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經典名言>名人故事>

名人故事15篇

學問君 人氣:2.71W

名人故事1

名人故事15篇

有一次,一位法國青年拜訪托爾斯泰。他倆一同散步閒聊,恰巧旁邊有副單槓。青年跑過去,一躍而起,抓住單槓,做了幾個動作,驕傲地說:“伯爵,這門藝術,您大概是外行吧?”

托爾斯泰笑一笑。

“文人不會武,這也不必苛求……”,法國青年似乎怕托爾斯泰尷尬,連忙爲他解脫。

托爾斯泰看了看同伴,走到單槓下面,輕輕一躍,雙手握槓,兩腿挺直朝前一仲,往後一擺,連續繞了幾個「大翻車」,隨後又輕鬆自如地做了幾個難度很大的動作,像燕子那麼輕巧,像猿猴那麼自如。

法國青年看得眼花繚亂,驚詫得吐出舌頭,老半天都沒縮回去。他哪裏知道,體育活動正是伯爵的愛好呢!

當托爾斯泰從單槓上跳下來,法國青年心悅誠服地說:“伯爵,您單槓上的動作也是真正的藝術。”

托爾斯泰沒有吭聲,只是淡然地笑笑。

托爾斯泰喜歡騎馬、打獵、游泳、滑冰、划船等運動。除了體育,他還愛參加勞動。畫家列賓就親眼看見托爾斯泰在烈日下整天在田地裏地。他主動地幫助貧窮的人蓋房子、砌爐竈、割草,直到古稀之年,還堅持自己打水、劈柴,和農民一起鋸木頭。

有個青年總想一舉成名。他去請教托爾斯泰。托爾斯泰誠懇地對年輕人說:“人好比分數,分子就是他自己實在有的那麼大小,而分母就是他把自己想像的那麼大小。分母愈大,分數就愈小,如果分母是無窮大,分數就等於零了。”

名人故事2

毫無疑問,如果有一個名字幾乎與音樂本身成了同義語,那就應當是“貝多芬”。

路德維希·凡·貝多芬於1770年12月16日誕生在德國波恩的一個音樂家庭,他的祖父和父親都在當地的宮廷樂團供職。父親是一位宮廷歌手,喜怒無常,嗜酒如命。母親是女僕,溫和善良,終日辛勞,對粗暴乖戾的丈夫更是無可奈何。貝多芬幼年時其音樂才能便嶄露頭角,爲了要把貝多芬訓練成第二個莫扎特式的神童,成爲自己的搖錢樹,這位父親不惜以種種殘酷的體罰手段強令兒子就範。他常常讓4歲的貝多芬連續四個小時練琴,甚至深夜將睡夢中的孩子拉起來強行訓練。雖然貝多芬在8歲時就已能夠在音樂會上演奏並開始嘗試作曲,但他在這段時期所受的音樂教育卻一直缺乏系統,散亂無章。

貝多芬6歲時,曾在維也納遇到過著名的前輩莫扎特,他的才能受到了莫扎特的注意。9歲時,貝多芬投師管風琴師、作曲家聶費。聶費是貝多芬遇到的第一位真正的教師,他擴大了貝多芬的視野,引導貝多芬熟悉熱愛德國古典藝術的優秀傳統。在聶費指導下,貝多芬掌握了作曲技術,並在他幫助下發表了第一部作品。由於家境日窘,貝多芬很小就開始自食其力。11歲時在宮廷禮拜堂擔任了聶費老師的助手。

1787年,17歲的貝多芬前往維也納向莫扎特求教。莫扎特對年輕的貝多芬進行了考試,讓貝多芬根據自己指定的音樂主題在鋼琴上即興作曲。曲猶未了,莫扎特便興奮地對周圍的人們說:“大家注意這位青年,他將繼我之後使整個世界談論他。”不幸的是,貝多芬不久接到了母親的死訊,只好趕回波恩。及他日後再次來到維也納時,莫扎特已經離開了人間。由於家境貧困,早年失學,貝多芬堅持讀書自學以補不足。他自修古文、新聞、歷史文獻和文藝著作,從荷馬、莎士比亞直到席勒、歌德,幾乎無不認真研究,並且在波恩大學旁聽哲學系的課程。貝多芬的民主思想在法國大革命前就已經確立,在革命年代中成長得尤其迅速。法國大革命爆發的時候,消息傳來,貝多芬在日記中寫道:“要熱愛自由勝過其他一切——即使在君王面前也永遠不肯背棄真理。”

1792年11月,當戰事蔓延到波恩時,貝多芬離開了故鄉,準備前往維也納投師學習。因爲莫扎特已然作古,於是便改從海頓。海頓固然很珍視這位青年的才能,但卻難能容忍他的革新精神,可惜這段師生情誼未能長久。貝多芬的創作成熟過程表面上顯得相當緩慢,但是卻非常的紮實穩固。他在波恩時期的創作,大抵還是一些小型樂曲和歌曲。貝多芬30歲時才得以演奏他的《第一交響曲》,而莫扎特在這個年齡時則已經擁有40部左右交響曲了。貝多芬來到維也納的最初10年間的主要作品有:《悲愴》、《月光》等鋼琴奏鳴曲、《第二鋼琴協奏曲》等。

1802——1812年是貝多芬創作的成熟時期。

從1796年起,貝多芬就感到自己的聽覺日漸衰退,但他長期不敢面對這一殘酷的事實。他在給一位醫生朋友的信中寫道:“我過着一種悲慘的生活。兩年來我一直躲避着一切交際,因爲我不能與人交談,更不能告訴別人我是聾子。假使我幹別的工作,也許我還能忍耐。”他精神沮喪,甚至想到過自殺,還寫好了遺囑。但是他終於戰勝了個人的不幸。對於生活與藝術的熱愛以及法國大革命的最初勝利,堅定了他對生活的信念。正是在個人精神痛苦發展到極端的時刻,他及時克服了它。他說:“是藝術,正是藝術留住了我。在我把我感到的使命全部完成之前,我決不能離開這個世界。”他勇敢地向命運提出了挑戰:“我要扼住命運的咽喉,它休想使我屈服!”這是貝多芬寫給朋友信中的一句話,同時也成爲他一生的誓言。他振奮精神,拿起筆來,於1804年寫下了《第三(英雄)交響曲》這一充滿戰鬥的樂觀精神的不朽作品。

