特點?隨後將紙板隨意彎折,這時同學們會發現法線不在平行,引導學生想象當入射光平行射到個入射點時,反射光線的方向有什麼特點?並總結出鏡面反射和漫反射的異同。對生活中的黑板反光、電影屏幕用布而不用玻璃等現象用鏡面反射和漫反射進行解釋。

演示五:用鏡子和白紙反射太陽光

三、歸納小結:

透過以上的探究,讓學生總結這一節課的內容,強調本節課的重點及難點。透過學生小結,加強了對規律的理解,對所學知識的鞏固,幫助學生全面掌握新知識,形成知識體系,培養歸納總結問題的能力。

板書設計:

一、光的反射:光從一種介質射向另一種介質表面時,又有部分光反回原介質的現象,叫做光的反射

二、光的反射規律:

在光的反射現象中,反射光線、入射光線、法線都在同一平面內;反射光線、入射光線分居法線兩側;反射角等於入射角。這就是光的反射定律。

三、在反射現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四、鏡面反射和漫反射

教學反思

這節課我設計的基本思路是:引導學生提出問題—猜想—設計實驗—進行實驗—討論得出結論。教學中重視理論聯繫實際,突出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法。光的反射知識與生活及自然現象的密切聯繫,在教學中着重培養學生運用光的反射知識解釋現象,說明道理,進而解決一些實際問題的能力。本節課也存在不足之處,由於時間和器材的限制,學生不可能充分動手,沒有讓學生儘可能地提出問題。在以後教學中,我將繼續努力,在各方面做得更好。

初中物理說課稿 篇4

教材分析

一、該節在教材中的地位與作用

本節課《變阻器》是初中物理八年級下冊電學部分的重要內容,是上節電阻知識的實際應用,又是後面“歐姆定律”的進一步學習的基礎,具有承上啓下的作用。它在電學實驗佔重要地位,學好變阻器,即有助於學生更好地理解電阻的概念,又爲今後的學習特別是做電學實驗必要的準備。根據三維教學目標及新課程標準對本節課的要求,結合當前學生的心理特點以及現有的知識水平,透過課本的學習來實現以下教學目標:

二、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①熟悉常用的滑動變動器的結構,能正確使用滑動變阻器。

②會用滑動變阻器來控制電路中燈泡的亮度。

過程和方法

透過觀察實驗、對比、探究等方法,學習利用滑動變阻器改變電流、電壓。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透過探究活動,體驗探究的樂趣,使學生樂於觀察、實驗,培養學生團隊合作與交流的能力。

三、教學重點、難點

學情分析:由於變阻器的部件比較多,接線柱多,而且在使用過程中又是動態變化的,而課本一下子就提到一個叫滑動變阻器的裝置,對初二學生來說,在變阻原理的理解上感到起點較高,學生難於接受。根據學生以上特點確定以下重、難點。

重點、難點:滑動變阻器的使用方法以及滑動變阻器的構造和原理。

教材教法

根據新課程基本理念“注重科學探究,提倡學習方式多樣化”,在本節課教學中,我們提出“提出問題──實驗探究──交流評價”物理課堂教學模式,它是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根據已有的知識和對身邊物理現象的已有觀察、對生產技術的已有感性認識發現問題,提出假設和猜想,進而自行設計實驗、驗證假設、交流評價最後歸納出物理概念和規律的一系列教學活動,從而使學生把科學知識的獲得與思維能力的培養有機的結合起來,主動獲得對科學的理解,達到獲取物理知識、培養創造能力和實踐能力的一種探究性教學模式。

教學程序

一、新課引入:(約4分鐘)

採用演示實驗引入新課。應用演示實驗,把要研究的物理現象生動地展現在學生的面前,使其感到驚奇,產生疑問,引起思維,激發興趣,從而順利引入新課。具體做法是:教師出示調光檯燈實物,並當堂演示調光檯燈亮度的變化,並引導學生觀察的同時讓學生提出問題:(投影)

①這種檯燈與其它的檯燈有什麼不同的地方?

