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人在職場>培訓心得體會>

關於暑期培訓心得體會彙總5篇

學問君 人氣:1.75W

當在某些事情上我們有很深的體會時,應該馬上記錄下來,寫一篇心得體會,如此就可以提升我們寫作能力了。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暑期培訓心得體會5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關於暑期培訓心得體會彙總5篇

暑期培訓心得體會 篇1

前幾天,滄縣教委爲我們組織了一次爲期一天的業務培訓,爲提高教師的自身水平提供了良好的平臺,爲教師專業發展提供了很大的幫助。不管是現在還是將來每個教育者應不斷地加強,不斷地給自己“充電”,才能不斷的開拓進取,勇於創新,纔不至於被社會淘汰。透過這次培訓,不僅學到很多業務知識,更重要的是增進了和其他學校教師之間的交流。大家坐在一起暢所欲言,互相討論,交流,把自己不理解,不明白的地方提出來,讓老師來幫助解決,這樣使得相互之間都得到了學習,鞏固知識的機會,提高了學習的效率。同時也希望今後能多舉辦一些這樣的培訓,只有不斷地學習,才能掌握最新的知識,把工作做得更好。在今後的工作中,我要不斷的對業務知識進行學習把所學到的知識應用到教學當中。

我們在這一天的時間裏對製作玩教具也進行了培訓,教具在我們幼兒園的教學中的作用是顯而易見的,根據不同的年齡特點,設計適合孩子的教具是我們幼兒園老師必備的素養,教具的設計要考慮科學性、實用性、趣味性。特別是我們幼兒園的孩子,有趣的教具可以提高孩子對知識的理解和興趣。經過培訓,使我懂得如何根據孩子們的需求去製作教具,怎樣利用一些廢舊材料去製作一些有價值的玩教具,怎樣把這些教具充分的利用起來等等,這些知識會在我以後的教學當中起到很大的作用。

另外,我們還學習了《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綱要》對幼兒園教育質量的標準,對教師的專業水平均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對照《綱要》,我認爲,我們作爲教師應尊重幼兒的人格和權利,尊重幼兒的身心發展的規律和學習特點,以遊戲爲基本活動,保教並重、並關注個別幼兒差異。在教學內容方面,要因地制宜靈活掌握,根據生活環境學習一些有關當地的民間文化、當地資源,使幼兒學到更有價值的知識。

總之,經過這一天的學習,使我受益匪淺,我會把我學到的知識運用到教學當中,使自己的業務水平更上一個新的臺階。

暑期培訓心得體會 篇2

暑假裏,我認真參與了學校組織的教師培訓,教師精英們以鮮活的實例和豐富的知識內涵及精湛的理論闡述,給了我強烈的感染與深深的理論引領,在一次次的感悟中更進一步瞭解和掌握了新課改的發展方向和目標,並反思了以往工作中的不足,拓寬了學習的視野,更新了教育觀念。下面談談我對本次學習的心得。

一、加強自身師德修養,展現教師人格魅力

教師素有“塑造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之美譽。在對靈魂塑造的過程中,教師既要有比較淵博的知識,更要有高尚的道德和崇高的精神境界。教師應當成爲學生的表率,成爲學生的良師益友,成爲全社會文明的楷模。爲此,教師要時刻謹記不斷提高自身的道德修養,展現自身的人格魅力。那麼,如何提高自身的師德修養呢?我認爲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

1、熱愛祖國,愛崗敬業

熱愛祖國,獻身教育事業,是教師道德最基本最重要的要求。愛崗敬業是教師處理與教育事業之間關係的準則,是教師職業道德的基礎和前提。尤其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在教育大發展的今天,教師要正確處理好奉獻與索取的關係,不計較個人得失,發揚“紅燭”精神,甘做“人梯”,安於“粉筆生涯”,以“捧着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高尚情懷,獻身教育,鞠躬盡瘁。相反,如果教師不熱愛自己的事業,“身在曹營心在漢”,必定不能把工作做好。