這部作品最初是題獻給拿破崙的,貝多芬本打算透過法國駐維也納的公使將樂譜轉交給那位法國大革命時革命軍隊的統帥。就在這時,拿破崙背叛了革命而稱帝,並與反動教會締結了聯盟。這一消息使貝多芬勃然大怒,他喊道:“他也不過是個庸人。現在他竟要踐踏人民的權利,只顧自己的野心;竟要高踞在別人之上變成暴君!”於是,他將原來的題獻擦掉,改爲“獻給一個偉大的英雄”。

這首交響曲成爲貝多芬精神轉變的一個標誌,並且也成爲他的創作成熟時期的開端。他的許多其他優秀作品,如第四至第八交響曲,第四、五鋼琴協奏曲,小提琴協奏曲,《愛格蒙特》序曲,鋼琴奏鳴曲《黎明》、《熱情》等等,都是這一時期中寫成的。這些作品思想深刻,結構宏偉,形式多樣,充滿了爲美好理想鬥爭的英雄氣概和對正義必勝的堅定信念。這些作品正是那個風起雲涌時代的生動寫照。

貝多芬的《熱情奏鳴曲》剛寫好不久,發生了一件令他極爲氣憤的事情。這是1807年,貝多芬正住在維也納李希諾夫斯基公爵家中。一天,公爵家裏來了一大批客人,他們都是當時拿破崙派駐佔領維也納的法國軍官。公爵想請客人們聽音樂,就派人去請貝多芬,但未向貝多芬說明情況。貝多芬不明就裏,帶着自己新寫完的《熱情奏鳴曲》興致勃勃地趕來。進客廳一看,竟是一幫佔領軍,貝多芬當即就拒絕了公爵的要求。公爵惱羞成怒,竟然板着面孔對貝多芬下了演奏的命令。貝多芬爲李希諾夫斯基的無恥賣國行徑憤怒到極點,他不顧夜中的滂沱大雨拿起樂譜忿然離去,並把公爵以前送他的一尊胸像摔了個粉碎。第二天,公爵接到了這樣一封信:“公爵!您之所以成爲公爵,只是由於偶然的出身。而我之所以成爲貝多芬,則全靠我自己。公爵現在有的是,將來還有的是,而我貝多芬卻永遠只有一個!”如今,這份被雨淋過的《熱情奏鳴曲》手稿一直儲存在巴黎音樂學院圖書館,供人們瞻仰。在貝多芬一生中,還有許多事例反映着他對封建權貴的蔑視。

1812年,貝多芬和著名詩人歌德同在一處避暑。歌德比貝多芬年長20多歲,貝多芬對他十分尊重。貝多芬曾對別人說:“歌德和席勒,是我在奧西安和荷馬之外最心愛的詩人。”一天,他們一同出去散步,正巧一隊王公命婦的馬車從旁經過。歌德立刻退立路邊,謙恭地向這些貴族施禮。貝多芬卻連看也不看他們一眼,繼續大步向前。人們議論說:“貝多芬和歌德這兩位大師,只有當他們在一起時,才能比較出哪一位更偉大。”貝多芬一生中的最後幾年,正是梅特涅反動統治非常猖獗的黑暗時期。

居住在歐洲反動勢力堡壘維也納的貝多芬,面對着法國大革命的理想與成果已被反動勢力摧毀的嚴酷現實,毫不氣餒,堅持鬥爭。他時常冒着被捕的危險,公開發表共和民主的主張。他憤怒地咒罵奧國皇帝說:“像這個傢伙,首先應該把他吊在第一棵樹上!”爲了表達自己對民主共和必勝的信念,他寫了《第九(合唱)交響曲》這一部光輝鉅著。交響曲原來都是純器樂的,爲了更清楚、更直接地表達自己的思想,貝多芬在這部作品的末樂章用了合唱這種聲樂形式。歌詞選自席勒的著名詩篇《歡樂頌》:

“歡樂女神,聖潔美麗,燦爛光芒照大地。我們心中充滿熱情,來到你的聖殿裏。你的力量能使人們消除一切分歧,在你光輝照耀下面,人們團結成兄弟。”

1824年5月7日這部交響曲首次在維也納公演,獲得了巨大成功。當已經全聾的作曲家被人領到臺前謝幕時,他並沒有聽到人們如雷的歡呼,但他看到了羣情激奮的場面,而且他一定從這個場面中理解了人們對他音樂的無限愛戴和對於民主理想的熱切向往。

儘管貝多芬的藝術成就如日中天,但仍未能倖免於晚年的淒涼悲苦。有一次,貝多芬從鄉村回家,爲了省錢,僱了一輛沒篷的馬車,受寒之後,轉成肺炎,終於在1827年3月26日於維也納去世。他瞑目的時刻,身旁沒有一個親人。但是三天以後舉行葬禮時,卻有兩萬餘羣衆護送他的棺柩。

貝多芬離去了,但他的音樂卻永遠流傳在全世界各國人民心中。他作爲一個偉大歷史人物的光輝形象,已深深印在人們的腦海裏,爲全世界人民引爲自豪;他爲全人類的進步文化做出了巨大貢獻,他的音樂將永遠引導人們熱愛生活、熱愛真理,永遠鼓舞人們爲美好的理想做不屈不撓的鬥爭。

名人故事3

交響曲,如今已成爲最重要的音樂體裁之一,它的奠基人海頓卻曾是一位奴僕身份的作曲家。

弗朗茨·約瑟夫·海頓1732 年4 月1 日出生在奧地利南部的羅勞。父親是製造車輪的工人,很喜歡音樂,不用看譜就能彈豎琴,還會唱歌。母親是一個虔誠的教徒,辛辛苦苦操持家務,與音樂全然無緣。

海頓的家庭雖然窮苦,但充滿着親愛和溫暖,每天晚上家裏都要舉行音樂會。在這樣的環境中,海頓從小就愛上了音樂。一位親戚發現了海頓的音樂天賦,就領他入漢堡神校唱歌學琴。這所學校教學非常嚴格,爲海頓日後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牢靠的基礎。

由於海頓天生一副好歌喉,8 歲時被維也納的聖司蒂芬大教堂唱詩班選中。在唱詩班裏,他還學會了演奏管風琴和小提琴。17 歲時,海頓因變聲不能再唱歌,教堂想辭退他,一時找不到合適的藉口。一天,他無意中剪掉了前座同學的頭髮,正好授人以柄,被校方革除。

