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演講稿>說課稿範文>

實用的說課稿初中模板合集七篇

學問君 人氣:1.59W

作爲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進行說課稿編寫工作,說課稿有助於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怎樣寫說課稿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說課稿初中10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實用的說課稿初中模板合集七篇

說課稿初中 篇1

各位老師:大家好!

讓學生愉快地、充滿自信地走進我的英語課堂,是我最大的願望,讓學生在我的英語課堂上享受快樂和成功是我孜孜以求的。多年來,我爲實現自己的夢想和追求不懈地努力着。今天,藉此平臺,希望各位老師指導我的說課,使我更快的成長。

我說課的內容是PEP Book 4 Unit 5 B Let’s talk.。主要從教材分析、教學策略、教學程序 、板書設計、教學評價等方面作具體的闡述。

下面我先來說第一個板塊——教材分析中的第一環節——說教材

本單元的話題是shopping. 購物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本課的知識點是大部分學生樂於學習和接受的,相信他們對本課的學習充滿期待。

第二環節——說教學目標

根據《英語課程標準》的教學理念,教材特點以及四年級學生的實際情況,將本課時的教學目標確定如下:

[認知目標] 能夠聽、說、認讀本課時的主要句型:A pair of …for… What size? How much are they? We’ll take them.

[能力目標] 能夠跟錄音朗讀對話,並能分角色進行表演。能夠較好地完成Group work中的調查表格.

[情感目標] 透過活動、遊戲使學生產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讓學生敢於、樂於開口,積極參與交流。並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培養他們的合作意識和競爭意識。

在仔細研究教材和分析學生的心理和生理特點的基礎上,我認爲本課重點是掌握有關購物的句型:如How about this pair? Are they nice? How much are they? They are yuan.等價格的複數表達法。難點是A pair of …for… 中for的含義;What size? size的發音;We’ll take them. them 的發音以及理解這句話的含義。

第二個板塊——說教學策略

本課主要採用情景教學和交際功能法以及多媒體計算機輔助課堂教學,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利用現代教育技術優化教學過程,透過課件爲學生創設更多生動活潑的語言環境,把學生吸引到活動中去,並激發他們主動參與學習的慾望內。努力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把學習的鑰匙交給學生,在傳授知識的同時授以科學的思維方法。不僅要使學生學會,更要使學生學會學,因此,在課堂教學中巧妙運用教學藝術,適當安排自學、小組討論、全班討論、遊戲、競賽等活動,鼓勵學生開口就說,提高運用語言的能力,變“講堂”爲“學堂”,變“要我學”爲“我要學”,從而從根本上打破傳統的課堂教學方法,建構一種新型的現代教育模式,使學生在更輕鬆更愉快的環境下實現更多的資訊交流,真正做到快快樂樂學英語,紮紮實實打基礎,向四十分鐘要質量,向課堂教學要效益的最終目的。

說課稿初中 篇2

一、說複習內容

1、動詞時態的重要性

知道動詞是句子的脊樑,動作發生的時間不同,它們在英語中的表現形式也不同,使英語句子變得生動而富有生命力,這就是動詞時態。同學們只有透過瞭解正確的時態才能把單詞、短語連成一體,形成活生生的句子,從而組成有生命力的篇章。因此動詞時態在英語語法中具有不可動搖、不可替代的位置,是英語語法中的基礎。初中階段應瞭解的時態共有八種,即一般現在時、一般過去時、一般將來時、現在進行時、過去進行時、過去將來時、現在完成時和過去完成時;而本節課複習的是:一般現在進、一般過去時、現在進行時、過去進行時四種,也就是兩個一般時態,兩個進行時態。

2、複習目標

本節課的複習目標如下:

A:知識目標

1) 瞭解動詞的三種基本形式(動詞的第三人稱單數、過去式、現在分詞)

2) 瞭解四種基本時態的概念、結構及基本用法

B:能力目標

透過在練習中比較學習,學會如何分析句子的時態並能正確運用基本時態寫出語法正確的句子和篇章。

C: 情感目標

在學習過程中培養同學們克服困難的決心和勇氣,培養互助互學的美德,增進同學間的友誼。

3、複習重點和難點

四種基本時態的概念、結構及用法;教學難點爲如何區別四種基本時態。

二、說同學們

由於各個時態都是在以前各個單元教學中分散學習的,那時很多同學還是學得不錯,滿臉是笑。但後來由於時態的不斷增加和其他語法的不斷出現,同學們困惑了。隨着時間推移所產生的遺忘,使同學們對各種時態產生了混淆,主要是時態名稱和結構容易張冠李戴。同學們困惑了,畏懼了,怎麼越學越不會?那麼怎樣使同學們對基本時態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透過複習對同學們進行查漏補缺,鞏固提高,讓他們都笑逐言開就是老師的任務。

三、說教法

新課程要求同學們在“用中學,學中用”,複習課的任務是梳理知識,查漏補缺,鞏固提高。所以在教學程序上充分利用準備好的複習資料,由淺入深,步步深入;在教學方式上以練爲主線,讓同學們在練中分析,練中比較,練中探究,練中互助,練中提高,練中促友誼;透過練習由混亂變清晰,由糊塗變明白,由理解到運用。

