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演講稿>說課稿範文>

【精華】語文說課稿初中範文錦集7篇

學問君 人氣:3.26W

作爲一名教職工,總歸要編寫說課稿,藉助說課稿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說課稿應該怎麼寫纔好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語文說課稿初中7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華】語文說課稿初中範文錦集7篇

語文說課稿初中 篇1

1.目的明確。

總體上做到三個面向:即面向全體學生,符合學生實際,如老師提出的第一個問題:"你對傷仲永瞭解多少?"根據認知的水平高低都可尋找答案,激發了學生的興趣,面向學生的每個方面,既重視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的教學,也重視智能的培養。文言文離不開字詞的理解,但這種理解不是停留在分解肢節。陳老師把生字落實的同時,又引發了更深層次的問題給學生思考;面向教學的每一個環節,即注意發揮教材的主體作用,又注意學生的主體作用。在每個問題的提出時,都做到緩慢有梯度。從整體把握到字、詞、句,再到"你從中讀懂什麼?"同意仲永曾是個天資過人的人嗎?……你又想到了什麼?”一系列問題不斷地用"努力"等鼓勵的話語讓學生想方設法跳一跳品嚐成功。在展示和實現教學目標分層次進行,使教學目標讓師生明確,使各學生學有所得。

2.知識新,資訊多。

在完成雙基教學的基礎上,又新穎新鮮,如從網上查詢劉小源和仲永的相似點,給學生思考,發散的餘地大,提問恰到好處,爲學生製造"爲學生製造"憤、悱"情境,激發學生探求的慾望與熱情。課堂的結尾用自制的動畫課件結束,既生動又耐人回味,首尾呼應的讓大家惋惜傷仲永式的人物。

3.密度大,節奏快,設計精,結構巧。

一節課學生三次朗讀課文:一次聽音朗讀;一次有組織的小組討論;一次課件小製作,又把雙基夯實,圍繞仲永的各種境展開討論。這之中,緩急有序,起伏有致。課堂教學環節嚴密,環環相扣,充分發揮每一分鐘的作用,利用書本的有用資料,組織教學,當堂完成若干習題實屬不易之事。且整節課出現了百家爭鳴,但卻不是各自爲陣,有了爭議問題暴露無遺之後才易找到方法解決。

4.氣氛和、方法活。

教師樸素大方,找準課堂教學的切入點,帶着激活課堂的意識去組織教學,真正的把課堂還給學生,這是本校難以達到的境界,要麼一放就無法收攏,要麼小心翼翼地固守滿堂灌的授課方式。學生勤於動腦,動手,做到五種感官的協調配合,學生學得心情愉快,思想輕鬆,若有所思。我們的新課改需要這樣的課堂氣氛,不是繁而空,是精而實,因此說整節課師生相互作用得到充分發揮。

語文說課稿初中 篇2

一、教材分析

《鄉愁》是九義教材初中語文第三冊第四單元第十九課《鄉愁詩兩首》之一。第四單元的課文,都是新詩。五四前後,隨着新文化運動的發展,新詩應運而生,並得到蓬勃發展。產生一百多年以來,一代代詩人創作了大量優秀詩篇,本首《鄉愁》就是其中之一。

二、教學目標

1、朗讀詩歌,體會詩歌的內在節奏美。

2、體會詩中的比喻在表達主題上的作用。

3、體會本詩在構思上的特點和結構美、音樂美。

4、背誦本詩。

5、透過本詩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使學生明確臺灣是中華民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三、教學重點與難點

1、重點在讀。在讀的基礎上,讓學生體會《鄉愁》的構思特點。(四個時段,四個意象。)

2、一詠三嘆,同一結構形式,反覆陳說分離之苦,不僅富有音樂美,而且更有利於突出主題。

、學習方法

詩歌重在讀,學習本詩,要讓學生加強誦讀,運用反覆育讀法,適當輔以講授法,充分體會詩作的意境和感情。

、教學過程:

(一)匯入。

鄉愁是文學藝術作品中常寫題材。請學生蒐集舉出幾首關於思念故鄉的有代表性的詩作、歌曲,藉以匯入。

(二)初讀本詩,整體感知。注意詩的節奏和重音。

“小時候/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我在這頭/母親在那頭/長大後/鄉愁是一張窄窄的船票/我在這頭/新娘在那頭/後來啊/鄉愁是一方矮矮的墳墓/我在外頭/母親啊在裏頭/而現在/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我在這頭/大陸在那頭/”。

