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演講稿>說課稿範文>

【精華】語文說課稿初中錦集五篇

學問君 人氣:2.59W

作爲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就有可能用到說課稿,是說課取得成功的前提。那麼什麼樣的說課稿纔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語文說課稿初中5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華】語文說課稿初中錦集五篇

語文說課稿初中 篇1

  一、說教材

《散步》這篇文章是人教版中學語文七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的一篇自讀課文,這個單元的文化主題爲“親情友愛”,圍繞這情和愛本單元一共編選了5篇文章,其中《散步》最具代表性。文章記敘的是一家三代野外散步的“生活細節”,表現出一家人互敬互愛的真摯情感,頌揚的是中華民族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這是一曲溫馨雋永的親情之歌、倫理之歌、生命之歌。

文章在折射出人性之美的同時,字裏行間還洋溢着濃濃的詩意之美。“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塊小塊的新綠隨意地鋪着…‘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穩穩地,走得很仔細”,這些曉暢素雅的語言文字和溫馨美麗的生活場景給人以享受,極具審美價值,真是一篇不可多得的敘事美文!

(一)教學這篇文章我準備用一課時進行,重點達到以下三個教學目標:

【知識和能力目標】

1、積累“分歧、信服、各得其所”等詞語,掌握它們的讀音及詞義。

2、整體感知課文,理解文章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3、品讀文章清新質樸的語言。

【過程和方法目標】

指導學生在閱讀中圈點勾畫,品味畫面的優美和細節的動人。

【情感態度價值觀】

引導學生用心發現親情,增強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

(二)對本課教學的重難點我是這樣確立的:雖然現在學生生活在親情的氛圍裏,被愛包圍着,但他們對愛沒有深入透徹的理解,所以引導學生透過品味細節描寫和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來體會人生的真情,增強學生的家庭責任感。

二、說學情

七年級學生正是道德觀形成的關鍵時期。透過學習這篇文章,對他們感悟和傳承尊老愛幼的中華傳統美德,培養真摯的情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道德觀具有重要而深遠的意義。

三、說教法

1、我採取朗讀教學法、品讀法以及多媒體輔助教學法。

2、“教學千法讀爲本”,以讀爲本,讀中悟情,讀中明理是設計本課教學的又一基本理念,讓學生真情投入地讀,在反覆的朗讀中,體會作者的內心世界,感悟三代人之間真摯的情與愛。

四、說教學過程

第一個環節:情景匯入,激發情感

播放《讓愛住我家》歌曲,學生們邊聽歌邊欣賞自己帶來的反映家庭幸福生活的照片。同時教師深情朗誦:我愛我的家,我愛爸爸和媽媽,家是生我養我的地方,家是我幸福的港灣。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作者莫懷威的家,陪他們一家三代去散步,去分享他們濃濃的親情。

【這個環節的設計,基於以下思考:孩子們都有一個幸福的家,以此作爲情感的聯結點,學生會倍感親切,同時加以最能撞擊心靈的音樂渲染,孩子們很容易就融入愛的氛圍,激起學習本文的熱情。】

第二個環節:朗讀課文,探究新知

1、我一共設計了兩個層面的朗讀。

(一)是捕捉直覺,想像畫面,讀出感受。談一下預習時對課文的初步感受。

(二)是透過文字,深入思考,讀出理解。請同學們再次走進課文,去細細地品味給你印象最深刻的語句,看看你能透過文字,對這個中年人,對母親,對妻子,對兒子讀懂些什麼?找出體現親情的句子。

【在這個環節的教學中教師要給足學生時間,讓學生深入到課文中去,抓住“責任…‘走得很仔細…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來,就是整個世界”等含義深刻的句子來理解內容,體會情感,並將自己內化的東西透過朗讀展現出來。同時,還要注重培養學生不動筆墨不讀書的良好習慣,教給他們讀書時進行圈點批註的方法,爲他們一生愛讀書、會讀書奠定基礎。】

2、品味語言,學習借鑑

這篇敘事散文用一個字來概括一一“美”,美在它的思想內涵、景物描寫、細節刻畫、對稱句式的運用……讓我們品讀課文,美點尋蹤。

【散文的語言不同於一般文體的語言,語句優美,意境深邃。所以學習這篇散文教師要特別注意引導學生品味語言,在體會文章人性美的基礎上探尋語言美,以此來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第三個環節:拓展延伸,昇華主題