四、說學法

同學們是學習的主體,個體差異各不相同。在複習過程中,儘量發揮同學們的主觀能動性,讓同學們充分利用對比分析法、歸納總結法、合作探究法、互助學習法和練習法進行復習。

五、說複習過程

在複習過程中儘量透過設疑激趣引入複習;透過化整爲零,展開復習;透過合作探究,提升複習質量;透過互幫互助,讓同學們愉快複習;透過精練精講,在運用中深化複習。

六、說板書

一般現在時 主語 + am/is/are…

主語 + 動詞原形/動詞-s/es

一般過去時 主語 + was/were…

主語 + 動詞過去式

現在進行時 主語 + 助動詞am/is/are + V-ing(現在分詞)

過去進行時 主語 + 助動詞was/were + V-ing(現在分詞)

板書這幾個時態一是爲了突出這幾個時態的基本結構的重要,二是爲了便於完成肯定句、否定句和一般疑問句之間的句型轉換,讓同學們更清楚更容易地瞭解四種時態的結構和用法。

七、複習反思

在這節課中,同學們透過“用中學,學中用”,學會了比較歸納,互助學習,合作探究;明白了八種時態的基本用法和結構;弄清了它們之間的區別;鞏固了知識,提升了能力;增強了學習的信心,增進了同學間的友誼。

說課稿初中 篇3

一、課程設計目的

隨着社會的發展,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西方的性解放,衝擊着我國古老而傳統的性文化。人們的性道德、性觀念己發生了變化,舊時代那種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包辦式婚姻己不多見,代之而起的是青年男女的自由戀愛。在60年代後期、80年代初期,大多數家長仍然禁止l8歲至20歲左右的人,特別是在校大中學生談戀愛,可到了80年代中後期,特別是進入90年代以來,社會的態度發生了一些變化,對大學生談戀愛是既不禁止也不提倡。然而中小學生過早談戀愛,這仍然是社會所不贊同的。從目前青少年的早戀情況來看,小學、中學、大學都有,最多的是中學生。儘管學校、家長都提倡男女學生應大方的進行集體交往,但仍有部分男女學生從對異性的好感轉入了一對一的戀愛階段,進而影響了學習、生活,甚至荒廢了學業。本課主要是透過對學生進行輔導,讓學生認識到早戀行爲產生的一般原因及其嚴重的危害性,從而在思想上有所準備。最後瞭解如果有了早戀行爲,應如何進行自我調整和改正。

二、教學目標

1、瞭解早戀產生的原因,正確認識早戀對中學生的學習及生活所產生的危害。

2、學會如何預防早戀行爲的發生。

三、教學難點:

早戀行爲的危害和預防。

四、教學方法

提問、討論、引導法

五、教學過程

[引入]同學們跨進了中學的校園就意味着進入了或即將進入人生的黃金時期--青春期。青春期是兒童向成人的過渡時期。這一時期身體發育發生着巨大變化,同學們的自我意識增強,社會交往逐漸增多,男女同學間的相互吸引和彼此需要增加,因此在這個時期,同學們都面臨着這樣一種困惑:如何與異性同學正常交往而不產生早戀行爲?下面就讓我們來學習有關早戀行爲產生的原因、危害及預防措施。

【多媒體顯示】

1、什麼是早戀?

2、早戀的一般成因;

3、早戀的危害:

4、早戀的預防措施。

【事例】某班同學男A學習成績突然急劇下降;上課注意力不集中,經常出現"走神"現象;經常單獨與同班同學女B說話、約會;而且就連上課都經常傳寫紙條,紙條上都是一些心形的“現在你還好嗎?”“真的好想你”“中午12點老地方不見不散”等等話語;顯得對對方有強烈的感情依戀,見不到對方就產生"一日不見,如隔三秋"的感覺。

問題:

1、這兩位同學爲什麼被班主任找來做思想工作?

2、你是否希望這兩個同學繼續這樣下去?爲什麼?

學生討論回答

教師小結:這兩位同學的行爲是早戀行爲。

(板書)所謂早戀行爲就是未成年男女過早地建立戀愛關係的行爲。

【講述】青少年之間建立正常的異性交往交系和友誼是有利於健康成長、心理和社會成熟的,但如果過早地建立一對一的伴隨頻繁約會、發生性行爲或者以結婚爲目的的異性交往關係,則是有害無益的,婚姻法規定:"結婚年齡,男的不得早於22週歲,女的不得早於20週歲。晚婚晚育應於鼓勵。"所以以上兩位同學這種現象不能再繼續下去,否則會嚴重影響他們的學習成績和身體健康仍至整個一生的前途問題。

【多媒體顯示】產生早戀行爲的原因:

1、發育過程中的正常現象;

2、思想觀念改變的作用;

3,不恰當的社會對待的影響;

4、虛榮心的驅使。

【提問】早戀行爲對我們的學習和生活會產生什麼樣的危害和不利?同學們可以展開想象和假設進行歸納。

【教師總結】

【提問】早戀的危害這麼大,那我們應怎麼預防這種行爲的發生呢?

(學生討論、回答)

[教師歸納]

1、主動接受青春期性健康教育,消除對異性的神祕感;

2、要積極參加集體活動。使自己的興趣得到發展,防止空虛無聊;

3、樹立正確的愛情觀,不能有傍大款、追大款的觀念,也不能單純地唯感情論,還要有"房子和麪包"才行,懂得愛情不僅僅是相互吸引,更重要的是一種責任;

4、與異性同學的交往態度要明朗,言談舉止要大方,防止過密的接觸。

(討論)若你是前面事例中這兩個同學中之一,你該怎麼辦?

