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辦事指南>社保政策>

農村電商補貼政策

學問君 人氣:1.24W

農村電子商務是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的重要手段,也是精準扶貧的重要載體。下文是本站小編爲大家收集的農村電商補貼政策,僅供參考!

農村電商補貼政策

  

  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加大改革創新力度加快農業現代化建設的若干意見

  中發[2015] 1號

5.創新農產品流通方式。加快全國農產品市場體系轉型升級,着力加強設施建設和配套服務,健全交易制度。完善全國農產品流通骨幹網絡,加大重要農產品倉儲物流設施建設力度。加快千億斤糧食新建倉容建設進度,儘快形成中央和地方職責分工明確的糧食收儲機制,提高糧食收儲保障能力。繼續實施農戶科學儲糧工程。加強農產品產地市場建設,加快構建跨區域冷鏈物流體系,繼續開展公益性農產品批發市場建設試點。推進合作社與超市、學校、企業、社區對接。清理整頓農產品運銷亂收費問題。發展農產品期貨交易,開發農產品期貨交易新品種。支援電商、物流、商貿、金融等企業參與涉農電子商務平臺建設。開展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

  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深化供銷合作社綜合改革的決定

  中發[2015]11號

(五)提升農產品流通服務水平。加強供銷合作社農產品流通網絡建設,創新流通方式,推進多種形式的產銷對接。將供銷合作社農產品市場建設納入全國農產品市場發展規劃,在集散地建設大型農產品批發市場和現代物流中心,在產地建設農產品收集市場和倉儲設施,在城市社區建設生鮮超市等零售終端,形成佈局合理、聯結產地到消費終端的農產品市場網絡。積極參與公益性農產品批發市場建設試點,有條件的地區,政府控股的農產品批發市場可交由供銷合作社建設、運營、管護。繼續實施新農村現代流通服務網絡工程建設,健全農資、農副產品、日用消費品、再生資源回收等網絡,加快形成連鎖化、規模化、品牌化經營服務新格局。順應商業模式和消費方式深刻變革的新趨勢,加快發展供銷合作社電子商務,形成網上交易、倉儲物流、終端配送一體化經營,實現線上線下融合發展。

  國務院辦公廳 關於大力發展電子商務加快培育經濟新動力的意見

  國發〔2015〕24號

(十三)積極發展農村電子商務。加強互聯網與農業農村融合發展,引入產業鏈、價值鏈、供應鏈等現代管理理念和方式,研究制定促進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的意見,出臺支援政策措施。(商務部、農業部)加強鮮活農產品標準體系、動植物檢疫體系、安全追溯體系、質量保障與安全監管體系建設,大力發展農產品冷鏈基礎設施。(質檢總局、發展改革委、商務部、農業部、食品藥品監管總局)開展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推動資訊進村入戶,利用“萬村千鄉”市場網絡改善農村地區電子商務服務環境。(商務部、農業部)建設地理標誌產品技術標準體系和產品質量保證體系,支援利用電子商務平臺宣傳和銷售地理標誌產品,鼓勵電子商務平臺服務“一村一品”,促進品牌農產品走出去。鼓勵農業生產資料企業發展電子商務。(農業部、質檢總局、工商總局)支援林業電子商務發展,逐步建立林產品交易誠信體系、林產品和林權交易服務體系。(林業局)

  國務院 關於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

  國發〔2015〕40號

1.積極發展農村電子商務。開展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支援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農產品、農資批發市場對接電商平臺,積極發展以銷定產模式。完善農村電子商務配送及綜合服務網絡,着力解決農副產品標準化、物流標準化、冷鏈倉儲建設等關鍵問題,發展農產品個性化定製服務。開展生鮮農產品和農業生產資料電子商務試點,促進農業大宗商品電子商務發展。

  國務院辦公廳 關於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的意見

  國辦發〔2015〕59號

(十一)創新農業營銷服務。加強全國性和區域性農產品產地市場建設,加大農產品促銷扶持力度,提升農戶營銷能力。培育新型流通業態,大力發展農業電子商務,制定實施農業電子商務應用技術培訓計劃,引導各類農業經營主體與電商企業對接,促進物流配送、冷鏈設施設備等發展。加快發展供銷合作社電子商務。積極推廣農產品拍賣交易方式。