培根說:“哺育子女是動物也有的本能,贍養父母纔是人類的文化之舉,這個,全世界數中國人做得最好。”願同學們把這種我們民族引以爲豪的傳統美德代代相傳,平時身體力行,把它滲透到生活的點點滴滴,用心去孝敬你們的父母,體諒他們的每一份苦心

1、濃濃的親情不僅僅在莫懷戚的家中,它在我們每個人的家中,在我們每個人的心中。請說說你家中的親情故事。

2、心靈的傾訴

親情是身心疲倦時聽到的親切問候,

親情是煩惱失落時看到的關愛眼神,

親情是輕鬆愉快時發出的會心微笑,

親情是誤會分歧中產生的真誠理解。

親情是天各一方的縷縷牽掛,

親情是朝夕相處的心有靈犀……

3、教師寄語

親情不單靠今天課堂上片刻的

時間來體會,它更需要我們用一生的光陰來感悟。

親情不單是父母無條件的付出,它更應該是兒女們無言的回報。讓我們的家永遠洋

溢着親情,讓我們的家永遠充滿愛!

【該環節設計,開闊了視野,昇華了主題,還體現學以致用,讓學生真正感受到要用愛來營造家園,用責任來回報社會!】

五、說作業佈置

1、爲你的長輩做一件你力所能及的事

(如“洗腳”、“洗衣”、“梳頭”等)

2、將這一過程及感受寫成一篇300字左右的短文。

語文說課稿初中 篇2

一、說教材

(一)教材內容與地位

《變色龍》是人教版九年級語文(下)冊第二單元也就是小說閱讀訓練單元中的一篇課文。小說是最能廣泛反映社會生活的文學體裁,小說的內容最爲豐富,謳歌美好、神聖、莊嚴,鞭撻醜陋、污穢、邪惡。閱讀小說,可以更好的認識社會,品味生活,感悟人生。

《變色龍》是契訶夫早期創作的一篇諷刺小說。作者主要透過精彩的對話刻畫了一個欺下媚上、見風使舵、趨炎附勢的警察奧楚蔑洛夫的形象,巧妙地揭露了俄國警察制度的反動和虛僞,批判了沙皇俄國的黑暗統治。

《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對義務教育初中階段文學作品教學提出的目標是:欣賞文學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體驗,初步領悟作品的內涵,從中獲得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有益啓示。對作品的思想感情傾向,能聯繫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評價;對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說出自己的體驗;品味作品中富於表現力的語言。

(二)、教學目標

根據課程標準對小說教學的要求,結合小說《變色龍》具體特點,我把這篇課文的教學目標確定爲:

1、認知目標:學習小說透過對話描寫塑造人物性格的寫法。

2、能力目標:從作品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及作品的社會意義的入手,初步學會欣賞小說的基本方法。

3、情感目標:感受作者透過人物對話所表現出來的對俄國沙皇走狗的諷刺之情。

(三)教學重點、難點

根據以上導學目標和同學對小說所反映的俄國十九世紀社會現實缺乏瞭解的實際情況,本文導學的重點是引導同學從課文的對話中領會主人公奧楚蔑洛夫的性格特徵,分析奧楚蔑洛夫這一形象的深刻社會意義則本文是導學的難點。

二、說教法、學法

1.學情分析:本文的教學對象是九年級同學,他們對小說的有一定的感知、欣賞能力,能夠自主梳理小說情節,理解小說所塑造的人物性格,對運用表情、對話表演小說的情節有濃厚的閱讀興趣,並能依據文字評議小說中的人物。

2.教學方法運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指導綱要》明確指出:課程改革的目標是倡導同學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培養同學蒐集和處理資訊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根據文章的特色和課程改革理念的要求,在本課的導學過程中,我把課堂活動的主動權交給同學,讓同學充分地讀,自由地議,入情地演,盡情扮好學習主人這一角色。

