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演講稿>說課稿範文>

小學五年級語文說課稿模板(精選6篇)

學問君 人氣:9.22K

作爲一名專爲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說課稿,藉助說課稿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那麼說課稿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小學五年級語文說課稿模板(精選6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小學五年級語文說課稿模板(精選6篇)

小學五年級語文說課稿1

一、教學設計的依據

1、重、難點確定的依據。

(1)從編者的編排意圖上看,九冊第六組導讀中明確指出,訓練的重點是“練習概括中心思想”,並且強調要在“從內容中體會思想”理解課文的基礎上進行。

(2)從前後知識的貫通上看,初中第三冊編排了《白楊禮讚》,訓練重點爲“初步理解託物言志,體會白楊的象徵意義”。可見,在本課教學中,讓學生對文章的主要表現手法有一個初步的認識就可以了。這樣可以保證他們具備合理的認知基礎,進一步系統深入地學習。

(3)從課文內容和結構上看,文章既寫了孩子的天真,又寫了父親的深情;既寫了高大挺秀的戈壁衛士白楊,又寫了無私奉獻的邊疆衛士建設者。學生難於理解作者對爸爸神情的多處描寫和爸爸向子女介紹白楊的三句話的深刻含義,以及當年建設大軍開發荒原的情形。

2、重、難點的確立。

教學重點:體會爸爸借白楊表白自己的心的有關句子;練習概括中心思想。

教學難點:對邊疆建設者無怨無悔奉獻一切的精神的認同和理解。

二、教學設計的特色

1、課時劃分。

共分兩課時教學。第一課時:理解課文內容,領悟邊疆建設者無私奉獻的精神。理解含義深刻的詞句。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有關段落。第二課時:讀寫生字詞。練習概括中心思想。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一課時整個教學過程結束,雖然沒有進行中心思想的概括,但因爲有大量、有效的訓練,已是水到渠成。

2、教學方法。

爲突破重難點,採用多媒體課件,把北方特有的樹種——白楊的形象清晰地展現出來。又再現當年軍墾戰士墾荒的情形和他們的光輝形象。最後還採用今日新疆繁榮、美麗的景象的畫面。

爲了幫助學生深入理解內容,全程參與學習活動,教師準備豐富的輔助材料,在課前提供給學生,使他們在課前、課中、課後都能有所收穫。

對文章主旨的挖掘則是採用層層剝筍法。先直奔到與文章的重點段有密切關係的第14自然段,然後以環環相扣、步步深入的邏輯引導,對學生進行思維訓練,培養髮展學生的理解能力。同時,教師既和學生一起深入挖掘課文的深層主題,又不是以得到這個主題爲目的,而是全力去展現這種挖掘過程,教給學生分析文章、歸納主題的方法。具體步驟如下:

第一步,略讀課文,讓學生先從文章中抓取基本材料——爸爸的三句話,然後對它們作粗略分析,形成初步印象,獲得有關主旨的初步認識——介紹白楊,教會學生抓取重要材料的方法。

第二步,精讀三句話,作精細分析,然後以點帶面,聯繫前文,抓重點詞、關聯詞,分析、討論、修正關於中心的認識——讚美白楊,教會學生抓重點詞品味,把握文章中心的方法。

第三步,抓住揭示文章主題的句子“爸爸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反溯前文,深入挖掘作者欲說還休又無不洋溢在字裏行間的潛在主題——讚美建設者,從而第二次修正主題,真正把握中心。教會學生抓重點句理解、體會思想感情的方法。

第四步,對重點段(第16自然段)展開討論。先自己提出問題,繼而根據畫面、背景材料展示出的生動內容回答。在語言訓練中深化對中心的認識。教會學生多方面攝取資訊,尤其利用背景材料解析文章的方法。

3、訓練設計。

在本課教學中,爲學生提供大量的訓練機會、時間,多樣的形式,充分確立其主體地位。

(l)字的學習。出示“疆”後,讓學生自己歸納寫“疆”字要注意什麼?在充分肯定他們的想法基礎上滲透思想教育。

(2)詞的學習。學生經過討論得出結論:白楊的特點是“直和堅強”,教師請學生從文中再找一個詞把兩方面的特點都說上,並且放在具體的語境中讓學生品味理解。又設計填詞和關聯詞的練習,請學生動手獨立完成。