2、熱愛學生,誨人不倦

熱愛學生,誨人不倦是教師履行教育義務的傳統美德,是衡量教師道德水平高低的主要標誌。每一個學生,都希望得到教師的愛,師愛是一種巨大的教育力量。它能使學生感受到教師的溫暖,產生愉快的情緒,從而激勵他們對學習的興趣和愛好。瞭解學生和關心學生,是熱愛學生的起點。教師僅僅把功課教好是不夠的,還要多關心學生的健康成長,爲學生的一生着想,從思想上、學習上、生活上全面瞭解學生,關心學生,愛護學生,因勢利導地進行有針對性的教育。熱愛學生還要尊重和信任學生。教師要有民主思想,尊重學生的人格,尊重學生的感情,允許學生獨立思考,切不可刺傷學生的自尊心。在日常的教育教學工作中,認真評價學生的行爲,和善平等地對待學生,絕不能爲了樹立自己的威信而對學生採用體罰、諷刺、挖苦等侮辱人格的做法。當學生進步時,教師不要吝惜自己的讚美之辭;當學生犯錯或退步時,教師也不要任自己的批評侮辱之話氾濫。多一點微笑,多一點讚美,多一點信任,你會得到更多的回報。

3、以身作則,爲人師表

在教學實踐活動中,教師只有以身立教,爲人師表,纔能有力地說服學生,感染學生。無數經驗證明,身教重於言教,“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這說明凡是教師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必須先做到,給學生樹立好榜樣;凡是要求學生不做的事情,自己本身堅決不做,以免給學生留下壞的影響。教師要以自己的良好道德言行來教育和感化學生。

誠實正直,勤奮好學,禮貌待人,是教師以身作則,爲人師表的具體體現。如果教師缺乏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沒有遠大的理想,其教育必定失敗。教師要教育學生勤奮刻苦,好學進去,自己必須勤奮好學,廣學博覽,精益求精。教師在日常教學中,要用文雅和親切的語言啓迪學生的心靈,陶冶學生的情操,以自己的模範行爲,影響教育學生。

 二、用學習引領自身專業成長

隨着資訊技術的迅速發展,人類正在進入資訊社會。在知識經濟時代,知識老化速度大大加快,學習就成了當今人類生存和發展的'重要手段。教師終身學習,不僅是時代的呼喚,教育發展的要求,也是教師教學自我提升的需要。“嚴謹篤學,與時俱進,活到老,學到老”

是新世紀教師應有的終身學習觀。教師要善於從教育實踐中汲取能量和資源;善於在任何時間向任何人學習,包括在教學過程中和學生分享知識;善於和同事交流,擴大視野,促進自身專業成長。

教師終身學習已成爲全球教育改革的突破口。要促進自身專業化成長,教師就要具有終身學習的理念,擁有自主學習、自我學習的觀點。因爲終身學習已成爲未來每個社會成員的基本生存方式,那種“一朝學成而受用終身”的觀點已經過時,人們再也不能只透過一段時間的集中學習,獲得一輩子享用的知識技能。只有主動去掌握新概念,學習新理念,研究新問題,培養適應新環境的能力,纔會使自己重視終身受益。

教育是全社會的大事,但重任主要落在教師身上。時代在變,對人才的要求也在變,教師必須認清終身學習對自身成長和發展的重要性,自覺地樹立終身學習的觀點,不斷地提高自身的素質,以適應現代的教育需要。