⑴充分地讀:葉聖陶先生說過:“學語文主要靠同學自己讀書,自己領悟。”因此,要給同學儘可能多的時間讀書思考。

⑵自由地議:凸顯同學的主體地位,在充分展示各自給課文另擬的題目、分析奧楚蔑洛夫的形象、性格等環節中讓他們充分交流,自由地議論,使同學在討論交流中互相溝通,互相啓發,培養同學的求索精神和創新意識。

⑶入情地演:表演是同學非常感興趣的事情。“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根據本文故事性強,語言描寫生動的特點,我將在同學充分領會奧楚蔑洛夫性格的基礎上引導同學分組分角色朗讀表演,讓同學在朗讀過程中品味小說的語言,領悟文章的主旨。

三、說教學設計

(一)、情境匯入,激發同學學習的興趣。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爲了激發起全班同學學習課文的興趣,我設計如下導語來匯入新課:

“同學們喜歡不喜歡看中央電視臺的《動物世界》節目啊?下面請同學們來看一段《動物世界》節目曾經播出過的介紹蜥蜴這種動物的錄像片。”在播放介紹蜥蜴這種動物的錄像片後引導:“錄像中的蜥蜴叫什麼名字?變色龍給同學們留下的最深刻、最有趣的印象是什麼?”“下面,我們就來學習一篇透過對話描寫來塑造人物性格的短篇小說,這篇小說的題目就是《變色龍》,既然小說寫的是人,作者爲什麼要用變色龍這種動物的名字來做爲小說的題目呢?下面請同學默讀小說全文,想一想,根據您對小說情節和人物的理解,重新給本文擬一個題目。”~cd6|<~PX

這則導語,藉助多媒體導學手段,透過觀看介紹變色龍特徵的錄像,形象直觀地匯入新課,激發同學濃厚的學習興趣,引導同學帶着問題走向課文,認真思考、分析小說主人翁奧楚蔑洛夫在處理狗咬人案件中的語言,深刻理解人物的性格特徵,領會小說所揭示的主旨。E4Q!i%]

(二)、給課文另擬題目,引導同學整體感知課文。

在同學自由默讀課文後,讓同學根據各自對小說的初步理解,另給本文擬一個題目,並說說擬題的原因。

由於同學在擬題時着眼點不一樣,有的同學可能從情節角度去命題,有的同學可能從人物角度去命題,有的同學從小說的主題方面去命題,即使是從同一角度去命題的同學,由於同學對小說的理解不一樣,所命的題目也不可能完全一樣,所以只要同學言之有理、自圓其說,教師都要給予肯定,以調動同學的積極性。

讓同學另擬題目的目的有三:

①引導同學帶着問題走向課文,認真思考,理解並領會小說的主題。

②,在同學重新給課文起一個題目,對所命的題目進行解釋的過程中訓練同學的思維,鍛鍊同學的語言表達能力。

③透過另擬題目,教師從中發現可以同學對哪些內容了讀懂了,哪些地方還不完全讀通,需要教師的進一步指導,爲下一步有針對地導學調查摸底。

(三)、分角色朗讀,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透過直觀形象的語言,感受到小說的情節發展,品味小說的語言,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在分角色朗讀結束後,我給同學時間,引導同學去自主評議分角色朗讀的優劣,談談各自對小說的內容的體會和感悟

(四)、啓發點撥,導引同學深入理解小說的主題。根據同學對課文的理解情況,我設想設計以下問題引導同學理解小說的主題:

1、從剛纔同學們分角色朗讀中,我們清楚地看出奧楚蔑洛夫警官在斷案過程中是怎麼變的?

2、他這五次變化的依據又是什麼?從他五次變化的語言中,同學們可以歸納出他什麼樣的性格特徵?

3、小說結尾的這句話“普洛訶爾喊一聲那條狗的名字,帶着它從木柴廠走了。那羣人對着赫留金哈哈大笑。”誰能說說那羣人笑什麼呢?爲什麼笑呢?

4、你們看,狗走了,奧楚蔑洛夫也走了,從他對將軍家的狗的態度中,我們完全可以這樣說,奧楚蔑洛夫也是一條走狗,同學們想一想,他是誰的走狗?是什麼樣的走狗?哪位同學能給這條狗加上適當的定語?