出了校門,海頓孤苦伶仃,無以爲生,只好流浪街頭,靠賣藝餬口。後來,他開始從波波拉學習作曲,併爲波波拉的學生彈伴奏。爲了一日三餐,窮苦的海頓還必須爲老師做奴僕。

1752 年,海頓的作品得到了馮貝格男爵的賞識,男爵錄用了這位年輕的作曲家,讓海頓來宮中爲自己寫作。

1760 年11 月,海頓結婚了。妻子瑪麗亞性格乖戾,不喜歡音樂,也不尊重丈夫的工作,常常把海頓的樂譜當廢紙來包東西。海頓因此十分苦惱,卻也無計可施。

海頓29 歲那年來到匈牙利艾斯塔哈基公爵的宮邸任樂長。那時,被僱用的音樂家和主人之間訂有詳細而苛刻的合同:上班時必須穿號衣戴假髮;必須按主人的命令寫作;樂曲必須投主人所好;必須按時完成交稿,等等。繁重的差遣,令海頓忙得岌岌乎不可終日,每天上午作曲,中午聽公爵訓話,下午指揮排練,晚上演出。他還要像監工一樣負責樂隊考勤,一旦出錯,就會遭到痛罵。他要負責管理每件樂器、每張樂譜,要負責給新學員上,整天像鐘錶一樣運轉。名曰樂長,其實形同僕役。在這樣的環境中,海頓無可奈何地工作了30 多年,主人也前後換了四代。

1772 年夏天,繼位已10 年的第二代公爵出外避暑,樂隊當然要奉陪。公爵樂不思蜀,早已忘了歸期。樂隊隊員們思念家人,歸心似箭。大家求計於海頓。海頓雖身爲樂長,卻也無法左右公爵,想來想去,終於有了辦法。幾天後的一個晚上,一部新寫好的交響曲開始了。第一樂章,第二樂章,第三樂章都過去了。“不是說要奏一部不尋常的作品嗎?它不是和平常一樣嗎?”公爵很失望。說話間音樂已進入第四樂章。在一片沉鬱的音樂聲中,大家忽然看見有兩位樂手合上樂譜,吹熄譜臺前照明的蠟燭,抱着樂器,從容地從舞臺上退下去了。臺下人大驚,不知發生了什麼事,再看其他的樂手,都依舊安詳地演奏。接着,又有一名樂手下去了。陸陸續續地下去了好多位,最後臺上只剩下兩個人。他們輕輕奏完最後的曲調後,也吹熄了自己的蠟燭。臺上漆黑一片。聽衆都爲之瞠然,連鼓掌都忘了。

公爵還不至於太愚鈍,他終於明白了海頓的用意:大家想走。第二天,便起程返回了。後來,人們給這首樂曲起了個名稱,叫作《告別》。1790 年,第三代新公爵繼任。他無心欣賞音樂,解散了樂隊,念海頓已是三朝元老,便保留了海頓的薪金,讓他掛職賦閒。海頓終於有機會到外面的世界透透氣了,於是,往返於維也納和倫敦之間。第二年,他到倫敦在查洛蒙主辦的音樂會上發表新作,而後又回到維也納,寫了12 首交響曲,其中包括著名的《倫敦》、《時鐘》和《驚愕》。

關於《驚愕》交響曲,有一段膾炙人口的故事。聽說海頓有一部新作要演奏,倫敦的達官顯貴們趨之若鶩,爭先恐後地來到劇場。演奏開始了,優雅的第一樂章使聽衆們飄飄然,寧靜的第二樂章又使人們昏昏欲睡。就在這時,忽然間鼓聲大作弦管齊鳴,第三樂章驚醒了在座所有人,有不少打盹的聽衆被這突如其來的晴天霹靂驚得跳了起來,有些貴婦人甚至被嚇得差點背過氣去。

1791 年,英國牛津大學授予海頓音樂博士學位,按規定他要提交一部作品,這部作品便叫作《牛津交響曲》。英國之行,使海頓名利雙收,從此他的狀況有了很大改善。

1798 年,66 歲的海頓應新繼位的第四代公爵召請,再度回到艾斯塔哈基,完成了清唱劇《創世紀》及《四季》兩部鉅作。

海頓在英國逗留期間,曾聽過亨德爾的《彌賽亞》,他決心自己也要創作一部清唱劇。

《創世紀》的腳本本來是爲亨德爾寫的,亨德爾沒有使用。海頓根據英譯本寫成了這部作品。1799 年3 月4 日《創世紀》公演後,獲得了空前的成功。當海頓在音樂會座席中聽到“光芒初現”那一段充滿戲劇性的歌曲時,情緒激動,不能自已,突然站起來,指着天空,大喊:“光芒從那兒射過來了!”

1804 年,海頓被選爲維也納榮譽市民。1809 年5 月,拿破崙進攻維也納,居民們個個惶恐不安。海頓泰然自若地對人們說:“不必驚慌,只要有我在,便不會有事。”說完,便坐在鋼琴邊,一遍又一遍地演奏由他作曲的奧地利國歌。其時,海頓年事已高,相當衰弱,幾天後,即1809 年5 月31 日,77歲高齡的海頓在爲人們留下1000 多部作品之後,安詳地離開了人世。時值戰爭,無法舉行隆重葬禮,送葬者僅寥寥十幾人。

這位善良的老人一生中忍受着令人窒息的屈辱,以樂觀頑強爲唯一的武器,戰勝重重困難,爲人類的音樂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身後的榮耀何以能夠消補生前的恨憾於萬一呢?

名人故事4

馬克·吐溫喜歡借書。鄰居很小氣,不想借給他,於是他想了個主意。一天,馬克·吐溫又來借書,鄰居便說:“好吧。不過,我和妻子剛剛訂了個規矩:從我這兒借去的書必須當場閱讀。”過了幾天,鄰居來向馬克·吐溫借割草機。馬克·吐溫笑笑說:“當然可以。不過我也訂了個規矩:從我家借走的割草機必須在我家的草地上使用!”

