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人在職場>培訓心得體會>

小學道德與法治培訓的心得體會

學問君 人氣:2.66W

道德與法治是維護社會秩序的兩個手段,兩者相輔相成,下面讓我們來看看小學道德與法治培訓的心得體會的相關內容吧!

小學道德與法治培訓的心得體會

小學道德與法治培訓心得體會1

“從今年起,將義務教育小學和初中起始年級‘品德與生活’、‘思想品德’教材名稱統一改爲‘道德與法治’”。教育部的一則通知在學科教師之間激起熱議:‘道德與法治’的價值取向是什麼?起始年級的教材知識模組會有怎樣的變化?作爲學科教師應具備怎樣的素養?種種疑惑都在每一個學科教師內心拷問着。

通知的關鍵詞是:起始年級、道德、法治,即只是在小學一年級和初中七年級教材名稱是“道德與法治”;‘品德’變爲‘道德’;‘生活’和‘思想’變爲‘法治’。本文從價值取向、教材知識模組可能變化、學科教師素養三個維度思考“道德與法治”課程教學。

面對我國社會發展的複雜現狀,自20xx年12月XX總書記在江蘇調研時第一次提出“四個全面”——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以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在全國政協新年茶話會、在黨校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專題研討班、在中央政治局會議和集體學習中等一系列平臺使得“四個全面”成爲黨中央治國理政的總方略,並且第一次將“全面以法治國”論述爲全面深化改革的“姊妹篇”,形成“鳥之兩翼、車之雙輪”,開啓中國法治新時代。生活’和‘思想’變爲‘法治’是我國基礎教育迴應社會需求,將“全面依法治國”戰略踐行在教育教學一線的具體舉措,意在從根本上提升我國公民的法治素養。‘品德’變爲‘道德’將偏向我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構建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同時,“道德與法治”符合世界“公民教育”的發展潮流,與新加坡、日本、美國等發達國家和地區的社會課程聯繫將更加緊密。

由教育部頒發的《初中思想品德課程標準(20xx版)》將法治教育放在了至關重要的地位:在前沿部分中將法律意識作爲課程核心——做負責任的公民的必不可缺的價值觀念。在課程部分從思想品德課程教學的三維目標對學生法治意識教育做出了相關闡述: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中要求學生樹立規則意識、法制意識,有公共精神,增強公民意識;能力目標中要求學生學習運用法律維護自己、他人、國家和社會的合法權益;知識目標中要求學生知道基本的法律知識,瞭解法律在個人、國家和社會生活中的基本作用和意義。課程內容部分中安排了“心中有法”、“權利與義務”、“法律與秩序”三個知識版塊講述法治,並在其他相關知識版塊中對學生的法治教育進行滲透教學,就課程內容比例而言法治教育佔到三分之一以上。在實施建議部分將法律作爲課程目標之一,強調不同學科間的知識模組教學、滲透教學、情景教學、實踐教學等方式,在教學評價建議中從評價目標、評價方式和評價實施中都對思想品德學科教學提出具體的要求。在課程資源開發與利用建議部分中,注重強調了教育資源的多元化和利用率。“道德與法治”這一名稱亦更加名副其實,同時教材將在小學和初中起始年級中將加大社會道德、法治常識的呈現和解讀,更加貼近學生日常生活。

“道德與法治”不僅要求老師的言行舉止符合社會道德要求,更要符合更高標準的教師職業道德,更多的要靠榜樣示範,而非填鴨式的灌輸。學科教師不僅要向學生呈現良好的道德實例和現實需求的法治知識,也應和學生一起解讀、分析,更要帶學生們走出教室,走進社會,觀察、思考、感悟、實踐。

“道德與法治”意在從基礎教育階段系統地引導學生將法律作爲人生的底線,將道德作爲人生的追求。在即將到來的教育教學中,應與學生一起教學相長,和學生們一起將法治作爲自己的人生信仰,踐行社會主義道德。

