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經典名言>人生感悟>

春江花月夜人生感悟(精選5篇)

學問君 人氣:2.8W

《春江花月夜》是唐代詩人張若虛的作品。此詩沿用陳隋樂府舊題,運用富有生活氣息的清麗之筆,以月爲主體,以江爲場景,描繪了一幅幽美邈遠、惝恍迷離的春江月夜圖。以下是小編精心準備的春江花月夜人生感悟,大家可以參考以下內容哦!

春江花月夜人生感悟(精選5篇)

春江花月夜人生感悟1

這首詩中蘊含的人生哲理猶如一股股迎面撲來的濃郁的情感,千百年來,使無數的文人騷客爲至傾倒。無怪乎,該詩被聞一多先生譽爲:“詩中的詩,頂峯中的頂峯”。

該詩中不僅描繪出了一幅精美的春江月夜圖,而且也表現出了豐富細膩的情感。但是,尤爲重要的是,在這情感中也滲入了理性的思考,即情中有思。面對如此美麗的圖畫,面對春江花月夜這五種事物集中體現出的最動人的良辰美景,而許真的是“樂極生悲”吧,清明澄澈的天地宇宙引發了詩人的遐思冥想:“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江月是如此的美麗,美妙的景色不禁使人想到了宇宙的深邃和永恆,從而聯想到自己的人生是如此的渺小和短暫。是誰站在江畔,第一個驚詫月色的明媚?光照春江的明月,又是從哪一年開始照耀到人間呢?恐怕已無人能說的清楚。畢竟,人的一生太短暫,太短暫了!人要和時間賽跑,終究是要失敗的,人生真的是很容易就逝去了。人類一代代永無窮期地更替,不正是人生短暫的表現嗎?而明月卻年年相似,這江月爲什麼會年年依舊呢?可能象世上的離人一樣,也在等待着自己的親人到來吧!“不知江月照何人”這裏用了一個擬人的手法,把月亮寫的很有感情,爲了見到她期待的人,可以年年長明不衰。詩人由仰望月輪,又低頭看到大江東流。這滾滾東流的一江春水,多麼象消逝着的光陰!“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人生,人的青春不就是被這滔滔流水送走的嗎?詩人由時空的無限,遐想到了生命的有限,感到神祕而又親切,表現出一種更深沉,更寥廓的宇宙意識。月相似而人不同的意象,深藏詩人對生命短促的悼惜之情,這種青春感傷的情思貫穿全詩,創造出韻味無窮的意境。

但是全詩的關鍵還在後文對思婦的描寫,思婦因盼望與愛人相見而不得而苦悶。但她仍相信,雖然兩人相隔異地,不能聲息相聞,但此時一定會共對明月寄託相思。南朝《子夜四時歌·秋歌》中有過這樣的名句:仰頭看明月,寄情千里光”,是說託月光把自己的相思之情寄給遠方的親人。而在這首詩裏,把託月寄情變成“願逐月華流照君”,感情更爲強烈,要求也更爲迫切。這裏的“逐”字把思婦那種深沉,執着,殷切的思念之情表現的更形象,更具體,更傳神,給讀者以鮮明的動感。由此可見,詩中雖有對人生短暫的傷感,但這只是緣於對人生的熱愛與追求,詩人並沒有因此而頹廢和絕望,其基調是“哀而不傷”的,體現出初唐的時代之音。

當然由於時代和階級的侷限,這首詩也有一定的缺憾,沒有完全脫盡六朝形式主形式主義的影響。但該詩中從衆多色彩鮮明的形象中所抒發出的棉邈深摯的情感,同樣使人產生心靈的驚悸,特別是對人生感悟的理解和賞析,更能引發讀者的一番深思和感悟。這也正是詩人技高一籌的表現,使景情理完美結合,創造出一番新的意境,給人以新的理解和感受。