馬克·吐溫有一次坐火車去首都一所大學講課,他十分着急,而火車卻開得很慢。這時來了一位查票員,問馬克·吐溫:“你有票嗎?”馬克·吐溫遞給他一張兒童票。查票員仔細地打量了他之後說:“真有意思,我看不出您還是一個孩子啊!”馬克·吐溫回答:“現在我已經不是孩子了,但我買車票的時候還是孩子。您要知道,火車開得太慢了。”

有一年的“愚人節”,紐約的一家報紙爲了愚弄衆人,報道了一則馬克·吐溫去世的消息。於是,弔唁的人流紛紛向馬克·吐溫家涌來。當人們看到出來的竟是馬克·吐溫本人時,又驚訝又氣憤,紛紛譴責那家報紙對馬克·吐溫的這種大不敬行爲。馬克·吐溫卻沒有發火,而是幽默地說:“報紙報道我死是千真萬確的,不過日期提前了一些。”

馬克·吐溫來到法國旅遊。一天,他獨自去理髮店理髮。“先生,您像剛從外國來的?”“是的。”“您真走運,因爲馬克·吐溫先生也在這裏,今晚您可以去聽他演講。”“我不得不去。”“先生,您有入場券嗎?”“沒有。”“這太遺憾了!”理髮師聳聳肩,“那您只好從頭到尾站着聽了,因爲那裏不會有空座位。”“對!”幽默大師說,“和馬克·吐溫在一起可真糟糕,他一演講我就得站着。”

馬克·吐溫有一天來到一個小城市,他想找一家旅館過夜。旅館服務檯上的職員請他將名字寫到旅客登記簿上。馬克·吐溫先看了一下登記簿,他發現很多旅客都是這樣登記的,比如:拜特福公爵和他的僕人……這位著名的作家於是揮筆寫道:“馬克·吐溫和他的箱子。”

名人故事5

美國汽車推銷之王喬·吉拉德曾有過次深刻的體驗。一次,某位名人來向他買車,他推薦了一種最好的車型給他。那人對車很滿意,並掏出10000美圓現鈔,眼看就要成交了,對方卻突然變卦而去。

喬爲此事懊惱了一下午,百思不得其解。到了晚上11點他忍不住打電話給那人:“您好!我是喬·吉拉德,今天下午我曾經向您介紹一部新車,眼看您就要買下,卻突然走了。”

“喂,你知道現在是什麼時候嗎?”

“非常抱歉,我知道現在已經是晚上11點鐘了,但是我檢討了一下午,實在想不出自己錯在哪裏了,因此特地打電話向您討教。”

“真的嗎?”

“肺腑之言。”

“很好!你用心在聽我說話嗎?”

“非常用心。”

“可是今天下午你根本沒有用心聽我說話。就在簽字之前,我提到犬子吉米即將進入密執安大學念醫科,我還提到犬子的學科成績、運動能力以及他將來的抱負,我以他爲榮,但是你毫無反應。”

喬不記得對方曾說過這些事,因爲他當時根本沒有注意。喬認爲已經談妥那筆生意了,他不但無心聽對方說什麼,而且在聽辦公室內另一位推銷員講笑話。

這就是喬失敗的原因:那人除了買車,更需要得到對於一個優秀兒子的稱讚。

喬·吉拉德恰恰沒有“站在對方立場思考與行動”。他只是想當然地以爲“已經成交了”。

名人故事6

這些涉及曹雪芹的故事非常生動,可要想整理卻並不簡單。樊志斌等人在採風的過程中,幾乎走遍了附近的村子,詢問了十多個村民。作爲民間文學,傳說有它獨特的特點。樊志斌稱,同一個人5年前講的內容,現在講肯定會不一樣,故事的主體雖然一樣但細節會發生變化。“傳說不等於歷史或真實,我們在這次採風的時候,發現了很多以前沒有的傳說,可能是村民在這個村講,但是在那個村就沒有,給這個親戚講,給朋友就沒講過。還有一些老人去世了,兒子可能不會講了,有些老人搬到城裏去了,附近又沒人知道。”

如今百姓的娛樂生活大大豐富了,香山一帶也是如此,早已不是當年“聽媽媽講述過去的事情”的年代了。因此,很多傳說年輕人很少知道,只能找當地的老一輩打聽。樊志斌回憶,香山山頂有一位90多歲的老人,他講出了賈寶玉誇襲人是“公道老兒”的由來。

“公道老兒”其實是一種植物,香山地區的人都喜歡種它。不過種它不爲收穫,爲的是劃清地界。有些人喜歡貪便宜,每年耕地的時候都往別人家多刨一點,被發現的時候還不承認。可有了“公道老兒”,一看便知道界限在哪,這塊地應該是誰的。因爲它的根很深,所以愛貪小便宜的人想刨走很不容易。所以當地人就稱這種植物最“公道”。“曹雪芹當年在山頂住過,所以他很可能是當時知道的‘公道老兒’。只可惜我們第二年想再去找這位老人,卻得知他已經去世了。”

“很多人認爲曹雪芹沒在白家灘待過,但山(泛指香山一帶)後有一個傳說,是一位九旬老人曾經講過的。他稱自己家裏三代都是給關帝廟看門的。當年他想把廟門口剷平,種點東西。結果他姥爺說了句‘你知道麼你鏟的就是當年曹雪芹住過的房子嗎’。”樊志斌稱,這其實是一個很好的傳說,但可惜採風時老爺子已經去世了,他們只能從女婿那得知二手版本。

採風中不免遇到嘴拙脣笨的村民,明明知道卻講不出來,或講得都七零八落,很多細節都沒了,只有幾句硬邦邦的話。此外,由於拆遷,村裏人一下子激增,原來只有幾十人、幾百人的村子,一下變成了幾萬人的大村。“原來一進村子打聽你們村兒歲數最大的就行了,但現在進村一問,人家都說‘我不是本村人,不知道’。這樣也給我們找人造成了很大的困難。”

名人故事7

羅溫·阿特金森:靈機一動

英國著名喜劇演員羅溫·阿特金森以其“憨豆先生”的形象而深入人心。羅溫成名前到英國一家著名的馬戲團應聘滑稽演員。考官出的面試題目是當場讓人捧腹大笑。憨豆又講笑話又演啞劇,可考官沒有一人露出一絲笑意。

羅溫靈機一動,亮出絕招,他轉身拉開面試房間的門,對外面等候面試的其他應聘者大叫道:“喂,你們都可以回家吃飯了!他們已經決定錄用我了!”這時,已經憋了很久的考官們一下子集體大笑起來。