  國務院辦公廳 關於推進線上線下互動加快商貿流通創新發展轉型升級的意見

  國辦發〔2015〕72號

(四)推進零售業改革發展。鼓勵零售企業轉變經營方式,支援受線上模式衝擊的實體店調整重組,提高自營商品比例,加大自主品牌、定製化商品比重,深入發展連鎖經營。鼓勵零售企業利用互聯網技術推進實體店鋪數字化改造,增強店面場景化、立體化、智能化展示功能,開展全渠道營銷。鼓勵大型實體店不斷豐富消費體驗,向智能化、多樣化商業服務綜合體轉型,增加餐飲、休閒、娛樂、文化等設施,由商品銷售爲主轉向“商品+服務”並重。鼓勵中小實體店發揮靠近消費者優勢,完善便利服務體系,增加快餐、繳費、網訂店取、社區配送等附加便民服務功能。鼓勵互聯網企業加強與實體店合作,推動線上交流互動、引客聚客、精準營銷等優勢和線下真實體驗、品牌信譽、物流配送等優勢相融合,促進組織管理扁平化、設施設備智能化、商業主體在線化、商業客體數據化和服務作業標準化。(商務部、發展改革委)支援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對接電子商務平臺,有效銜接產需資訊,推動農產品線上營銷與線下流通融合發展。鼓勵農業生產資料經銷企業發展電子商務,促進農業生產資料網絡營銷。(農業部、發展改革委)支援零售企業線上線下結合,開拓國際市場,發展跨境網絡零售。(商務部)

(十)推進農村市場現代化。開展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推動電子商務企業開拓農村市場,構建農產品進城、工業品下鄉的雙向流通體系。(商務部、財政部)引導電子商務企業與農村郵政、快遞、供銷、“萬村千鄉市場工程”、交通運輸等既有網絡和優勢資源對接合作,對農村傳統商業網點升級改造,健全縣、鄉、村三級農村物流服務網絡。加快全國農產品商務資訊服務公共平臺建設。(商務部、交通運輸部、郵政局、供銷合作總社、發展改革委)大力發展農產品電子商務,引導特色農產品主產區縣市在第三方電子商務平臺開設地方特色館。(商務部、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推進農產品“生產基地+社區直配”示範,帶動訂單農業發展,提高農產品標準化水平。加快資訊進村入戶步伐,加強村級資訊服務站建設,強化線下體驗功能,提高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電子商務應用能力。(農業部)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促進農村電子商務加快發展的指導意見

  國辦發〔2015〕78號

到2020年,初步建成統一開放、競爭有序、誠信守法、安全可靠、綠色環保的農村電子商務市場體系,農村電子商務與農村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在推動農民創業就業、開拓農村消費市場、帶動農村扶貧開發等方面取得明顯成效。

三、重點任務

(一)積極培育農村電子商務市場主體。充分發揮現有市場資源和第三方平臺作用,培育多元化農村電子商務市場主體,鼓勵電商、物流、商貿、金融、供銷、郵政、快遞等各類社會資源加強合作,構建農村購物網絡平臺,實現優勢資源的對接與整合,參與農村電子商務發展。

(二)擴大電子商務在農業農村的應用。在農業生產、加工、流通等環節,加強互聯網技術應用和推廣。拓寬農產品、民俗產品、鄉村旅遊等市場,在促進工業品、農業生產資料下鄉的同時,爲農產品進城拓展更大空間。加強運用電子商務大數據引導農業生產,促進農業發展方式轉變。

(三)改善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環境。硬環境方面,加強農村流通基礎設施建設,提高農村寬帶普及率,加強農村公路建設,提高農村物流配送能力;軟環境方面,加強政策扶持,加強人才培養,營造良好市場環境。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定

  2015 年11月29日

(十五)加大“互聯網+”扶貧力度。完善電信普遍服務補償機制,加快推進寬帶網絡覆蓋貧困村。實施電商扶貧工程。加快貧困地區物流配送體系建設,支援郵政、供銷合作等系統在貧困鄉村建立服務網點。支援電商企業拓展農村業務,加強貧困地區農產品網上銷售平臺建設。加強貧困地區農村電商人才培訓。對貧困家庭開設網店給予網絡資費補助、小額信貸等支援。開展互聯網爲農便民服務,提升貧困地區農村互聯網金融服務水平,擴大資訊進村入戶覆蓋面。

  中共中央國務院 關於落實發展新理念加快農業現代化 實現全面小康目標的若干意見

  2015年12月31日

14.加強農產品流通設施和市場建設。健全統一開放、佈局合理、競爭有序的現代農產品市場體系,在搞活流通中促進農民增收。加快農產品批發市場升級改造,完善流通骨幹網絡,加強糧食等重要農產品倉儲物流設施建設。完善跨區域農產品冷鏈物流體系,開展冷鏈標準化示範,實施特色農產品產區預冷工程。推動公益性農產品市場建設。支援農產品營銷公共服務平臺建設。開展降低農產品物流成本行動。促進農村電子商務加快發展,形成線上線下融合、農產品進城與農資和消費品下鄉雙向流通格局。加快實現行政村寬帶全覆蓋,創新電信普遍服務補償機制,推進農村互聯網提速降費。加強商貿流通、供銷、郵政等系統物流服務網絡和設施建設與銜接,加快完善縣鄉村物流體系。實施“快遞下鄉”工程。鼓勵大型電商平臺企業開展農村電商服務,支援地方和行業健全農村電商服務體系。建立健全適應農村電商發展的農產品質量分級、採後處理、包裝配送等標準體系。深入開展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加大資訊進村入戶試點力度。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深入實施“互聯網+流通”行動計劃的意見