(三)精讀全詩。

結合寫作背景,適當聯繫臺灣與祖國大陸長期隔離這一政治現實來講解這首詩,可以使詩歌獲得更深廣的歷史和現實內容。全詩共四節,一方面,詩人以時間的變化組詩:小時候--長大後——後來--現在,四個人生階段;另一方面,詩人以空間上的阻隔作爲這四個階段共同的特徵:小時候的母子分離——長大後的夫妻分離——後來的母子死別(一種特殊的分離)——現在的遊子與大陸的分離。詩人爲這四個階段各自找到了一個表達鄉愁的對應物:小時候的郵票——長大後的船票——後來的墳墓——現在的海峽。這樣,本是一個非常抽象的情感,詩人表達出來後卻實現了物化,變成了具體可感的東西。教學時,要引導學生領悟其中的妙處。

(四)、品讀全詩。理解了詩歌之後,讓學生帶着自己的理解有感情地誦讀本詩,力爭達到當堂成誦的教學目標。

(五),總結,拓展,延伸。出示另一首有關思念祖國,思念家鄉的詩《鄉愁四韻》,提升學生對詩歌的感悟能力。

附:板書設計

小時候-郵票-母子分離個人思鄉之情

長大後-船票-夫妻分離推

後來-墳墓-母子死別進

現在-海峽-遊子與大陸分離普遍的家國之情

託物寄情

語文說課稿初中 篇3

教學目標:

1、根據課文故事性強的'特點,準確、形象誦讀課文,把握其故事情節。

2、理解文意,積累文言詞彙。

3、培養學生們閱讀文言文的能力。

4、積累成語。

教學重點:

1、注重朗讀,緊扣情節,培養學生們豐富的想象力。

2、理解文意,積累文言詞彙。

3、培養學生們閱讀文言文的興趣和能力。

教學內容:

1、朗讀:能準確、流暢、有節奏、有感情的朗讀複述並達到背誦全文。

2、識記:解釋課文中的重點實詞,識記、積累。

3、理解:把握課文“遇狼”“懼狼”“御狼”“殺狼”四個情節,以及狼和人在較量中的不同表現。

4、探究:人狼搏鬥主客觀因素及課文寓意,提高分析問題能力。

5、拓展:積累與狼有關的成語;進行課文寫作上的評價。

關於教法:爲了更好的實現教學目標,突出重、難點,按照學生們的認識規律,結合學生們現有的知識水平,以啓發式教學指導思想貫穿課堂教學,結合談話法、講授法、演示法、練習法,透過學生們的自主學習,合作學習以及探究式學習來完成教學任務。

關於教具:投影資料:《狼》故事情節投影膠片。蒲松齡介紹投影。問題設定投影。

課時安排:

一課時

學生們課前準備:

1、蒐集作家作品資料。

2.依據註釋熟讀課文,理解文意,畫出疑問。

3.收集有關“狼”字的成語。

教學思路:

新課改注重課文教學的整體性,在教學中屏棄對課文機械式的分割,特別對於文言文而言,枯燥的獨句串通很容易讓學生們感其無味,難以激發起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同時,又針對這篇課文故事性強的特點,首先,設想透過各種不同方式(聽讀——講故事——朗讀——自讀——個別朗讀)形象的朗讀,瞭解故事情節的發展,大局地感知課文,這個作爲重點安排;其次,在大方面感知的基礎上透過自主學習和教師點拔,落實小局的字詞,學生們在知道情節的基礎上,有理解的方向可循,字詞的把握就不是純死記硬背的難關。最後,透過合作探究,深入學習課文的內涵,使學生們的理解達到更高的層次,同時培養其分析問題的能力。

具體程序:

(一)、整體感知,瞭解情節

1、教師範讀,力求引入情景。

2、學生們講故事,帶入情景。同時教師出示相關圖片增強形象感。並歸納故事情節。

3、集體朗讀,再次體會故事情節。

4、自讀,自主學習,合作探究,找出疑難,落實字句,共同探討。

5、個別朗讀,讀出情景。

(二)、合作探究,深入理解

設計四個問題,分別圍繞:故事發生的客觀條件;人狼搏鬥的主觀行爲;人狼各自機智的體現;以及瞭解課文的中心。

(三)、延伸拓展

1、拓展知識面,檢閱學生們蒐集有關“狼”的成語的情況,並造出相關的句子。

2、拓展能力,評價式閱讀。讓學生們各抒己見,用“……寫得好,寫出了……表現了……”的句式談談感想。

(四)、朗讀結束,加深印象

(五)、作業鞏固,深化新知

語文說課稿初中 篇4

各位評委,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春》。下面,我將從教材,教法,學法,教學程序,板書五方面對本課的設計進行說明。