(3)句的學習。關鍵性的句子在反覆誦讀中理解體會。

(4)段的學習。重點段要學生質疑,梳理後,根據學生提出的問題展開教學。並引導學生開展同桌夥伴學習、四人小組討論學習等方式進行說的訓練。還教給背誦方法,限時記憶。

(5)篇的學習。學生讀書時本着從整體—部分—整體的訓練原則,在經過逐段的學習後,圍繞爸爸的情感線:沉思—嚴肅—沉思—微笑,提綱契領再次迴歸整體。

總之,能使學生輕鬆、順利地完成學習任務,並且從中學到一些知識,掌握一些方法,形成一定的能力,是進行本課教學設計的宗旨。

小學五年級語文說課稿2

一、 說教材

《鯨》是一篇常識性說明文,課文運用列舉數字、比較、舉例、比喻說明等多種方法介紹了鯨的形體特點、進化過程、種類和生活習性等方面的知識,向學生開啓了一扇探索動物世界的科學之門。

《鯨》是五年級上冊第三組第一篇課文,本組教材編排了4篇培養學生科學素養、人文素養的說明文。除了讓學生了解一些科學知識,喚起學生探索自然、科學奧祕的興趣,激發學生學習的自覺性之外,還要讓學生了解說明的方法,體會作者準確的用詞,形象的表達,並在習作中加以運用。

依據《新課標》對本學段的閱讀要求和本冊教材特點,結合學生的認知水平,從“三個圍度”來考慮,我制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 認識3個生字,會寫10個生字。正確讀寫“目前”“退化”“經驗”等詞語。

2、 正確、流利、有感情朗讀課文。

3、 瞭解鯨的特點、進化過程、種類和生活習性等方面的知識,激發學生探索海洋動物的興趣,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科學的情感。

4、 認識列數字、舉例子,作比較、打比方等說明方法。

根據教學目標和教材的內容和特點,我把本課的學習重點、難點確定爲: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學習作者用多種方法說明事物特點的表達方法。

在確定了學習目標和重難點之後,我將此文教學課時安排爲兩課時,此次向各位評委回報的是第二課時的教學,下面,我就談談學情以及教法和學法。

二、學情分析

之前的教學中,學生已經接觸過說明性的文章,並且能夠做到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在此基礎上學習作者用多種方法說明事物特點的表達方法。

三、說教法

根據教材內容和教年級學生的認知特點,我靈活運用合理地進行多種教法的優化組合:運用啓發式教學法,對學生進行點撥;運用自學法,小組合作學習法,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還採用以讀代講法,讓學生從讀中去理解,從讀中去領悟。充分發揮了老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創設了一種愉悅民主的教學氣氛,使學生成爲教學的着眼點和落腳點,培養了學生良好的思維品質。

四、說學法

本課時教學,我讓學生充分地讀,讀後讓他們交流、討論,然後再進行彙報,透過這些環節讓學生了解鯨的生活習性,在學習鯨的"呼吸"這部分內容時,我還讓學生觀看多媒體課件,以增強他們的感性認識,在學習鯨"睡覺"這部分內容時,我還讓學生透過想象,然後在電腦上畫出它的樣子,學生的學習熱情很高。我還不以學生學懂這篇課文爲滿足,更以這篇文章作爲知識的視窗,讓學生從多方面去了解鯨,於是我讓學生進行網上閱讀,透過大量的閱讀,拓展學生的知識面。最後讓學生進行交流,讓他們談談自己的收穫、感受,使學生的情感得以昇華。

五、教學過程:

本課的教學設計依據"教師爲主導,學生爲主體"的原則而定。以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使學生在各個教學環節中始終處於思考的狀態爲指導思想,教學環節如下:

1、複習引入

上可伊始,我便讓學生回顧課文一、二段,“誰來說一說,你都瞭解了什麼”透過回答問題,喚起學生的記憶。知道鯨是哺乳動物,是世界上最大的動物以此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講授新課,探究新知