春江花月夜人生感悟2

春天的江潮水勢浩蕩,與大海連成一片,一輪明月從海上升起,好像與潮水一起涌出來。

月光照耀着春江,隨着波浪閃耀千萬裏,什麼地方的春江沒有明亮的月光。

江水曲曲折折地繞着花草叢生的原野流淌,月光照射着開遍鮮花的樹林好像細密的雪珠的閃爍。

月光象白霜一樣從空中流下,感覺不到它的飛翔,它照得江畔的白沙看不見。

江水、天空成一色,沒有些微灰塵,只有明亮的一輪孤月高懸空中。

江邊上什麼人最初看見月亮,江上的月亮哪一年最初照耀着人?

人生一代代地天窮無盡,只有江上的月亮一年年地總是相像。

不知江上的月亮照耀着什麼人,只見長江不斷地輸送着流水。

遊子象一片白雲緩緩地離去,只剩下思婦站在離別的青楓浦不勝憂愁。

哪家的遊子今晚坐着小船在漂流?什麼地方有人在明月照耀的樓上相思?

可憐樓上不停移動的月光,應該照耀着離人的梳妝檯。

美好的閨房中的門簾卷不去月光,在搗衣石上拂去月光但它又來了。

這時互相望着月亮可是互相聽不到聲音,我希望隨着月光流去照耀着您。

送信的天鵝能夠飛翔很遠但不能隨月光飛到您身邊,送信的魚龍潛游很遠但不能游到您身邊,只能在水面激起陣陣波紋。

昨天晚上夢見花朵落在悠閒的水潭上,可憐春天過了一半還不能回家。

江水流走春光,春光將要流盡,水潭上月亮晚晚落下,如今又西斜。

斜月慢慢下沉,藏在海霧裏,碣石與瀟湘的離人距離無限遙遠。

不知有幾人能乘着月光回家,只有那西落的月亮搖盪着離情,灑滿了江邊的樹林。

春江花月夜人生感悟3

春江花月夜,中國國唐代詩人張若虛的一首名詩,描繪春天夜晚江畔的景色,詞句優美,被稱爲是“孤篇蓋全唐”的傑作,聞一多稱之爲:“這是詩中的詩,頂峯上的頂峯。”

詩以春晚的潮水暴漲,明月升起開頭,勾勒出一幅春江月夜的壯麗畫面。江潮連海,潮生明月。一個“生”字,就賦予了景色動人的生命。月光照耀千萬裏,哪處的春江沒有明月的朗照?江水繞着充滿春的氣息的.原野轉過,月光也瀉在開滿鮮花的樹林上,就像是樹被撒了一層白雪。我真的很佩服詩人,一開篇便就題發揮。巧妙的把“春江花月夜”五字化爲一個神話般的場景,創造了優美恬靜的氛圍。

江天一色,澄清的天空只有一輪孤月。詩人陷入了沉思:“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詩人的思緒不僅僅只停留在月亮上,他緊緊地聯繫着人生,探索着人生的哲理。“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個人的生命是短暫的,但人類的存在是永恆的。也正是人類的永恆,人生有窮已的我們才能和年年相似的江月共存。其間不難感受到詩人對於生命短暫的感傷,但更多的是對生命的熱愛與追求。透過這兩句詩,我們聆聽到了初唐盛世的那種昂揚向上之音。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詩人筆鋒一轉,把年年相似的月亮寫成是在等待人的。但月光下,只有大江奔騰而去。月亮有情,選擇等待;江水無情,匆匆步履。整篇詩由上半篇的寫自然景色轉到描繪人生圖景,引出了下半篇男女相思的離愁別緒。

白雲,扁舟子,指的都是離人。離人悠悠一去,就如白雲飄忽,清風浦上留下的愁有幾許!誰家的扁舟子,讓明月樓上的人相思不已!“誰家”與“何處”互文,正因不止一家,一處有如此的離愁別緒,詩人才如此設問。