第一、分析教材

1、課文的地位及作用

《春》是蘇教版語文七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第一篇課文。它體現了本單元的教學目標,對於學好本單元其他課文,乃至以後學習寫景抒情散文都大有裨益。

2、教學目標

根據語文課程標準要求的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並重的三維教學理念,加上本文作爲寫景抒情散文的體裁特點,本文的教學目標確定爲:

(1)把握重要詞語的音,形,意

(2)體會春景中寓含的熱愛自然,春光的感情,奮發向上的精神

(3)欣賞描寫春的優美生動的語言

(4)理解如何抓住景物特點組織安排材料

3教學重點,難點

作爲七年級的學生,這是第一次系統的學習寫景抒情散文,學生年齡小,感悟力還不成熟,結合本文的體裁特點,重點設爲目標的(2,3,4),難點設爲目標的(4)

第二、分析教法

1、主要採用問題導引式,啓發式。這是由於七年級學生對於欣賞美文還缺乏一定的思路,需要在教師的引導點撥下完成鑑賞。

2、採用多媒體等電教手段,擴大教學容量。這種方式的採用,既可以吸引學生注意,激發學生熱情,又可以使學生對美好的春光有直接的視覺效果,增強感染力。

第三、分析學法

朗讀法,討論法。課程標準提出:"要有豐富的積累,形成良好的語感,注意情感體驗,培養合作探究的精神",作爲寫景抒情散文有些意蘊是不可言傳的,所以這兩種方法是切實可行的,可以使學生處於主動積極的思維情感活動中,利於加深理解。

第四、教學步驟

1。檢查預習,補充相關知識。對於低年級的學生要打牢字詞基礎,加強對字詞,特別是有些多音,多義字的檢測。提問學生課外收集的作者情況,培養學生課外查找資料的習慣,教師可以進行補充。

2、學生自由朗讀或默讀全文,思考討論以下問題:

(1)在作者筆下,描繪了春天的哪些景物你最喜歡哪幅圖畫

(2)文中洋溢着一分什麼樣的感情你從哪些語句中可以感受到

這兩個問題有利於學生對全文的理解,也較容易,可以透過學生自主活動,討論補充把握較好。教師應把發言權腳給學生。

3。在提問回答以上問題的基礎上,要求學生自選喜歡的段落,指出喜歡的理由,並做有感情的朗讀。這一題是緊扣課文重點中對優美生動語言的欣賞而設計的,同時又充分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理解。在學生表達自我感受的同時,教師可以有針對性引導學生對富有表現力的語言的體會。如:"鑽""趕趟兒"等詞,排比,比喻等修辭手法的運用。透過幾個學生對不同片段的各抒己見,使學生對本文富有表現力的語言有了較爲透徹的理解。對於能夠激發學生共鳴的段落,組織學生齊讀,增加語感。

4、引導學生體會本文如何緊扣"春"組織材料的。以(4)(5)節爲例,使學生認識它們如何條理清晰的組織材料的,這樣可以突出重點,以點帶面,提高課堂效率,重在培養學生分析能力,戒面面俱到。

5、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同時進行閱讀反思:本文之所以這麼生動,富有感染力,哪些方法值得我們學習借鑑。這是爲下一階段的寫作鋪墊,有了上面的分析,學生透過簡單的交流可以不難認識到:這主要是由於修飾語,疊詞,修辭手法等的運用。

6、要求學生模仿課文,寫一段語言優美生動的寫景片段。題材自選,題目自選,着重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然後相互交流,評價,教師給以不同程度的肯定,以激勵爲主,使學生做到以讀促寫,使學生在自我表現滿足中結束本課學習。

7、作業佈置:以第六節爲例,緊扣本文重點出題。作到少而精,富有啓發性,難度恰當。

第五、板書設計:(略)

語文說課稿初中 篇5

各位評委老師 午好,我是語文 號,我今天說課的題目是《 》 (板書:課題、作者),下面我將從教材、教法和學法、教學過程、板書設計四個方面來對本課進行說明。

第一方面:教材

《 》是省編教材 年級 冊第 單元中的第 篇課文,該單元

《 》是 (文章體裁),主要寫了 (主要內容),表達了 (中心思想),語言簡煉、層次清晰;描寫生動、語言優美,是本文最大的寫作特色。教學這篇課文計劃安排 課時,我今天說的是第一課時。