羅溫終於得到了一份可以發揮自己特長的工作,並最終成爲英國喜劇泰斗、世界著名的滑稽大師。

李詠:處變不驚

1991年7月,李詠剛從北京廣播學院(現已更名爲中國傳媒大學)畢業,就參加了中央電視臺的招聘考試。面試當天,中央電視臺把內部的閉路電視全部開通,臺裏所有人都能看到面試現場的畫面,考場臺下黑壓壓的全是人,初出茅廬的李詠有點兒慌,他及時調整自己的心態,隨着面試的進行,他逐漸適應了這種場面。

當時正打海灣戰爭,考官問海灣戰爭參戰國都有哪些國家?李詠搜腸刮肚說了一些,惟獨少了伊拉克,臺下馬上就有人質問,李詠想都沒想,脫口而出:“聯合國正制裁呢,那是‘敵’國呀!”一句話讓臺下的人全樂了,李詠由此給考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順利地進入了中央電視臺,爲日後成爲綜藝節目“一哥”奠定了基礎。

名人故事8

1812年,法國人布瓦德在計算天王星的運動軌道時,發現理論計算值同觀測資料發生了一系列誤差。這使許多天文學家紛紛致力這個問題的研究,進而發現天王星的脫軌與一個未知的引力的存在相關。也就是說有一個未知的天體作用於天王星。

1846年9月23日,柏林天文臺收到來自法國巴黎的一封快信。發信人就是勒威耶。信中,勒威耶預告了一顆以往沒有發現的新星:在摩羯座δ星東約50的地方,有一顆8等小星,每天退行69角秒。當夜,柏林天文臺的加勒把巨大的天文望遠鏡對準摩羯座,果真在那裏發現了一顆新的8等星。又過了一天,再次找到了這顆8等星,它的位置比前一天後退了70角秒。這與勒威耶預告的相差甚微。全世界都震動了。人們依照勒威耶的建議,按天文學慣例,用神話裏的名字把這顆星命名爲“海王星”。

英國皇家天文臺獲知這一消息時,臺長艾裏深爲懊悔。因爲在1845年10月,曾有一個叫亞當斯的劍橋大學學生求見,他未予接待。亞當斯留下一封信給他,信中指出在摩羯座可發現一顆9等暗星。艾裏沒有重視這個報告。此報告中指出的也正是這顆新發現的海王星。艾裏又查閱了天文臺的觀測記錄,更爲感慨的是,這顆海王星曾兩次被他們記錄下來,只不過當時他們以爲是一顆恆星,把它放過了。

勒威耶,1811年3月11日生於法國諾曼底的聖諾鎮,他的父親曾經爲使他能去巴黎求學而賣掉房產。28歲時他開始發表大量天文學論文。亞當斯,1819年6月5日生於英國康沃爾州的拉涅斯特區,出身佃農家庭。這兩位海王星的發現者於1848年在倫敦會面。

名人故事9

一天,國防部長斯坦頓來到林肯跟前,氣呼呼地對他訴說一位少將用侮辱的話指責他偏袒一些人。林肯聽了,建議他寫封信針鋒相對地反駁他,說:“你可以狠狠地刺痛他一下嘛。”斯坦頓立即寫了一封措詞很強硬的信拿給總統看。“對了,對了,”林肯完全贊成,大聲喊道,“寫得好!嚴厲地批評他一頓,這是個最好的辦法,斯坦頓。”但是當斯坦頓把信疊好快要放進信封時,林肯卻又阻止說:“你打算怎樣處置它?”“寄出去呀。”斯坦頓被他這麼一問倒弄得稀裏糊塗,丈二和尚摸不着頭腦。

“不要胡鬧,”林肯大聲說:“你不應把信寄出。快把它扔進火爐中去吧。每次當我發火時,我就盡情地寫封信發泄發泄,寫完後就把它扔了。我每次總是這樣的。可知這是一封很起作用的信。當你花了許多時間把它寫好時,不消說你的氣已經消了,也就心平氣和了。那麼現在再寫第二封信吧。”將軍理解地點點頭,十分感激總統的指點。

名人故事10

“畫家音樂家名人故事:舒伯特的故事_900字”是非常優秀的「名人故事」。仔細閱讀本文,能夠爲您作文創作提供更多的思路和靈感。1797年出生於奧地利維也納附近郊區的李希塔爾,六歲開始學習鋼琴,八歲開始學習小提琴1808年舒伯特進入了康維特音樂學院就讀,並開始嘗試作曲

舒伯特脾氣溫順,如赤子般的純真笑容經常掛在臉上,這使得他很受朋友歡迎,他身邊一向都圍繞著一羣關心他的朋友,這些朋友有些在經濟最困頓的時候接濟他,有些人的詩作給予他創作的靈感,有些在舒伯特身前死後都極力推廣他的音樂。雖然他作品數量頗豐,又完成了六首交響曲十六歲寫出第一首交響曲,但是並沒有任何經濟支援。

舒伯特是德國近代藝術歌曲的創始人。所作的600多首歌曲顯示出卓越超羣的曲調寫作潛力。曲調樸素自然,和聲新穎,大小調交替,充滿戲劇性。在自然音體系和聲基礎上巧妙運用變化音;鋼琴伴奏風格多樣,他把和聲、伴奏提高到與詩歌同等重要的地位。在詩與歌之間建立均衡的關係。他的交響曲均採用古典曲式,曲調抒情、和聲獨特、色彩巧妙,表現出浪漫風格特徵。

舒伯特短暫的一生十分清貧,大部分時間靠偶然賺點稿費和親戚朋友的接濟度日。雖然他三十一歲就去世了,但卻給後人留下了超多的音樂財富,尤以歌曲著稱,被稱爲“歌曲之王”。在他十八年緊張不間斷的創作活動中,舒伯特一共完成了一千一百多部作品,包括十四部歌劇、九部交響曲、一百多首合唱曲、五百六十七首歌曲等。其中最著名的有:《未完成交響曲》、《C大調交響曲》、《死神與少女》四重奏、《鱒魚》五重奏、聲樂套曲《美麗的磨坊姑娘》、《冬之旅》及《天鵝之歌》、劇樂《羅莎蒙德》等。

