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人在職場>培訓心得體會>

【推薦】教師培訓心得體會模板彙總7篇

學問君 人氣:1.16W

當我們受到啓發,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時,就很有必要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可以幫助我們分析出現問題的原因,從而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那麼問題來了,應該如何寫心得體會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教師培訓心得體會7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推薦】教師培訓心得體會模板彙總7篇

教師培訓心得體會 篇1

1、教師禮儀培訓學習心得體會我們的國家素有文明古國、“禮儀之邦”的美稱。

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教師作爲傳道授業解惑的育人使者,承載着推動全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責任,承擔着教書育人、爲人師表的光榮職責。教師是學校工作的主體,不僅是科學文化知識的傳播者,而且是學生思想道德的教育者。老師在傳播知識的同時,以自己的言行舉止、禮儀禮貌對學生進行着潛移默化的影響,從而對學生的言行舉止發生作用。因此,老師要十分注意自己給學生留下的印象,要使自己從各方面成爲一個優秀的、學生能夠仿效的榜樣。作爲塑造人類靈魂工程師的一名教師,要注意自己在各種場合的行爲舉止,做到大方、得體、自然、不虛假。因此作爲教師首先要注重形象禮儀,做到儀表衣着文明。教師的衣着整潔、典雅、美觀,則具有導向和潛移默化的久遠影響。如果衣着不修邊幅,衣冠不整,蓬頭垢面,顯然不雅。女老師超時髦,超前衛的着裝也會帶來許多負面影響。因爲我們是小學教師,面對的是模仿能力很強的學生,我們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可能成爲學生模仿的對象,所以在注重外在的衣着打扮之外,更要注重內在德行的修煉,做到自然適度,外在儀表與內在素質相一致。

教師的着裝應符合身份簡潔、端莊。當今的社會在服裝上的變化日新月異,人們從服裝上表現自己的個性,展現個人的獨特,以不與衆人一致爲時尚,以奇裝異服爲前衛,以獨出心裁爲特色,以衆人矚目爲光榮這些社會的變化和發展,影響着我們教師的視覺,激盪着我們教師的隨潮熱望。但教師從事教書育人的職業特點,就決定了教師的着裝可以時尚,可以新潮,但不能獨出心裁,不能奇裝異服,應在簡潔之中體現端莊,不能以前衛體現個性,不要過分張揚。因此教師的着裝從一個側面上體現出教師是否能夠做到自律、自尊,更重要的是教師時刻要注意爲人師表。

總之,從事了教師職業,就意味着我們的整個人生航程將面臨着一種人格上的挑戰。我們必須鼓足勇氣,義無返顧的朝着人格發展的新高度不斷攀登,以良好的師德形象爲學生樹立一個表率,爲創建和諧社會貢獻一份力量。

2、心理學講座

中學生處於青春期,是身心發展急劇變化的時期,這一時期形成的觀念、態度和經驗將對今後的人生髮展產生重大影響。青春期也是人生的危機期,這一時期的情緒騷動、內心衝動等“動盪不安”的特點十分顯著,中學生較普遍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礙,如焦慮、煩惱、自卑、孤獨、憂鬱、健忘、嫉妒等。因此,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作用在於幫助中學生了解自身的心理特點,促使自我意識的發展和完善,並提高心理免疫能力。

社會化就是人獲得知識、技能和傾向,使之成爲社會比較合格的成員的過程。社會化的意義在於使個體成爲一個具有主動精神和創新意識的個性豐富的人。社會化實質是一種社會與個人相互作用的雙向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個體在一定社會環境的影響下逐漸認識到自我,取得一定的社會角色,同時也積極地反作用於社會環境。從社會化的整體情況看,大學生自身的心理素質影響着其社會化進程和程度;大學生個體社會化程度本身又折射出其心理素質的高低。在整個大學階段,大學生社會化的主要環境和場所是學校。因此,從全面促進青年的社會化角度看,心理健康教育是極爲必要的。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項系統工程,應切實納入學校教育的系統中,充分發揮學校教育的整體效益。心理健康教育要更新教育觀念,糾正把心理健康教育簡單視爲只針對個別學生的諮詢活動,是個別專家、學者的工作;要優化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環境,建立多種方式和多種層次的育人體制。在個體心理髮展過程中,要處理好環境和教育與發展的關係,即內因和外因的相互關係。提出的教育措施應適當高於個體的原有心理水平,並適應不同年齡階段的心理需要。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教師是教育的主導,學生是教育的主體。以學生爲主體,即強調學生的主動性,尊重學生的人格,給學生以充分的理解和信任,讓他們能夠增強自我教育的能力,激發其內在的發展動機

