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演講稿>說課稿範文>

小學音樂優秀說課稿

學問君 人氣:1.13W

小學音樂課說課稿(一)

        一、教材分析:

小學音樂優秀說課稿

我所上的是人音版音樂教材第四冊第三課中的歌曲《蝸牛與黃鸝鳥》,這是一首流行於臺灣的敘事性民歌,歌曲以一個敘述者的口吻講述了蝸牛在葡萄樹剛發芽時就揹着重重的殼往上爬,而黃鸝鳥卻在一旁譏笑它的情景。歌曲歌頌了蝸牛堅持不懈的進取精神,音樂形象天真純樸富有生活氣息。歌詞結合緊密,大多一字一音,與口語相近,質樸自然。

二、教學目標:

根據教材的特點以及小學生的年齡特徵和心理特點,本課的教學目標我是這樣來設定的:

1、指導學生用明亮、輕巧的聲音,用不同的音色、速度和語氣表現歌中驕傲自大的黃鸝鳥和鍥而不捨的蝸牛形象。

2、 指導學生相互合作,創造性地參與音樂活動。

3、使學生懂得在生活和學習中要象蝸牛一樣要具有堅持不懈、堅韌不拔的進取精神。

三、教學重難點:指導學生用明亮、輕巧的聲音,用不同的音色、速度和語氣表現歌中驕傲自大的黃鸝鳥和鍥而不捨的蝸牛的形象。

四、說教法學法

爲了全面準確的落實本課的教學目標,教學時我針對兒童好新、好奇、思維活躍,集中注意持久性較差,但容易對有趣、富有童趣的事物產生興趣等特點,遵循直觀性、啓發性原則和循序漸進由淺入深的原則,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重點採用引導法、情境教學法等方法設計本課過程的。

五、說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在組織教學這一環節中我採用學生隨樂曲〈可愛的藍精靈〉音樂共同律動進教室,以此來創設"音樂課堂"的氛圍,激發學生參與學習音樂的興趣與熱情。

上課伊始我對學生說:同學們,你們看老師的表情,(老師做出燦爛的笑容)誰能和老師一樣?(學生被老師所感染)太棒了!我們每一位小朋友都送給老師一個美麗又燦爛的笑臉。好,我們現在和老師一起跳起來。透過這樣的交流,拉近了我與學生間的距離。

(二)體態律動,匯入新課

這個環節我主要是讓學生根據音樂所塑造的不同音樂形象來模仿蝸牛和黃鸝鳥的動作。開始我就設了一個懸念給學生:今天老師爲大家請來了一位朋友,你們猜猜它是誰?學生頓時產生好奇心(播放在低音區慢速彈奏的《蝸牛與黃鸝鳥》旋律)然後我又對學生們提出要求:請你們靜靜地聽,注意觀察老師的動作,如果誰猜出來了千萬不要說,等老師的表演結束時,我們來搶答。老師這樣說的目的是讓學生注意傾聽和觀察,由於音樂的不確定性學生可能會回答出各種動物的名稱,但我不會去否定他們的答案,而則是用謎語的方式告訴他們原來這位朋友是蝸牛,並且讓學生來學學蝸牛是怎麼走路的,學生的積極性肯定高。然後運用同樣的思路播放在高音區加快速度彈奏的《蝸牛與黃鸝鳥》旋律並加入鳥叫聲讓學生們模仿黃鸝鳥的動作。透過這一環節的設計,不僅使學生初步熟悉了歌曲的旋律、初步感知了蝸牛與黃鸝鳥的音樂形象,而且更好的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自主性,爲完成歌曲教學任務打下了基礎。

(三)歌曲教學

在這一環節主要是讓學生透過邊聽邊用不同角色的律動來表達歌曲的情感,對歌曲反覆的情感體驗,引導學生自主對歌曲的表現形式及情感內涵的把握,並在聽、唱、演的過程中感受不同的角色形象。我主要分兩大塊來完成:一是學唱歌曲,二是歌曲處理。一開始我並沒有讓學生馬上聆聽歌曲而是透過看圖片聽音樂故事這樣的方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對《蝸牛與黃鸝鳥》的故事有一個初步的印象,激發他們學習的興趣,創設一定的情景,擴大學生對歌曲的理解。然後利用多媒體課件,給學生直觀的畫面,運用聽唱法這種歌曲教唱的方法來完成歌曲學唱的。在歌曲處理這個環節我主要是引導學生改變歌曲的速度、運用不同的情緒的來演唱各個角色的,幫助學生進一步理解歌曲,使學生獲得審美愉悅的體驗。在接下去的音樂遊戲環節中,讓學生選擇一個自己喜歡的角色進行表演旨在發揮學生的創編和表演的能力,張揚學生的個性,增強他們音樂表演的自信心,在他們在唱、聽、看、演的過程中培養良好的合作意識,更重要的透過以上幾個環節的教學讓他們學習到了蝸牛的這種堅持不懈,勇往直前的精神。