他採用和聲上的色彩變化,用各種音樂體裁形式來刻畫個人的心理活動,富有大自然的和諧和生命力的氣息,他將瞬息間的遐想行之於樂譜,把感受到的一切化爲音樂形象,構成了他獨特的浪漫主義的旋律。他對之後浪漫主義音樂的發展起到了極其深遠的影響。

舒伯特是歐洲音樂史中浪漫主義新型音樂體裁——藝術歌曲的第一個集大成者。在歌曲結構、旋律、和聲以及鋼琴伴奏諸方面,舒伯特都卓有貢獻。一生共寫了十四部歌劇、九部交響曲、一百多首合唱曲、五百多首歌曲。其中最著名的有:《未完成交響曲》與《C大調交響曲(偉大)》、《死神與少女》絃樂四重奏、《鱒魚》鋼琴五重奏、聲樂套曲《美麗的磨坊姑娘》、《冬之旅》及《天鵝之歌》等。

在生命短短的31年中,舒伯特經受了貧窮、病魔的煎熬,卻留下《魔王》等不朽作品,讓人不得不追尋他生命的動力、創作的激情何在——那就是他爲作曲生、爲作曲死的信念。

名人故事11

1955 年秋天在濟南出生。5歲患脊髓病,胸以下全部癱瘓。從那時起,張海迪開始了她獨到的人生。她無法上學,便在在家自學完中學課程。15歲時,海迪跟隨父母,下放(山東)聊城農村,給孩子當起教書先生。她還自學鍼灸醫術,爲鄉親們無償治療。後來,張海迪自學多門外語,還當過無線電修理工。

在殘酷的命運挑戰面前,張海迪沒有沮喪和沉淪,她以頑強的毅力和恆心與疾病做鬥爭,經受了嚴峻的考驗,對人生充滿了信心。她雖然沒有機會走進校門,卻發憤學習,學完了小學、中學全部課程,自學了大學英語、日語、德語和世界語,並攻讀了大學和碩士研究生的課程。1983年張海迪開始從事文學創作,先後翻譯了《海邊診所》等數十萬字的英語小說,編著了《向天空敞開的視窗》、《生命的追問》、《輪椅上的夢》等書籍。其中《輪椅上的夢》在日本和韓國出版,而《生命的追問》出版不到半年,已重印3次,獲得了全國?#20116;個一工程書獎。在《生命的追問》之前,這個獎項還從沒頒發給散文作品。最近,一部長達30萬字的長篇小說《絕頂》,即將問世。從1983年開始,張海迪創作和翻譯的作品超過100萬字。

爲了對社會作出更大的貢獻,她先後自學了十幾種醫學專著,同時向有經驗的醫生請教,學會了鍼灸等醫術,爲羣衆無償治療達1萬多人次。

1983年,《中國青年報》發表《是顆流星,就要把光留給人間》,張海迪名噪中華,獲得兩個美譽,一個是十年代新雷鋒;一個是代保爾;

張海迪懷着活着就要做個對社會有益的人的信念,以保爾爲榜樣,勇於把自己的光和熱獻給人民。她以自己的言行,回答了億萬青年非常關心的人生觀、價值觀問題。鄧小平親筆題詞: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紀律的共產主義新人!

隨後,使張海迪成爲道德力量。

張海迪現爲全國政協委員,供職在山東作家協會,從事創作和翻譯。

名人故事12

西漢時候,有個農民的孩子,叫匡衡。他小時候很想讀書,可是因爲家裏窮,沒錢上學。後來他跟一個親戚學認字,纔有了看書的能力。

匡衡買不起書,只好借書來讀,那個時候書是非常貴重的,有書的人不肯輕易借給別人。匡衡就在農忙的時節,給有錢的人家打短工,不要工錢,只求人家借書給他看。過了幾年,匡衡長大了,成了家裏的主要勞動力。他一天到晚在地裏幹活,只有中午歇晌的時候纔有功夫看一點書,所以一卷書常常要十天半月才能夠讀完。匡衡很着急,想利用晚上的時間來看書。可是匡衡家裏很窮,買不起點燈的油,怎麼辦呢?

有一天晚上,匡衡躺在牀上背白天讀過的'書。忽然看到東邊的牆壁上透過來一絲亮光,他霍地站起來,走到牆邊一看,啊!原來是從壁縫裏透過來的是鄰居的燈光。於是匡衡想了一辦法:他拿了一把小刀,把牆縫挖大了一點,這樣他就能勉強讀書了。

范仲淹,北宋人。兩歲的時候,父親就病逝了,母親貧困無依只好抱着襁褓中的仲淹,改嫁一戶姓朱的人家,范仲淹在朱家長大成人。

范仲淹從小讀書就非常刻苦,朱家是個富戶,但他爲了勵志,常去附近附近山上的寺廟裏寄宿讀書,那是他的生活極其艱苦,每天只煮一鍋稠粥,涼了化成四塊,早晚各取兩塊,拌幾根鹹菜,吃完繼續讀書。有時候夜裏讀書感到疲倦,就用涼水洗臉驅散睡意。他刻苦讀書的精神給僧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范仲淹爲官後鍼砭時弊,慷慨激昂,常不顧自身安危。他刻苦自勉,食不重肉,妻子兒女吃穿僅夠自足而已。經常自誦:“士當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也。”

李時珍,明朝人,是一位偉大的醫學家和藥物學家。李時珍家世代行醫,他的父親醫術很高,給病人看病常常不收診費,就是不願意讓自己的兒子再當醫生:因爲那時候行醫是讓人看不起的職業。李時珍可不這樣想,他暗自下定決心,要向父親那樣爲病人治病。

李時珍22歲開始給人看病,一面行醫,一面研究藥物。他發現很多舊的藥物書有不少缺點,於是下定決心重新編寫一部完善的藥物書。爲了寫這部藥物書,李時珍不但在治病的時候注意積累經驗,還親自到各地去採藥。他不怕山高路遠,不怕嚴寒酷暑,走遍了盛產藥材的名山。他有時好幾天不下山,餓了吃些乾糧,天黑了就在山上過夜。他走了上萬里路,拜訪了千百個醫生、老農、漁民和獵人,向他們學到了許多書本上沒有的知識。他還親口品嚐了許多藥材,判斷藥性和藥效。

