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人在職場>企業管理>

企業如何化解品牌危機

學問君 人氣:1.25W

集團品牌管理的另一項重要內容就是當品牌形象遭遇危機的時候,企業要有足夠的反應速度和時間,並能有效的化解危機,挽回品牌形象,本站小編下面爲你整理了關於企業如何化解品牌危機的文章,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企業如何化解品牌危機

縮減階段。

危機的縮減階段(Reduction),這個階段的主要任務是預防危機的發生以及減少危機發生後對品牌的衝擊程度。危機的縮減階段主要工作有三項,如圖5-13所示。

品牌管理弱點識別是指就危機可能發生的情況,請有關專家、媒體共同來研究預防及應對計劃,提前找出品牌管理中的弱點。品牌危機管理首先就是要承認自己的品牌管理有弱點,如果管理不善它們會變成危機。如果拖延認清公司的弱點,危機一旦爆發,災難後果不但會比發現弱點更痛苦,而且還能給品牌以致命打擊。

建立並維護良好的媒體合作平臺。新聞媒體是聯繫大衆與企業的橋樑。它地位特殊,影響範圍廣泛,對公衆的輿論導向作用很大。企業要定期與媒體進行溝通,獲得媒體的信任與支援,透過客觀公正的資訊傳播及時向公衆、媒介以及內部員工通報品牌的執行狀況,極力塑造品牌的良好形象,努力把品牌培養成可信任的、誠實的和值得尊敬的,最終實現品牌信譽基礎。

加強企業內部傳播流程管理。適當時候進行危機預演,讓內部人員熟悉發生危機時必須要做的事情,在企業發生危機時,企業能否冷靜自如、坦誠大度地面對媒體,巧妙地回答媒體的問題,是化解危機公關的一個關鍵。

預備階段。

預備階段 (Ready)是以危機隨時發生爲前提的,危機縮減不可能完全去除危機。預備階段就是對縮減沒有做到的部分來襲時,可以從容面對,做出響應計劃,作好危機發生的準備。當企業危機發生時,有相應的方案與恢復計劃,從而降低危機對企業品牌的衝擊。

德拉貝克和佩裏發現,一個突如其來的、始料不及的信號尤其是表示人和物將要受到威脅的信號容易被人忽視。因此,品牌危機管理者常常面對預警信號反應遲鈍,有時看到了預警信號卻採取觀望態度。這種反應的根源有以下幾種:品牌規模過大,資訊傳輸不暢;品牌文化,對嚴格的正式的規章制度不重視;品牌內部溝通不充分,缺少溝通人員;缺乏統一管理的負責人。要發現這些預警資訊必須建立資訊監控機制,我們透過總結集團品牌預警可以採取以下預測方式,如圖5-14 所示。

利用以上的調研可以對品牌危機進行很好的預警,當上述信號發生的時候我們知道自己的品牌管理已經出現了問題,是時候採取措施改善自己品牌了,對品牌危機管理實行預演,提高品牌危機處理的技巧。

反應階段。

反應階段(Reaction)是當危機真正到來的時候,品牌危機管理者的反應管理將是決定一個品牌能否渡過難關的關鍵。及時作出反應,爭取在最短的時間裏遏制危機發展的勢頭,運用各種資源防止事態的進一步惡化。消除危機給品牌形象帶來的損害,爲之後的恢復管理打好根基。

在這個階段,有兩個問題需要有清醒的認識:

1.時間的重要性

當危機發生時,企業要爭取在最短的時間裏使得危機得到遏制,並在最短的時間裏解決危機,從而使得衝擊降到最小。

2.企業該以什麼樣的一種態度去面對企業出現的危機,是採取坦誠的態度,還是採取辯護的態度呢

品牌專家顧環宇先生提出品牌危機處理的獨家祕術:“我錯了”、“我改”、“看我以後的行動吧”,看似簡單,卻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危機公關法則。

縱觀過去,企業採取的形式不一,根據歷史經驗表明,採取坦誠的態度是明智之舉。比如強生公司泰諾藥片中毒事件中採取坦誠態度,承認問題藥片的存在,並不惜巨資收回所有的問題藥片,從而贏得了廣泛的信任與讚揚。相反,2000年發生的東芝筆記本事件,卻在爲它對待中國消費者與美國消費者的不公平待遇辯解,最終使得此事引起全國的聲討,嚴重影響了東芝這個品牌在人們心目中的印象。究竟採取什麼樣的態度,我們可以透過一個博弈矩陣來說明。企業採取的態度:坦誠與辯解;而消費者(公衆)對危機事件資訊的瞭解情況:已知與未知。括號中的`值前者爲消費者能夠從企業的行爲中獲得的感受。後者爲消費者對企業行爲的滿意情況。“1”表示滿意,“-1”表示不滿意,而“0”處於兩者之間,如圖5-15所示。

恢復階段。

恢復階段(Recovery) 是管理者致力於將發生危機後的品牌恢復到常態,並利用危機中發生的一些問題和創造的機遇更好地實現品牌的管理。危機的事態得到控制後,就應該立即着手對企業品牌形象的恢復操作,對出現的問題總結經驗與教訓,以防止危機的再一次發生。

當危機事態已經得到了控制以後,企業首要的工作是恢復企業的品牌形象。如果說前幾個階段是企業對危機的投入,降低品牌資產的過程,那麼這個階段就是企業品牌增值部分。要有效地進行品牌危機管理這個階段必不可少。同時恢復階段的工作,也爲其他階段提供資訊與指導,從而形成一個良性循環。

在這一期間要做好善後處理工作,儘快恢復公司信譽與商業形象,重新取得客戶或是政府部門以及社會的信任。對於重大責任事故,導致社會公衆利益受損時,企業必須承擔起責任,給予公衆一定的精神補償和物質補償。對於那些確實存在問題的產品應該不惜代價迅速收回,立即改進企業的產品或服務,以表明企業解決危機的決心。只有以誠相待,才能取信於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