小學道德與法治培訓心得體會2

8月24——25日,我參加了在婺源風景酒店舉行的上饒市教育局2016年小學《道德與法治》新教材骨幹教師培訓會。此次培訓有兩個內容:一是由華南師範大學基礎教育培訓與研究院副院長、《中小學德育》雜誌社副社長、《道德與法治》教材副主編王清平教授對粵教版小學《道德與法治》新教材進行解讀;二是由廣東省東莞市東莞中學松山湖學校劉秋燕老師帶來的粵教版小學《道德與法治》微課的製作與使用,其實是對微課概念及其使用製作的較系統的講授。

我們先來看第一塊內容。王教授作爲剛剛由教育部審定並推廣使用的義務教育教科書《道德與法治》的副主編,對此套教材編寫依據、課程性質、教材特點及課堂教學當然瞭然於胸,因此她的講座也是圍繞着這幾個方面展開的。

一、 教材編寫的依據是什麼?

我們當前使用的冀教版《品德與生活》、《品德與社會》對培養社會主義合格公民起了很大重要,但隨着社會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我們需要增加新的內涵。尤其是依法治國理念穩步實施,更需要我們將法治教育的內容引入到小學品德課中來。

此次推廣使用的.粵教版《道德與法治》的編寫依據爲:

1.《品德與生活課程標準》(20XX版)

2.《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綱》

3. 黨和國家的相關政策要求

4、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綱》總體目標: 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爲引領,普及法治知識,養成守法意識,使青少年瞭解、掌握個人成長和參與社會生活必需的法律常識和制度、明晰行爲規則,自覺尊法、守法;規範行爲習慣,培育法治觀念,增強青少年依法規範自身行爲、分辨是非、運用法律方法維護自身權益、透過法律途徑參與國家和社會生活的意識和能力;踐行法治理念,樹立法治信仰,引導青少年參與法治實踐,形成對社會主義法治道路的價值認同、制度認同,成爲社會主義法治的忠實崇尚者、自覺遵守者、堅定捍衛者。

二、 《道德與法治》的課程性質是什麼?

《道德與法治》這門課程的基本性質定義爲:它是一門活動性綜合課程。這就要求我們任教者要創設豐富的教學情境與教學活動,讓孩子們在活動中去體會道德的力量,去感悟法治精神。

三、 德育課程的學科核心素養是什麼?

提升道德認知(道德覺識、價值認知、道德判斷、道德決定、道德反省等)

增強關係理解(人生認知、關係覺察、價值體悟、道德敏感、道德對話等)

培養生活技能(日常生活、學習、交往、處事、休閒娛樂等)

提高公民意識(國家意識、責權意識、規則意識、公共意識、獨立人格意識、對話協作意識等)

激發社會參與和社會行動的熱情(志願者服務、公益勞動等)

豐富媒介素養(媒介識別、媒介選用、媒介批判、媒介責任、媒介法規等)

四:小學階段《道德與法治》的教育側重點是什麼?

a、 道德教育

(一)人與自我

衛生之道——衛生、整潔、運動、規律作息等。

修學之道——立志、勤奮、好學、專心、講理、問難、毅力、進取、惜時等。

謀生之道——進取、自立自營、勤勞、節儉、技能、創造等。

修德之道——正直、誠實、謙虛、自信、豁達、勇敢、堅毅、理智、求真、愛美、自尊、自省、自制、廉潔、不貪心等。

(二)人與社會

個人與家庭——孝敬、男女平等、和睦等。

個人與社會——

(1)與熟人(同學、朋友、鄰居等):真誠、友愛、理解、信任、體諒、尊敬師長、團結同學、睦鄰、合作、守信等;

(2)人與陌生人:禮讓、友善、同情心、關愛、守信、善羣、公正、寬恕、尊重、幫助他人等;

(3)人與社羣:講衛生、守紀律、維護公共秩序、愛護公共財物、美化公共環境、珍視社會進步、樂於社會參與等;

(4)對職業或工作:責任、敬業、創新、信用、公平等。

個人與國家——愛國、守法、平等、民主、國民的權利和義務等。

個人與國際——正義、和平、國際交往與合作等。

(三)人與自然 貴生、博愛、和諧、探究心等。

b、法治教育: 培養學生的國家觀念、規則意識、 誠信觀念、尊法守法的行爲習慣。

五、 《道德與法治》的編寫指導思想是什麼?