“鯨雖然生活在海里,可是他卻是哺乳動物,而且是世界上最大的動物,現在就讓我們一起走進他們的世界”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3——7自然段,思考作者從哪幾個方面介紹鯨?讀完之後,我讓同學們以四人小組爲單位進行交流、討論,讓他們談談自己的收穫,並試着解決學習中的疑難,這樣學習,培養了學生的自學能力和合作學習的能力。在學生學完後,就讓他們進行彙報,當他們談到鯨的進食情況時,我透過多媒體課件展示給他們看,以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當他們談到鯨睡覺時的樣子時,我讓學生感情朗讀,其餘同學閉目想象,然後將鯨睡覺的樣子,在電腦上畫出來,這一方面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另一方面也是豐富了學生的想象力,鼓勵學生去大膽創作。透過這些環節的學習,學生對鯨的種類和生活習性已很明白了。

這是一篇說明文,文章用了多種說明的方法,如何讓學生去感受說明的方法呢?在講完這部分內容後,我讓學生快速瀏覽全文,想想課文在介紹鯨時用了哪些說明方法,將它畫下來,並和同學展開討論,然後我讓學生以一句爲例談談,這樣學習,學生對這些說明的方法的印象加深了,在此基礎上,我還讓學生用其中的一種說明方法寫一個句子,使學到的知識得以運用,增強了實效性。

3、積極思索,質疑問難

課文講授完了,我留給學生思考的餘地,讓學生質疑問難,在學生提出問題以後,我並沒有把答案直接告訴他們,我讓其他會的同學來充當小老師,讓他們也來嚐嚐成功的喜悅,還有不能解決的問題怎麼辦?

4、網上閱讀,豐富知識

我讓學生進行網上閱讀,解決學習中的疑難,亦藉此來擴大學生的閱讀面。透過課內外的學習,學生對鯨已有了較全面的認識,在此基礎上,我讓學生談談自己的點滴收穫或體會,使學生從各方面豐富自己對鯨的認識。

5、課堂總結,佈置作業

最後,我進行總結,激勵學生去探索,去開啟大自然的奧祕。爲了使學生進一步激發學生去了解、去探索鯨的有關知識,我給學生布置了兩個課後作業:

(1)以四人小組爲單位,出一期介紹鯨的電子手抄報;

(2)以“鯨的自述”爲題材,進行一次中隊活動。

小學五年級語文說課稿3

一、說教材:

《一箇中國孩子的呼聲》一文是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語文第十冊的課文。這是一篇精讀課文,講的是一箇中國孩子寫給聯合國祕書長加利先生的一封信。這封信首先表達了“我”和媽媽對加利先生的問候和深深的謝意;接着深情回憶“我”爸爸出征前後的情景,在悲痛中懷着自豪和崇敬,並表示要向爸爸學習,用生命扞衛和平;最後,呼籲國際社會一致行動起來,維護和平,制止戰爭!

本課的教學重點是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和信中“我”的呼籲,體會“我”對父親的深切懷念、對和平的無比渴望;教學難點是認識“世界並不太平,不少地區還瀰漫着戰爭的硝煙,罪惡的子彈還威脅着嬌嫩的‘和平之花’”,樹立維和的觀念。

二、說教法:

語文五年級下冊說課稿《一箇中國孩子的呼聲》:這是一篇書信體文章。信中飽含着一個孩子渴望世界和平的真摯情感,它用一個孩子的眼光看世界和平,把家庭的不幸和世界的不幸有機聯繫起來。語言樸實,情感強烈,讀之催人淚下。但長期生活在和平環境中的孩子,較難體會這種情感,因此,我在教學時注重:

(一)運用遠程教育資源,與教學內容有機結合。

首先是利用下載的圖片資源,爲學生創設情境。因爲學生們均來自農村,資訊資源渠道狹窄、閉塞,對於世界局勢可謂是一無所知。教師把遠程教育資源經過選擇、整合、加工後再現情景,讓學生形象感知世界局勢,從內心深處先喚起他們對戰爭的憤恨和對和平的無比渴望之情。

其次,根據新課標理念、教材和學生實際,對現代遠程教育資源進行適當選用:利用圖片、數字等資料爲學生提供鮮活的大量系統的事實資料,讓學生更具體地感受“世界並不太平”,罪惡的子彈還威脅着嬌嫩的“和平之花”,增強了學生的感性認識,更深切地感悟到作者的“失父之痛”,也更準確地理解“世界並不太平”,更易激發學生情感與作者達到共鳴,從而正確認識當今世界局勢,樹立維和觀念。