結合單元教學要求和本課特點,依據新課程標準中所提出的三個維度,我將本課的教學目標確定爲如下三項:

1.知識和能力目標:能正確讀寫本課要求掌握的生字新詞/瞭解本篇課文和作者的一些常識;

2.過程和方法目標:整體感知課文,理清脈絡,概括段義,把握文章主要內容;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品味重要詞句所包含的思想感情,

.

由於 (本課的一些特點),我將本課的教學重點確定爲:

因爲 (學生的一些實際),我將本課的教學難點確定爲: .

第二方面:教法和學法

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能使教學效果事半功倍,達到教與學的和諧完美統一。因此,我準備採用的教法是講授法、談話法和探究法。講授法便於教師系統的傳授知識,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談話法和探究法,可以調動學生參與閱讀的主動性,更好地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

學法上,我貫徹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 的指導思想,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具體採用的學習方法是朗讀法、討論法和勾畫圈點讀書法,讓學生在閱讀中養成動手動腦的良好閱讀習慣。

★此外我準備用多媒體手段輔助教學

第三方面:教學程序

爲了完成教學目標,解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課堂教學我準備按以下七個環節展開。

環節1 匯入新課,預計用時2分鐘。

我設計的導語是

此導語以師生對話的方式展開,消除了學生上課伊始的緊張感,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環節2 整體感知,預計用時15分鐘。

首先,教師請學生藉助註釋和工具書解決字詞問題,教師有針對性的對某些容易讀錯寫錯的生字詞進行指導,例如 .這樣做,既爲學生閱讀課文掃清了障礙,也體現了語文學科工具性的特徵。

接下來,教師指導學生根據註釋瞭解作者作品的有關常識。

然後請數位學生分段朗讀課文,請其他學生邊聽邊圈畫出每段課文的關鍵詞語,概括段義,梳理文章脈絡,在此基礎上,教師邊引導學生集體歸納文章脈絡,邊完成如下板書。(教師板書)

新課程標準對學生閱讀的要求是:在通讀課文的基礎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內容。此環節力圖將學生置於閱讀的主體地位,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讓學生邊讀邊思考問題,或者在聽讀中思考問題,理清思路,鍛鍊學生的聽說讀的能力和歸納概括要點的能力,解決教學重點。

環節3 研讀賞析,預計用時10分鐘。

新課標中明確指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爲,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 爲引導學生開展獨立的閱讀實踐,教師以多媒體出示如下一組思考題:

請學生先默讀再小組討論,之後班級交流。學生透過積極主動的思考和討論,做出答案,進一步加深對文章中心的理解,從而受到情感的薰陶,獲得思想的啓迪,解決本課的教學難點。

環節4 質疑問難,預計用時5分鐘。

教師啓發:這篇課文中,同學們還有哪些疑問,提出來大家一起解決。待學生提出疑問後,師生合作探究,共同解決。

這一環節重在鼓勵學生踊躍發表自己的觀點。這樣,可以增強學生的參與意識,養成積極思考,大膽發言的良好習慣。

環節5 拓展延伸,預計用時8分鐘。

1、 圍繞中心,補充材料。

好處:培養學生的聯想能力和想像能力,提高學生圍繞中心選擇材料、安排材料的意識,讓閱讀與寫作相互促進。

2、 教師介紹相關材料,引導學生閱讀。

好處: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和閱讀範圍,滿足學生的閱讀期待,豐富同學們的知識儲備。

環節6 課堂總結,預計用時3分鐘。

透過教師的梳理總結,使本課知識要點化,系統化,給學生以強化記憶。

環節7 佈置作業 ,預計用時2分鐘。

1.選用5個本課所學詞語寫一段話,

好處:既可以鞏固所學知識,又可以發揮學生想象力,促進寫作水平的提高。

第四方面:板書設計

語文說課稿初中 篇6

一、關於課文

《爲你開啟一扇門》是七年級語文教材第一課,之所以安排在首篇,目的是讓學生透過該篇文章的學習,對文學作品有一個初步的瞭解,從而引導學生

親近文學,閱讀文學作品,學好語文。

二、關於目標

鑑於本課是開篇文章的特殊性,在學習目標的定位上遵循“小而精”的原則,即切入點小、目標性強、達成率高。因此目標定位爲:

1、引導學生初步學會欣賞文學作品,提高閱讀文學作品的興趣。

2、瞭解文學的必要性和閱讀文學作品的意義。

3、體會課文豐富的情感和優美的語言。

三、關於教學過程

在教學中,針對本文文字優美的特點,大量採用學生自由朗讀等方式,強化學生的朗讀效果。並配備多媒體課件中相關文學作品的片斷或圖片,吸引學生的閱讀興趣,使學生在樂學的氣氛中達到預期的理想目標。

具體教學流程如下:

一、激發興趣,通覽全書。

第一個教學環節安排通覽全書是爲了讓學生對初中語文課本有一個全面的瞭解,從而達到正確認識小學與中學的不同,小學裏學的大多是記敘文,中學我們則要廣泛接觸大量的文學作品,如何讓這些文學作品在閱讀之初,我們就能有一個概念性的瞭解呢?理順書本的結構便顯得尤爲重要。中學語文課本結構的嚴密性和合理性透過目錄的瀏覽便能清楚。

二、文題解密,初步識文。

文章的題目是《爲你開啟一扇門》,看到這樣的文題學生便會在頭腦產生產生一堆問題,如:爲誰開啟一扇門?開啟一扇怎樣的門?我們爲什麼要開啟這扇門?試想一下,帶着這樣一些頗有意思的話題進入到新課的學習,自然是一件樂事了?

任何時候的語文學習都離不開基礎知識的積累,對於生字詞的把握,那是一個必不可少的重要成分,所以在第一遍閱讀課文的基礎上,學生一定要能做到文通字順。

三、再讀課文,分析內容。

在再讀課文環節,學生已能對文章有了一個初步的印象,圍繞課文的1—2節,提出相關問題,引導學生學會從書中尋找答案,並在書中文字基礎上,用自已的語言去歸納、去提煉。

四、朗讀3—4段,分析課文。

3—4節是全文的重中之重,也是文章最關鍵和精彩的段落。從四個方面對文學進行細緻的分析:

(1)文學的特徵。

(2)介紹文學的內涵。

(3)介紹文學的功能。

(4)介紹文學的育人作用及不閱讀文學作品的負面影響。

關於這四個方面的分析,只要學生能答到邊上,也就行了。因爲這是一個比較深奧的話題。要做到讓學生明白閱讀文學作品的重要性,自覺地去掉“重理輕文”的思想,主動培養自己閱讀文學作品的興趣。

五、佳句賞析。

小學裏面,對於修辭手法的運用,已能做到運用自如,中學階段的學習則是讓學生透過修辭手法的分析及句子的理解達到深化文章內容的作用。因此在開篇的文句的賞析中,要求不宜太難、太高,透過逐步引導,使學生的理解能力有所提高。

六、課文總結。

沒有總結的課堂不能稱之爲完整的課堂,任何一節課,都要有一個小結,讓學生對本節課的內容有一個全面的瞭解,讓零散的知識點在總結中得以全面的把握和梳理。

以上是對《爲你開啟一扇門》課文的初步分析,至於具體細節需要進一步細化。

語文說課稿初中 篇7

一.說教材

1.教材內容

本文是一篇介紹雲和天氣關係的科普文,文章成功運用了分類說明、打比方說明等方法,使得內容準確生動、層次明晰。

鑑於這種分析,我認爲該課的教學目標應確定爲

知識目標

1.理解、積累“峯巒、預兆、輕盈、均勻、崩塌、瀰漫、徵兆、一霎間、千姿萬態、變化無常”等詞語。

2.反覆朗讀課文,識記一些關於天氣方面的諺語,增加生活常識。

能力目標

1.複習鞏固比喻的修辭手法,積累文中比喻,體味語言準確生動的特點。

2.學習常用的說明方法,特別是打比方和分類別。

3.練習快速閱讀,概括課文內容要點。

情感目標

培養學生觀察自然的興趣和留心自然現象的習慣。

3.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快速閱讀,概括課文內容要點。分析本文寫作層次清晰的特點。

教學難點:分析、把握課文主體部分怎樣看雲識天氣的內容和結構層次。

二.說教法

1. 結構、層次:從學生活動角度主要設計爲三個環節:快速閱讀整體感知——選點品讀——遷移擴讀。

2. 具體方法:

(1).朗讀法。本文雖是介紹科學知識的說明文,但語言生動、描摹細緻、用語準確,反覆誦讀中體會生動說明的好處。

(2).觀察與聯想。本文語言生動,表述形式多種多樣,作者大量運用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透過細緻的描繪勾畫出了千姿百態的雲。

教學中引導學生從實踐中觀察和總結,激發豐富的聯想,鼓勵說出更有創意的理解。

(3).圖表概括法。課文主體部分重點介紹怎樣看雲識天氣,這部分涉及的雲層、光彩種類繁多,變化複雜,可引導學生透過列圖表,使之結構層次清楚,內容明確。

3.手段及依據:教學手段方面,設想運用簡單課件輔助教學,做到實用、有效,不搞花樣。提供文字材料以提示重點作資料參考,圖片畫面的運用也僅爲激發聯想想像而設,堅定語文課堂“文字學習爲主,多媒體輔助教學”的教學立場。

三.說學法

學生在充分預習、熟悉課文的基礎上,必須掌握以下學法:

自主學習法 要求學生必須學會使用工具書,養成看課文註解,自學課文的好習慣,自主參與到教學的各個環節中去,如課前預習、課上積極思考踊躍發言、課後及時複習鞏固等。經過自學,應基本讀準字音、理解課文內容。我國的當代教育家魏書生、錢夢龍、黎世法等人的教學論都特別強調學生的自主學習法。

誦讀品味法 要求學生在自主學習,掃清文字障礙,初通文意後,能透過反覆涵詠朗讀品味,讀出文中的韻味,還課堂以朗朗書聲。透過讀可以對學生進行美的薰陶,培養學生熱愛祖國優秀文化的精神。

創造性學習法 要求學生有豐富的想象力,大膽創新的精神,學會聯想、想象、體味、感悟、遷移、轉換,才能創造出屬於自己的新的東西來,嚐到學習與創造的成功的喜悅。我國著名教育家王森然的王氏教學理論以及徐錦熙的三段教程論都特別重視學生的發展性創造實踐,日本東京文理大學的垣內鬆三教授的教育理論也極力推崇讓學生進行創造性學習,足見,創造性學習法是有其較強科學性的。

四.說教學過程

教學板塊之一:快速閱讀活動。活動目的——整體感知。

1.學生快速閱讀全文並思考

(1)本文是一篇科普文,主要介紹雲和天氣的關係。切合文題揭示雲和天氣關係的語詞是什麼?它運用了什麼說明方法?

(2)有關雲和天氣的關係,文章是從哪兩個方面說明的,找出標出說明角度變化的語雨、句。

(3)全文是按什麼說明順序來寫的?

提示:你從哪些語句中可以發現文章的層次結構,並由此概括出主要內容?

【方法積累】:在閱讀中抓住關鍵語句(過渡句、總領句、段中心句、總結句),有助於發現文章層次結構,熟悉課文內容。

(4)課文主體部分對雲和天氣關係的具體細緻的介紹,第1段的概述在語言運用上的顯著特點是形象生動的比喻的運用,試具體分析其作用。體會生動說明的妙處,掌握打比方的說明方法。

教學板塊之二:選點品讀活動。活動目的——列表歸納雲與天氣變化關係,掌握常用的說明方法,體會本文寫作層次清晰的特點

列表分析雲與天氣關係——輔以圖片,讓學生閱讀後直觀感知各種雲彩變化和天氣變化的對應關係。

(1)語段中清晰的思路是透過分類別的方法表現出來的,請以簡表的形式列出晴天雲的形態變化、特徵以及預示的天氣變化等情形對比。教師指導學生完成。

(2)第4、5、6段的寫作思路與第3段相同,請學生仿照對第3段的分析以圖表的形式標示這三段的內容要點。

學生合作完成,教師適當引導。

教學板塊之三:課堂練習及延伸閱讀。活動目的——體會語言的生動性,掌握本課的說明方法,識記一些關於天氣方面的諺語,增加生活常識。培養學生觀察自然的興趣和留心自然現象的習慣。

1.本文的語言生動形象,又十分準確。在括號內選擇恰當的詞語填空。體會其表達效果。

2.下面一段話的句序被打亂了,將理順後的句序寫在後面的方格內。

3.指出下列各句使用的說明方法或修辭手法。

4.如果將下面一段描寫天氣的語言改成天氣預報的語言形式,請用恰當的語言表述。

5、蒐集更多的看XX識天氣的諺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