  國辦發〔2016〕24號

六、深入推進農村電子商務。堅持市場運作,充分發揮各類市場主體參與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的動力和創造力。促進農產品網絡銷售,以市場需求爲導向,鼓勵供銷合作社等各類市場主體拓展適合網絡銷售的農產品、農業生產資料、休閒農業等產品和服務,引導電子商務企業與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農產品批發市場、連鎖超市等建立多種形式的聯營協作關係,拓寬農產品進城渠道,突破農產品冷鏈運輸瓶頸,促進農民增收,豐富城市供應。暢通農產品流通,切實降低農產品網上銷售的平臺使用、市場推廣等費用,提高農村互聯網和資訊化技術應用能力。鼓勵電子商務企業拓展農村消費市場,針對農村消費習慣、消費能力、消費需求特點,從供給端提高商品和服務的結構化匹配能力,帶動工業品下鄉,方便農民消費。鼓勵郵政企業等各類市場主體整合農村物流資源,建設改造農村物流公共服務中心和村級網點,切實解決好農產品進城“最初一公里”和工業品下鄉“最後一公里”問題。(商務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資訊化部、財政部、交通運輸部、農業部、質檢總局、國家旅遊局、國家郵政局、供銷合作總社、中國郵政集團公司,地方各級人民政府)

  農業部關於紮實做好2015年農業農村經濟工作的意見

  農發[2015]1號

18.發展農產品電子商務。加強農產品產地市場體系建設,繼續開展公益性農產品批發市場建設試點,支援發展直銷、配送、電子商務等新型農產品流通業態。以農產品爲重點開展農村電子商務示範,構建以國家級產地批發市場爲龍頭、田頭市場爲一體的國家農產品電子商務公共支撐平臺,促進各類經營主體同大型電商平臺合作,推廣“田頭市場+電商企業+城市終端配送”等營銷模式。推動建立品牌農業制度體系,培育農產品知名品牌。探索建立農產品分等分級制度。推進合作社與超市、學校、企業、社區對接。推動發展農產品期貨交易,鼓勵開發農產品期貨交易新品種。

  農業部 國家發改委 商務部印發推進農業電子商務發展行動計劃

  2015年9月6日

一、深刻認識推進農業電子商務發展的重大意義

(一)推進農業電子商務發展是完善農產品市場機制的重要舉措。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指出要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實踐證明,電子商務可以爲傳統農產品產銷注入資訊化元素,以資訊流帶動物流、技術流、人才流、資金流,實時反映供求狀況,解決市場資訊不對稱問題,提升農產品生產者話語權,拓展新渠道、新客源和新市場;能夠有效促進產銷銜接,降低流通成本,同時有利於穩定市場預期、減緩價格波動,是建立健全現代農產品流通體系的必然要求。迫切需要透過加快發展農業電子商務,有效引導市場主體廣泛參與,促進資源要素合理有序流動,消除妨礙公平競爭的制約因素,推動全國農產品統一市場的進一步完善,更好地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

(二)推進農業電子商務發展是促進現代農業發展的重要途徑。發展現代農業的基礎和前提是市場化,農業電子商務是農業市場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現代服務業的重要內容。推進農業電子商務,將產業鏈、價值鏈、供應鏈等現代經營管理理念融入農業,可以促進現代資訊技術與傳統農業全面深度融合,推動農業生產由以產品爲中心轉變爲以市場爲導向、以消費者爲中心,倒逼農業生產標準化、品牌化,優化農業生產佈局和品種結構,發展高產、優質、高效、生態、安全農業,實現農業發展方式根本性轉變,提高農業產業素質和國際競爭力,爲新型工業化、資訊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拓展新的空間、增添新的動力。