(4)合作創編歌詞

新課標提供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在創編歌詞這一環節中我充分滲透了這一教學理念。透過生生合作和自主探究的方式來進行歌曲創編。這一學習方式不僅爲學生創設了民主、寬鬆、自由的氛圍,更激發了學生的創新思維,增強了自信心。透過合作創編歌詞,學生的合作意識在羣體中的協調能力得到了發展。

(五)課堂延伸

這一環節主要是讓學生拓展和積累課外的音樂知識,拓寬學生的文化視野,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最後整節課在《蝸牛與黃鸝鳥》歌曲聲中愉快的結束。

小學音樂課說課稿(二)

教學內容:

1、欣賞歌曲《媽媽之歌》

2、學唱歌曲《媽媽的心》

3、表演歌曲《媽媽的心》

4、音樂知識:掌握四分休止符,

教學目標:

一、引導學生欣賞歌曲《媽媽之歌》,進一步體驗感受樂曲中音樂作品旋律婉轉起伏、寬廣綿長,充分表現了母子間的真摯。歌曲的歌詞樸實無華,母子之情溢於字裏行間。初步感受音樂作品中透過母子兩人的對答,表達了母親對孩子的摯愛和期望以及孩子深情的回報。

二、學習用聽視唱結合學習歌曲《媽媽的心》,引導學生認真仔細地聆聽音樂作品,音樂作品充滿激情地表達了幸福生活的兒童熱愛祖國媽媽的一片深情。初步感受音樂作品中在音調上節奏的鬆、緊變化,唱出了"媽媽的歌"、"兒女的歌"使人感到心潮起伏,激動萬千,把情緒推向高潮。

三、引導學生學習創編情景與動作進行表演,學習在情景中用動作來表現體驗自己的情感,

一)、常規練習

1:隨樂曲自編動作進室,(要求自創,無規範動作要求,但要引導學生跟隨音樂節拍或節奏)。

2:複習前課內容:表演及唱。

3:節奏練習:自選(結合學習作品的節奏進行)。

二):新課學習:

1、匯入(師: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媽媽,你知道媽媽的心中最牽掛、最關心的是誰?生:自由回答)

2、放錄音,(師:下面請小朋友們聽一首《媽媽的心》,聽後說說這首歌曲唱了什麼內容?用什麼速度演唱?出示大歌片《媽媽的心》聽錄音範唱兩遍,學生輕輕跟着錄音哼唱

注意區分: 5 3 3 . 1 │2 3 0│

媽 媽 的 心 裏

3、引 入四分休止符

(問:你們有沒有發現歌譜上有"0"?板書"0"簡單介紹:休止符,音樂中用休止符表示停頓,在簡譜中就是用"0"表示,"0"是四分休止符(板書)四分休止符與四分音符的時值是一樣的,都是一拍。)

4、練習:

1)念與拍: ХХ 0∣ХХ 0‖

0 ХХ∣0 ХХ‖

2)再聽錄音範唱,輕聲跟唱

3)討論:這首歌中的休止符"0"起到什麼作用?表達怎樣的.心裏狀態?

結論:這裏四分休止符表達出兒女與媽媽心心相印之情

4)學生輕聲跟唱(注意四分休止符的停頓)

談話:歌曲中"兒女""媽媽""祖國"三者的關係能理解嗎?你能唱出對媽媽、對祖國的愛嗎?

5、教師範唱

6、分段練唱再連起來唱(教師彈旋律,學生用打擊樂進行合作排練。

一部分學生演唱,一部分學生跳,表演《媽媽的心》)

三)、欣賞《媽媽之歌》

1、匯入:(老師又帶來一首《媽媽之歌》,聽後說說歌曲又唱了什麼)內容?

2、初聽(師生交流歌曲所反映的內容。)

3、介紹(師:這是一首雲南納西族民歌,納西族是我國西南地區的少數民族,主要聚居於雲南省麗江納西族自治縣,民歌中以"阿哈巴拉調"抒發對母親恩情的歌腔。)

4、學生跟錄音輕輕哼唱自已創編動作進行表演,體驗母親的深情。

課堂小結:鼓勵與表揚,並指出不足之處。

小學音樂課說課稿(三)

我說課的內容是九年義務教育人音版小學音樂第八冊第五單元《童年的回憶》第二課時《紅蜻蜓》。

一、教材分析:

《紅蜻蜓》是一首著名的日本兒童歌曲,由作曲家山田耕作(1886—1965),根據日本詩人三本露風(1889—1964)回憶童年情景的詩作譜而成。歌曲爲三四拍,共八小節,短小精煉。曲調自然流暢,感情真摯,具有夢幻般的意境。1924年歌曲問世後,不僅在日本廣爲傳唱,還被改編爲管絃樂曲等各種形式,流傳到其他國家,受到各國人民的喜愛。