(二)引導學生多揣摩,從作者的失父之痛中體會和平之可貴。

教學中,透過學生讀文質疑,教師梳理出四個有價值的問題,讓學生從文中找出相關語句,特別是含義深刻的句子及信中“我”的呼籲重點理解體會、感悟交流。教學中還採用換位體驗:假如你是雷利,你會怎樣介紹爸爸?假如你是雷利,當看到爸爸的遺體躺在靈柩裏時,你的心情會怎樣?……從重點語句(如“失父之痛”的句子、“世界並不太平”的`語句以及“對渴望和平的情感”的句子等)的揣摩、情感體驗中與作者的情感達到共鳴。

(三)加強指導多讀,讓學生在反覆地有感情地朗讀中體會情感。

當學生真摯情感急於表達時,讀書是最好的表達方法。教學中,指導學生多讀,尤其是重點語句,讓學生讀出感悟,讀出體會,讀出感情,讀出渴望,特別是“救救孩子們,要和平不要戰爭!”和“讓二十一世紀那已經能夠聽到的腳步聲爲戰爭敲響喪鐘,讓明天的世界真正成爲充滿陽光、鮮花和愛的人類家園!”等語句的朗讀,要達到本文情感的高潮。

三、說學法:

這篇課文的重難點語句較多,作者的情感學生從無體驗,他們對此難以理解。因此我設計這樣讓學生去學習:

(一)觀看圖片,進入情境。

要讓學生能體會作者情感,爲他們創設一個催人淚下的情景很有必要。學生透過觀看畫面,聽師解說,初步形成一種世界需要和平,不要戰爭的意識,也爲課文的重點語句的理解學習打下了情感基礎。

(二)質疑解疑,理解感悟。

透過學生讀文質疑,抓住含義深刻的重點語句理解感悟(找句、勾畫、批註、體會、朗讀),並運用遠程教育資源補充大量的事實資料(圖片、數據等),讓學生從作者的字裏行間真真切切地體會到作者的失父之痛、世界並不太平及渴望和平的感受,從而與作者的情感產生共鳴,進一步從內心深處強烈地樹立維和觀念。

(三)昇華情感,拓展練筆。

在深入感悟課文內容後,學生的情感達到高潮,除了從讀文中傾吐自己的感情外,還有千言萬語要傾訴,讓學生在《讓世界充滿愛》的音樂聲中,用一個詞、一句話、一個符號等盡情抒發自己此刻的心情,讓學生的情感一瀉千里,一吐爲快,從而維和的信念更爲堅定,並將化爲今後的行動:如努力學習,掌握本領,做好反侵略戰爭的準備,或給戰亂地區的兒童獻愛心等。

(四)說教學程序:

在備課時,我認真鑽研教材,尋找了有關的遠程教育資源和教學資料,進行了一番思考分析之後,制定了本節課的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理解書信的主要內容及重點詞句的意思,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情感目標:體會“我”對父親的深切懷念和對和平的無比渴望,從而樹立維和觀念。

(3)技能目標:讓學生結合遠程教育資源理解重點詞句和體會情感,以及培養學生質疑、解疑的能力。

這樣,教學目標明確了,上課也就能有的放矢,較圓滿地完成預期教學目標。在課堂教學過程程序的設計上,環環相扣,步步深入(見教學步驟),儘量使課堂每一分鐘能得到合理運用,遠程教育資源的取捨、使用均要與教學內容相融合,使它們的配合使用盡量能達到天衣無縫,爲教學過程服務,使課堂教學因此而生輝添彩,圓滿地完成教學任務。

(五)說板書:

隨機抓住學生交流中出現的“閃光點”及時板書,使板書提綱列挈領,讓學生更好地把握課文的內容、重難點,起到引領、啓發等作用。

小學五年級語文說課稿4

一、說教材:

《高爾基和他的兒子》是蘇教版國標本第九冊第四單元的一篇敘事性的記敘文,透過高爾基和他10歲的兒子之間發生的“栽花賞花”以及“寫信教子”兩件生活小事,反映了高爾基父子間的親情和高爾基育子先育心的拳拳愛心。作者圍繞一個“愛”字組織材料,用清新的文筆,表達深刻的主題。