②調節旋鈕,檯燈的亮度有什麼變化?

③它能夠改變亮度的原理是怎樣的?

(“匯入”中創設了物理情景,注重“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的新課程理念。)

二、變阻器原理的學習:(約16分鐘)

提出問題 教師引導:燈泡亮度的變化是由透過的電流引起的,而電流的變化則是由電阻的變化引起的。啓發學生猜想:調光檯燈的電阻變化是由改變導體電阻的什麼因素引起的?

實驗探究 學生會根據影響導體電阻大小的三個因素(導體的材料、橫截面積和長度)去猜想,其中不排除有其它的想法。教師將持有不同意見的學生分成不同的探究實驗小組,啓發學生設計出以下3種類型的實驗方案:

方案一(改變導體的材料):如圖所示,在A、B間分別接入不同材料的導體電阻,如銅絲和鉛筆芯,觀察小燈泡的亮度變化,觀察並記錄小燈泡的亮度變化,並加以比較。

方案二(改變橫截面積):如圖所示,在A、B間改變導線橫截面積(分別接入1根筆芯與2根筆芯),觀察小燈泡的亮度變化,觀察並記錄小燈泡的亮度變化,並加以比較。

方案三(改變長度):如圖所示,在A、B間(有鄂魚夾)夾入一段鉛筆芯,使一端在鉛筆芯上自由滑動,透過改變接入電路中鉛筆芯的長度來改變接入電路中的電阻,觀察並記錄小燈泡的亮度變化,並加以比較。

(觀察是科學探究的基礎,是提出問題獲得證據或數據的。在觀察到現象後及時作出記錄,這是科學研究的最基本方法)

交流評價 讓完成以上3種不同類型的小組相互交流,並歸納篩選出這樣一個結果:改變導體的長度能較方便地改變小燈泡的亮度。最後師生共同總結歸納出:調光檯燈,實質上是透過改變接入電路中電阻的長度,來改變電阻,從而改變檯燈的亮度的。要想弄清其原理,我們先來學習一種能改變電阻的器件──變阻器。其實,實驗室所用的變阻器也是透過改變接入電路中電阻線的長度來改變電阻的器件。

6.4 變阻器(板書)

原理:變阻器就是透過改變接入電路中電阻線的長度來改變電阻的器件。(板書)

三、正確使用變阻器的學習(約20分鐘)

①變阻器結構的學習(約3分鐘)

教師首先要求學生結合實驗桌上滑動變阻器的實物認識變阻器的主要構造,並重點強調觀察4個接線柱和表面塗有絕緣漆的合金線所繞成的線圈,猜想這種結構的設計有什麼理由。然後打出投影:

電阻絲什麼位置的絕緣漆被颳去了?爲什麼要颳去?

哪兩個接線柱之間的電阻是不變的?

哪兩個接線柱之間的電阻很小,幾乎是零?

教師結合投影片介紹其構造,理解銘牌上數據的物理意義;並要求學生學會畫滑動變阻器的結構簡圖和電路符號。(板書)

結構:瓷筒、電阻線、金屬棒、金屬滑片、接線柱

符號:

(該部分內容簡單,讓學生觀察,師生共同解決,教學中主要採用問題法和講授法。)

②正確使用滑動變阻器

該部分是本節的重點與難點,爲了化解難點突出重點,我們在此設計了一個學生實驗,讓學生動手去探究滑動變阻器的正確使用。

提出問題 (投影)

要使燈泡和變阻器中的電流大小相同,變阻器應該與燈泡串聯還是並聯?

要能控制電流的大小,應該使用變阻器上的哪兩個接線柱?

要使燈泡由暗變亮,接通電路前應將滑片放到什麼位置上?

移動滑片時,哪兩個接線柱之間的電阻隨着改變?向哪個方向移動時電阻變大?

滑動變阻器上有4個接線柱,怎樣把這些接線柱接入電路?共有幾種接法?

