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演講稿>說課稿範文>

高中說課稿範文六篇

學問君 人氣:2.31W

作爲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通常需要用到說課稿來輔助教學,說課稿有助於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優秀的說課稿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高中說課稿9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高中說課稿範文六篇

高中說課稿 篇1

一、說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用量變引起質變的道理看問題》是人教版教材高二政治必修上冊第四課第二節第二框題。本課既是對第二課發展觀點的進一步具體和深化,又是在第三課矛盾分析法的指導下,具體地分析事物發展的狀態,回答事物怎樣變化、發展。因此,與第二、三課之間有着不可分割的聯繫。同時,由於本課內容從青年學生的實際出發,內容豐富,對於青年學生正確對待人生和社會有着非常直接、非常現實的指導作用,因而在唯物辯證法教學中歷來受到格外的重視和歡迎。加之,本框是在前一框題量變與質變原理的基礎上幫助學生學會用正確的方法分析事物的發展,對學生選擇正確的行爲方式具有現實的指導作用,屬於哲學方法論的內容。所有這些都使得本框題的地位和作用更加重要和突出。

2、教學目標

基於本人對教材的理解和分析,根據《課程標準》和學生的認知結構及心理特徵,我特別制定了這樣的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透過教學使學生能夠運用本框的哲學觀點,並以實例對其加以分析說明;並能用量變引起質變的道理,對“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等名言進行解釋。

能力目標:透過本框教學,結合方法論教育的要求,培養學生聯繫個人和社會生活的實際,進行觀察、分析、判斷和指導自己選擇正確行爲方式的能力。

思想覺悟目標:透過本框教學,引導學生把遠大理想、崇高目標與腳踏實地、埋頭苦幹的奮鬥精神結合起來,增強其社會責任感,學會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從小事做起。

3、教學重點和難點

爲了實現本課的教學目標,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在吃透教材的基礎上,我確立以下內容爲本課教學的重難點內容。

教學重點:把把遠大理想、崇高目標與腳踏實地、埋頭苦幹的奮鬥精神結合起來,即青年學生在成長過程中要從小事做起是本框教學的重點。因爲這是全課的重要教學、教育目標之一,也是我們進行世界觀,方法論教育的落腳點和歸宿,其中也滲透了政治課德育教育的目標。

教學難點:要堅持適度原則。因爲這一原則對青年學生特別具有現實的啓發、教育意義,但在現實生活中又是比較難把握的,正所謂“知易行難”,所以需要加以特別的分析引導。

4、對教材的整合及處理

前一框題在講解量變引起質變的形式時說到既有數量的增減,還包括構成事物的成分在結構和排列次序上的變化。因此,爲了便於學生對教材知識的鞏固和掌握,體現知識前後間的對應統一,我把本框教材最後部分的內容重視“優化結構”調整到前面重視量的積累這裏進行講述。

二、說教學構思

本框知識的邏輯思路是:怎樣用量變引起質變的道理看問題,即量變與質變的關係原理的方法論意義,知識容量不算多,要在40分鐘內完成教學任務時間較爲充裕,但也必須作到重點突出,詳略適當。所以,對於本框的難點,同時也是方法論意義的第一點“堅持適度原則”主要由教師講解分析實例完成。對於後面的內容,爲了體現哲學理論聯繫實際的特點,便於學生理解,主要讓學生透過對現實生活中的具體事例分析來總結方法論意義,從而完成教學任務。

那麼如何在教學過程中實現教學目標,做到重點突出、難點突破呢?這就需要正確的教學方法和策略。教學是藝術,是科學,它的本質在與創造。教育家孔子說過:“法無常法,貴在得法”,針對不同的教材內容選擇不同的教學方法,將會有事半功倍之效。針對本課內容,我設計了以下幾種教法:

三、說教法

1、事例教學法。爲了貫徹哲學理論聯繫實際的原則,我把教學中的理論知識與社會主義建設的實踐、學生學習生活的實際聯繫起來,既加強學生對理論知識的掌握,又有利於提高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2、問題教學法、歸納分析法。透過對比、討論等多種方式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體現啓發式教育這一指導思想,培養學生的參與意識,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滲透素質教育新理論。

我們常說:“現代的文盲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沒有掌握學習方法的人”,因而我在教學過程中特別重視學法的指導。讓學生從機械的“學答”向“學問”轉變,從“學會”向“會學”轉變,成爲真正學習的主人。這節課在指導學生的學習方法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方面我主要採取以下方法:

四、說學法

1、創造條件,促進學生之間的交流和溝通;透過師生互動教學,把教師的教轉化爲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與合作,防止教師進行單向資訊的傳遞。