課文透過對栽花賞花的描述,體現了父愛子、子愛父這種人間美好的親情,這種親情雖然是真情,卻也是人之常情;而透過寫信教子反映的卻是父對子的一種嚴愛,它是一種帶有強烈社會責任感的愛,是一種高層次的愛。高爾基希望他的兒子明白人生的快樂在於付出,而不在於獲取,希望他的兒子做一個有益於社會的人,一個讓“所有的人都需要”的人。

課文先寫了父子間的親情,接着由稱讚兒子留下的鮮花,生髮到教誨兒子要給人們留下美好的東西,最後揭示出:“給”,永遠比“拿”愉快這一生活哲理。寫作由淺入深,寓理於事。

根據教材特點和學生實際,我確定本課的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能力目標:積累文中的優美語句,聯繫課文展開豐富的想象。

3、情感目標:透過誦讀領悟,初步懂得人生快樂在於付出的道理。

《高爾基和他的兒子》一課的重點,我把它落實在高爾基在院子中賞花和高爾基寫信教子兩個部分,體會父子間濃濃的親子之愛;難點在於引導學生體會高爾基信中的話:“‘給’,永遠比‘拿’愉快”。

二、說教學法:

根據本課的教學目的,在教學中我主要採用以讀代講,讓學生在讀中感悟,並抓住文章特點,挖掘空白點,引導學生基於文章語言的基礎上,讓學生大膽地展開想象,訓練學生的說話能了,對文章的難點部分讓反覆朗讀,並聯系生活實際,突破對“給”,永遠的“拿”愉快的理解。

三、說教學流程:

1、複習匯入:

透過上堂課的學習,你們知道了些什麼呢?

(大多數的同學都講到了高爾基很愛自己的兒子)

2、其實,高爾基的兒子也深深地愛着高爾基,就請你好好讀讀課文,看看文章的哪些內容讓你感受到了這份愛。(生自瀆課文)

2、教學“栽花賞花”

1、指名讀2、3小節,交流:哪些詞句讓你感受到高爾基的兒子也深深地愛着高爾基。

重點抓住“顧不上”、“一直”等詞語重點體會高爾基兒子的懂事,相機引出填空:

兒子從蘇聯趕到,千山萬水隔不斷父子情深。瞧,他雖然只有,來到爸爸身邊後,他顧不上,一直忙着。然後自然而然地進行想象這該是一幅怎樣忙碌的勞動場面啊,逐一出示:他忙得,但他,因爲他心裏一直想着……

這樣的句式訓練來發展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同時也幫助學生來體現“給”爲自己所帶來的快樂不亞於“拿”。

過渡:轉眼間,春天來了,兒子種的花全都開了。(出示圖片)你們瞧,多美啊!你會

怎麼形容它呢?讓學生看着圖描述,相機引導,還彷彿聞到了些什麼?聽到了什麼?

生交流,師小結:這原本是一塊普普通通的地,一個普普通通的院子,現在開滿了各種各樣的鮮花,到處充溢着芳香,引來了蜜蜂和蝴蝶……想不想親自去看一看。(出示第四小節)指導朗讀。

3、(出示花朵的圖片)師:這些美麗的花兒在你的眼裏像什麼?引導學生說話,使這些美麗的花朵在學生們的心中紮下了根。繼而又提出:在高爾基的眼裏,這些花兒像什麼?這樣對比式的提問,使學生能更好的理解此時,高爾基的眼裏看到的不僅僅是花朵,而是兒子紅撲撲的臉龐,是兒子對自己深深的情,濃濃的愛。透過“傍晚,彩霞染紅了天空,高爾基坐在院子裏,欣賞着兒子種的花,心裏想到,因爲。”來幫助學生體會高爾基享受着兒子的愛,心裏充滿了感激和快樂,兒子在院子裏種下的不僅僅是鮮花,還有對爸爸濃濃的愛。

指導朗讀

3、教學“寫信教子”

自讀高爾基寫給兒子的信,理解“美好的東西”。

師:高爾基看到這些美麗的花除了心裏有說不出的高興,還有許多感想,於是他把這些感想寫在給遠方兒子的信裏,自己讀讀這封信。(生自讀信)