3、教師授課質量評價講座學習心得

學生在校的大部分時間是接受課堂教學。學生不但從課堂教學中獲取知識,培養技能、素質,啓迪思維,開發想象能力和創造能力,更重要的是透過學習的過程,去養成好的學習方法,造就好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何況,任何一種改革,無論是課程改革或者是教學改革,最終都要落實到課堂上,因此,課堂教學是學校教學工作的主體與核心。課堂教學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學校的整體教育教學質量。

教師教法陳舊,學生沒有良好的學習習慣,課堂“三閒”問題嚴重,不能專心學習,課堂學習效率不高,課下負擔過重,厭學、學習困難而無信心,這些問題在我們學校的教與學中是普遍存在的問題。要想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必須像洋思中學那樣從課堂抓起,建立一種讓每一個學生都能會學、都能學好的教學模式:“先學後教、當堂訓練”。這種教學模式正是可以大面積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很好的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提高後進生學習成績的有效方法。爲了真正把這種“先學後教、當堂訓練”的教學模式運用好,我把我看到的洋思中學的課堂情景與我的教學實踐結合起來,淺談一下我的看法,與大家共商。要運用好“先學後教、當堂訓練”的教學模式,首先要堅定一種信念,學生有很強的自主、自學能力。堅定的信念很重要。學生到底有沒有很強的自學能力。不相信學生有很強的自學能力的老師,仍然是講滿堂,惟恐講不細學生不明白,考試不及格,這樣的教師總認爲講得越細,學生學得就越容易,課堂教學效率會更高,就像鑽山洞一樣,老師領着學生鑽比學生自己摸索可能更快一些。但是他們沒有想到,這樣做會養成許多學生不動腦筋的習慣,只是被動地聽課,不願主動地學習。其實書本上大部分知識學生透過自學都能夠解決,老師的講反而更耽誤時間,平時老師需要講十幾分鐘的內容,學生自學三、四分鐘就可以了。學生有很強的自學能力,讀書的本質是掌握學習方法,培養自學能力。無數的教育名家,都十分重視自學。教師們只有要堅定這種信念:學生有很強的自學能力,才捨得讓學生先學,而後再教。如果對學生的自學能力信不過,就無法擺脫陳舊的滿堂灌的教學摸式,思想觀念不轉變,“先學後教、當堂訓練”的教學摸式,永遠不會真正走入我們的課堂。教育教學質量也就不會大幅度的提高。

爲什麼“先學後教、當堂訓練”的教學摸式,不走入我們的課堂,教育教學質量就不會大幅度的提高呢?因爲這種“先學後教、當堂訓練”的教學摸式,從頭到尾,徹底擺脫了陳舊的教學方法,完完全全體現着:以學生爲中心來設計教學,倡導合作主動的學習方式,以問題爲中心的教學與學習模式,滲透了不是“讓我學”而是“我要學”的嶄新學習觀,體現了教師是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研究者的角色,運用多元的評價促進學生的發展等等新課改的理念。這些新課改的理念一旦注入課堂,必然給課堂帶來勃勃生機,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4,如何做一名合格的老師心得體會

一.我想在這個充滿誘惑的社會,作爲老師首先要擺好自己的位置,放好自己的心態。要把教師的職業看作是神聖的事業,要樹立良好的教師形象。我們擔負着一方孩子的未來,他們將來是這個社會建設的一部分,我們要把每個孩子放在心上,甚至把每一個孩子的每個習慣都放在心上。

二.我們要有足夠的耐心。孩子就是孩子,而且他身處的環境又是複雜的,那麼他的問題肯定會不少,而且會一而再再而三的重複同樣的錯誤,這時就需要我們耐心的引導。同樣,良好習慣的養成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也需要老師們耐心的反覆磨練。