首先要加強政治思想方面的學習。我國素質教育堅持“五育並舉,德育爲首”的原則,教師首先要以德育人。教育思想、教育觀點對教育事業的發展至關重要,正確的教育觀可以造就人才,錯誤的教育思想則會摧殘人才。教師的政治取向、道德素質、教育觀、世界觀和人身觀對學生起直接影響作用。 其次要加強專業知識的學習。課程走向綜合化是基礎教育改革的大方向。我身爲一名中青年教師,又奮鬥在課程改革實驗的最前沿,更應當樹立終身學習的意識。無論是教育家,還是中外名師,他們都具備較深的文化底蘊,這與經常學習是分不開的。隨着課改如火如荼的展開,我們教師要有一種強烈的資源意識,克服“一支粉筆教下去,一本教案講過來”的人生惰性,自覺拓展自己的思維空間和知識結構,以便更好的爲教育教學服務。知識的更新換代讓我們的學生接觸了更多的新生事物,廣闊的課內課外學習資源爲他們知識的積累提供了更多的機會。我們在學校學習的那點知識,已經遠遠不夠傳授了。要想成爲研究型教師、專家型教師,不學習怎麼可以,怎麼能勝任更多的教育教學工作?生活是一個廣闊的學習的課堂,有很多東西是我們所不瞭解的,爲了使自己不被社會所淘汰,只有加緊學習的步伐!一個優秀教師應該抓緊一切時間增加知識儲備,只有這樣才能用人格魅力來感染學生,和學生共同發展。

隨着時代的進步,教育的改革,當今的形勢向每一位教師提出了嚴峻的挑戰,因此,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將樹立終身學習的觀點,在師一日,便不可荒廢半日。透過學習不斷獲取新知識,增長自身的才幹,適應當今教育改革的新形勢。

爲了無愧於教師這一職業,也爲了實現自己心中的理想信念,今後的工作中,我定會更加努力,加強學習,提高素質,完善自己,書寫出燦爛美好的未來。

暑期培訓心得體會 篇3

隨着資訊時代的到來,資訊技術也逐漸在教育教學活動中得以廣泛應用。作爲教育戰線的一員,樹立永遠學習的觀念更是不可或卻。本次培訓過程中,我們利用3個月的時間,由計算機教師和其他學科教師統一授課,邊學習理論知識邊上機實踐,從一點一滴做起,先後學習了EXCEL及powerpoint的使用方法,隨後又加深課程難度,學習了authorware5和FLASH的軟件使用。在整個學習過程中,老師們始終懷着飽滿的學習熱情,認真聽講,仔細做筆記,大膽上機實踐操作,把的知識力求當堂消化吸收,較圓滿地完成了學習任務。現總結如下:

一、指導思想

以提高全體教師計算機的操作能力和網絡技術應用爲核心,從而加強教師對現代資訊技術在教學活動中的的運用程度,強化自身的綜合素質,用現代化教育教學手段迅速提高教師的業務技能,來擔負起新時代教師教書育人的使命。

二、 具體工作

此次計算機技能培訓內容側重於的是實踐性和操作性,培訓時我們根據PPT大綱邊講解邊演示方式進行,並在課堂上和學員形成良好的互動,課間和課後進行答疑。根據每次培訓對象的水平差異,我們適時調整培訓的內容。

1、制定可行性計劃,工作有條不紊,收效顯著。本學年初,在學校組建計算機教室之後,學校領導立刻意識到,利用本校的計算機網絡資源,對全校教師進行培訓,以提高他們的資訊技術能力,是一件迫在眉睫的大事,立刻組織人員制定可行性培訓計劃。分工具體,責任明確,收到了良好的成績。

2、微機教師認真準備,有針對性的制定教學計劃,組織教師以課堂的形式,把計算機網絡知識基本知識及技能告訴給大家,課時充分。

3、老師學習積極性高,興趣濃厚,針對自己不足的地方,努力學習,認真實踐,並且,很多教師利用業餘時間加緊計算機學習。

三、努力方向

今後將繼續參加計算機網絡的相關培訓,以提高在教學過程多媒體輔助教學的運用能力。

四、培訓的效果

此次培訓覆蓋面廣,知識點新、實用性強,這次培訓個人感覺取得了比較好的效果。

暑期培訓心得體會 篇4

暑假我參加了科學課程培訓班學習。在感受到名師學識的同時,體會濃厚的學習氛圍。透過與參加培訓老師的交流、名師課堂實錄的學習,讓我真正感覺到作爲一名科學教師的責任:承擔祖國未來的建設者的教育和培養,要繼往開來,堅定自己的信念。