高爾基的信兒子能讀懂嗎?你們能讀懂嗎?真能讀懂嗎?(生再讀信,同桌討論)

生交流,重點體會兩個“美好的東西”(第一個指鮮花,第二個美好的東西不僅僅是像鮮花這些物質的東西,還是一種情感:如對別人的一些關愛,付出等)

聯繫生活實際,理解“給”永遠比“拿”愉快。

生舉例交流自己的理解。

“讀書百遍,其意自現”。給學生以充分讀、思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有自主學習的機會,引導學生聯繫生活實際,給學生突破文章的難點找到了借力點,讓學生有感而發。

朗讀記憶。

師:讓我們再來讀讀這封信,把父親的諄諄教導印在自己的腦海裏。

4、拓展延伸

你們讀懂了高爾基的信,他的兒子也讀懂了父親寫給他的信,他有許多話想對父親說,他會說寫什麼呢?如果你是高爾基的兒子,你會說些什麼呢?

2、生交流,師引導,讓學生的思維更爲廣闊些。

設計這個環節,爲完成練筆:代高爾基的兒子給高爾基寫一封回信做了鋪墊。讓學生有話可說,知道寫些什麼?

5、總結

從高爾基和他兒子的故事中,我們感受到了高爾基和他兒子間這份濃濃的父子親情,明白了“給”永遠比“拿”愉快這個道理。

小學五年級語文說課稿5

一、教材分析

五年級語文《海倫凱勒》這篇課文以感人的筆觸向我們介紹了一位與命運抗爭的英雄——海倫。凱勒,課文報告了海倫在薩勒老師的引導下,支付了凡人不可思議的艱苦終於學會了語言,喚起了她對生活的熱愛;從不幸中站起來的海倫又把自己全部的愛傾注在其他殘疾人身上。字裏行間滿盈了愛的溫馨,是一篇對學生舉行愛心教誨的好課本。

二、講授目的

1、透過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從而瞭解海倫遭遇的不幸,走近海倫。

2、憑藉課文具體的語言材料,感受海倫強烈的求知慾望和與厄運不屈不撓進行抗爭的感人精神,以及她對親人,對殘疾人,對社會的強烈的愛心。

三、教學重、難點:

小學生沒有可供借鑑的生活經驗和情感儲備,對海倫“不幸”的命運,“艱難”的成長過程和“永遠留在世人心中”的“奮鬥精神”不容易產生共鳴,因此,讓學生憑藉具體的語言材料走進海倫的內心世界,體會海倫不屈不撓的學習精神是本文的教學重難點。因此我制定瞭如下目標: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透過體驗、感受、對話交流,感受海倫?凱勒非凡的毅力,不屈不撓的奮鬥精神,

四、設計理念

新課標指出:“語文課程豐富的人文內涵對學生精神影響是深廣的,要重視語視語文的薰陶感染作用。”要體會文字的情感,一個很好的途徑便是“語文教學要重視情感態度、情感價值的正確導向,要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強烈的情感活動中,加深對語言文字理解、賞析,使它們有所感悟、思考,並受到情感薰陶。

設計思路

充分相信學生,放手讓學生去讀,引導學生以讀解文,以情帶讀,透過精美感人的多媒體課件的演示,多層次的朗讀,走近海倫,感受她的生活態度,感受她的內心世界,體會海倫不屈不撓的學習精神和生活態度。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獲得個人的體驗,把語文學習轉化爲積極的情感。

五、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六、教學過程

1、讀題匯入,激發情趣。

由於第四節課學生和聽課老師都己疲倦了,所以我首先以四次高呼課題的方式,以喚醒學生的學習興趣和閱讀慾望,並且第呼一次都出示不同時期海倫的圖片,以深化學生的感知。

2、精讀感悟,體會不屈。

高年級的課文比較長,不可能每句話每個段都涉及到,因此我主要透過細細品讀重點語句,引導感悟文所蘊含的內涵,學生說到哪,我就跟到哪,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和教師的組織者,引導者作用以達到平等和諧的師生關係。