三.我們要學習。我們的年齡與身處環境與他們有着很大的差別,用我們的觀念來管理他們已經行不通。而且社會的進步是飛速的,如果我們不學習,那麼我們終究被這個社會所淘汰,更別說讓學生跟我們學習了。

四.要做一名好老師,必須敢於實踐和善於反思。有人說,只有下到水裏才能學會游泳,教師何嘗不是如此,教學實踐是一個教師專業成長的必由之路。波斯納提出了一個公式:“經驗+反思=成長”。該公式體現了教師成長的過程應該是一個不斷總結經驗、反思實踐的過程。現在有不少專家倡導教師課後寫反思日記的做法,我認爲是很有效的。曾子說:“吾日三省吾身”。韓愈說:“行成於思,毀於隨”。笛卡兒說:“我思故我在”。一些教育家,他們的日常工作也很平凡,他們只不過是比我們多用了一些心而已,只不過比我們多用點時間記錄他們的教育生涯而已,只不過比我們多花了點時間讀書而已,只不過比我們多思考了一下自己的教育行爲而已。如果我們能持之以恆,堅持每日反思,就會在自己的教育實踐中始終保持清醒的頭腦,不斷提升自我,超越自我,實現自我。教育技術培訓心得5、培訓的宗旨

爲加快推進基礎教育資訊化,適應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和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要求,配合農村中小學遠程教育工程和全國教師教育網絡聯盟計劃的實施,20xx年4月,教育部啓動實施全國中小學教師教育技術能力建設計劃,本計劃旨在以《中小學教師教育技術能力標準(試行)》爲依據,以全面提高教師教育技術應用能力,促進技術在教學中的有效運用爲目的,建立教師教育技術培訓網絡體系,組織開展以資訊技術與學科教學有效整合爲主要內容的教育技術培訓,全面提高廣大教師實施素質教育的能力水平。對現代教育技術的理解

1994年ACET發佈了教學技術的定義“教學技術是關於學習過程與學習資源的設計、開發、利用、管理、和評價的理論有實踐”,近年來教育理論的不斷創新以及科學技術發展的日新月異都促使教育技術發生了重大的變化。我們教師要理解教育技術的本質,即爲運用技術手段去優化教育、教學過程,以提高教育、教學的效果、效率與效益的理論和實踐。透過本次的培訓也區分清楚了教育技術和資訊技術這兩個概念。教育技術必須以資訊技術爲基礎,但卻並不同於資訊技術。教育技術中的技術包括有形技術和無形技術。有形技術是教育技術的依託,無形技術是教育技術的靈魂。教育技術的有效運用,是要在先進的教育思想、理論的指導下合理地選擇有形技術,將其有機的結合在一起,應用到實際教學中。而資訊技術是指一切能夠擴展人類有關器官功能的技術。我們在日常的教育教學中,要合理的運用現代教學技術爲我們的課堂增添情趣,爲我們的教育教學有一個良好的結果奠定基礎。

教師培訓心得體會 篇2

赤日炎炎,晴空萬里,在這火熱的天氣裏懷着一顆同樣火熱的心,我參加了爲期三天的鄞州區小學語文教師專業素養提升班培訓。三天的時間一晃而過,感覺自己還沒有聽夠,還沒有聽得過癮培訓就結束了,真是意猶未盡。三天的時間,安排得滿滿當當,給參加培訓的老師來了一場酣暢淋漓的頭腦風暴。專家帶着元氣滿滿的理念和誠意,給大家呈現了小學教師應該學習和掌握的全新教學理念,紮實有效的教學策略和方法,還有十分接地氣的真實生動的課堂實錄,專家們都不約而同地再三強調,要從實踐出發總結經驗,多學習多反思多總結,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我們聆聽着專家的講座,就像春天的禾苗吸收點點春雨一樣,極力地吸收着專家們的`教學智慧和教育理念。

在學習的過程中,驚歎於專家淵博的知識,和對語文教學方面的研究是如此精細到位。我們一線小學語文教師泥足深陷於繁重瑣碎的班主任工作和重複機械的語文教學工作不可自拔,竟沒有靜下心來好好地審視自己的工作,自己的教學和自己的學生。

