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人在職場>人力資源>

最新員工培訓制度

學問君 人氣:7.16K

在快速變化和不斷變革的今天,人們運用到制度的場合不斷增多,制度是各種行政法規、章程、制度、公約的總稱。那麼相關的制度到底是怎麼制定的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最新員工培訓制度,歡迎閱讀與收藏。

最新員工培訓制度

員工培訓制度1

一、培訓宗旨

1、根據企業發展戰略,將培訓的目標與企業發展的目標緊密結合,圍繞企業發展開展全員培訓,不斷探索創新培訓形式;

2、將培訓與人力資源開發緊密結合,拓展培訓的深度和內涵;

3、實行全員培訓,建立培訓效果與激勵掛鉤機制,搭建起學習型、知識型企業的平臺。

二、培訓目的

1、達成對公司文化、價值觀、發展戰略的認知和認同。

2、掌握公司規章制度、崗位職責、工作要領,使新進員工儘快適應和能勝任本職工作。

3、改進員工工作表現,強化責任意識、安全意識和質量意識,樹立效率原則、效益原則。

4、提升員工履行職責的能力和主人翁的責任感,端正工作態度,提高工作熱情,培養團隊合作精神,形成良好的工作習慣。

5、提高員工學習能力和知識水平,提升員工職業生涯發展能力,爲個人進步和企業發展創造良好環境和條件;

6、提高企業綜合素質,增強企業的競爭能力和持續發展能力。

三、培訓原則

依照公司管理手冊,追蹤行業新動態,掌握新知識,找出差距,需什麼學什麼,缺什麼補什麼,急用先學,立竿見影。

四、培訓的組織

1、員工培訓工作在公司統一佈署下由人力資源部歸口管理、統一規劃,培訓中心和各分店、各部門和所屬公司各司其職組織實施,員工個人主動配合。由培訓中心主要負責公共部分和理論部分、專業部分的培訓,實際操作部分由部門、分店和所屬公司組織培訓。

2、人力資源部每年年底根據公司下一年度發展計劃、業務目標、考覈指標,擬訂公司年度培訓計劃上報公司批准執行。

3、培訓中心根據公司培訓計劃,結合“年度考試方案”制定年度培訓課程大綱,明確培訓的目的、內容、時間、授課人、課程要求和驗收標準,報人力資源部審覈,經公司領導批准後組織實施。

4、培訓授課要落實到人,由培訓中心組織備課,必要時還要組織授課人試講。需外請專家、教授的報公司批准。

5、人力資源部組織培訓中心,建立企業培訓資源體系,做好教案編排,完善培訓教材庫、培訓案例庫和試題庫,爲持續的做好培訓工作奠定基礎。

6、培訓實施部門要做好課堂管理,製備教材,保證良好的環境,準備必要的培訓設備及輔助材料。

7、員工享有參加培訓的權利,也有接受培訓和培訓他人的義務。除了積極參加公司和各部門組織的各項培訓外,公司提倡和鼓勵員工在提高專業知識、工作技能和綜合素質方面進行自主學習。

6、培訓中心、各部門、各分店要及時掌握培訓需求動向,在公司統一培訓的基礎上,適時合理的調整培訓內容。各部門、各分店等單位和個人也可以向人力資源部門提出培訓要求和建議。

五、培訓種類和內容

(一)新員工崗前入職培訓是對新員工入職前進行的上崗培訓,包括軍事訓練、基礎理論知識學習和實際操作訓練三個部分。時間7天(收銀員10天)。

1、軍事訓練時間1天,學習立正、稍息、各種轉法和步伐。目的是培養員工的組織性、紀律性和吃苦精神。

2、基礎理論知識學習時間4天,內容如下:

(1)企業文化和制度培訓,目的是使員工瞭解企業發展史,熟知企業宗旨、企業理念、企業精神和經營範圍;學習和掌握企業行政管理制度、業務工作制度和道德行爲規範;瞭解公司、部門、分店和所屬公司的地點、內外環境、單位的性質、各種視覺識別物及其含義。

(2)崗位培訓,培訓部門要對新員工擬任崗位進行專業培訓,使其熟悉崗位職責、業務知識、日常工作流程、工作要求及操作要領。

(3)案例研究及模擬實習,以案例形式講解本企業在經營活動中的經驗和教訓,使新員工掌握一些基本原則和工作要求,而後可進行有針對性的模擬實習。

3、實際操作訓練主要由優秀老員工按照公司員工“傳、幫、帶”責任制度,到分店跟班定向操作訓練,透過運用和實踐,鞏固提高專業技能。時間2天(收銀員5天)。

4、培訓後進行考覈,分爲理論考覈和實踐考覈,結合平時的學習態度、學習紀律和學習成績綜合進行。考覈合格者方可上崗,對於補考不合格者,公司不予以錄用。

(二)在職員工的培訓

1、崗位培訓是對在職人員進行崗位知識、專業技能、規章制度、操作流程的培訓,豐富和更新專業知識,提高操作水平,每次培訓集中解決一至二個問題,邊學習邊操作邊提高。採用部門(分店)內訓與培訓中心組織集中培訓相結合的形式,讓員工瞭解每個崗位必須掌握的新理論、新知識、新技能等。時間3天。