2、讓學生把書本知識與現實生活有機結合起來,轉變被動學習方式,在學習活動中理解知識、運用知識,並能創新知識,培養抽象思維能力、分析歸納能力和理論聯繫實際能力。

五、說教學程序

在這節課的教學過程中,我注重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條理清晰,緊湊合理。各項活動的安排也注重互動、交流,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主動性。

1、匯入設計

課堂匯入的好壞,對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主動性,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直接影響着一堂課的教學效率和效果。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所以在匯入時應儘可能激發學生的興趣。爲此,我在一開始便向學生展示我國三位航天英雄(楊利偉、費俊龍、聶海勝)的圖片,學生興趣大增,然後請學生講述我國神舟飛船的發展歷程,並加以適當的補充說明。此時,讓學生從哲學上來思考,神舟飛船的發展歷程體現了什麼哲學道理?(量變與質變關係原理)任何事物的發展都是量變與質變的統一,因此我們要學會用量變引起質變的道理看問題。

2、新課講授

(1) 用量變引起質變的道理看問題的方法論意義

① 對教學難點“要堅持適度原則”的教學,具體說明如下:

請學生回憶神舟飛船的發展歷程,思考飛船升空的過程中速度是否越快越好?然後透過對飛船速度快慢對飛船影響的分析,說明要保持事物穩定的性質和狀態就必須把事物的量變控制在一定的範圍和限度內,所以“要堅持適度原則”,並着重分析了什麼是“適度”。然後,在教師的引導下,請學生聯繫實際討論,從正反兩方面舉例說明堅持適度原則的重要性,以培養學生理論聯繫實際、學以致用的能力。

② 關於不失時機的促成飛躍的教學

首先提問學生思考事物爲什麼要從量變到質變?如果事物的變化永遠維持在一定量的範圍內會有什麼結果?不會有發展,不會前進,所以當量變積累到一定程度爲了實現事物的發展我們必須使事物發生質變,發生飛躍,並且要把握時機。請學生根據神舟飛船發展歷程說明抓住時機實現事物飛躍、發展的重要性。同時,請學生聯繫自身實際舉例說明現實生活中不失時機促成飛躍的事例。

事物要發展,發生質變必須先有量變,所以我們必須重視量的積累。

③ 關於“重視量的積累”的教學,有一點要特別注意:

事物的變化發展總是從量變開始,積累到一定程度從而發生質變,因此爲了實現事物的發展我們必須重視量的積累。請學生運用知識聯繫神舟飛船的發展歷程說明這點,並對學生現在學習過程中的知識積累與以後自身的發展之間的關係聯繫課本知識特別加以分析,以深化學生對現在知識學習重要性的認識。學生回憶前一框題量變引起質變的形式,除了有數量的積累之外還有對結構的優化組合,所以在這裏特別提請學生注意重視量的積累既有數量的積累變化,還有對結構的優化。並聯系我國現在發展過程中的西部大開發、中部崛起、東北部老工業基地的振興的政策對優化結構的重要加以說明分析。然後請學生聯繫學習的實際情況說明優化結構對學習效率的重要影響。

(2) 關於教學重點“把遠大理想、崇高目標與腳踏實地、埋頭苦幹的精神結合起來”的教學

請學生回憶神舟飛船的發展歷程思考神舟飛船從一號到六號,實現從無人到載人的發展,其中無數次的對飛船的修改、設計,這些都與我國幾代航天人的努力密不可分,纔有了中國人千年飛天夢想的實現。所以用量變引起質變的道理看問題還告訴我們青年學生要學會把遠大理想、崇高目標與腳踏實地、埋頭苦幹的精神結合起來。

① 要學會從現在做起,從小事做起,珍惜現在的學習

② 勿以善小而不爲,勿以惡小而爲之

因爲量的積累包括兩個方面:好習慣、好思想、好作風的積累有助於提高個人的修養和行爲,而壞習慣、壞思想、壞作風的積累則會使我們往壞的方向變化,甚至使我們走入歧途。

(3) 關於本框小結

爲了使學生對本框知識有個整體的把握,本框小結即用量變引起質變的道理看問題的方法論意義和對我們個人的現實指導意義,請學生歸納總結。

3、課堂鞏固練習

鞏固新知識是課堂教學不可缺少的過程,練習應以提高學生技能、發展能力爲目標。高中哲學常識的教學更要突出培養學生的辨證思維能力、對社會政治經濟等各種現象的觀察、分析能力、把握前後知識間的聯繫能力。據此,設計以下練習:請學生運用哲學道理全面分析“三個和尚沒水喝”的典故。

4、佈置作業

請學生運用量變引起質變的道理分析我國21世紀“新三步走”的戰略目標。

六、說媒體

雖然目前的教學裝備已有很大改善,多媒體教學已經普及。但這節課我仍然選擇的是傳統教學手段,因爲這樣不僅有助於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而且能使學生集中精力學習而不會把注意力放在多媒體上面,從而提高學習的效率。

以上就是我對這節課的設計與想法,不當之處,請各位評委老師指正。謝謝!