沈玲蓉老師在《統編本小學語文教學專業性芻議》的講座中先用常見的“教課文而不是教語文;反課文而走向反語文”兩個現象來引起老師的注意和思考,緊接着從“課程教學論視域下語文教學的專業性、教學專業性表徵、如何提高專業性”這三個方面詳細闡述了自己對小學語文教學專業性的理解。方蓉飛老師《研讀教材精心設計》的講座則先從閱讀教學“低就”“高攀”的現象入手,從“解讀教材,精心設計;刪繁就簡,聚焦重點;研讀文字,和諧發展”三個方面,結合閱讀教學的實例,讓老師們醍醐灌頂,頓時明白閱讀教學原來可以這樣教學,原來語文課可以這樣上,語文課可以變得更加多姿多彩。鄭東輝老師做的《學教評一致性視野下的作業變革》講座則從一個有趣的作業故事入手,用了大量的數據分析,詳盡地闡釋了“什麼是作業,如何基於目標設計作業,怎樣反饋作業結果”三個方面的內容。而張晨瑛老師先請老師對幾篇課文進行說課練習,然後張老師對老師們的說課情況進行點評,讓老師對說課進行了一次小練兵。緊接着,張晨瑛老師針對說課做了一堂內容豐富的《說課那些事》講座,分別從“說課的類型、說課的結構、說課的要點”等方面,結合說課的實例,深入淺出地爲大家解答了關於說課這個內容的疑惑。

參加了本次培訓,我更是深刻地體會到,小學語文教師的語文教學絕對不能再停留在機械地進行書本知識的灌輸,不能做知識的搬運工,而是應該以學定教,教的法子應該根據學的孩子,從學習內容出發,從學生的學情出發,選擇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既不急於求成也不固步自封。而且我們明白了教學工作應該從教、學、評三者應該統一,老師的教學、學生的學習和之後的評價要有一致性,不能井水不犯河水,互相毫無關聯。語文教學不僅僅是爲了認識幾個生字,會背幾篇課文,而是爲了學生的語言建構與運用,思維發展與提升,審美鑑賞與創造,文化傳承與理解,是語言文學素養的提升,也是爲了培養人的心性、品質的精神需要。正是小學語文教學如此重要,我們小學語文教師更是應該好好學習,天天向上,保持學習的熱情和成長的動力。本次培訓雖然結束了,但是我們的學習永遠不會結束,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我將在今後的工作和學習中繼續努力,在小學語文教學的工作中紮紮實實的用功,相信我們的小學語文教師將會在小語這片天地中開出更加美麗的花朵,結出更碩大的果實!

教師培訓心得體會 篇3

播下知識的種子,收穫希望的未來。回顧兩天的培訓學習,感想頗多,收穫頗大。

 一是教師教育理念更新。

培訓緊緊圍繞教育部“國培計劃”工作精神,結合縣級教師培訓機構管理工作者實際,透過對國家教育中長期發展綱要、教育工作會議精神以及“國培計劃”全面落實的深刻解讀,使我們進一步明確了我國教師教育發展的方向與要求,全面樹立了以提高質量爲核心、注重教育內涵發展、創新培訓模式、打造培訓名師、提高培訓水平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全新的豐富了自己。

二是培訓課程設計科學。

培訓課程是實現培訓目標的根本途徑,北京教育學院在廣泛調查瞭解培訓管理者需求的基礎上,科學設計培訓課程,從綜合瞭解教師繼續教育的區域規劃工具開題,結合大量的教學案例,系統分析了教師培訓需求調研,教師培訓項目與開發,教師培訓課程開發,教師培訓項目申報和教師培訓績效評估等工具的性質、方法、特點,使大家對教師培訓的項目規劃到實施評估有了更加規範、更加全面的認識。同時,還專門安排了骨幹教師培訓、校本研修培訓、課例研究、項目學習模式等專題培訓,內容豐富,頗有感悟。