5、那麼,是什麼樣的社會,使奧楚蔑洛夫這位執法者變成了一條走狗呢?

這五個層次提問設計,一問把同學閱讀的注意誘引到奧楚蔑洛夫處理案件的奇特之處——根據主人身份判案上引導同學想象;二問引導同學分析人物語言,歸納出奧楚蔑洛夫媚上欺下、見風使舵、反覆無常的性格特徵;三問是一個開放性的問題,當時在廣場上的人較雜,由於社會地位的不同,對所遇見的奧楚蔑洛夫警官處理案件,各人有各人的想法,因此,雖然同樣的笑,但笑的內涵卻大不一樣,有的人可能笑赫留金偏偏遇上了奧楚蔑洛夫這樣的警官,他媚上欺下、見風使舵、反覆無常一幅統治者奴才的嘴臉;有的人可能笑赫留金偏偏遇上了這樣一條狗,如果這狗的主人不和將軍沾上邊,結果就不一樣了;有的人可能笑當時窮人不如富人家的一條狗……等等,因此,只要同學言之有理,都要給予肯定,訓練同學的創造性思維;四問引導同學認識奧的走狗本質;五問引導同學聯繫時代背景理解小說所揭示的社會意義。這五個層次的問題環環相扣,由淺入深地引導同學理解小說所塑造的人物形象和主題。

四、板書設計的指導思想和依據

爲了隨着《變色龍》一文導讀過程,概括小說情節,歸納出其媚上欺下、見風使舵、反覆無常的性格特徵,指出這一形象的走狗本質,爲同學結合時代背景理解這一人物的深遠的社會意義提供了幫助。我設計瞭如下板書:

《變色龍》

情節:奧楚蔑洛夫處理狗咬人事件

變:狗主人不同,斷案結果不同

不變:趨炎附勢、欺軟怕硬、見風使舵的性格

本質:沙皇的走狗

整個板書結構簡潔美觀,板面達意流暢,揭示了小說中的人物、情節、性格、本質的關係。

語文說課稿初中 篇3

一、首先,給大家分析一下教材,這一點我將分三 個方面加以分析。

第一點:課文所處位置及作用。

《山中訪友》是七年級語文上冊中第三單元的第3篇課文。這是一篇構思新奇,富有想象力,充滿童心童趣的優美散文。

鑑於本單元的要求,學生要在反覆朗讀課文的基礎上,領略自然景物的美,體會蘊含在字裏行間的感情,理解詞語在上下文中的含義及作用,揣摩精彩的詞語、句子和段落,並作適當的摘錄;另外,這篇描寫景物的語言非常生動形象,多使用比喻,擬人手法,融情於景,表達了作者鮮明的印象和感受;並且作者抒發感情也很特別,將山中的景物當成朋友來寫,將進山看景比作進山看朋友,因此,顯得真摯自然。綜上所述,我定下了本文的教學目和教學的重難點。

第二點:教學目的

這一點包括知識目標,能力目標和德育目標。

知識方面要求學生:①理解,積累課後詞語;如:“湛藍,清澈,德高望重”等。

②有感情地誦讀課文,把握作者把進山看風景說成是“山中訪友”所傳達的思想感情。

能力方面要求學生:①鑑賞本文新奇豐富的想像美。

②學習本文栩栩如生的景物描寫,透過語言文字,感悟課文充滿詩意的畫面。

德育方面要求學生:體味作者所表達的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培養學生健康高尚的審美情操。

第三點:教材的重點和難點。

本課的重點內容很多,比如課文重點詞語,課文的思路,以及栩栩如生的景物描寫,比喻,擬人修辭手法的運用等等。而教學難點則是情景交融的寫作技巧。

二、接着,介紹一下教學方法:

1、確定五法合一的教學方法

新《大綱》中指出:“教學過程應突出學生的實踐活動,指導學生主動獲取知識,科學地訓練,全面提高語文能力。”因此,我根據課文的特點,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準備採用激發興趣法,朗讀法,問題導引法,想像聯想法和自讀點拔法進行教學。首先,利用各種教學手段激發學生學習本文的興趣,然後引導學生品讀散文,在讀的過程中思考提出的疑問,然後在教師適當的點拔下,賞析課文,體會作者的感情。