(三)推進農業電子商務發展是擴大和提升消費需求的重要動力。在經濟新常態下,擴大和提升消費需求對促進經濟發展的關鍵作用日益凸顯。促進電子商務創新發展,是實施“互聯網+”行動的重大舉措,對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打造經濟社會發展新引擎、有效應對經濟下行壓力具有重要現實意義。推動農業電子商務發展是順應消費方式、生活方式深刻變化的現實需要,可以滿足不同消費羣體的個性化、多樣化、便捷性需求,能夠突破購銷的時空限制,進一步挖掘市場需求潛力,促進消費轉型升級。同時,農業電子商務的發展,還可以創新流通方式,帶動農業生產資料和消費品下鄉,加快形成城鄉產品和要素市場雙向流動的新格局,激活農村消費市場活力,讓農村居民分享資訊經濟發展的成果。

(四)推進農業電子商務發展是加快轉變政府職能的客觀要求。在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決定性作用的同時,要更好發揮政府作用,爲市場主體創造良好發展環境,切實加強公共服務、市場監管、社會管理等職責。農業部門在繼續抓好農業生產的同時,應更加重視搞活農產品流通,創新農業生產資料下鄉渠道。農業電子商務作爲農產品流通和農業生產資料銷售的新業態,在發展的過程中出現了一些新情況新問題,需要政府部門轉變觀念、轉變職能,切實把推進農業電子商務發展作爲一項重要工作來抓,加強政策創設和規劃制定,健全農產品和農業生產資料市場資訊監測預警體系、標準體系、質量安全追溯體系、誠信體系和法律法規建設,強化市場監管和行政執法,努力營造安全可信、規範有序的農業電子商務發展環境。

(七)總體目標。到2018年,農業電子商務基礎設施條件明顯改善,制度體系和政策環境基本健全,培育出一批具有重要影響力的農業電子商務企業和品牌,電子商務在農產品和農業生產資料流通中的比重明顯上升,對完善農產品和農業生產資料市場流通體系、提升消費需求、繁榮城鄉經濟的作用顯著增強。

三、重點任務

(八)積極培育農業電子商務市場主體。圍繞提升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電子商務應用能力、支援農產品和農業生產資料網絡營銷、推進農業生產性服務線上交流與交易、壯大農業電子商務企業的發展目標,培育農業電子商務市場主體,推動形成各類市場主體競相發展農業電子商務的新格局。

(九)着力完善農業電子商務線上線下公共服務體系。探索農產品和農業生產資料線上與線下協同發展模式,完善農產品監測預警、質量標準和追溯體系,推動農業電子商務相關數據資訊開放共享,實現農業全產業鏈數據互聯互通,完善農業電子商務線上線下公共服務體系,爲農業電子商務提供公共服務支撐。

(十)大力疏通農業電子商務渠道。加強與相關部門的溝通協調、形成合力,加快推動網絡、物流、冷鏈、倉儲等基礎設施建設,鼓勵相關經營主體開展技術、機制、模式創新,深入推進資訊進村入戶,開展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爲全面發展農業電子商務創造良好條件、提供經驗。

(十一)切實加大農業電子商務技術創新應用力度。按照“需求牽引、重點跨越、支撐發展、引領未來”的原則,開展農業電子商務發展戰略研究,突破核心關鍵技術,制定完善相關標準、法規,大力推廣先進實用資訊化技術在流通等領域的應用,全面提升農業電子商務技術創新應用能力。

(十二)加快完善農業電子商務政策體系。按照“政府引導,市場主體”的原則,強化頂層設計和政策創設,配合有關部門優化農業電子商務相關審批事項和流程,推動落實支援農業電子商務發展扶持政策,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爲農業電子商務發展提供良好政策環境。

  農業部 關於紮實做好2016年農業農村經濟工作的意見

  農發〔2016〕1號

20.大力發展農產品加工業和市場流通。研究出臺指導農產品加工業發展的政策檔案,推動農產品加工業轉型升級。完善並繼續實施農產品產地初加工補助政策,加快建設一批農產品加工示範縣、示範園區、示範企業。支援糧食主產區發展糧食深加工,繼續加強農產品加工科技創新和推廣,深入開展加工副產物綜合利用試點,實施主食加工和農產品加工質量品牌提升行動。健全統一開放、佈局合理、競爭有序的現代農產品市場體系,加快國家級農產品專業市場建設。加強儲運加工佈局和市場流通體系的銜接,推進實物流通和電子商務相結合的物流體系建設,促進物流配送、冷鏈設施設備等發展。鼓勵農村經紀人和新農民搞活農產品流通。