三是培訓教師盡職盡責。

這次培訓使我們學到了我們不曾懂得的東西,擔任培訓任務的院長、教授更直接幫我們架起了掌握知識的橋樑。李方院長通俗易懂,親切感人的語言給我們開啟了項目管理與區域性大規模教師培訓方案設計的大門;餘教授的教師培訓5個里程碑與10個核心問題,幫我們理清了完成教師培訓項目的新思路、新方法;李晶教授以身體健康、教學設計、買菜爲維度的形象案例,分別闡述了教師學習需求調查與評估的重要性。鍾祖榮教授講課的交流互動,充分展示了北京教育學院強有力的培訓者團隊,使我們倍受感動和鼓舞。

四是培訓學員收穫豐碩。

在業務知識上,對培訓政策、培訓理論有了更高的認識和更深的把握,對教學培訓的多種模式和方法有了直觀的體驗,對北京市培訓工作的現狀有了基本的瞭解,對存在的問題進行了深入的交流與探討,對下一步工作明確了目標與方向,引發了大家多方位、深層的思考,激發了大家拼搏創新的熱情。在培訓工作上透過學習交流,分享經驗,取長補短,獲取了大量的資訊和經驗,受益匪淺。在同行破冰交友上,2天雖然短暫,卻建立了深厚的友誼,並將在今後繼續靠事業凝聚人,用真心灌溉人,攜手共進,共創我國繼續教育之未來。

教師培訓心得體會 篇4

作爲265工程的首批學員,我榮幸地參加了今年暑假爲期十天的培訓,聆聽了專家教授的講座,每天的感覺是幸福而又充實的,因爲每一天都要面對不同風格的講師,每一天都能聽到不同類型的講座,每一天都能感受到思想火花的衝擊。在這裏,我更進一步瞭解和掌握了新課改的發展方向的和目標,反思了以往工作中的不足。作爲一名中年教師,我深知自己在教學上是幼稚而不成熟的,在教學過程中還存在太多的問題,但是經過這一段時間的學習,我相信自己是有所收穫的。我的教育觀念進一步得到更新,真是受益非淺。

作爲一名教師,要堅持不斷地學習,積極進行知識的更新。李鳳來教授講解的現代教育技術課程對我的觸動頗深。隨着我國經濟的高速發展,教育現代化工程的不斷推進,當前以多媒體與網絡技術爲核心的現代教育技術的迅速興起,正猛烈地衝擊着高中各學科特別是地。學科的教學。在網絡理論下知識突破了原有書本的限制,不再以點的形式出現,而是以流的形式傳遞,使教學觀念,教學主體,教學方法,教學過程和教學形式都發生根本改變。傳統的“以教師爲中心,靠二支粉筆一張嘴”的教學模式,已不能適應新課程“主動、探究、合作”學習方式,傳統觀念下的“師者傳道、授業、解惑”“聞道有先後”的觀點,也將被基於新課程教學提出來的“教育要爲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定基礎,讓學生學會做人,學會求知,學會合作,學會實踐,學會創新”的理念所取代地教師應與時俱進,適應時代的發展,正確認識網絡環境的特點,做好自己的角色定位,充分利用網絡環境,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促進中學地。教與學的改革深化。網絡環境下的教學教師不再是知識的權威。在網絡環境下,誰擁有網絡,誰就擁有知識,教師不再是知識的容器和載體,學生的思維敏捷、興趣廣泛,電腦操作技能強,獲取知識快,他們完全有可能在某方面擁有比教師更多、更深刻的地。知識。因此,在網絡環境下,教師應放下架子,轉變觀念,從知識的傳導者的角色轉變爲資訊海洋的導航者、個體學習的指導者、學習生活的的組織者、合作探究的輔導者。

總之,透過這十天的培訓,我開闊了視野,學習了很多的教育教學的新理念,新思想,從思想上受到了極大地鼓舞,這必將爲我今後的教育教學工作起到很好的推動作用。不經一番寒徹骨,哪得梅花撲鼻香。”作爲骨幹教師培訓對象,在今後的日子裏,我將不斷地學習理論知識,用理論指導教學實踐,研究和探索教育、教學規律,把科研和教學結合起來,做一個專家型、學者型的教師,使自己具有所教學知識方面的前瞻性。這樣,才能培養出新時期“發現型、發明型、創造型、創新型”的學生。