2、採用投影儀,影碟等電教手段輔助教學

在教學過程中,我還將採用投影儀,錄音,以及與課文內容相關的影碟來豐富教學手段,這樣,即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透過直觀感受,促進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與鞏固,體現了教學的直觀性原則。

3、突出朗讀教學

語文教學中,要注意語言的積累,培養學生的語感,再加上本文是一篇非常優美的寫景教文,適於朗讀,因此,我將在授課過程中突出誦讀教學。

三、學法指導

教學是一種教師與學生的雙邊活動,教師爲主導、學生爲主體,所以我將採用學生質疑,小組討論,教師點撥,然後反饋練習的學法。

在指導過程中,先調動學生參與課堂學習的積極性,然後根據一系列緊扣教學的問題,使學生自主地思考、分析、討論,從而解決問題。並在課文賞析後完成課後練習進行鞏固,使學生從感知到理解,從感性到理性,既學到了知識,又提高了能力。

四、教學設想

本文是一篇自讀課文,內容較少,因此我安排一節課的時間,我的教學設想是:先讀題猜測內容,揣摩作者的寫作意圖,然後精讀品味,鼓勵學生提問,再透過討論解決,歸納課文學習要點,這樣既理解了的內容,又培養了語感,也體會了作者的感情。

五、教學程序

(一)引入新課

首先對預習作業進行抽查並明確生字詞的讀音及含義,然後要求學生讀題,想像課文內容,引入新課,接着教師範讀課文,用有關讓學生對大自然的風景及大山裏的風景有直觀印象。

(二)講授新課

在講授之前,讓學生帶着問題對課文進行朗讀,使學生感知課文,問題用打出:

①作者到山中尋訪的友人是怎樣的,跟你的想像相同嗎?

②邊讀邊勾畫出描寫山中美景的句子,理解後積累下來。

朗讀課文後,圍繞上述2個問題對課文進行賞析,讓學生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是作者進山看風景,並引導學生感受山中風景的優美,然後將有關山景和大自然景色的投影片或給學生看。結合書上的描述,使學生更直觀形象地瞭解童話般的山中的美景,培養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三)精彩分析

分析課文運用的修辭手法及藝術特色。

在分析中,使學生了解擬人手法的運用,體會這種手法運用的目的和意義,體會情景交融地表達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對課文的內容有更深的瞭解。

學生討論後明確:

1、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如:將古橋、樹木、山泉、小溪等自然景物看成是自己的山中朋友,把進山看景說成是山中訪友。這樣便於表達自己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2、本文的藝術特色表現在:

(1)獨具匠心的敘述方式和敘述人稱:的敘述方式親切自然,使讀者彷彿身臨其境,有時,根據表達的需要,還適當地變換敘述人稱,對山中的“朋友”有時用第三人稱,有時感情強烈了還用第二人稱,讓學生體會這樣能使情感表達得更充分。

(2)想象的豐富、新奇,使景物栩栩如生,靈氣飛揚,如:展開想象,將自己與樹木融爲一體,與自然融爲一體,流露出熱愛自然之情。

( 四 )反饋練習

要求學生根據老師的講授及自己的筆記,朗讀課文後用自己的話解答課後練習一,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領會作者的感情。

(五)創新練習

假設你是某一景物,與遊人互訴心聲,寫一段文字,寫法自由,字數不限。

此題訓練學生的口頭表達與書面表達能力以及想象能力,提示學生借鑑課文某些寫法。抓住景物的自身特點。從某一景物的角度出發,重點突出景物的心聲,最好能點出環境保護的主旨。

(六)總結全文

在這一環節中,帶領學生回顧課文內容,再次體會作者的寫作技巧及思想感情,使學生對課文有一個完整的印象。

語文說課稿初中 篇4

《 》說課稿

各位評委老師 午好,我是語文 號,我今天說課的題目是《 》 (板書:課題、作者),下面我將從教材、教法和學法、教學過程、板書設計四個方面來對本課進行說明。

第一方面:教材

《 》是省編教材 年級 冊第 單元中的第 篇課文,該單

《 》是(文章體裁),主要寫了(主要內容),表達了 (中心思想),語言簡煉、層次清晰;描寫生動、語言優美,是本文最大的寫作特色。教學這篇課文計劃安排 課時,我今天說的是第一課時。