  農業部辦公廳關於印發農業電子商務試點方案的通知

  農辦市[2016]1號

(一)鮮活農產品電子商務試點

1.“基地+城市社區”直配模式。建立農產品生產基地的智能管理服務平臺,提供農產品種植計劃、農產品實時產量、採後庫存等資訊;建立鮮活農產品產銷網絡對接平臺,採集生鮮採購商(生鮮電商、商超、社區店、餐飲、大客戶等)的採購資訊,並與生產基地進行對接,制定鮮活農產品銷售計劃;設立農產品體驗店、自提點和提貨櫃,加強與傳統鮮活農產品零售渠道的合作,開展農場會員宅配、農產品衆籌、社區支援農業等模式探索,建立農產品社區直供系統;自建或依託第三方,建立全程冷鏈物流配送體系。鼓勵開展其他形式的“基地+城市社區”鮮活農產品直配試點。(試點省份:北京、河北、吉林、湖南、廣東、重慶)

2.“批發市場+宅配”模式。推動電商企業與農產品批發市場合作,充分發揮農產品批發市場集貨、倉儲優勢,依託社區便利店、水果店設立自提點,建立城市鮮活農產品配送物流體系,探索鮮活農產品直配到戶的“批發市場+宅配”電商零售模式。(試點省份:北京、廣東)

3.鮮活農產品電商標準體系。支援電子商務企業制定適合電子商務的農產品分等分級、產品包裝、物流配送、業務規範等標準,組織快遞企業制定適應農業電子商務產品寄遞需求的定製化包裝、專業服務等標準,研究制定農業電子商務技術標準和業務規範。(試點省份:河北、重慶)

4.鮮活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及監管體系。建立健全“名特優新”“三品一標”“一村一品”等電子商務基礎數據庫,探索與電商企業建立數據共享機制;建立健全適應電子商務需求的'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管理資訊系統,完善農產品質量標準和質量安全追溯體系。(試點省份:吉林、重慶、寧夏)

(二)農業生產資料電子商務試點

5.農資網上銷售平臺。充分利用資訊進村入戶平臺、大型農業、農資電商平臺、供銷社等已有渠道,線上線下相結合,開展農資網上銷售,探索實現部分縣域的農資電商配送全覆蓋;現階段,以化肥爲重點,逐步擴展到種子、農藥、獸藥、農機具等主要農資品種;鼓勵電商企業加大宣傳和培訓力度,積極引導農民逐漸形成網購農資習慣。(試點省份:吉林、黑龍江、江蘇、湖南)

6.農資電商服務體系。推動農資生產、經銷企業與電商平臺企業加強合作,依託國家農業數據中心、12316三農綜合資訊服務平臺和農技推廣服務體系,提供測土配方施肥、農資市場價格、農資使用指導、農事諮詢、氣象資訊等專業服務;支援電商平臺企業建立大數據分析系統,掌握分析農民用肥、施肥數據及測土配方、病蟲害等數據,由單一的農資銷售平臺向產前、產中、產後全鏈條農資服務商轉變,試點農資精準服務;加強與銀行、保險公司等金融服務企業合作,提供農資貸款、農業生產保險等相關金融服務。(試點省份:吉林、黑龍江、江蘇、湖南)

7. 農資電商監管體系。建立健全適應電子商務需求的農業生產資料質量安全追溯管理資訊系統和網上投訴處理平臺,推動種植、畜牧、水產以及種子、化肥、農藥、農機等行業監管資訊共享和互聯互通,加強農資電商監管,推行信用檔案制度,確保網上銷售的農資可信、可用、可管。(試點省份:吉林、黑龍江重點建立化肥電商監管體系,吉林、湖南重點建立種子電商監管體系,江蘇重點建立農藥、獸藥電商監管體系)

(三)休閒農業電子商務試點

8.休閒農業電商平臺。推動城市郊區休閒農業資源建設、開發,整合休閒農業資源,以標準化接待規範、信用評價體系、地理資訊系統和移動定位技術爲支撐,以採摘、餐飲、住宿、主題活動、民俗產品購銷等爲主要服務內容,建立統一的休閒農業線上推介、銷售、服務平臺和質量監督體系,實現鄉村旅遊線上直銷,推動形成線上線下融合、城鄉互動發展的休閒農業產業鏈。(試點省份:北京、海南)