培訓一共分爲兩天,第一天的上午主要觀看了三位名師的課堂實錄,聆聽了他們的說課。讓我受益匪淺。下午,各縣市區分組討論、寫出評課報告。各區派出代表彙報討論結果,最後由教研員點評。第二天各代表隊針對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方法進行了專題討論,專家作了總結。

透過學習我認識到一節好的科學課,新在理念、巧在設計、贏在實踐、成在後續。一節好的科學課,要做到兩個關注:一是:關注學生,從學生的實際出發,關注學生的情感需求和認知需求,關注學生的已有的知識基礎和生活經驗……就如 閻老師說的要和學生有事沒事多聊聊,切實的掌握學生們的心理狀況。二是:關注科學,抓住科學的本質進行教學,注重科學思維方法的滲透,讓學生在觀察、操作、推理、驗證的過程中有機會經歷科學化的學習過程,使學生真正體驗到科學,樂學、愛學科學。

一、加強師生互動合作,打造親和課堂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與學生積極互動,注重培養學生的獨立性和自主性,充分引導學生質疑、調查、探究,在學生的探究性學習中,教師應該成爲學生的親密合作者,由“指導者”向“促進者”轉變, 要變“給學生壓力”爲“給學生動力”。在教學中,注重運用多種形式的合作學習,如個別學習、同桌交流、小組合作、組織交流、全班交流等,這些組織形式就是爲學生創設了合作交流的時間,教師要設計出活生生的、豐富多彩的課來。將課堂變成展示、交流的舞臺,讓學生把課下研究的成果在課上充分的展示、交流,使課堂充滿親和力,更爲精彩.

二、注重實驗環節,培養學生主動探究能力

實驗是學科學的最有效的手段。動手實驗可以激發學生愛科學的興趣,有效地幫助學生髮展智力,提高學生科學素質。但是任何一個實驗不是讓學生隨便動手做一做,看一看,說一說就行了,還需從中培養學生嚴謹科學的態度。實驗時應做到:明確目的。每次實驗前都要讓學生明確實驗目的;精心設計實驗。防止學生顛倒操作過程,少做漏做,導致實驗失敗。設計實驗的過程,要靠學生的猜想,學生會有很多創造性的想法和做法,這正是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良好契機;明確任務。在做實驗時,教師要提醒學生動用一切感覺器官去全面觀察。一是用眼,科學地看,時刻提醒學生注意用眼觀察每一個微小的地方,每一步細小的變化。另外還可以直接給學生出示實驗記錄表,讓學生邊做邊認真填寫。這就是科學地聽,科學地做,它能幫助學生更全面地感知事物。明確結果。從現象到分析比較,得出實驗結論;應用結論。鼓勵學生把得到的結論運用的生活實踐中。既聯繫了生活實際,還培養了學生學科學、愛科學的興趣。

所以,注重學生科學探究的過程,即透過“動手做實驗”來進行,透過提出問題,猜想與假設,驗證問題,解決問題這樣一次次實實在在的科學探究過程,逐步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使學生真正地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

總之,上好一堂科學課,要以學生的興趣爲導向,,準確把握教學目標,深鑽教材。注重培養學生的科學思維方法,努力發展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自行探究獲取科學課知識,學以致用,從而把科學知識轉化爲對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導。