結合單元教學要求和本課特點,依據新課程標準中所提出的三個維度,我將本課的教學目標確定爲如下三項:

1.知識和能力目標:能正確讀寫本課要求掌握的生字新詞/瞭解本篇課文和作者的一些常識;

2.過程和方法目標:整體感知課文,理清脈絡,概括段義,把握文章主要內容;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品味重要詞句所包含的思想感情。

由於(本課的一些特點),我將本課的教學重點確定爲:

因爲爲:。

第二方面:教法和學法

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能使教學效果事半功倍,達到教與學的和諧完美統一。因此,我準備採用的教法是講授法、談話法和探究法。講授法便於教師系統的傳授知識,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談話法和探究法,可以調動學生參與閱讀的主動性,更好地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

學法上,我貫徹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 的指導思想,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具體採用的學習方法是朗讀法、討論法和勾畫圈點讀書法,讓學生在閱讀中養成動手動腦的良好閱讀習慣。

★此外我準備用多媒體手段輔助教學

第三方面:教學程序

爲了完成教學目標,解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課堂教學我準備按以下七個環節展開。

環節1 匯入新課,預計用時2分鐘。

我設計的導語是

此導語以師生對話的方式展開,消除了學生上課伊始的緊張感,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環節2 整體感知,預計用時15分鐘。

首先,教師請學生藉助註釋和工具書解決字詞問題,教師有針對性的對某些容易讀錯寫錯的生字詞進行指導,例如。這樣做,既爲學生閱讀課文掃清了障礙,也體現了語文學科工具性的特徵。

接下來,教師指導學生根據註釋瞭解作者作品的有關常識。

然後請數位學生分段朗讀課文,請其他學生邊聽邊圈畫出每段課文的關鍵詞語,概括段義,梳理文章脈絡,在此基礎上,教師邊引導學生集體歸納文章脈絡,邊完成如下板書。

(教師板書)

新課程

標準對學生閱讀的要求是:在通讀課文的基礎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內容。此環節力圖將學生置於閱讀的主體地位,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讓學生邊讀邊思考問題,或者在聽讀中思考問題,理清思路,鍛鍊學生的聽說讀的能力和歸納概括要點的能力,解決教學重點。

環節3 研讀賞析,預計用時10分鐘。

新課標中明確指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爲,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 爲引導學生開展獨立的閱讀實踐,教師以多媒體出示如下一組思考題:

請學生先

默讀再小組討論,之後班級交流。學生透過積極主動的思考和討論,做出答案,進一步加深對文章中心的理解,從而受到情感的薰陶,獲得思想的啓迪,解決本課的教學難點。

環節4 質疑問難,預計用時5分鐘。

教師啓發:這篇課文中,同學們還有哪些疑問,提出來大家一起解決。待學生提出疑問後,師生合作探究,共同解決。

這一環節重在鼓勵學生踊躍發表自己的觀點。這樣,可以增強學生的參與意識,養成積極思考,大膽發言的良好習慣。

環節5 拓展延伸,預計用時8分鐘。

1、 圍繞中心,補充材料。

好處:培養學生的聯想能力和想像能力,提高學生圍繞中心選擇材料、安排材料的意識,讓閱讀與寫作相互促進。

2、 教師介紹相關材料,引導學生閱讀。

好處: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和閱讀範圍,滿足學生的閱讀期待,豐富同學們的知識儲備。 環節6 課堂總結,預計用時3分鐘。

透過教師的梳理總結,使本課知識要點化,系統化,給學生以強化記憶。

環節7 佈置作業 ,預計用時2分鐘。

1.選用5個本課所學詞語寫一段話,

好處:既可以鞏固所學知識,又可以發揮學生想象力,促進寫作水平的提高。

第四方面:板書設計

好的板書就像一份微型教案,在教學活動中起着畫龍點睛的作用。此板書清晰直觀,力圖全面而簡明的將授課內容傳遞給學生,便於學生理解和記憶,理清文章脈絡。

各位評委老師:以上,我從教材、教法學法、教學過程和板書設計四個方面對本課進行了說明,我的說課到此結束,謝謝各位評委老師。

確認點 確認開始時間 確認結束時間 確認範圍

語文說課稿初中 篇5

一、說教材

《蘇州園林》是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第十三課,是一篇說明文,這篇文章介紹蘇州園林的建築特色,文章按照由總到分的邏輯順序展開,先總體介紹了蘇州園林圖畫美的特點,然後具體展開分別說明,透過本篇文章的學習學生可以瞭解蘇州園林的特點,並且開闊視野,體驗園林背後所體現的獨特文化內涵。