實驗探究 學生相互討論,首先,設計出實驗電路如圖所示,接着根據各自制定的計劃進行操作,嘗試控制燈燈泡的亮度。同時,教師巡視,並指導各實驗小組將變阻器的實物連接、電路圖連接、及電路符號連接進行對照,研究電阻變化的原理和規律。

交流評價 各小組分別結合各自的實驗結果相互討論,共同歸納出:(並板書)

使用:①能使變阻器電阻變化的接法有4種(“一上一下”);

②不能使變阻器電阻變化的接法有2種,其中“同下”電阻總是很大,而“同上”

電阻總是很小。

③滑片越靠近下端的接線柱,接入電路的電阻越小。

(本環節中重組了教材內容,讓學生經歷“提出問題──實驗探究──交流評估”這一個性化的過程,去主動突玻“變阻器”這一教學重難點,使學生“不僅知其然,而且知所以然。”)

板書

板書將教學內容系統化、條理化,使學生易於掌握知識的重點、分散教學難點,加深對基本概念和規律的認識,便於學生筆記和複習,易於在學生大腦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6.3 變阻器

1.原理:利用改變連入電路中電阻線長度來改變電阻。

2.結構:瓷筒、電阻線、金屬棒、金屬滑片、接線柱。

3.符號:

4.使用:

①能使變阻器電阻變化的接法有4種(“一上一下”);

②不能使變阻器電阻變化的接法有2種,其中“同下”電阻總是很大,而“同上”的

電阻總是很小。

③滑片越靠近下端的接線柱,接入電路的電阻越小。

初中物理說課稿 篇5

一、說教材:

1、教材簡析

蒸發是常見的一種汽化方式。影響蒸發快慢的因素和蒸發吸熱是解釋許多現象的基礎知識,在生活和生產中經常用到。學生對於蒸發現象很熟悉,因此,應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結合適當的實驗,讓學生自己經過分析、比較得出結論,並注意引導學生把知識運用於實際中去。

2、重點:透過探究活動切實認識到蒸發要吸熱這一科學原理。

難點:引導學生根據實驗現象分析出蒸發要吸熱的科學原理。

二、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認識水在常溫下會慢慢變成水蒸氣的現象。

2、讓學生透過實驗,觀察蒸發現象,並分析出蒸發要吸收熱量的科學原理。

3、透過設計實驗探究常溫下水蒸發快慢與哪些因素有關;能舉例說明蒸發在生活生產中的應用。

4、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實驗能力、合作能力、繪圖能力及分析圖表的能力。

三、說設計理念

根據科學課程標準的要求,結合本節課的實際情況,改變過分強調知識傳承的傾向,讓學生經歷科學探究過程,在探究過程中學習科學研究方法,培養學生的科學態度、探索精神、實踐能力及創新意識。

四、說教法

根據以上設計理念,針對本節以實驗爲基礎的特點,確定本節採用在教師指導下學生自主實驗探究的方法進行教學。透過設疑激趣 引出課題——分組討論 解決問題——猜想假設 ---------設計方案——實驗驗證 得出結論——教師點撥 解疑釋惑——創意設計 應用實踐——總結評估 交流感受——課後實驗 ----鞏固強化等一系列探究過程,讓學生在自主科學探究的過程中找出規律,學習科學探究的方法,培養觀察、實驗能力。具體教法包括:提問法、談話法、分組討論法、實驗法等。

五、說學法

爲了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真正實現讓學生成爲學習的主人,針對本節內容和以上教法,學生主要爲實驗探究法和討論歸納法。

六、教學準備:溫水、溫度計、脫脂棉、紗布、秒錶、酒精燈、蒸發皿、滴管等。

七、教學過程:

1、創設情景,激趣匯入。

①課前教給學生表演小魔術“杯裏的水哪去了”:三個相同的紙杯,在一個空杯裏先倒入水,然後將這個杯裏的水分別倒入其餘兩個杯裏(其中一個杯裏塞有棉花,水倒進去後被棉花吸了),結果一個紙杯(空杯)裏能倒出水來,另一個塞有棉花的紙杯則倒不出水來,學生會感到很奇怪,“水跑到哪裏去”?揭開謎底,藉此問學生,“如果把這塊溼棉花放在空氣中,會發生什麼現象?(溼棉花會慢慢變幹)