【多媒體】

1、正確認識早戀行爲的危害:

2、恰當選擇戀愛年齡:

3、區分早戀與正常交往;

4、主動接受青春期性健康教育:

5、主動接受同學老師和家長的幫助:

6、培養愛好,把注意力轉移。

7、積極參加集體活動。

8、不要以爲自己沒用,其實這也沒什麼了不起的,要拿得起放得下。

說課稿初中 篇4

課題:Unit 13 Lesson50 Standing Room Only

各位領導老師:大家好

我說課的題目是初中英語第三冊第50課,本課爲口語閱讀課,整個說課我將分三部分進行講述,即教材分析、教學環節的設計、教學程序。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第50課以詳實準確的數據圍繞本單元的中心話題----當代人類最關注的人口問題,對學生進行了深刻的人口教育,不僅在本單元佔據主導地位也是訓練學生口語表達能力的良好素材。根據新課標對學生交際能力的培養尤其對學生口語及閱讀能力的要求不斷提高,以及我校要突出英語優勢打造楓葉品牌的實際情況,我將本課設計爲一堂口語閱讀課。

(二)教學目標的確立和依據:

爲了不僅要完成正常的教學任務,還要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確定如下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熟練掌握數詞的表達法。

2、能力目標:

a.有效提高閱讀速度和理解材料的準確度

b.能自如表達本課重點話題人口增長問題。

c.能靈活運用所學知識並展開豐富地想象力流暢地表達其他相關內容。

3、情感目標:

透過一些有力地事實、數據和圖片使學生深刻地認識到人口問題的嚴重性,使他們意識到我們只有一個地球愛護我們的家園人人有責!

(三)重點和難點:

1、重點:根據新課程標準對閱讀能力的要求,我確定本課重點爲提高學生快速閱讀的水平。我採用英語趣味i教學法,採取圖片匯入、方法解析和逐步檢驗的方法使其掌握快速閱讀的技巧。

2、難點:口語水平的提高。我班的學生都來自公立學校,長期以來,傳統的外語教學注重書本知識的講授,忽視交際能力的培養使許多學生不敢開口、羞於在人前表達因而口語薄弱。我透過創設引人入勝的情境和師生共同討論、記者採訪專家等新穎方式,以及不斷鼓勵的方法突破難點。

二、教學環節的設計

學生具有無限的潛力,需要老師適時、適當地引導。本節課中我尤其側重訓練學生透過合作探索來獲取知識的過程,並注重改變學生以往的學習方式,透過設計有效問題激發學生的興趣使他們始終處於主動尋求知識去學習而不是被動地接受知識的狀態。我充分放手讓學生髮揮其主體地位使其真正成爲課堂的主人,本節課我講解的時間不超過五分鐘。

國家新課程標準特別強調了要由過去只注重知識的傳授結果向注重知識發展及知識的傳授過程而轉換。課前我給學生布置了預習作業,讓他們查找相關的資料,學生在預習中就接觸了大量的資訊,他們必須具有相應的選擇能力和重組知識,構建知識網絡的能力,這恰恰正是新課程標準的要求.

三、教學程序

1、課前對話:

師生問候之後,讓學生兩人一組圍繞數字進行自由對話。每天3-5分鐘口語練習時爲了提高學生的交際能力,新課標指出口語是在人與人交流時即興脫口而出的,會話雙方都必須對聽到的語言快速做出反應,才能使談話繼續。同時由於口語具有非常強的交互性,合作學習的成效對口語水平的提高至關重要。這些都要求爲學生的口語學習創造必要的條件,提供良好的訓練。

兩人一組是爲了每個學生都有足夠的機會去說,而數字的表達法是本單元的知識要點,我可以提示學生討論一些世界之最,如珠穆朗瑪峯的高度、亞馬遜河的長度、馬裏亞納海溝的深度、南極冰川的後度、中國人口的總數、伊拉克戰爭的時間等等,這些既豐富了學生的知識,又達到了對數字表達法的鞏固。

2、給學生展示這樣兩幅圖片:

一個平衡的槓桿上,一些人在左,我們的地球在右;第二張圖上左邊新增的人使槓桿不再平衡。之後問學生:看了這兩幅圖,你會想到什麼?又是什麼引發了這個問題?學生會表達一些自己的見解,這時不論他們的見解是否正確都要給與鼓勵和表揚,然後問學生:是否知道每一天每小時每分鐘每秒鐘全世界會新增加多少人口?學生會非常有探究答案的慾望,這時非常自然地讓學生開啟書去閱讀50課的文章STANGDING ROOM ONLY 並找出我給出的這張表格的答案。由於本課是以大量數據爲主反映人口問題的,因此如果學生能順利完成此表,那麼全文的重點內容就迎刃而解了。而且我認爲採用圖片匯入法遠比直接讓學生翻書閱讀更能激發學生的興趣使其由被動學習變爲主動獲取知識。

3、拓展與鞏固

透過講解我指導學生快速閱讀的方法,如猜詞悟意法、略讀掃讀法、找中心句和關鍵詞等方法,之後要檢驗一下學生是否掌握此方法,於是我問學生世界人口的持續增長會引發那些嚴重問題呢?在學生髮表一些個人看法後爲,我再給學生一篇文章進行快速閱讀,這也是本節課的課堂檢測,我會當堂進行面批面改。然後對於這篇關於人口急速增長帶來的一些後果的文章,我讓學生來進行講解,這樣可以瞭解學生的閱讀現狀和存在的問題。