他回到老家,花了整整27年的時間,終於編寫成了一部新的藥物書,就是著名的《本草綱目》,這部書有一百多萬字,記載了一千八百多種藥物,每一種都有圖,是中藥書籍中一部偉大的著作,已經被譯成幾國文字,在全世界流傳。

名人故事13

太平天國運動取得初步的勝利後,洪秀全認爲半壁江山已經到手,大局已定,他可以享受天子的生活了。於是,攻克南京前17天,洪秀全頒發一道命令,規定四個“斬不赦”,限制身邊的女人與外界進行聯繫。攻克南京後,過去跟隨洪秀全的女人都要用紗巾蒙面,進入天王府後,這些女人就被禁錮起來,與外界完全隔絕。

洪秀全究竟有多少個妻妾?這是許多人想弄清楚的事情。金田起義後不久,洪秀全有妻妾15人,一年後,洪秀全有36個女人。南京淪陷後,洪秀全的兒子幼天王被俘後說:“我現年16歲,老天王是我父親。我有88個母后,我是第二個賴氏所生,我九歲時就給我四個妻子。”聽聽,洪秀全有88個后妃,比歷代封建帝王的三宮六院72后妃還要多。另據史書上說,洪秀全后妃成羣,他的王后娘娘下轄愛娘、嬉娘,妙女、姣女等16個名位共208人。24個王妃名下轄奼女、元女等七個名位共960人,兩者共計1169人。以上都屬嬪妃,都是要和洪秀全同牀共枕的。天王府不設太監,所以,另外還有許多服役的女官。以二品掌率60人各轄女司20人計算,合計爲1200人。洪秀全的身邊共2300多名女人。

洪秀全在南京城裏美女如雲的天王府中過了十一年,從未走出南京城一步,既不指揮殺敵,也不過問朝政,其間,他只出過一次宮去看視生病的東王楊秀清。其餘時間,洪秀全都在他的金龍殿裏坐享榮華。當時的《天京遊記》中寫到洪秀全吃飯的情景,鼓聲、鈸聲、鑼聲與炮聲交作,直到洪秀全吃完飯,音樂才停止。洪秀全用的物品大都是金制的,他的王冠以純金製成,重八斤,他的金質項鍊一串重八斤,他的繡金龍袍有金紐。洪秀全由內宮升大殿臨朝,乘金車,名爲“聖龍車”,美女手牽而走。在這樣紙醉金迷的生活中,正值壯年、體格健壯、精力充沛的洪秀全在十一年中僅僅頒發過25篇詔書,而且從咸豐四年(1854年)到咸豐八年(1858年)竟然一篇詔書也沒有寫,這五年的時間他都在和他的女人們飲酒賦詩、尋歡作樂。

洪秀全雖然喜歡寫詩,但是,因爲肚子裏沒有多少墨水,所以,寫的詩根本就不是詩,而是一些順口溜。但是,洪秀全喜歡附庸風雅,咸豐七年(1857年),洪秀全還出版了一本詩文集,名爲《天父詩》,所謂的“天父”,就是洪秀全的自稱。《天父詩》裏收錄了洪秀全寫的500首詩文,記錄的大多是洪秀全進入南京前三年中的宮廷生活。女人們爲洪秀全穿衣、洗臉、梳頭,洪秀全寫道:“洗身穿袍梳理髮,疏通紮好解主煩;主發尊嚴高正貴,永遠威風坐江山!”然後,這些女人要參拜洪秀全,洪秀全寫道:“朝朝穿袍鍾鑼響,響開鍾鑼盡朝陽,後殿此時齊呼拜,前殿門開來接光!”接着,女人們要拉起金輦陪洪秀全到花園裏遊玩,洪秀全寫道:“苑內遊行真快活,百鳥作樂和車聲。”女人們還要給洪秀全端茶、捧痰盂,洪秀全寫道:“捧茶不正難企高,拿涎不正難輕饒!”

當了皇帝后,洪秀全開始嫌棄那些原來跟着他出生入死的女人了,聽見她們高聲說話,他就寫詩斥責道:“嬌娥美女嬌聲貴,因何似狗吠城邊?”看見那些女人不刻意妝扮取悅於他,他就寫詩諷刺道:“跟主不上永不上,永遠不得見太陽!面突烏騷身腥臭,嘴餓臭化燒硫磺!”洪秀全還寫詩爲那些可憐的女人定了規矩:“服事不虔誠一該打,硬頸不聽教二該打,起眼看夫主三該打,問王不虔誠四該打,躁氣不純靜五該打,說話極大聲六該打,有嘴不應聲七該打,面情不歡喜八該打,眼左望右望九該打,講話不悠然十該打!”更讓人不可思議的是,洪秀全還寫詩對女人怎樣用眼睛看他而作了奇怪的規定:“看主單準看到肩,最好道理看胸前;一個大膽看眼上,怠慢爾王怠慢天!”

洪秀全的天王府是不允許輕易靠近的,天王府的第一道大門是天朝門,門外懸掛着十餘丈的黃綢,上有洪秀全用詩寫的規定:“大小衆臣工,到此止行蹤,有詔方準進,否則雲中雪(殺頭的意思)。”

同治三年(1864年),52歲的洪秀全在湘軍的隆隆炮聲和後宮粉黛的嗟怨聲中,絕望病死(一說自殺身亡)。

洪秀全死後48天,南京淪陷,天國滅亡,他的兒子也當了俘虜,後來被凌遲處死。

名人故事14

19xx年,抗日戰爭進入最艱難的時期。當時我們部隊所在太嶽地區的主要農作物收成只有30%,有的地方甚至顆粒無收。有一段時間部隊幾乎是以野菜充飢。戰士們風趣地說:“撿野菜是我們的軍事課,縫襪子是我們的政治課。”

這年秋季的一天,我們2連的一個排受命去轉移傷病員。我當時是2連的指導員。

連呂司務長考慮到連隊即將進入反“掃蕩”鬥爭,就想辦法從老鄉家買回一條狗,給大家改善伙食。炊事班王喜則老班長一夜沒閤眼,一直坐在爐竈旁燉狗肉。天快亮時,輪到我查哨,路過伙房門口,我拿起筷子夾了紅棗大的一塊肉吃了,並說真好吃。老班長沒吭聲,但狠狠瞪了我兩眼。