我希望我會在今後的教學工作中,用新課程改革的思想和理念指導教育教學工作,開展對教材的研讀工作,透過學習和研讀,對新的教材內容有進一步的認識和理解。加強課堂教學的管理,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注重校內和校際交流,不斷反思與總結中提高自己的教學。我要讓孩子們在學習過科學知識後能夠妥善的解決生活中遇到的科學難題,並倡導孩子們親近自然,關心現代的科學發展,而不是侷限在課本中,要從課堂中解放出來。

暑期培訓心得體會 篇5

7月15日,在中心校領導的帶領下,我們鎮中心校的十幾名老師來豐潤進校,聆聽了高主任的關於《在語境中理解詞語的方法》。在這次培訓中,我聽到了許多教師透過具體的案例,來讓學生結合上下文和生活實際,來了解詞語在課文中的意思。在心裏有很多心得感受和觀點,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

小學低年級孩子以形象思維爲主,對抽象語言文字中所描繪的景物和表現的思想感情不能充分理解、感受。他們容易接受真實的、具體的事物,在特定的情境中會產生一定的情感。這就需要教師運用一切具體形象的事物,來給學生創設不同的情境,引導學生與文字對話,使學生走入文字,到課文情境之中,成爲“畫中人”,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一、善用已知,創設情境,培養學習興趣

在語文教學中,教材中一些問題的解答是多樣化的。教師在教學中要善於利用這一點鼓勵學生髮表自己不同的見解,來創設情境。如《畫風》這篇課文通俗易懂,易於理解。在上這一課時,我根據學生的已知,拋出“如果讓你來畫出風,你會怎麼辦呢?”的問題,把課文延伸出去,讓學生想辦法。這不僅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說話能力,還有利於誘發學生髮展思維,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活用表演,創設情境,培養學習興趣

低年級的課文,大都是淺顯易懂的故事或童話。在講這類課文時,我經常利用形似舞臺劇的表演來給學生創設情境,充分調動起了學生的參與熱情。如在上《從現在開始》一課時,我就讓學生表演文中的獅子、貓頭鷹、袋鼠、小猴子,模仿它們的表情、叫聲、動作,讓這些可愛的形象鮮活地走入課堂中,使學生覺得課堂妙趣橫生。這種寓教於樂的方式,讓學生轉換角色參與,創設出生動鮮活、情景交融的生活化情境,有效地激發學生熱烈的情緒,促使學生積極的、帶有情感色彩去觀察和體驗客觀情境,訓練了學生的表達能力和朗讀能力,培養學生熱愛語文、學習語文的興趣

三、角色扮演,創設情境。提高學習興趣

利用角色扮演的方式把學生帶入文字,創設問題情境,可以加強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同時可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學習熱情。例如,《一分鐘》一文,我讓學生扮演元元,我當記者採訪:“元元,你遇到了紅燈,心情怎麼樣?你後悔嗎?爲什麼?”給學生創設情境,使學生入境,讓他們有身臨其境之感,彷彿置身於當時元元的窘境中。

四、利用講故事,創設情境,滿足學生求知慾

低年級的學生由於年齡小、自制力差,上課經常會有不注意聽講的現象發生。爲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吸引他們的注意力,我經常會用講故事的形式來創設情境,把學生引人故事中,使學生感同身受。例如在講《我爲你驕傲》一文時,我先講了這個故事的一半來創設情境,小男孩不小心打壞了玻璃,主人卻有發現,然後問學生,你們是小男孩會怎樣做呢?他們有的說不願意,問:“爲什麼?”學生很快回答說是因爲他不誠實、撒謊騙人,然後自然地匯入新課,再問:“願不願意和本文中的小男孩交朋友?”這樣既激發出了他們的求知慾,也懂得了誠實的可貴。

五、利用多媒體,創設情境,促進學生思維能力

思維能力是各種能力發展的基礎,教師必須重視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運用多媒體教學,不僅是爲了給學生提供認知的感性材料,使之建立表象,更是爲了在學生遇到學習困難時再現情境,以啓發學生對錶象進行分析、綜合、概括,促使其思維向深層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