4.合作與發展

接下來我會透過多媒體展示給學生一組關於由於人口太多而導致資源匱乏、污染嚴重、食品短缺、空間擁擠等的圖片,看着這些圖片問學生:你們對哪一方面感觸最深?你還想到了其他那些方面?想不想了解其他同學的想法?又想不想知道在座老師們的看法?以這種方式充分把學生們的積極性調動起來後將其分成6個小組,先組內討論發表個人見解然後鼓勵他們去採訪在場聽課的英語老師。

(1)先讓學生自行討論可以避免受老師的想法所侷限沒有自己的見解。

(2)採訪老師既可以讓學生能夠用英語去實際交流,達到學以致用。有可以讓學生從英語老師那裏獲得更多資訊和掌握更多的英語表達方式(事實上,有些表達如果讓他們完全國獨立進行是有些難度的),有由於這樣的學習方式平時機會不多,因此會讓學生感到非常新鮮非常有趣味性,在與老師交流時也會讓學生產生成就感。

(3)我認爲學生合作精神的培養尤爲重要,學生透過這一環節既能夠有自主學習的機會有鍛鍊了與他人的合作,並在探索中有其個性思維發散的空間。

5、交流與分享

讓學生推選各組代表組成專家團坐在教室前,選一名同學以記者的身份採訪“專家們”,使其把個小組的討論結果與大家交流共享,其小組成員可以作爲後援團補充些觀點,這樣既可以使口語較好的同學有更多的機會展示起到拔高作用,又可以讓口語較弱的學生也有參與的機會並能向他人學習。最後按事實豐富、語言準確、表述清晰程度評出最權威專家和最積極後援團,透過這種方式可讓學生有非常強的集體榮譽感。

6、最後一個環節是作業

當學生慷慨激昂地探討完這些現狀後,我會問他們,面對這種現狀,我們能做些什麼呢?以此爲題寫一篇作文。我佈置這項作業的依據是新課標的要求。新課標指出:寫作需有明確的動機和積極的態度,寫作的題目應結合學生的實際需要,是他們具有寫作的願望這樣他們才能了與寫作才能重返自己的思維能力,而不是爲了應付老師而做的作業。

本節課教學效果的預測

100%的學生能夠積極參與教學,90%的學生能流利的表達自己的思想,並透過課下的反饋瞭解學生對本課的掌握情況。

說課稿初中 篇5

說教材分析

本節課要說的密度一節屬於第二部分,這一部分包括了後面所有八章的內容,它們形成了經典力學的初步知識。衆所周知,經典力學包括了質量、時間、空間三大基石。初二學生從已有的生活經驗中基本具備了絕對的時間觀念和空間觀念。因而第七章第一節開始就進行絕對質量觀的教學,第三節的密度是對質量認識的進一步延伸,是對物質世界認識的進一步探索。

再從本節的編排看,課本首先從第二節的實驗入手,提出本節課要研究的問題:如何鑑別不同的物質?接着用實驗分析、歸納得出密度的概念,最後是密度知識的簡單應用。這種方法,體現了物理知識來源於生活,又服務於生活的現代教學理念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分析概括能力等綜合素質。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理解密度的概念、公式、單位,會進行單位間的換算。

能力目標: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能力、概括能力,學習一點研究問題和定義物理量的常用方法。

情感目標:培養學習物理的興趣和發現探索問題的良好習慣,培養學生初步的辯證唯物主義現,對學生進行審美教育。

教學重點 根據大綱及學生實際,密度的概念、公式、單位是本節的重點。

教學難點 由於初二學生邏輯思維正處於發展初期,如何處理實驗中的數據進而得到密度的概念是本節的難點。

教法 本節有關密度的知識都是從實驗中分析歸納出來的,因而本節課着重採用實驗探究法。

學法 學生要想正確的從實驗中得到密度的概念,他們必須掌握數學法、分析法、比較法和歸納法

教具準備 每兩人一天平,砝碼,體積不等的兩個木塊和兩個鐵塊,爲了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思維,突破教學難點,我還製作了一個課件。

教學過程

1、激趣引學

培養學生對物理學的興趣,是新大綱規定的物理教學的根本目的。因此,課前我設計了一個來源於生活中的趣味實驗,如何鑑別水、煤油、酒精和醋?並讓他們總結辨認的依據,當他們意識到可以利用顏色、味道等特性鑑別物質時,根據建構主義理論,我從學生的最近發展區着手,拿出上節課測量過的體積相同但外表被我塗成了相同顏色的銅、鐵、鋁讓學生辨認,使學生直觀的認識到體積相同的不同物質質量不同,這也反映了物質的一種特性,這種特性就用密度表示,很自然的引出本節課的內容。