  農業部 國家發改委 中央網信辦等8部門聯合印發 “互聯網+”現代農業三年行動實施方案

  農市發[2016]2號

(七)“互聯網+”農業電子商務

大力發展農業電子商務,帶動農業市場化,倒逼農業標準化,促進農業規模化,提升農業品牌化,推動農業轉型升級、農村經濟發展、農民創業增收。提升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電子商務應用能力,推動農產品、農業生產資料和休閒農業相關優質產品和服務上網銷售,大力培育農業電子商務市場主體,形成一批具有重要影響力的農業電子商務龍頭企業和品牌。加強網絡、加工、包裝、物流、冷鏈、倉儲、支付等基礎設施建設,推動農產品分等分級、產品包裝、物流配送、業務規範等標準體系建設,完善農業電子商務發展基礎環境。開展農業電子商務試點示範,鼓勵相關經營主體進行技術、機制、模式創新,探索農產品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發展模式,推動生鮮農產品直配和農業生產資料下鄉率先取得突破。推進農產品批發市場資訊技術應用,加強批發市場資訊服務平臺建設,提升資訊服務能力,推動批發市場創新發展農產品電子商務。加快推進農產品跨境電子商務發展,促進農產品進出口貿易。推動農業電子商務相關數據資訊共享開放,加強資訊監測統計、發佈服務工作。(農業部、發展改革委、中央網信辦、商務部、質檢總局)

(二)農業電子商務示範工程

探索農產品、農業生產資料、休閒農業等不同類別農業電子商務的發展路徑。融合產業鏈、價值鏈、供應鏈,開展鮮活農產品網上銷售應用示範。培育農業電子商務應用主體,推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對接電商平臺。開展鮮活農產品、農業生產資料、休閒農業等電子商務試點。構建農業電子商務標準體系、進出境動植物疫情防控體系、全程冷鏈物流配送體系、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和質量監督管理體系。(農業部、發展改革委、中央網信辦、質檢總局)

  商務部等13部門 關於進一步加強農產品市場體系建設的指導意見

  2014年2月27日

(十一)大力發展農產品電子商務。把農產品電子商務作爲重要戰略制高點,積極開展農產品電子商務示範培育工作。積極發展縣域服務驅動型、特色品牌營銷型等多元化的農產品電子商務模式。支援農產品批發市場依託場內加工配送中心或依託產地集配中心和田頭市場,開展線上線下相結合的產銷一體化經營。加強農產品電子商務服務平臺建設,深入推進農村商務資訊服務,力爭在重點地區、重點品種和重點環節率先突破。

  商務部等19部門 關於加快發展農村電子商務的意見

  2015年8月21日

(三)發展目標。

爭取到2020年,在全國培育一批具有典型帶動作用的農村電子商務示範縣。電子商務在降低農村流通成本、提高農產品商品化率和農民收入、推進新型城鎮化、增加農村就業、帶動扶貧開發等方面取得明顯成效,農村流通現代化水平顯著提高,推動農村經濟社會健康快速發展。

二、提升農村電子商務應用水平

(四)建設新型農村日用消費品流通網絡。適應農村產業組織變化趨勢,充分利用“萬村千鄉”、資訊進村入戶、交通、郵政、供銷合作社和商貿企業等現有農村渠道資源,與電子商務平臺實現優勢互補,加強服務資源整合。推動傳統生產、經營主體轉型升級,創新商業模式,促進業務流程和組織結構的優化重組,增強產、供、銷協同能力,實現線上線下融合發展。支援電子商務企業渠道下沉。加強縣級電子商務運營中心、鄉鎮商貿中心和配送中心建設,鼓勵“萬村千鄉”等企業向村級店提供B2B網上商品批發和配送服務。鼓勵將具備條件的村級農家店、供銷合作社基層網點、農村郵政局所、村郵站、快遞網點、資訊進村入戶村級資訊服務站等改造爲農村電子商務服務點,加強與農村基層綜合公共服務平臺的共享共用,推動建立覆蓋縣、鄉、村的電子商務運營網絡。

(五)加快推進農村產品電子商務。以農產品、農村製品等爲重點,透過加強對互聯網和大數據的應用,提升商品質量和服務水平,培育農村產品品牌,提高商品化率和電子商務交易比例,帶動農民增收。與農村和農民特點相結合,研究發展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等個性化、體驗式的農村電子商務。指導和支援種養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供銷合作社、扶貧龍頭企業、涉農殘疾人扶貧基地等,對接電商平臺,重點推動電商平臺開設農業電商專區、降低平臺使用費用和提供互聯網金融服務等,實現“三品一標”、“名特優新”、“一村一品”農產品上網銷售。鼓勵有條件的農產品批發和零售市場進行網上分銷,構建與實體市場互爲支撐的電子商務平臺,對標準化程度較高的農產品探索開展網上批發交易。鼓勵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與城市郵政局所、快遞網點和社區直接對接,開展生鮮農產品“基地+社區直供”電子商務業務。從大型生產基地和批發商等團體用戶入手,發揮互聯網和移動終端的優勢,在農產品主產區和主銷區之間探索形成線上線下高效銜接的農產品交易模式。