【設計意圖:創設問題情景,自然引出問題,激發學生探究的慾望。】

②在黑板上用毛筆蘸着水畫“魚”,讓學生仔細觀察看它有什麼變化?(這使學生獲得了充分的視覺體驗,體現了科學的真實性。)

③學生觀察。提問:“魚”哪去了?你看到畫“魚”的水跑哪去了?聞到了嗎?(由此使學生認識到水蒸氣是氣態的水,無色、無味的氣體。蒸發就是水變成水蒸氣的現象。)

④小結:水在常溫狀態下,慢慢變成水蒸氣,飛散到空氣中的現象,叫蒸發。(板書課題)並強調水是慢慢變成水蒸氣的,而且水在任何溫度下都能蒸發。

【透過教師引導學生觀察黑板上水跡慢慢消失的過程,使學生初步認識蒸發的現象。即:在觀察中能夠想到跑了的水飛到空氣中,認識水是在平常的溫度下,變成水蒸氣跑的,從而爲學生建立蒸發的概念。】

2、感受蒸發,學習新知。

①自由談:在日常生活中,你見到過哪些蒸發的現象?

學 ②課件出示:洗澡後感覺發冷,問學問學生 “你們在夏天遊過泳嗎?爲什麼去游泳?當你從水中上來時,身上會有什麼?你會有什麼感覺?爲什麼呢?”(學生對這一問題的認識有一定難度)

③讓學生親自感受“水的蒸發”:將一隻手完全伸進水槽,然後拿出來舉起,閉上眼睛,仔細感覺兩隻手有什麼不同?(學生能明顯感覺到有水的手會“涼颼颼”)

如果學生提出手感到涼是因爲“水涼”,那就給每個組換溫水,再次感受一下,這樣,學生就會充分認識到手上有水會感到涼與“水溫”沒有關係。

④讓學生暢所欲言,談談對“手爲什麼會覺得涼?”這一問題的看法,學生認識到手上有水就感到涼,水乾了就不會涼了,可能與水在蒸發過程中要帶走熱量有關。

⑤設計實驗驗證猜想。

【從學生生活經驗入手,以常見的游泳後感覺冷的現象爲主,並讓學生親身感受“手上有水會感到涼”,自然過渡到用人相當於溫度計進行猜想“手從水中剛剛出來時爲什麼會感覺到冷?”的模擬實驗,來幫助學生理解水蒸發會降低溫度的科學知識,易於學生理解知識。】

⑥彙報實驗方案,將溫度計放入水中,讀取水溫,再拿出來觀察溫度計的溫度會發生怎樣的變化。教師這時提出“溫度計從水中拿出後,液泡的水很少,蒸發現象不明顯,怎樣能使溫度計液泡的水保留的多一些呢,”讓學生想到並提出“用棉花或棉紗包住液泡,”這樣溫度計的液泡水就會多一些,蒸發現象就會明顯。

⑦分組實驗,實驗前提出實驗要求,並講解折線統計圖的繪製方法,讓學生根據觀察測得的數據完成實驗折線統計圖。

【透過直觀的統計圖表不僅能幫助學生理解水蒸發時會降低溫度的性質,還便於學生直觀地看到溫度的變化,爲學生歸納實驗結論服務。雖然學生的猜想可能會出現各種情況,但在學生猜想、製作、實驗、彙報的學習方式中促使學生的思維活躍,激發學生深入研究的興趣。】

⑧彙報實驗結果,提問:透過觀察這幾張實驗記錄表你發現了什麼?

1) 溫度計拿出水面溫度下降了,說明了什麼?

2) 爲什麼溫度會回升呢?

3) 剛纔的實驗你明白了什麼?