3、感受成功,奉獻愛心。

這一塊主要透過教師簡介和學生朗讀名言來感悟主人公的博大的愛心和責任心。

4、課外拓展,加深感悟。

海倫精神其實同學們透過平時的學習己經積累得夠多了,但怎樣讓孩子們更深刻地理解這一精神,把他們聯繫起來是一個很好的辦法。

5、佈置作業,課外積累。

對於海倫。凱勒的有關資料,孩子們知道的不是太多,尤其是她的作品,他們更是知之甚少,學完這篇課文孩子門對於海倫及她的家庭老師還不是太相識,對她們的生活領會得還不是太深,以是爲了讓孩子對海倫和沙利文兩位人物相識得更多,以有用地拓展他們的知識面,讓他們課外讀一讀海倫的書,像《如果給我三天灼爍》、《我的生活》、《我的老師》等都非常值得孩子們一讀,透過學習課文,再讀一讀這些冊本,我想,對孩子心靈的觸動肯定會更大。

小學五年級語文說課稿6

一、說教材

《白楊》是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語文第十冊第二組課文中的一篇講讀課。這是一篇借物喻人的文章,寫了一位在新疆工作的父親回內地接將要上小學的兩個孩子,在返疆的火車上,向孩子們介紹戈壁灘上的白楊,以樹喻人,歌頌了紮根西部的建設者博大的胸懷和無私奉獻的崇高精神。

本篇課文,一、是激發學生對獻身於西部的建設者的崇敬之情,學習他們的無私奉獻精神。二、是培養學生認真閱讀、思考課文內容,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形成自己見解的能力,並能把自己的見解說出來。因此,我擬定了以下幾個教學要求:

1、學習本課4個生字,正確讀寫“戈壁、清晰、高大挺秀、介紹、新疆”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從“爸爸的微笑消失了”到課文結束。

3、初步培養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以及獻身祖國建設的崇高理想。

4、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能在理解的基礎上說出自己的見解。

課文重點、難點,是要了解白楊有哪些特點,體會爸爸借白楊表白了自己什麼樣的心,領悟作者借物喻人的表達方法。

二、說教法

本文采用了借物喻人的寫法,表達含蓄,意義深刻。在課文裏作者抓住了人物的神態變化描寫和人物對話描寫,突出了人物的不同個性特點。在教學中主要透過朗讀幫助理解,並適當地結合課文內容設計幻燈投影、放錄像等方法幫助學生從視覺上感知理解。

在指導朗讀時,可分角色朗讀,讀書時要把人物的心理活動揭示出來,如爸爸的神態變化;兩個孩子的對話要讀出天真和稚氣來,要注意哥哥和妹妹的不同個性特點;爸爸說的那段話,因爲是對孩子說的,嚴肅中又不失親切和循循善誘。本文的教學以讀爲主,透過朗讀一理解一朗讀,並結合多媒體等方法教學本課。而爲了培養學生的獨立自主學習能力,課堂上我大膽放手讓學生自己提出問題,發表自己的見解,我做適當的提示或點評,讓學生當學習的主體,老師則起主導作用。

三、說學法

因爲教是爲學服務的,教的目的是爲了不教,爲了讓學生學會自己學習。爲了讓學生能自己從閱讀中提出問題和見解,爲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表達自己見解的慾望,我着重引導學生運用朗讀、直觀、自己提問題,大家共同研究等方法來讀懂課文,體會西部建設者的博大胸襟。

四、說教學程序

我認爲鑽研教材,研究教法與學法是搞好教學的前提和基礎,而合理的安排教學程序卻是教學成功的關鍵一環。根據課文內容可以把課文分成四部分,第一部分從開頭到第三自然段,主要講列車在茫茫的戈壁上行駛,車窗外不時閃過白楊的身影。第二部分從第四自然段到第十四自然段,主要講爸爸介紹白楊樹的特點。第三部分從第十五自然段到第十七自然段,講爸爸借白楊表白自己的心。第四部分最後一個自然段,講爸爸希望孩子們像小白楊一樣在邊疆茁壯成長,成爲祖國有用之材。課文重點是二、三、四段,爲了使學生更好地掌握課文內容,體會中心思想,培養自我學習能力,我計劃兩課時授完本課。第一課時主要讓學生初步從整體上感知課文內容,並學習第一部分內容,瞭解大戈壁惡劣的自然環境。第二課時重點精讀課文,讓學生在朗讀中,在不停的設疑、釋疑中,瞭解白楊的特點以及爸爸表白了什麼樣的心,從而激發學生對西部工作者無私奉獻精神的崇敬之情,培養學生從小要樹立個人要服從祖國需要的人生觀、價值觀。現在我單講第二課時的教學程序。

(一)複習新詞:匯入新課,直奔重點。

一上課我將投影出以下詞語:“戈壁、界限、介紹、新疆、渾黃一體、高大挺秀”,然後提問哪個詞最能概括大戈壁的景象?