高中說課稿 篇2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簡析:

高一英語第四單元的話題是“unforgettable experiences”, 整個單元的設計圍繞這一話題展開聽、說、讀、寫多種教學活動,內容涉及“談論過去的經歷”、“描述任人物、事件以及人的感覺”、“學會在一篇文章中用First, Next, Then ,Finally來組織內容”等,讓學生初步瞭解定語從句, 學會使用關係代詞who ,whom, whose, which, that 的用法。我上的'這節課是本單元的課後閱讀訓練,它是繼前面幾個課時內容的延伸,單元教學內容中閱讀部分安排了一篇描述洪水的文章,而這篇課文是描述地震的文章,結合目前時事,我想以此爲載體讓學生在完成閱讀任務的基礎上對地震的知識有更多的瞭解,所以設計了這一課時。

2、教學目標:(知識目標、能力目標、德育目標)

知識目標:學習描述地震災害的常用語,能簡單的描述地震的發生原因。

能力目標:

(1)發展學生聽、說、讀、寫的基本技能,提高閱讀技巧,培養綜合語言運用的能力;

(2)能利用上下文理解單詞的含義,;

(3)能根據所讀材料運用適當語言進行復述。

德育目標:透過本文的閱讀讓學生對地震有更多認識,加強自我保護。

確立教學目標的依據:

根據新課標要求,透過聽、說、讀、寫四項基本語言技能的訓練,使學生形成綜合語言運

用能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爲真實語言交際打基礎。此外,每一門課程都應該儘可能結合學科特點,把培養學生的情感融化到日常教育教學中。

3、重點與難點:

(1)重點:1.利用不同的任務訓練skimming, scanning, careful reading等閱讀微技能;

2.對地震知識的更多瞭解。

(2)難點: 1。閱讀技能的訓練;。

4.教學輔助工具:

(1) 收錄機; (2)多媒體

二、教學流程:

1、新課匯入

由前面的閱讀文章的內容說起,那一場洪災對於課文的主人公來說是一次難忘的經歷,而我們可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自然災害,詢問學生知道的災害,展示圖片讓學生對此有所瞭解,然後展示一幅完美的城市圖和災後城市圖進行比較,猜測發生變化的原因,從而引出課題,這樣透過師生互動,激活主題,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對後面進行本文的閱讀做了鋪墊和準備。

2、新課的講解

(1)不同層次的閱讀技能訓練;

首先是Speed reading,

a. skanning,快速默讀全文,瞭解課文大意,回答簡單問題爲下一步找出細節作好鋪墊。

b. skimming,讓學生進行跳躍式閱讀,瞭解文章的結構,教師要求學生(work in pairs)給每一部分給一個標題, 以此培養他們找尋文章或段落的主題句和

然後是careful reading ,

a,掃 讀 :用多媒體展示針對每個部分提出不同問題,,學生透過掃讀來獲取細節資訊。在通讀全文梳理文章,理解主題基礎上,學生熟悉了文章內容,才能掌握地震的相關知識。在這一環節中,針對各部分設計了不同的任務,

1,選擇題,四個部分

2,根據上下文了解代詞的指代內容,涉及全文。

3,針對第二部分回答問題

4,針對第三部分讓學生結合示意圖用自己的語言複述地震的形成,這既是理解基礎上的表達,也是對理解的檢驗。它可以訓練學生的各種思維能力,培養學生各種語用能力,是激發學生創造性思維的有效教學方法。複述課文是培養學生用英語連貫表達的一種有效的訓練手段,而且加深了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從而促進他們的口語交際能力和書面表達能力的發展。

5,針對最後一部分提出一個開放性的問題進行討論

b .朗讀:讓學生跟讀錄音,掌握正確的語音語調,從整體上把握課文結構並從中得到自己的感受。這也爲下一步學生討論做好鋪墊。學生透過以上活動,從基本框架到細節資訊把握住了這篇文章。

接下來的環節是透過多媒體展示的幾幅圖片讓學生進行讀後討論。讓學生對地震有更多認識

(2)、在情境中激思,培養創新思維:

在課文教學時,我採用多種思維訓練法,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根據教材的語言材料,巧設疑問,鼓勵學生從不同方面,不同角度進行思維。

在careful reading的掃讀中,每個部分的問題各不相同,任務都非常有針對性,訓練了學生各項不同的能力,學生表現出極大的興趣和參與熱情。這激發了學生的好奇心,這樣既可提高口語表達能力,又可提高學生的想像能力。所以教師在課堂上巧妙地適時設問,是對學生進行多種思維的訓練,學生的思維創造性也因此得到充分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