⑨分析實驗現象,得出結論:溫度計拿出水面後溫度會下降,水在蒸發時要吸收周圍的熱量。【從統計圖中,讓學生談發現的基礎上,培養了學生的發現思維,在教師的引導下,不僅讓學生認識到蒸發時會降低溫度,而且讓學生分析溫度計的溫度爲什麼會回升,使學生的思維再次提升,理解蒸發的概念。】

⑩生活中哪些地方利用了“蒸發吸熱,降低溫度”這一原理,先讓學生說一說,課件展示發燒物理降溫、在教室的地上灑水、夏天走在森林裏會覺得很涼爽等。

【密切聯繫生活,使學生能學會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3、大膽設想,探究加快蒸發的方法。

①比賽:看誰先讓黑板上的水蒸發掉。讓學生利用各種方法,比如扇風,將水抹開(增大面積)等。

②拿出溼衣服,讓學生說出怎樣晾衣服能幹得快些?(太陽曬,風吹等)。學生對於“增大蒸發的表面積有可能想不到,現場找兩名學生分別晾同一件衣服,看誰的晾法最好,讓學生明白將衣服全部展開(增大蒸發的表面積)可以使衣服上的水蒸發得快一些。

③由以上兩個活動總結出加快蒸發的方法:溫度高、空氣流動的快、蒸發表面積大。

[對於進一步探究影響蒸發快慢的三個因素,將在第二課時進行]

4、聯繫生活,實際運用。

①說出生活中哪些地方運用了蒸發快慢的知識,並以課件展示。

②蒸發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課件出示仙人掌和旱田。

5、課堂小結,佈置作業。

①小結。

②根據資料卡製作“晴雨計”。

八、談教學反思

本節的內容,從知識上看並不難,但應給予足夠重視,學生對於這部分知識有很豐富的生活經驗,要充分利用,爲此在課堂上做一些相關的實驗是很有必要的。因爲學生在平時有時觀察不是很仔細,在課上有目的地指導學生觀察、體會,最後得出結論,對於訓練學生思維是大有好處的。

初中物理說課稿 篇6

一、 教材分析

1、地位和作用

"電功"對於初中生來說是一個比較抽象的概念,電功公式是掌握層次之一,又是第九章的開首篇,足見這節的重要性,在力學中,物體做功必須具備兩個必要因素。而在電學中,不但物體在電磁力作用下移動算做功,電流透過用電器使其發熱、發光、發聲等現象都是電流做功的表現。這就擴展了力學中功的概念,爲學生理解電能與其它形式能的轉化打下了基礎。後面學習電功率、焦耳定律的公式都可由電功公式匯出。所以本節在初中物理知識結構中具有綜合、擴展和承先啓後的重要作用。

2、知識目標

A層次:1.知道電流可以做功和常見和做功形式

2.會計算一個用電器的電功。

B層次:由公式W=UIT求U、I 。

C層次,運用串、並聯電路特點及公式計算電功。

3、能力目標

1.學會控制變量研究問題的方法。

2.會讀電能表的示數。

4、思想教育

透過介紹一度電的用途,對學生進行節約用電的教育。

5、教學關鍵

做好電流做功的多少跟什麼因素有關的演示實驗。

6、準備教具

課本圖9-1所用儀器(將鉤碼換成小車),秒錶、電能表、投影儀改幻燈機。

二、 教法和學法

根據學生實際情況和素質教育的要求,採用面向全體、師生間相互反饋的層次教學法和傳統的五環教學法。學法是討論歸納法和感知探索法。

三、 教學程序

分五個環節。

第一個環節:複習提問。提出與本堂課有關的易中難三個問題,分別叫ABC三個層次學生回答,爲本堂課的教學奠定知識基礎。三個問題是:1.水流能做功嗎? 2.功的表達式如何? 3.力學中做功的兩個必要因素是什麼?

第二個環節:引入新課,水流能做功,電流能做功嗎?演示圖9-1實驗後,問:是什麼原因小車被提起的呢?是因爲有了電流。即電流對小車做了功。

第三個環節:探索新知。電流所做的功叫電功。這節我們就學習電功。(板書課題)

1. 建立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