接下來,詩人用可憐承接何處。用月亮烘托在樓上等待的思婦的悲。徘徊兩字極其傳神,把擬人的月亮的不忍心,要在樓上徘徊,要與思婦作伴,爲她解愁的心思藝術性的放大。豈料,月亮好心幹壞事,皎潔的月光令思婦觸景生情,思念不減反增。她要趕走這月光,但月光就是不消失。這裏的“卷”和“拂”,生動地表現了一個思婦內心的惆悵。但是困擾她的月光現在不也正在照着遠在他方的離人嗎?“此時相望不相聞,願逐月華流照君”,此時的思婦終於想通了,希望月光能把自己的思念遙寄他方。

“昨夜閒潭夢落花,可憐春半不還家”。其實,何止在家的思婦在想念離人,離人也想念着故鄉啊!可惜江水流春,流走的不僅是春,更是離人的青春和夢想。月亮升起又西斜,離人還是遠離故鄉。沉沉的海霧隱遮了落月,碣石、瀟湘,天各一方,道路無限。“不知乘月幾人歸”,離人思忖着。我想離人也是想也乘月而歸的,但是一切可能實現嗎?只能接月光把他的離情,撒在江邊的樹林上。

春江花月夜人生感悟4

走出三十五年後的首次同窗的聚會的農莊,把喧譁連同多年的牽掛留在了身後。

天已經黑了。一彎明月掛在深邃的天空,萬籟俱寂。

月光如水,湖光山色朦朧裏透出秀麗的身影,就像一幅淡淡的水墨畫卷;若有若無的花香瀰漫在空氣裏,沁人心脾。我們靜靜的走再湖邊彎彎悠長的小徑上,沒有言語,深怕驚醒在腦海若隱若現的陳年往事……

天水一色。偶爾有筍衣的爆裂,然後輕輕掉落地上,這響動,也是柔得善解人意,就連微風拂過湖面那盪漾的波浪也是輕濤拍岸,悄無聲息。

不知何時,春江花月夜輕輕的飄來,繚繞在徐徐的腳步裏,音樂美景融爲一體,渾然天成,我們彷彿沉醉在虛無縹緲的時空,無我、無她,無過去,也忘了未來……

此景只應天上有,人間難得幾回逢。

悄悄,我看了身邊李波一眼。我詫異,這天籟之音從手機裏被信手拈來的是他,那個曾經靦腆少語的少年?

月光裏,隱約透出李波不拘言笑的臉龐,高大的身影投射在石徑上,就像從時光隧道的遙遠那端漫步而來,可曾崎嶇曲折?可曾一葦渡江?我想,這35年,那該是多少的歷練和修爲,能夠讓他不經意的一點,把情、景、人、物連同各自內心的遐想竟交融在一起,絲絲入扣,不會留下半點做作的痕跡……

夜很靜,風很清,我的思緒飄向了遠方……

春江花月夜人生感悟5

望着窗簾被月光籠罩,幻如蟬翼一般,顯出無比飄逸。拉開簾子,如瀑的月光立即傾瀉下來。多麼神幻,多麼灑脫。

——題記

看吧,在煙波浩渺的江潮海浪中,涌出了一輪明月。於是,一剎那間,“月光灩灩隨波千萬裏”,整個江海水面,乃至整個宇宙都彷彿充溢了月光,“江流宛轉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裏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

多美,多富韻味的月景。

在月夜,沒有白晝的謠言與鮮明,一切都埋沒於黑暗。月光淡淡的勾勒出它們美麗的輪廓,神祕而美麗。

你站在月下,讓月光穿過你的髮梢,流下縷縷燦爛的光芒。任憑你獨自享受這月之美,月之馨,月之醉。

月已西移,天穹中的一條條銀帶襯着那即將逝去的月色,有些戀戀不捨,徘徊着不願離去。

江畔何人初見月,江畔何人初照人。

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

我歌頌月光,它是自然界也是我心中最偉大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