(六)鼓勵發展農業生產資料電子商務。組織相關企業、合作社,依託電商平臺和“萬村千鄉”農資店、供銷合作社農資連鎖店、農村郵政局所、村郵站、鄉村快遞網點、資訊進村入戶村級資訊服務站等,提供測土配方施肥服務,並開展化肥、種子、農藥等生產資料電子商務,推動放心農資進農家,爲農民提供優質、實惠、可追溯的農業生產資料。發揮農資企業和研究機構的技術優勢,將農資研發、生產、銷售與指導農業生產相結合,透過網絡、手機等提供及時、專業、貼心的農業專家服務,與電子商務緊密結合,加強使用技術指導服務體系建設,宣傳、應用和推廣農業最新科研成果。

(七)大力發展農村服務業。按照新型城鎮化發展要求,逐步增加農村電子商務綜合服務功能,實現一網多用,縮小城鄉居民在商品和服務消費上的差距。鼓勵與服務業企業、金融機構等加強合作,提高大數據分析能力,在不斷完善農民網絡購物功能的基礎上,逐步疊加手機充值、票務代購、水電氣費繳納、農產品網絡銷售、小額取現、信用貸款、家電維修、養老、醫療、土地流轉等功能,進一步提高農村生產、生活服務水平。與城市社區電子商務系統有機結合,實現城鄉互補和融合發展。

(八)提高電子商務扶貧開發水平。按照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原則,創新扶貧開發工作機制,把電子商務納入扶貧開發工作體系。積極推進電商扶貧工程,密切配合,形成合力,瞄準建檔立卡貧困村,覆蓋建檔立卡貧困戶。鼓勵引導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區和搬遷人口發展電子商務。提升貧困地區交通物流、網絡通訊等發展水平,增強貧困地區利用電商創業、就業能力,推動貧困地區特色農副產品、旅遊產品銷售,增加貧困戶收入。鼓勵引導電商企業開闢貧困老區特色農產品網上銷售平臺,與合作社、種養大戶建立直採直供關係。到2020年,對有條件的建檔立卡貧困村實現電商扶貧全覆蓋。

  商務部等10部委 印發全國農產品市場體系發展規劃

  2015年8月31日

(四)推動農產品流通資訊化建設。加快移動互聯網、物聯網、二維碼、無線射頻識別等資訊技術在農產品流通領域應用,發展“互聯網+農產品流通”,促進農產品商流、物流、資訊流、資金流四流融合。鼓勵傳統農產品流通企業樹立互聯網思維,推動智慧型農產品批發市場發展,鼓勵各類農產品流通主體完善資訊化管理系統,整合各類涉農資訊服務資源,構建覆蓋生產、流通、消費的農產品流通大數據平臺,建設互聯互通的全國農產品流通資訊服務體系。發展農產品電子商務,支援農產品批發市場和流通企業開展線上線下相結合的一體化經營,逐步擴大網上交易的品種和配送範圍,完善網上交易技術標準、統計監測和信用體系,促進農產品產銷與物聯網、互聯網協同發展。積極培育各類農產品電子商務平臺,鼓勵各類電商、物流、商貿流通、金融等企業,參與平臺建設和運營。完善市場監測、預警和資訊發佈機制,重點對關係居民日常生活、容易出現“賣難買貴”問題的農產品的供求、質量、價格等資訊進行實時監測。鼓勵有條件的地區和農產品流通企業建立區域性農產品資訊數據庫和企業網上資訊平臺。

  商務部等六部門 關於印發全國電子商務物流發展專項規劃(2016-2020年)的通知

  商流通發[2016]85號

(三)電商物流農村服務工程。結合新型城鎮化建設,依託“電子商務進農村”等工程,整合縣、鄉鎮現有流通網絡資源,發展農村電商物流配送體系。鼓勵電子商務企業、大型連鎖企業和物流企業完善農村服務網點,發揮電商物流在工業品下鄉和農產品進城的雙向流通網絡構建中的支撐作用。支援建立具備運營服務中心和倉儲配送中心(商品中轉集散中心)功能的縣域農村電子商務服務中心,發展與電子交易、網上購物、在線支付協同發展的農村物流配送服務。

(五)加快中小城市和農村電商物流發展。積極推進電商物流渠道下沉,支援電商物流企業向中小城市和農村延伸服務網絡。結合農村產業特點,推動物流企業深化與各類涉農機構和企業合作,培育新型農村電商物流主體。充分利用“萬村千鄉”、郵政等現有物流渠道資源,結合電子商務進農村、資訊進村入戶、快遞“向西向下”服務拓展工程、農村扶貧等工作,構建質優價廉產品流入、特色農產品流出的快捷渠道,形成“佈局合理、雙向高效、種類豐富、服務便利”的農村電商物流服務體系。