1、加強法治教育就是加強道德教育,二者不能分割。

2、規則教育是小學階段法治教育的重點。

3、學生是法治教育的主體。

4. 遵循中小學教師專業發展的基本規律。、

六、《道德與法治》教材的特點是什麼?

1. 編寫思路:明暗結合、縱橫銜接

明線:兒童的生活時空順序,體現生活邏輯;

暗線:小學低年級兒童品德發展的關係、內容範疇,兒童與自我、兒童與社會、兒童與自然,兒童的日常起居、人際交往、知識學習,體現品德發展的邏輯……

2. 編排結構:三位一體

本教材在編排結構上,充分體現法治意識、法治知識與法治行爲的三位一體。

3.取材:時代氣息與傳統文化的有機統一。

4.呈現方式:體現兒童的審美需求,突出趣味性,激發想象力

5.獨有特色:正確對待兒童成長中的問題,重視心理素質的培養,爲兒童成長營造安全的心理環境。

七、《道德與法治》教材體例說明

教材主體:單元+主題+“放大鏡”(我發現、我知道、我會做)

欄目設計:

小詞條:法規小詞條、傳統文化小詞條、諺語小詞條

小腳印:自我評價和行爲指引

知識卡:掌握相關知識點

小遊戲:培養活動能力和創新思維

小製作:培養動手能力和創新思維

八、《道德與法治》教學建議是什麼?

1.積極體驗,發展學生的道德感知力(私人邏輯)

2.尊重兒童的權利,珍視童年生活的價值

3、聚焦有效,培養學生的生活能力和社會技能

4、關注社會生活,透過案例教學,培養學生的法治素養和正確的價值觀念。

小學道德與法治培訓心得體會3

今年9月22日—23日,我有幸參加人教社出版的部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材骨幹教師新教材培訓會,共培訓6課時。這次培訓,是一次難得的學習機會,由衷感謝領導爲我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學習的平臺。這次培訓內容主要是陝西省教育科學研究所夏波老師對人教版《道德與法治》教材的調整和變化進行解讀。夏波老師的講座以鮮活的例子、豐富的內涵及精湛的理論闡述震撼了我,使我的思想得到了昇華,受益匪淺。

這次課程的修改是爲了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關於在中小學設立法治知識課程的要求,從2016年起,將義務教育小學和初中起始年級“思想品德與生活”“思想品德”教材名稱同意更改爲“道德與法治”。

現就學習主要內容和學習感受做以彙報:

本次培訓共兩個內容:《新課標解讀與新教材介紹》、《七年級上、下冊教材培訓》。

夏波老師在9月22日下午做了《新課標的解讀和新教材的介紹》。

一、新課標的特點

1.強化了中國特色。滲透核心價值體系,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繼承和發揚了我國基礎教育的優勢。

2.突出了時代特徵。強調德育爲先、育人爲本的教育理念,體現現代社會發展和科技進步的新成果,重視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

3.體現了國際視野。在課程理念、知識觀、學習觀、課程評價、課程文化等方面既立足中國國情,有順應國際課程改革的發展趨勢,具有廣闊的國際視野。

二、課程性質的變化

1.強調以學生生活爲基礎

2.明確“以引導和促進初中學生思想品德發展爲根本目的”。

三、瞭解了課標的一些重要修改

1.彰顯生命教育主題

2.突出法治教育

3.強化公民意識教育

4.加強媒體素養教育

透過對新課程標準的解讀, 使我對課標有了更深的瞭解,認識到教師要走進新課程,實現課標目標,其自身必須有先進的,與新課程相適應的教育理念。作爲教師要理解新課程的目標,準確把握課程功能、課程內容、課程結構、課程實施、課程評價,把握新課程的精髓。例如:新的課程標準與以往使用的思想政治課課程標準比較,其體例、結構、表述與呈現方式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改進。新的思想品德課程設計以心理、道德、法律和國情教育等內容爲橫座標,以成長中的我、自我與他人、自我與社會爲縱座標,作爲內容整合的邏輯。

新的課程標準完全改變了以往課標“知識——能力——情感”的梯級認知目標體系,而是以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爲首,兼顧能力目標、知識目標。更加關注學生學習的過程和方法,尤其是伴隨這一過程而產生的積極情感體驗和正確的價值觀。因此,教師在使用新課程標準的過程中,應關注如何利用學科所特有的優勢促進每一個學生的健康發展,而不是僅僅關心學生對某個結論是否記住,記得是否準確?不是僅僅關心學生對某項技能是否形成,並且運用起來是否得心應手?