教師培訓心得體會 篇5

今年7月15日至19日,我有幸參加了市教育局對各中心校小學教師的培訓,雖然只有短短的五天,但卻讓我受益匪淺。

在本次培訓中,班主任做到了精心安排,嚴密組織,培訓知識切合我們教學實際,有宏觀的闡述,也有微觀的剖析,有理論的提升,更有課例的充實。

作爲一名參與培訓的老師,我覺得收穫頗豐,尤其使我的教育觀念得到進一步的提高與更新。

 一、大量的課例欣賞,轉變了我的教育教學理念

本次培訓的教材是《教師教學基本功的新修煉》,主要內容表現在:語言交流基本功,教具展示基本功,教學實施基本功,學生學習指導基本功,教學評價基本功,課程資源開發基本功,教學研究基本功共七大塊,對於每一個內容老師都詳細地進行了詮釋,尤其是學生學習指導基本功出示了大量的課例。

如:《簡單的統計》教學案例1與教學案例2,透過兩案例的比較,強調教師設計課堂是應充分考慮到學生的需求,站在學生的角度去思考,如提出的問題應符合學生的口味,能激起學生的統計的興趣。

《8的組成》教學案例1與教學案例2,透過兩課例的比較,強調把“學數學”變爲“做數學”,把“書本數學”變爲“活動數學”,讓學生在活動與應用中體悟與理解知識,這也是我們一線教師必須積極實踐的課題。

再如:《加法交換律》教學片斷,教給我們學數學必須嚴謹,全面的一種啓示。

《百分數的意義》教學強調充分地尊重每一位學生的發言,讓學生的學習從熟悉的生活開始。

《比例尺》的教學,真正激發激活學生的經驗,使學習過程更加親切,更加具有挑戰性。

《長方體的認識》教學,強調觀察不等於體驗,他們的認知度不一樣,參與的情感不一樣,留下的印象自然是不一樣的等等。

透過這些大量的課例給我灌輸了一種新的理念,那就是時刻以學生爲本,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鼓勵學生自己去發現、探索。

 二、同行之間的交流,使我得以取長補短

本次培訓,彙集了幾十所學校的老師,裏面不乏有教學經驗豐富的老師,課餘閒暇時間,則是我們交流的最佳時候,我們每天都有研討的問題,有課堂教學方面的,也有班級管理方面的,還有對某一細節討論的,如:批改做業。

結合我們學校學生多,班容量大的特點,每天近七十本的作業,我總是全批全改,認真對待每一位學生的正誤,工作量之大,自然比較辛苦,針對此情況,一同培訓的蔡老師說:“你可以發揮學優生的作用呀,讓學生當小老師,學生批改學生的作業,這樣一對一、結對子,既鞏固了知識,又提高了學生的積極性。”在交流過程中,我還了解到其它學校的新課程開展情況,並且注意到他們是如何處理新課程中遇到的一些困惑,以及對新課程教材的把握與處理,從中涉取一些先進的經驗充實提高自己。

三、老師新理念的引入,使我深刻反思

在培訓過程中,老師闡述了自己對小學數學的獨特見解,比如: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引導學生自主探索,創設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鼓勵學生和他人合作學習、交流分享,在老師的引領下,我的思想深深受到震撼,作爲一名數學教師,我思考得太少,平時對如何上好一節課,對於學生的長期發展考慮得並不多,甚至是忽視了這一方面。

以前重視知識的落實,忽視知識的形成過程;重視單一解答方法的教學,忽視數學思想方法的滲透,聽了本次培訓後,使我明確了以後努力的方向,在今後的教學生涯中,我要不斷地學習理論知識,學習新的課改經驗,使自己成爲一名學習型的老師,真正做到“活到老,學到老”。