  商務部辦公廳 關於印發2016年電子商務和資訊化工作要點的通知

  商辦電函[2016]120號

(六)加快電子商務進農村。繼續開展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優先在革命老區和貧困地區實施,提高扶貧效率和精準度。加大農村電子商務創新創業扶持力度,實施農村電子商務百萬英才計劃,開展農村電子商務創新創業大賽,發佈農村電子商務工作指引和服務規範。優化全國農產品商務資訊公共服務平臺功能,發揮行業協會優勢,開展專業領域的資訊服務。加強與批發市場、超市、電商企業的合作,建立農產品採購商數據庫,辦好農產品網上購銷對接會。地方商務主管部門要深入落實推進電子商務進農村和農產品電子商務發展的各項舉措,切實提高政策扶持效果。

  財政部 關於印發《農業綜合開發推進農業適度規模經營的指導意見》的通知

  財發[2015]12號

(十四)加強農產品市場流通服務體系建設。加大對農產品流通環節扶持力度,支援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發展倉儲及冷鏈物流設施,向鄉鎮和農村延伸生產營銷網絡。探索對農產品電子商務的支援政策,支援企業建立電子商務平臺及資訊化建設。發揮供銷社紮根農村、聯繫農民、點多面廣的優勢,與農民開展合作式、訂單式生產經營服務,搞好產銷對接、農社對接,提高服務的規模化水平。

  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關於加快推進電子商務發展的意見

  供銷經字〔2015〕1號

(二)工作目標。經過3-5年努力,全系統構建起全國電子商務平臺和區域型、專業型平臺相互支援、線上交易和線下交易融合發展的新格局,成爲深化供銷合作社綜合改革的重要內容、推進農村流通現代化的重要方式、搭建爲農服務綜合平臺的重要支撐。力爭到“十三五”期末,全系統流通企業電子商務應用率達到80%以上,基層經營服務網點資訊化改造比例達到70%以上,電子商務交易規模佔全系統銷售總額比重達到40%以上。

(四)着力發展農產品電子商務。將電子商務作爲促進農產品流通的重要手段,組織農產品經營企業、行業協會、農民合作社等市場主體,整合當地農產品資源,透過自建平臺、藉助第三方電子商務平臺等形式開展網上銷售,注重打造地方特色,塑造地方品牌,使供銷合作社成爲各地推廣名優土特產的重要抓手。聯合農民合作社、商品基地、農產品批發市場,依託連鎖經營服務網點,重點發展面向本地區的鮮活農產品電子商務平臺,促進農產品產銷對接,保障農產品有效供給。有條件的地方供銷合作社,要建立健全農產品質量檢驗檢測和追溯體系,發展農產品冷鏈物流,開拓農產品電子商務市場。

(五)努力拓展農村電子商務。發揮縣級供銷合作社在農村電子商務中的主體作用,大力培育和發展電子商務企業,牽頭成立電子商務協會,努力使供銷合作社成爲推進農村電子商務的組織者和引領者。以提高農村資訊化水平爲重點,加快村級綜合服務中心(社)等基層網點的資訊化改造,整合當地農村商業資源,培養農村用戶的資訊化消費習慣,爲農民羣衆提供網上代購代銷、電子支付、票務代理、農業科技和資訊技術培訓等多種服務,着力打造網上便民綜合服務中心。從農村互聯網應用的現實條件出發,將供銷合作社基層網點作爲打通農村電子商務“最後一公里”的關鍵節點,透過與知名電商合作等形式,合作共用基層網點、終端設備等,引導農村商業電子商務化,實現“農產品進城”和“工業品下鄉”雙向流通。

  交通運輸部、農業部、供銷合作總社、國家郵政局關於協同推進農村物流健康發展 加快服務農業現代化的若干意見

  2015年2月16日

(十三)積極推廣農村電子商務。支援電商、物流、商貿、金融等企業參與涉農電子商務平臺建設。引導農村物流經營主體依託第三方電子商務服務平臺開展業務,鼓勵鄉村站點與電商企業對接,推進農村地區公共取送點建設,積極培育農產品電子商務,鼓勵網上購銷對接等交易方式,提高電子商務在農村的普及推廣應用水平,降低流通成本。

(十八)提升農村物流企業的資訊化水平。加快農村物流企業與商貿流通企業、農資經營企業、郵政和快遞企業資訊資源的整合,鼓勵相關企業加強資訊化建設,推廣利用條形碼和射頻識別等資訊技術,逐步推進對貨物交易、受理、運輸、倉儲、配送全過程的監控與追蹤,並加快企業與農村物流公共資訊平臺的有效對接。鼓勵農村物流企業積極對接電子商務,創新O2O服務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