(渾黃一體)此時在屏幕上展示茫茫的大戈壁景象,車窗外閃過一棵棵高大挺秀的白楊樹,並配上兄妹倆的爭論錄音。

(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疑。

學要有疑,疑是思之始,學之端。我先讓學生自由朗讀二至四部分的內容,琢磨出該用怎樣的語氣讀,接着分角色朗讀。讀完後,讓學生談談他們從朗讀中知道些什麼,不理解的是什麼?我再把他們有價值的問題歸納出來,估計有:

①白楊有什麼特點?

②爸爸和白楊有什麼相似之處,爸爸借白楊表白什麼樣的心?

③孩子們知道些什麼,不知道些什麼?

④爸爸沉思些什麼,爲什麼最後嘴角會露出微笑?

(三)討論、釋疑。

釋疑的過程是學生深入學習的過程。透過反覆朗讀,學生大至可以明白每部分內容大概講的是什麼,接着我重點組織引導他們逐步釋疑,深入地學習課文,體會西部工作者無私奉獻的高尚情操。

(1)我重點讓學生朗讀爸爸向孩子介紹白楊的話,提示:讀時要體現爸爸嚴肅中不失親切和語重心長的語氣。然後請他們討論爸爸的三句話說出了白楊的什麼特點,根據他們的回答,板書:高大直立、生命力強、堅強不屈。接着屏幕展示出白楊與風沙、雨雪搏鬥的情景,觸景生情,老師引導全班齊讀這些話,讀出對白楊的讚美之情。

(2)學生了解了白楊的特點,由樹及人,逐步加深,讓他們自學第15至17小節,比較一下白楊和爸爸有什麼共同之處。

完成練習:

①白楊不管遇到風沙還是雨雪,不管遇到乾旱還是洪水,它總是那麼直,那麼堅強,不軟弱,也不動搖。

爸爸在邊疆不管遇到,還是,他總是那麼……也。

②大戈壁需要白楊樹,白楊樹就在這裏紮根。邊疆需要,就在這裏紮根。

完成練習後,我再讓學生回顧課文,思考:孩子們知道些什麼,不知道些什麼,爸爸想讓他們知道什麼?根據學生回答,老師相機板書:紮根邊疆、建設邊疆,並點評:爸爸讚美白楊樹,實際也是在讚美千千萬萬像白楊一樣紮根邊疆,建設邊疆的工作者。

(3)學生領悟到作者借人物喻人的寫法,就不難明白最後一小節中,大白楊是指爸爸,小白楊是指孩子們。然後重點討論,課文中爸爸兩次沉思,思些什麼,最後爲什麼會露出微笑?

學生明白了爸爸是因爲相信孩子們在父輩的影響教育下,也能像小白楊一樣在邊疆茁壯成長,成爲祖國有用之材而感到欣慰,發出心底的微笑。這時我深情地轉述在邊疆建設者中流傳的一句話:“獻了青春獻終生,獻了終生獻兒孫”提問這是一種什麼樣的精神?板書(無私奉獻)。

(四)總結課文,激發情感,教育學生。

同學們,在茫茫的大戈壁到處留下白楊高大挺秀,堅強不屈的身影,使人爲之憾動,而在這惡劣的環境中那千千萬萬的邊疆建設者,爲了改變邊疆的落後面貌,他們紮根邊疆,建設邊疆,奉獻自己的光和熱,更使人敬佩。在那裏的兩棵“小白楊”在父輩的言傳身教下,一定會茁壯成長。老師也相信,這兒的幾十棵“小白楊”也會茁壯成長,成爲有用之材,到祖國需要他的地方去,建設祖國。在《小白楊》的歌聲中,結束本課教學。

五、說板書

板書是體現文章脈落的載體,透過板書人們可以一目瞭然地弄清文章的內容,領會文章的中心。板書設計(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