總之,此次培訓,猶如爲我開啟了一扇天窗,撥雲見日,使我豁然開朗。

“玉不琢,不成器。

人不學,不知義”,培訓雖然結束了,但我還在思考着,今後,我將在實際教學中不斷反思,不斷積累,摸索出一條有利於學生長遠發展的路。

教師培訓心得體會 篇6

5月25日,我和本校的4位同事有幸參加了爲期兩天的《全國中小學德育管理創新與新時期智慧型班主任專業成長進階研修班》的培訓。我自20xx年9月參加工作已有六個年頭了,但是擔任班主任才從去年開始。當我得知有這樣一個培訓機會時,非常的激動。

這次培訓一共聽取了3位教育專家的講座,讓我受益匪淺。專家們所闡述的教育觀點,風格平實,語言或幽默風趣、或樸素真摯,列舉了大量生動感人的實例。

25日上午鄭學志鄭老師向我們作了《自主教育管理的機制建設》的報告。鄭老師結合自己班級的詳實鮮活的案例,用樸實生動的語言詮釋自己提煉的教育理念,談了班級自主管理的具體做法:讓每一位學生都參與小組建設,都爲集體付出;用行政功能將班級重新建制;根據學科特長設定崗位,根據學生能力特長設定崗位等。這套自主教育管理理論,解放了學生,解放了老師,解放了學習生產力。

25日下午來自北京市史家小學的萬平老師給我們帶來的是《教育是溫度的》。“教育是有溫度的”,有溫度的教育,是在孩子們開心時,陪伴在身邊的那張笑臉;有溫度的教育,是在孩子們受傷時,守候在身邊的那個身影。有溫度的教育,讓孩子的學校生活更加斑斕;有溫度的教育,使孩子的人生更加溫暖。做爲一名教師,萬老師是一個取之不竭的溫暖源,她那溫暖的教育讓每個學生都能享有幸福的學生生涯。爲了讓自己的教育永遠都能有溫度,萬老師也付出了超出常人的辛勞和汗水。欽佩的同時,我也爲之感動。萬老師用她的實際行動詮釋了什麼是出色的教師,什麼是優秀的班主任!作爲年輕的教師,年輕的班主任,需要向萬老師學習的太多!

26日一整天的學習都是李曉凡老師關於《內化師德、當代德育新座標的支撐點》的專題報告。聽完李老師的報告,讓我感受到李老師是一個真心實意做教育的好老師。過去體會到的師德只是追求的一種外化,如熱愛教育事業、熱愛學生,而現今的師德追求的是一種內化和外化的統一,它包涵教師的思想境界、理念、行爲、業務水平等內涵,教師不僅僅是教書育人,更重要的是喚醒學生的心靈,一個優秀的教師要具備內在有張力,潛在有魅力,外在有活力。正如李曉凡老師所說教師無小事,事事是楷模,做好每一件小事是教師最光榮的事。

這次班主任培訓使我深刻地認識到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性,明白班主任工作不僅需要認真負責的態度,更需要藝術性和實效性。相信本次培訓對自己今後教育教學工作中會有所幫助。我將繼續努力學習,更好地投入到工作中。

教師培訓心得體會 篇7

7月14、15日,我有幸參加了在昌樂二中召開的全縣小學語文教師培訓會,雖然只有短短的兩天,但是透過培訓,我所受到的啓發和學到的經驗卻是一筆永久的財富。一些對教育教學工作很有見解的教師以鮮活的教學課堂和豐富的知識內涵,給了我們具體的操作指導,使我的教育觀念進一步得到更新,真是受益非淺。以下是我獲得的點滴體會:

一、如何做一名合格的小學語文教師

首先,作爲小學語文教師要有強烈地行爲師表的意識,要有良好的思想品德修養和高尚的政治情操。小學語文課本所選課文內容大部分是向青少年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典範,如革命先烈勇於探求真理,尋求救國救民的故事,仁人志士勇於獻身民族的解放、爲國捐軀的英雄事蹟,還有許多艱苦樸素、勤學苦練、誠實勇敢、助人爲樂等德育內容,如果教師缺少這方面的瀏覽或是不能爲學生們做表率,在講課過程中也就不能感染學生,達不到動之以情的教育效果。

其次,從事語文教學,我們不能將眼光,把要傳授的內容侷限於教案、教材中,而是要努力跟學生們共同關注、關心社會,敢於分析、正視和揭批社會上的不良現象。教育學生們要有責任感、危機感,敢於擔當,善於分析。