在新課程目標下,教師自身應具備寬厚的基礎知識和現代資訊素質,形成多層次、多元化的知識結構;有開闊的視野,善於分析綜合資訊,有創新的教學模式,創新的教學方法和以創新思維培養爲核心的評價標準等。因此,爲了適應教學,教師應透過自學或培訓等方式,提高自己的專業理論水平。其次,透過報刊,雜誌等收集有關的教育教學資料,充實知識。總而言之,教師一定要透過學習後以最新的教育理念構建課程目標。

9月23早上夏波老師解讀介紹了人教版《七年級上、下冊教材》。

由於我校使用的是陝教版的教材,和人教版在編排方面有很大區別。其中有些內容還是值得學習借鑑的。

一、新教材編寫依據

1.20XX版課程標準

2.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綱

3.關於培養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意見

4.完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指導綱要

二、總體設計

以初中學生生活經驗爲依據,以青春生命在與他人、與集體、與社會、與國家以及全球關係中的自我發展爲線索,以培養社會主義合格公民爲中心,遵循生活邏輯,整合道德、心理、法律及國情方面的知識領域,凝練三年六冊教材各個單元的學習主題,統籌安排各年級教育。

三、教材呈現方式及其意圖

道德教育與法治教育本質上是對生活實踐知識、實用知識的學習。思想品德教育必須超越知識傳遞性的學習,必須改變簡單告知對與錯的方式,必須改變成人單方面的說教,走向雙向平等的交流與開放的對話。

爲使教材不再成爲學生用來記誦、應對考試的工具,爲了進一步改變簡單、表淺、枯燥的德育課程方式,探索教材的呈現形式,一定意義上說,就是探索道德價值觀學習、法治意識形成、品德和人格形成的規律與機制。

四、編寫原則

1.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爲統領

2.努力體現課程的綜合性質

3.力圖實現課程功能

4.遵循育人規律

5.努力體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神氣質

五、 對教材使用的幾點建議:

1.認真研讀、挖掘教材,梳理教材的脈絡框架。從總體上把握教材,瞭解教材結構,熟悉教材內容,做到心中有數。

2.充分利用教材欄目,關注學習過程。

3.創造性地處理教材,開發教學資源

4.重視研究評價方式的改革。

新教材更加人性化,貼近學生的實際,更加貼近社會,貼近生活。它充分挖掘教材資源、充分挖掘學生資源以及充分挖掘社會資源。學生的主體性充分得到發展。新課程要求教師要善於學習、廣泛汲取,合理利用教材現有教育資源與合理擴充。講究的是師生的互動,生生的互動。我們應充分利用各種資源,結合新課程的特點,加強學生活動設計與研究,教學中努力創設寬鬆、愉悅、和諧、平等的課堂氛圍,吸引學生參與。

在這次培訓中,老師的講解讓我折服,我與他們的差距還是有點太大,我想只有不斷學習才能適應這個飛速發展的社會的需要,才能在自己的工作中游刃有餘,真正地作到以“學生爲本”,爲學生服務。

以上是我對這次培訓的一些膚淺認識,總是心中有很多話,確實無文彩表達。這次培訓應該說是非常及時的,相信此次的學習,能在自己今後的常規教學工作中發揮重要作用。總之,教師要不斷深入鑽研教材,讀出教材的本意和新意, 把握教材的精髓和難點,把教材內化爲自己的東西,要強調教材的基礎性地位和主幹性作用,超越教材的前提是源於教材,必須對教材有全面準確的理解,真正弄清楚教材的本義,尊重教材的價值取向.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落實新課標,才能進行高效的課堂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