2、轉崗培訓。對公司一般幹部、員工進行內部調動時進行的培訓,爲其適應新崗位的要求補充必要的理論、知識、技能。時間3天。

3、待崗培訓、下崗培訓:對考覈不合格人員,或不勝任本職工作人員,或經常違規違紀屢教不改人員的培訓,以期達到勝任本職工作爲目的。時間7天。培訓期間不享受工資和各項補助,費用自理。

4、升職培訓:員工職務晉升後的培訓,針對新崗位的要求補充必要的理論、知識、技能,以儘快勝任新工作。時間3天。

5、專業培訓是對從業人員就某一專題進行的培訓,目的是提高從業人員的綜合素質及能力,內容爲行業新動態、新知識、新技能等。採用靈活多樣的培訓形式:派公司員工到優秀商場去參觀學習;邀請供應商的專業技術人員來公司、分店等對專業人員進行培訓指導;聘請權威性的專家、教授來公司、分店等對專業人員進行培訓指導等。時間3天。

(三)管理人員的培訓

1、經理助理及以上中高層管理人員的培訓,目的是學習和掌握現代管理理論和技術,充分了解政府的有關方針、政策和法規,提高市場預測、決策、組織、執行和控制能力。培訓內容主要是市場經濟所要求的系統管理理論、知識和應用能力。培訓形式以聘請專家、教授舉辦專業知識講座爲主,自學和內訓爲輔。

2、基層管理人員,培訓時間根據培訓內容確定,學習公司管理手冊,熟練掌握崗位知識,管理制度及操作流程。

(四)專業技術人員的培訓

專業技術人員培訓針對財務人員、工程師、工程技術人員等,目的是瞭解政府有關政策,掌握本專業的基礎理論和業務操作方法,提高專業技能。培訓時間3天。

以上各種培訓內容除外請人員講授外,均依照公司<崗位培訓大綱>執行。

六、培訓方法

1、以自辦爲主,外請爲輔,採取培訓中心講師授課與各分店、各部門的專項培訓相結合,相對集中的辦法進行。

2、授課人以培訓中心講師爲主,亦可透過聘請方式從公司技能明星、優秀員工、專業能力強的資深老員工中出任兼職講師。

3、聘請外單位的專業技術人員到公司爲員工講課或組織訓練,重點是軍事訓練、法律知識、衛生知識、商品知識和僞鈔辨認等方面。

4、各部門、分店、所屬公司的專項培訓由單位自行組織,以內訓的`形式進行。

七、培訓要求

1、培訓工作要準備充分,注重過程,講求效果,防止形式主義。

2、授課方法要理論聯繫實際,通俗易懂,深入淺出。

3、參加培訓的員工要嚴格遵守培訓紀律,準時參加培訓,認真聽課,細作筆記。實習時要尊重老員工,嚴格按規程操作。

4、培訓考試成績記入個人檔案,作爲轉正、升(降)級、晉(降)職、轉崗的重要依據之一。參加培訓的員工未經批准無故不參加考試者,視爲自動放棄考試,扣除培訓期間的工資、獎金和補助,並作降級、降薪或辭退處理。

5、參加培訓的員工培訓過程中所獲得和積累的技術、資料等要做好保密工作,不得私自拷貝、傳授或轉交給其它公司或個人。

八、其他

本制度從公佈之日開始實施,同時廢止公司舊的<員工培訓制度>,此前公佈的與本制度相牴觸的規定、辦法等也停止執行。

員工培訓制度2

第一條 目的

爲提高本公司從業人員職業素質,充實其業務知識與技能,以增進工作質量及績效,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條 適用範圍

凡本公司所屬從業人員的在職教育培訓及其有關作業事項均依本規定辦理。

第三條 工作權責劃分

1.教育培訓部

(1)全公司共同性培訓課程的舉辦。

(2)全公司年度、月份培訓課程的擬定、呈報。

(3)制定及修改培訓制度。

(4)全公司在職教育培訓實施成果及改善對策呈報。

(5)共同性培訓教材的編撰與修改。

(6)培訓計劃的審議。

(7)培訓實施情況的督導、追蹤、考覈。

(8)外聘講師對公司的全體在職員工進行教育培訓,每季舉辦一次。

(9)全公司派外培訓人員的審覈與辦理。

(10)派外受訓人員所攜書籍、資料與書面報告的管理。

(11)其他有關人才發展方案的研擬與執行。

(12)各項培訓計劃費用預算的擬定。

2.各部門

(1)全年度培訓計劃彙總呈報。

(2)專業培訓規範制定及修改,講師或助教人選的推薦。

(3)內部專業培訓課程的舉辦及成果彙報。

(4)專業培訓教材的編撰與修改。

(5)受訓員訓練結束後的督導與追蹤,以確保訓練成果。

第四條 培訓規範的制定

1.教育培訓部應召集各有關部門共同制定 《從業人員在職教育訓練規範》,提供培訓實施的依據,其內容包括:

(1)各部門的工作職務分類。

(2)各職務的培訓課程及時數。

(3)各培訓課程的教材大綱。

2.各部門組織機能變動或引進新技術使生產條件等發生變化時,教育培訓部應立即配合實際需要修改培訓規範。

第五條 培訓計劃的擬訂

1.各部門依培訓規範及配合實際需要,擬訂 《在職培訓計劃表》,送教育培訓部審覈,作爲培訓實施之依據。

2.教育培訓部應就各部所提出的培訓計劃彙編《年度培訓計劃彙總表》,呈報人力資源部核籤。

3.各項培訓課程主辦單位應於一定時期內,填寫《在職培訓實施計劃表》,呈報覈准後,通知有關部門及人員。

4.臨時性的培訓課程,亦需填寫《在職培訓實施計劃表》,呈核後實施。

第六條 培訓的實施

1.培訓主辦部門應依《在職培訓實施計劃表》按期實施並負責該項訓練之全盤事宜,如訓練場地安排、教材分發、教具借調,通知講師及受訓單位等。

2.如有補充教材,講師應於開課前一週將講義原稿送教育培訓部統一印刷,以便上課時發給學員。

3.各項培訓結束時,應舉行測驗,由主辦部門或講師負責監考,測驗題目分三至四種,由講師於開課前送交主辦部門。

4.各項在職訓練實施時,參加受訓學員應簽到,教育培訓部應確實瞭解上課、出席狀況。

5.受訓人員應準時出席,特殊情況不能參加者應辦理請假手續。

6.教育培訓部應定期召開檢查會以評估各項訓練課程實施成果,並將記錄送交各有關單位參考予以改進。

7.各項培訓的測驗缺席者,事後一律補考;補考不出席者,一律以零分處理。

8.培訓測驗成績及成果報告,列入考覈及升遷之參考。

第七條 培訓成果的呈報

1.每項 (期)培訓辦理結束後一週內,講師應將學員的成績評定出來,記錄於《在職培訓測驗成績表》,連同試卷送人力資源部門,以建立個人完善的培訓資料。

2.主辦單位應於每項 (期)培訓結束一週內填報《在職培訓結報表》及《講師鐘點費用申請表》,連同《成績表》及《學員意見調查表》,送教育培訓部門,憑以支付各項費用及歸檔。

3.如需支付教材編撰費用時,主管部門應填寫《在職培訓教材編撰費用申請表》,送相關部門核籤後憑此予以支付。

4.各部對所所屬人員應設定《從業人員在職培訓資歷表》。

5.每三個月,各部門應填寫《在職培訓實施結果報告》呈教育培訓部,以瞭解該部門最近在職培訓實施狀況。

第八條 培訓評估

1.每項 (期)培訓結束時,主辦部門應視實際需要分發《在職培訓學員意見調查表》,供學員填寫後與測驗卷一併收回,並彙總學員意見,送講師轉人力資源部會籤,作爲以後再舉辦類似培訓的參考。

2.教育培訓部應對各部評估培訓的成效,定期分發《培訓成效調查表》,供各部門主管填寫後彙總意見,並配合生產及銷售績效,比較分析評估培訓之成效,做成書面報告,並呈報覈准後,分送各部及有關人員作爲再舉辦培訓的參考。

第九條 派外培訓

1.因工作或晉升就任新工作前的需要,各部門應在推薦有關人員送教育培訓部審議,呈總經理覈准後派外受訓,並依人力資源管理規章辦理出差手續。

2.派外受訓人員返回後,應將受訓的書籍、教材及資格證書等有關資料送教育培訓部歸檔保管,其受訓成績亦應記錄於受訓資歷表。

3.派外受訓人員應將受訓所獲知識整理成冊,列爲講習教材,並舉辦講習會,擔任講師傳授有關知識給本公司員工。

4.差旅費報銷單據呈核時,應送教育培訓部審覈其派外受訓的資料是否交回,並於報銷單據上籤注,如未經過審覈,會計部門不予付款。

5.本條款適用於參加公司外的培訓,對因升遷、儲備需要,在任職前可集中委託外協部辦理培訓,但每年以三次爲限。

第十條 附則

1.各項培訓的舉辦,應儘量以不影響工作爲原則,如距離下班時間一個半小時以上,或上下午均排有培訓時,應由主辦部門負責申報提供學員膳食,學員不得另報支加班費。

2.從業人員之受訓成績及資歷可提供給人力資源部門作爲年度考覈、晉升的參考。

3.本制度呈總經理覈准後頒佈實施,修改時亦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