歌曲分爲兩個樂句,第一樂句旋律上行,第二樂句以下行作爲呼應。歌曲中設定了較多的力度記號,力度變化細膩、頻繁,但基本上都與旋律的起伏結合緊密。第二聲部的哼鳴,烘托了寧靜而深遠的氣氛。

二、教學目標:

美國著名教育家杜威認爲:教育目標在教育活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教育者從事教育活動的指南。根據教材的特點以及小學生的年齡特徵和心理特點,本課的教學目標我是這樣來設定的:

知識目標:能用親切、優美的聲音,自信、有表情地演唱歌曲《紅蜻蜓》,表達對童年生活的嚮往。

技能目標:學生能專注地聆聽歌曲,樂於用自己喜歡的表現形式表現音樂,認識漸強漸弱記號、換氣記號,能初步感受合唱的效果並學唱二聲部合唱歌曲《紅蜻蜓》的第三段歌詞。

情感目標:感受歌曲深情的情緒以及勾起心中美好的回憶,培養學生熱愛生活,熱愛大自然的感情。

三、教學重點:感受音樂情緒,能用親切、優美的聲音深情地演唱歌曲,培養良好聆聽習慣,感受童年帶來的美好回憶。

四、教學難點:學唱二聲部合唱歌曲《紅蜻蜓》的第三段歌詞。

五、教法

托爾斯泰指出:"成功的教學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不是爲了教而教,而是幫助學生學,在教學過程中,我創設愉悅和諧的情感氛圍,充分發揮以學生爲主體,老師爲指導的作用,以"美"爲突破口,以實踐爲中心,以技能爲手段,以能力爲重點,運用創設情境法、聽唱法、對比感受等手段,讓學生在大量的音樂活動中學會學習,不斷調動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

六、學法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根據教材的內容和學生年齡特點,()我在學法的指導上緊緊圍繞教學目標,主要透過"看""聽""唱"等環節,讓學生自主探究,去感知歌曲的情緒、把握歌曲內容。

七、教學過程:

一、情境創設

匯入:同學們,歡迎大家走進今天的音樂課堂,這節音樂課,我給你們帶來了一段動聽的音樂。.師提問:你聽到了什麼?聯想到了什麼?學生回答後透過教師詩一般的語言把學生帶入童年的美好的意境中,牢牢抓住學生興趣。

二、歌曲教學

過渡:童年生活快樂而難忘,聽!晚風中有傳來了一陣優美的旋律——

1.初聽《紅蜻蜓》伴奏。師提問:它描寫了什麼?給了你怎麼樣的感受?

2.教師鋼琴伴奏學生有感情朗讀歌詞。

3.聽教師範唱

4.學唱歌曲

(1)跟琴唱第一段,認識換氣記號。

(2)再次跟琴唱第一段,認一認漸強漸弱記號。

(3)自學第二段、第三段。

師:給你們半分鐘時間,請你練唱一下第二段歌詞。

師:能馬上把第三段歌詞唱一唱嗎?(注意:第三段歌詞和第一段歌詞的不同)

(4)齊唱全曲。

三、對比體驗快速演唱

師:由於這首歌曲的廣泛傳唱,如今它已有許多版本,讓我們來唱一唱這個速度的版本,給你們什麼不一樣的感覺?(播放快速伴奏)設計意圖:速度、情緒的變化,能表現出不同的情境,這正好比學生在欣賞同一首樂曲時,會因個人喜好和經歷的不同,產生不同的聯想、感受,音樂不可能是千篇一律的,而歌曲的不同情境的表現正是應證了音樂的多元化。

四、二聲部合唱

欣賞日語演唱的合唱曲《紅蜻蜓》對比合唱與齊唱——合唱比齊唱效果更豐富、飽滿、有變化。接着用"lu "跟琴哼唱二聲部。最後把學生分成兩大組,演唱不同聲部,體會合唱效果。此環節主要是讓學生透過兩聲部歌曲的合唱學習,體驗二聲部合唱歌曲所表現的和聲效果,學習合唱知識,練習二聲部合唱技能。

五、表現歌曲:爲每一段設計不同的演唱形式。(比如:齊唱+領唱+合唱)

設計反思:在整堂課中,我都注重了個體性與整體性相結合,這種結合體現在既有一些音樂特長生的自信表演,也有羣體性的合作演唱;體現在小組化的探究與整體的共鳴。本堂課最重要的一點是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探究願望,讓學生自己去思考、對比、體驗,找到解決的方法。達到提高學生學習的正確性、簡捷性、靈活性、自主性和創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