再就是,要成爲學生們多才多藝的“好夥伴”。吹拉彈唱,能書能畫的教師容易得到學生的喜歡。對小學生來說,他們的興趣廣泛,渴望知識,渴望認同,渴望朋友,所以我們要育人,就要找準學生的興趣點,與他們成爲知心的“好夥伴”,才能夠時刻關注着學生們的心理變化,及至學習上的變化。

語文教學可說是集德、智、體、美、勞、五育於一爐,這就要求執教者有一專多能的過硬本領,對於一個僅有語文知識的教師來說,是不夠合格的,這就要求我們小學語文教師多才多能,一專多長,具備多方面的涵養,這樣才能在教學中得心應手,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二、如何讓學生愛上語文

我校的郭美玲老師在報告中說:“想讓學生愛上語文,首先要讓孩子愛上語文老師”。教育學、心理學也認爲“愛是教育好學生的前提,而教育則是愛的歸宿”。愛,是人的情感,是人際關係中所必需的,教師與學生的關係,也是一種人際關係,它包括相互感知、理解和相互影響。而要達到理想的感知、理解和相互影響,必須要親近感爲前提。親近感是師生間的一種依戀性情感。這種情感能使雙方關係親密無間、無拘無束。所以要想讓孩子愛上語文,一定要讓孩子愛上語文老師,孩子喜歡知識淵博的老師,更喜歡平易近人的老師,孩子最喜歡的還是面帶微笑的老師。

當孩子在犯錯誤的時候,我們要給孩子正確的引導,並且要給他改正錯誤的時間,這樣孩子一定會喜歡你,喜歡你就會喜歡聽你的課,這一定是成正比的。從情感上孩子接受了你,那麼你就是成功的。

三、如何讓課堂充滿吸引力

我校的郭美玲老師在報告中還說:“想讓學生愛上語文,就讓語文課堂充滿吸引力”。現在“語文新課標”十分強調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現在凡是進行語文課改的課堂教學學生熱烈討論的場面比比皆是。課堂討論活躍了課堂氣氛,激活了學生的思維,鍛鍊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同時還培養了學生質疑問難和合作研究的習慣。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倡:“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人的能力並不是靠“聽”會的,而是靠“做”會的,只有動手操作和思考才能出真知。因此我們不能讓學生在課堂上做“聽客”和“看客”,要讓學生做課堂的主人,動口、動手、又動腦,親身參與課堂和實踐,課堂不再是過去的教師“一言堂”,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應主動參與,積極引導,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真正的把學生解放出來,使學生真正成爲課堂上的主人。

一個良好的課堂氣氛,能促進師生雙方交往互動,分享彼此的思考、見解和知識,交流彼此的情感、觀念與理念,能真正把教師轉變爲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把學生轉變爲真正學習的主人,營造寬鬆的課堂氣氛,必須用“情感”爲教學開道。夏丐尊曾經說過:“教育之沒有感情,沒有愛,就如同池塘沒有水一樣;沒有水,就不成其爲池塘,沒有愛,就沒有教育。”那麼作爲老師,所以教師首先要愛學生,讓學生感到老師既是良師,更師益友。

總之,我是帶着教學實踐中的種種疑問,走進了昌樂二中的培訓課堂。專家們的精彩講座一次次的激起我內心的感應,更激起了我的語文教學反思。在這種理論和實踐的對話中,我喜悅的收穫着專家們思想的精髓、理論的精華。在張雲傑的講座《讓語文教育煥發生命的光彩》的報告中,他講的“鷹的一生”的故事,讓我感慨良多,觸動很大。它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在我們的生命中,有時候必須做出困難的決定,拋棄舊的習慣、舊的傳統,只要我們願意放下舊的包袱,願意學習新的技能,就能發揮出自己的潛能,適應變革的今天,創造新的未來,始一個重生的過程。作爲教師,我們更應有鷹的壯志,只有這樣纔會在不斷更新的課堂中,成爲不敗的智者,就讓自己變得更加樂觀,更加勤奮,更加好學,因爲孩子那雙稚嫩的雙眼一直在關注着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