2、密度的概念

新大綱要求:實驗不僅是物理教學的手段,它還是提高學生實驗操作技能和科學素養的重要途徑,是物理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我把教材中的演示實驗改成了每兩人一組的分組實驗。素質教育的核心是培養學生的探索意識和創新精神實驗中,當學生測出了質量與體積之後,我改變了教材中直接要求學生計算m/V的編排方法,鼓勵學生自己處理實驗數據我提出了一個極具挑戰性的問題:根據測出的質量和體積,仍然能得出什麼結論?面對這樣的問題,根據建構主義理論,根據認識心理學,有一部分學生可能會想到直接利用這些數據去尋求某種規律,有的甚至能得出質量與體積成正比這樣的結論,還有部分學生,他們可能想到要對這些實驗數據進行運算。當學生討論得出利用m和V可以計算它們的比值時,我用課件出示鼓勵性的評語,並播放一段音樂,以鬆緩剛纔緊張的思維。然後引導學生應用數學法分析m/V的含義,利用比較法、歸納法得出密度的概念。並告訴學生:用比值法定義物理量是初中階段的一種重要方法。

在這一過程中,我還要引導學生欣賞天平平衡時的對稱美,領會物理學方法的和諧美,感受物理概念的簡潔美。促使學生形象思維的發展,進而促進學生德育、智育的發展,培養學生良好的思想感情,加深對物理學的熱愛。

3、密度的公式

密度的公式屬於本節的重點,它要求學生能弄清公式的來源,並能記住公式。要記住公式,除了瞭解各個字母代表的物理量,還要理解公式的物理意義,並用密度公式進行計算。在這一部分,我利用知識的遷移理論,設計了一些跳一跳能摸到的問題:

①怎樣計算單位體積某物質的質量?計算密度的公式是什麼?

②如何用字母表示這個公式?怎樣計算密度的單位?

③一木塊,體積爲 10cm3,質量爲6克,它的密度多大?若切掉它的3/4,剩下的密度多大?

④根據密度的公式,我們能說密度與質量成正比,與體積成反比嗎?利用這些問題引導學生大膽質疑,主動探索,教師適度點撥,然後讓學生自己總結。透過這樣的辦法,加深學生對密度公式的理解、記憶和應用,培養學生規範的解題格式和嚴謹的邏輯思維。這裏透過對公式物理意義的教學,培養學生的辯證唯物主義現,形成基本的、樸素的、唯物物理學思想

物理學史 在學生緊張的勞動之後,課件出示“王冠”圖,告訴學生阿基米德利用密度知識鑑別王冠的故事以培養學生熱愛科學,不怕困難,積極探索,服務人類的科學思想。

小結

一堂成功的物理課,不僅要讓學生學到物理學知識,還要學生學到一定的物理學方法,甚至要形成一些基本的物理學思想。小結中,我準備先讓同桌的學生相互回憶本節學過的主要內容,讓這些知識同化到學生原有的知識體系中去,以形成新的知識體系。老師再從物理學方法和物理學思想兩個方面着手,總結學生在這堂課中的表現,肯定他們的成績,指明他們努力的方向。體現成功教學的激勵機制。

練習

①向自行車輪胎內打氣,輪胎內空氣的密度如何改變?

②ABC三種物質的質量M和V的關係如圖所示,誰的密度大?

板書設計

爲了簡明扼要的再現學習內容,激發學生的想象和思維,我採用圖表法板書。

選自《中學物理》20xx年第10期

說課稿初中 篇6

一、說教材

1、教材在單元中所處的位置

《落日的幻覺》是初中語文第二冊第四單元中的自讀課文。本單元課文全是探索自然奧祕的事理性說明文。從學習的思想情感目標分析,要求教師在學習過程中潛移默化地培養學生求真創新的科學精神,講究實證的科學態度和嚴謹周密的科學思想方法。從學習語文的知識與技能的角度則要求學生掌握說明文的說明順序和說明方法,鍛鍊學生的默讀能力以及篩選資訊的能力。

2、教材在單元中的作用

本文是單元學習列車的最後一節車廂,有其特別的作用。可以將它當作對前四篇文章學習的一個知識性的總結和鞏固練習篇章,從說明文學習的四個重要環節對其進行回顧複習,檢驗學生是否能明確掌握一篇說明文的說明對象、說明順序、說明方法及說明語言。其中,根據單元學習目標又以能分析說明順序和說明方法爲重。

3、教材學習存在的難點

《落日的幻覺》的說明對象是落日時容易引起人們幻覺的幾種現象,文章從物理、天文等角度對現象的原因進行了簡要的說明。說理較抽象,對於剛剛接觸物理學科的初二學生而言,對這些現象的理解存在知識性的難度。雖然這些常見卻不爲大家所瞭解的現象能夠極大地引發學生的閱讀興趣,但本文出現一些專業性詞彙,也會造成學生的閱讀困難。因此,教師是否能充分調動學生對本文的學習興趣與熱情就成爲了能否上好這堂課的鑰匙。

二、說學情

初二(11)班是一個很優秀的班級,與其他班級相比,學生在語文學習上具有明顯的優勢,對於藉此班比賽上課的我來說是一個充滿激情的挑戰。根據我對他們的瞭解,該班學生的競爭意識強,主動學習的熱情高,語文基礎知識紮實,基本技能強,只要能激發起他們的爭強好勝之心,讓他們作好課前預習,我相信他們能很快地進入到自主學習的狀態。

三、說構思

根據以上分析,我設計了一堂以知識競賽爲大框架的教學,確定了整堂課的教學構思。

(一)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1)分析本文的文體特徵,瞭解落日的幻覺的成因。

(2)理解並分析本文的說明順序。

(3)分析本文的說明方法。

2、情感目標:培養學生注重觀察、講究實例的科學態度。

(二)教學重點:

1、透過理解課文內容分析本文的說明順序及方法。

2、從寫作的角度學習運用一定的說明順序來結構全文。

(三)教學難點:分析本文(事理性說明文)的順序

(四)教學用具:多媒體設備

(五)課時安排:1課時

(六)課前準備:

學生:預習課文,掌握生字詞。上網查閱資料瞭解課文相關知識。

教師:查找圖片,設計課件。

四、說教學方法

1、 根據課文特點和學生實際情況,以激發興趣法、形象聯繫法、指導歸納法、拓展思維法進行教學。

據新《大綱》在《教學中要重視的問題》裏指出:“教學過程應突出學生的實踐活動,指導學生主動地獲取知識,科學地訓練,全面提高語文能力。”我根據本課目標和內容,從學生已掌握的知識基礎、發展水平出發,應用各種教學手段調動學生的主動性,以激發興趣法、形象聯繫法、指導歸納法、拓展思維法進行教學,使他們在教師的主導下圍繞教學目標自主學習課文。

透過分組知識競答積極思考討論問題、回答問題;透過圖片聯想將課文當中的抽象說理轉化爲形象思維;透過對舊知識的回顧複習梳理學習說明文的整體思路;透過遷移聯繫把物理所學新知、語文舊課知識熔爲一爐,體會語文作爲工具性學科的特點;透過看圖寫文加深對說明順序在說明文中的重要性的理解,並反饋學生的知識技能掌握深度。

2、 採用多媒體教學平臺,運用多種教學手段,擴大教學容量。

在教學中,我採用了多媒體教學平臺,運用多種教學手段,擴大教學容量。

從網絡下載了多副與課文內容相關的精美圖片,這樣既吸引學生注意,激發學習熱情,又符合教育學中的自覺性、直觀性原則。

播放舒緩的音樂瀰漫於學生自讀課文時間段,營造一個愉快的、寬鬆的課堂氛圍,促發思維的生成,並使他們充分發揮想象創造能力,品嚐想象帶來的喜悅。

培養學生的“資訊素養”。有目的地到圖書館和網絡世界中去搜尋所需資訊材料,豐富拓展文化知識,增強學生自主探究學習的能力。

3、教師發揮好知識競賽主持人的作用

因爲整堂課以知識競賽爲大背景,所以教師對課文的講解要儘量少,讓學生擔當課堂的主角,我只需要作好主持人的工作,時時激發學生的競爭意識,讓語言多一些鼓動性和煽動性,就能很好地營造出積極熱烈而又公正有序的課堂氛圍。

五、說學法指導

這篇課文內容抽象生澀,語言雖有文采卻多專業術語,會妨礙學生的閱讀興趣。所以預習工作至關重要,上課之前讓學生做好預習工作,並查閱資料,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在教學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在熟悉課文的基礎上進行探究式學習,使學生聯繫新開設的物理學科,進行學科滲透學習,讓學生開闊視野,增加知識,激發起探索科學知識的興趣。學習的重點落腳在對說明文文體知識的掌握上,重點突出在對說明順序和方法的分析運用上,讓學生對知識進行前後的遷移練習。指導學生採用主體思維法、小組討論法及反饋練習法參與自主學習,從學習中收穫成功的喜悅,勝利的自豪感。

六、 說教學程序

(一)前言:說明本堂課以知識競賽的方式進行,用鼓動性語言激發學生的爭強好勝心。

(二)匯入:請學生觀察四副圖片,找出它們的共同點。

由此聯繫古文《兩小兒辯日》,使學生對兩小兒不同結論產生置疑,進而引出落日會造成一些幻覺的話題。展示標題《落日的幻覺》。

(三)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展示自主學習要求。

2、根據學習要求,初讀課文,整體感知。(讓學生明確自讀課文時間並按照要求閱讀文章。)

3、檢查學生對字詞的預習

4、弄清本文文體。(說明文分類的標準)根據剛剛學到的新知識,分析本文應該屬於哪種說明文。

5、如何引出說明對象。根據以下提示閱讀1——3自然段,回答填空題。

6、作者在第二段描寫了日落時的哪些景象?請學生用自己的語言概述他們勾畫的語句。

7、根據圖片讓學生用科學道理來解釋落日中的幾種幻覺形成的具體原因。

(1)圖一

(2)圖二

(3)圖三(遷移物理知識,讓學生用“色光的混合原理”的物理知識進行解釋)

(4)圖四(遷移物理知識,讓學生用某個物理實驗來舉例說明這種現象)

(5)圖五(遷移語文舊課所學知識來解釋原因)

8、以提問引出小結。

(四)再讀課文,實踐學習

1、說明文的說明順序

(1)舊知複習:說明順序。

(2)4——7自然段寫落日的各種幻覺現象時主要遵循了什麼順序?