二、說學情

對於說明文體的學習,八年級的學生在本單元前兩課纔剛剛開始接觸,還沒有接觸到全部的說明方法、說明順序以及事理說明文或事物說明文等分類,但對說明文體閱讀應掌握的重點內容應該有所知,如:明確說明對象;所說明的事物有什麼特點;運用了哪些說明方法、說明順序;說明語言有什麼特點等等。

三、說教學目標

根據教材以及學生的特點,我制定了一下三個維度的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掌握本節課的生字詞和作者情況,正確把握文章的結構,瞭解文章語言的多樣性。

【過程與方法】

學生透過反覆誦讀、合作交流這一過程,能夠理清文章結構,提高文字理解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瞭解蘇州園林的建築特點,領略蘇州園林的建築美,學生能夠激發起對我國園林文化的喜愛和欣賞。

四、說教學重難點

基於以上的分析我確定的教學重難點是:把握文章結構、品味語言的多樣性。

五、說教學方法

只有傳授給學生有效的鑑賞方法,學生纔會舉一反三,逐步提高閱讀和鑑賞能力。所以本節課我將採用以下教學方法來完成課堂教學任務。

談話法、多媒體輔助教學法、反覆誦讀法、小組合作探究法。

那麼接下來我將着重介紹我的教學過程,這也是我本次說課最爲核心的環節。

六、說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匯入新課

我會利用多媒體展示蘇州園林的圖片,然後用激情的語言介紹蘇州園林,它素有“園林之城”,享有“江南園林甲天下,蘇州園林甲江南”之美譽,譽爲“咫尺之內再造乾坤”,是中華園林文化的翹楚和驕傲,是中國園林的傑出代表。蘇州園林在世界造園史上有其獨特的歷史地位和價值,以寫意山水的高超藝術手法,蘊含濃厚的中國傳統思想和文化內涵,是東方文明的造園藝術典範。這樣的匯入不僅能夠激發學生的興趣更能帶來心靈上的震撼。

(二)通讀全文,整體感知

首先,我會讓學生結合課前預習,談談對葉聖陶的理解

其次,我會在讓學生五分鐘的時間內朗讀課文,理清文章的結構

這樣的安排有利於學生初步把握文字內容,爲下面深入文字做好鋪墊。

(三)細讀課文,深入研讀

深入研讀,意在透過文中的細節來反映整篇文章,並且能夠引導學生把握文章的主旨內容。我會透過以下四個問題來逐步引導學生:

1.文章第一自然段寫了什麼內容?如何理解“標本”這個詞在文章中的含義?

2.閱讀文章第二段,主用三個字概括本段圍繞什麼來寫的?又是如何來展開。

3.同桌之間交流討論,文章第三到九自然段分別寫了什麼內容?與第二段有什麼關係?

4.三到九自然段的順序可以調換嗎?爲什麼?

透過這四個問題可以逐步引導學生明確文章的說明順序,把握文章內在的邏輯思路,感受說明文的嚴謹性。

這樣的環節學生能夠由淺入深把握文章內容,理解關鍵字的含義,透過以上環節我達成了我的三維目標,突出了重點突破了難點。

(四)小組討論,拓展延伸

播放蘇州園林相關視頻,讓學生談談自己的感受,並這樣的安排利於學生髮散思維,拓展視野,進一步加強學生的蘇州園林的瞭解。

(五)回顧全文,小結作業

首先,師生共同總結本節課的內容,其次佈置作業:做一名小導遊,介紹一下最近去過的一個景點;寫300字左右的說明文。這樣既有利於學生鞏固課堂知識,又有利於學生髮揮個性,選擇自己擅長的形式,從而激發起他們對寫作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