具體來說,屬於邏輯順序中的哪一種?給2分鐘的時間讓學生討論發言。

2、說明文的說明方法

(1)舊知複習:說明方法。

(2)實踐運用,判斷下列句子各採用了什麼說明方法。

(五)學以致用,各顯其能

請根據一定的說明順利介紹這幅圖片。要求:

1、運用1—2種說明方法。

2、字數200字左右。(交流寫作成果)

(六)結束課堂:盤點各組知識競賽得分,得分最高組勝出有獎,單項表現突出者有獎。

說課稿初中 篇7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同行:

大家上午好!我是來自聚賢中學的何小豔。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秋天的懷念》,具體程序如下:

一、走進文字,潛心研讀——說教材

《秋天的懷念》是初中語文人教版七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的第二篇精讀課文。本單元的主題是歌頌“濃濃的親情”;閱讀訓練的重點是“根據文章特點,運用學到的閱讀方法理解重點語句,認真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

這篇課文是當代著名作家史鐵生的一篇回憶性散文,全文以“看花”爲線索,透過回憶三十年前的往事:母親忍受着病痛和我的壞脾氣、第一次提出看花被我拒絕、第二次提出看花我同意後的.欣喜、母親病故,以樸實的語言和傳神的神態、動作描寫,表現了母愛的深沉厚重,也對生命和生存問題進行了深刻反思。本課充分詮釋了單元主題,加深了學生對親情的感悟。

本課教學設計爲兩課時,我今天說課的內容是第二課時。

二、以人爲本,關注學生——說學情

七年級是樹立正確人生觀價值觀的關鍵時期。學生對本文涉及的母愛已有了一定的體驗和理解。透過自主閱讀,能夠體會作者對母親的思念之情,能夠感悟母親堅強的人生態度、對兒子無微不至的愛以及對兒子的影響。但是,課文的字裏行間是怎樣表現母親的堅強、母愛的深厚?母親帶給了兒子怎樣的影響?課題“秋天的懷念”又有着怎樣的內涵?這些問題都需要學生深入學習並感受。

三、走進語言,關注精神——說理念

基於此,本課的教學設計力求以讀爲本,以情感人,實現語言與精神的同構共生。

四、以學定教,明確目標——說教學目標及重難點

根據學段要求、教材特點、學生實際,以及新課程標準對教學目標所做的“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三個維度的要求。我在第一課時引導學生學會本課字詞、理清課文脈絡、感受人物形象的基礎上,將本課時的教學目標定位在:

1、透過有感情地朗讀,抓住課文中人物的細節描寫,體味人物的內心情感。

2、品讀重點詞句,感悟母愛。

3、理解課題“秋天的懷念”的內涵。

4、引導學生對生活態度的積極思考,探詢母親遺囑中“好好兒活”這句話的意味深長。 教學重點:

課標指出:第四學段的閱讀要體味和推敲重要詞句在語言環境中的意義和作用。因此,我將本課的教學重點確定爲:引導學生研讀文字,推敲關鍵詞句,從中感悟蘊含在字裏行間的那份毫不張揚的母愛。

教學難點:根據學生實際,我將教學難點確定爲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引導學生獲得“好好兒活”的啓示。

五、優化組合,營造和諧——說教法學法

爲了有效達成目標,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我堅守“以學定教、順學而導”的原則,採用啓發引導、朗讀感悟、想象感悟、創設情景等方法進行教學,引導學生在讀中品詞析句,感悟文字背後的內涵。

在學法上,我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讓學生自讀自悟、合作討論、彙報交流、朗讀感悟,給與學生充分的表達機會與發展自我的舞臺。

六、提前預設,直觀展示——說課前準備

1、爲了讓學生更好地走進文字、充分領悟,走出文字、拓展閱讀,課前我給學生準備了史鐵生的《合歡樹》片段、《我與地壇》片段、《有關廟的回憶》片段。

2、爲本課製作了多媒體課件。

七、以讀爲本,情動課堂——說教學流程

根據以上分析,我在第二課時中設計了以下三個環節:

(一)感受“娘倆”的“好好兒活”

開課伊始,我出示《合歡樹》片段,讓學生初步感受母親的“苦”,感受作者對母親的思念。他的好多文章都表達了這份感情,比如今天我們的這篇——秋天的懷念。課標指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爲,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和體驗。因此,在第一課時學生讀文字的基礎上,我爲學生設計了閱讀的幾個層次:正確——流利——有感情,讓學生自己評價自己的閱讀水平並選取句子讀一讀,總結出要在正確流利的基礎上讀出感情、讀出韻味。緊接着指導學生讀出課題的韻味。隨後一句“現在我們就走進課文,品品課文中文字的味道”,引導學生明確了本文的學習重點。

透過第一課時的閱讀,學生明確了課文三次提到看花,第一次沒去成因爲“雙腿癱瘓後,我的脾氣變得暴露無常”。引讀第一自然段,體會作者脾氣變得暴怒無常時的心情:望着望着天上北歸的雁陣,他會——(把眼前的玻璃砸碎);聽着聽着李谷一甜美的歌聲,他會——(猛地把手邊的東西摔向四周的牆壁);媽媽要他去北海看菊花,他喊着——(不,我不去,我可活什麼勁)。從中體會出作者的喜怒無常、活得沒勁。承接這一組句子我讓學生大膽想象,補充課文中的這個句子:獨自坐在屋裏,看着窗外的樹葉“唰唰啦啦”地飄落,我————

作者活得如此之苦,如果你是他的朋友或哥哥、妹妹,面對他這副樣子,你會怎麼做?(此處創設情境讓學生“勸”的過程,就是他們思想成長的過程,同時也爲後面進一步體會母親毫不張揚的愛埋下伏筆。)在學生髮表完意見後追問一句:怎樣做更合適呢?讓我們看看母親是怎樣做的吧。進而重點體味母親的做法。

如果有學生讀到“母親撲過來抓住我的手,忍住哭聲說:‘咱娘倆好好兒活,好好兒活”我就引導學生抓住“撲、抓”,體會母親要撲下去的是兒子想去死的念頭,要抓住的是兒子好好兒活下去的信念,讓學生把這些珍貴的體驗送進文字中去,讀出力量;抓住“忍”,體會病入膏肓的母親忍住的是“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來覆去地睡不了覺”,忍住的是兒子的病帶給她的打擊,忍住的是兒子的抱怨,忍住的是兒子砸玻璃、摔東西等暴怒無常的脾氣。進而體會到母親的“苦”,但活得如此之苦的母親,“有沒有看着看着北歸的雁陣突然把玻璃砸碎?(沒有)有沒有聽着聽着李谷一甜美的歌聲把東西摔向牆壁?(沒有)”這就是母親的忍,再次讓學生把體會到的感情送進句子中去讀。

如果有學生讀到“母親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見的地方偷偷地聽着我的動靜。一切恢復沉靜,她又悄悄地進來,眼邊紅紅的,看着我。她比我還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我就引導學生抓住“悄悄地”,透過去掉這個詞談體會的方式讓學生體會到母親對兒子的理解、關心、細心,對兒子無微不至的愛,怕兒子傷心連說話都小心翼翼。學生每體會出一種感情就讓學生把這種感情送進文字中去讀出來,以讀促悟。

感受“母愛”、感悟“咱娘倆的好好兒活”是本課的重點,在前面這一環節充分研讀文字的基礎上,讓學生總結出母親的堅強、理智,進而引領學生探究“好好兒好”的內涵。

在這一環節的品詞析句中,我引導學生抓住母親的動作描寫,以多種形式分別讀出母親的辛苦,讀出母親的隱忍,讀出母親對兒子的大愛。

(二)探究“我倆”的“好好兒活”

在這個環節中,我引導學生重點研讀文章第4、5、6自然段。引讀:鄰居們——(全班同學把課文寫母親母親臨終前的話讀出來,直到最後一句),抓住:我那個有病的兒子和我那個還未成年的女兒引導學生感悟省略號裏沒說完的話究竟是什麼?(好好兒活)進而引出他究竟懂得了要怎樣“好好兒活”?讓學生自由讀文章第六自然段,小組合作討論或自己思考他們究竟懂得了該怎樣“好好兒活”,透過彙報交流,引導學生“穿”過菊花的表象,借菊花“淡雅、高潔”等體會到人活着的各種滋味,從而引出作者明白了應用怎樣的行爲走出這“好好兒活”。在此基礎上再次引讀“望着望着天上北歸的雁陣,他還會把玻璃砸碎嗎?聽着聽着李谷一甜美的歌聲,他還會猛地把東西摔向牆壁嗎?”再一次地讓學生創作“看着窗外的樹葉‘刷刷啦啦’的飄落,我————”,與前文形成對照,體味作者的變化。 史鐵生透過三十多年的感悟,他說文字更能表達他的心,在這裏出示他的《病隙碎筆》中的一段話,進一步讓學生感悟他對“好好兒活”的理解,進而向學生推薦《我與地壇》、《病隙碎筆》、《務虛筆記》。伴着哀傷的音樂學生誦讀、教師引讀這些文章的片段,走出文字感受作者對母親的思念,感悟作者在母親去世以後的“好好兒活”。再走進文字引讀課文最後一段:又是秋天——引領學生回過頭來探究“秋天的懷念”懷念的究竟是什麼?學生有了前面對母親的品讀,明白了懷念的是一次又一次想讓他去看花的母親,懷念的是母親給他的“好好兒活”的信念。

(三)思考“我們”的“好好兒活”

課標指出:第四學段的學生對課文的內容要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我們透過品悟文字的韻味,嚐到了這一家人的人生韻味,那麼,他們家的這件事,跟我們有什麼關係呢?讓學生暢所欲言。隨後總結:我們讀書不光要讀出文字的味道,還要讀出自己的思考;不光要感悟別人的“好好兒活”,還要思考自己的“好好兒活”。讓學生用一個詞、一句話說出學了這篇課文後他對“好好兒活”的思考。隨後引出“我倆在一塊兒要好好兒活”這個“我倆”應該變成“我們”,朗讀這句話,引領學生說出:面對自己的家人要——;面對自己的老師要——;面對自己的朋友要——等等。總之在今後的人生之中,不管遇到多大的打擊、困難、挫折、失敗,我們——(生:在一塊兒,要好好兒活)

作業設計:

學完這課,我設計瞭如下作業:

1、必選作業: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2、自選作業:運用語言、動作等描寫方法寫一個人物片段。

以上的教學設計,將語言文字聽、說、讀、寫、思的訓練落到了實處,力求達到工具性、人文性的統一,力求體現大語文教學觀。

八、凸顯過程、深化內涵——說板書

本課的板書,我直觀簡潔地板書關鍵詞語,即簡單又展示了教學環節。

秋天的懷念

娘倆

我倆 好好兒活

我們

九、審視課堂、總結提升——預設反思

在所有教學流程、預想環節都順利完成的基礎上,還需要加強的地方是:

1、朗讀指導還有待加強。課堂有較有質量的品讀,但少有質量的朗讀。

2、對文章的分析鑑賞,過分注重了母親這一角色,對“我”這一形象的感悟有待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