部隊起牀後,老班長把4班長張青春同志叫去說:“指導員查哨時進炊事班吃了一塊肉,你是他的小組長(我在2排過黨組織生活),你去問他,一晚上有七八個人查哨,大家都像他一樣,每人吃一塊肉能行嗎?”出操後張青春同志叫住我,我就主動說:“我犯了個錯誤,請你批評吧。”他說:“你知道錯了就好,不能認爲吃一塊肉是小事,就馬馬虎虎。”我說:“好吧,我向大家作檢討。”

開飯時,連隊集合起來後,我主動在全連同志面前做了自我批評。開飯了,4班長張青春給連部送來兩塊肉,並說“這不是統一分的,是我們班送給指導員的。”接着機槍班、5班、6班等也都送來了。不大一會兒,足足湊了小半盆狗肉。我沒有吃,連部的其他同志也不好意思吃。

當天下午4點鐘,我帶2排的同志趕到傷員駐地,把狗肉給3個重傷員和兩個女同志吃,他們還相互推讓着。吃完飯後,我們連夜出發,把傷病員安全送到了目的地。

名人故事15

約翰·塞巴斯提安·巴赫於1685 年3 月31日出生在德國圖林根的愛森那赫。這是一個富有音樂傳統的城市,據說城門上還鐫刻着“音樂常在我們的市鎮照耀”這樣的銘文。巴赫的家庭是一個受人尊敬的音樂家族。他們長期生活在這一帶,輩輩相傳,以音樂爲生,三百年間,有50 多名音樂家見於記載,及至約·塞·巴赫,已是第五代傳人。

父親是小巴赫的第一任老師。7 歲起,他就在教堂附屬的拉丁語學校上學,因成績出衆,深得老師喜愛。其時,他還經常參加學校的各種演出活動,以補貼學費。10 歲時,父母去世,他遂由哥哥撫養,並擔負他的音樂教育。

巴赫對哥哥的教學日漸不滿,總向哥哥提出種種問題,哥哥常因學力不逮無法作復而惱羞成怒。哥哥藏有前輩著名大師們的作品手抄譜,巴赫很想借來一閱,但屢遭拒絕。巴赫知道樂譜的藏處,每經於此,都不忍離去,情急之中,終於想出了辦法。每當夜深人靜,趁家人都已入睡,他便悄悄起身取出樂譜,在淡淡的月光下偷偷抄寫。半年之後,全部樂譜抄錄殆盡。然而,不想就在此時,東窗事發,終於敗露。哥哥於氣憤之中,不顧手足之情,把巴赫辛辛苦苦半年抄錄的樂譜悉數撕毀。

巴赫年歲雖小,但生性頑強,爲了學習,不怕任何困難。聽說漢堡有位著名的管風琴大師技巧相當高超,巴赫心嚮往之。無奈路途遙遠,身無分文,他只好攜帶乾糧,隻身徒步前往。憑草垛棲身,飲河水消渴,一路風塵坎坷,巴赫全都置之度外。一次往返180 裏,歸來時已是雙足生滿血泡。然而,能觀摩大師演奏,聆聽大師教誨,小巴赫每次出發之前,從不猶豫。

1702 年,巴赫從學校畢業。以其優異成績,完全可以免試深造,但生計無着,只能就業於阿恩斯塔特城教堂彈奏管風琴。供職後,爲提高琴藝,他常常通宵達旦,發奮練習,每逢假日,仍徒步前往漢堡,從老師學習。

在魯貝克教堂任職的布克斯特胡德,是當時北德最傑出的作曲家和管風琴大師,巴赫對他仰慕已久,早盼着一睹大師風采。正巧巴赫獲得了爲期一個月的休假,他不顧往返640 多裏的路程,又一次背起行囊,風餐露宿,徒步走向魯貝克。布克斯特胡德的作品與演奏,令巴赫大爲傾倒。他如飢似渴地向前輩大師討教,竟流連忘返誤了歸期。

巴赫返回阿恩斯塔特時,已是四個月之後。上司們素來與他有隙,乘機羅列了他的一大堆罪狀,除了超延假期可以歸爲玩忽職守外,還說他在演奏中曾加進怪誕的異端音響,令教友吃驚。各位上司有的指責他在儀式中醉心演奏,時間過長;有的指責他無心演奏,時間過短。尤其可笑的是,指責他未經教會當局許可,就擅將表妹帶進教堂唱歌。巴赫見狀哭笑不得,憤然辭職離去了。

幾經輾轉,巴赫於1708 年來到魏瑪,就任魏瑪公爵的宮廷風琴手。當時的音樂家毫無地位可言,巴赫的姓名與馬伕、廚娘列於一冊。教堂中,爲風琴師特設一間小屋。公爵禮拜時,則開啓屋門,以便聽見琴聲;公爵祈禱時,則關閉屋門,風琴師沒有資格在這一場面中露面。在低下的奴僕地位中,巴赫的音樂家聲譽卻日漸增高。1717 年,法國著名古鋼琴家瑪尚來到了德國,在德累斯頓舉行音樂會。他恃才傲物,目中無人,視德國音樂家不過芥土。當時,德累斯頓宮廷特別崇尚法國音樂,吹捧逢迎之中,瑪尚更是洋洋得意,不可一世。在瑪尚的一次音樂會後,巴赫應邀即席演奏一曲。瑪尚聽了,登時大驚失色。有人提議瑪尚與巴赫舉行比賽。

第二天舉行賽事時,只巴赫一位選手出場,瑪尚先生早已連夜乘車逃之夭夭了。

巴赫的勝利大長了德國音樂家的志氣,但他的處境並無絲毫改善。宮廷的區區賞賜也早被宮臣們吞食,進了他們的腰包。巴赫忍無可忍,與公爵不斷髮生衝突,終於鼓起勇氣提交了辭呈。公爵看到一名奴僕竟敢逆忤犯上,勃然大怒,扣留不放。巴赫屢次請求,都未獲準。當時有位奎登公爵嗜樂如命。有人說他愛音樂勝於江山,國家支出中的三十分之一都支付了樂隊經費。奎登公爵久慕巴赫盛名,聽說上述種種後,便深夜派車偷偷去接巴赫,但出師不利,竟被發現。巴赫反遭逮捕,拘禁月餘。獲釋後,他終於離開魏瑪,就職奎登,時1717 年歲末。

奎登六年,於巴赫來說,是難有的平靜,但好景不長。公爵的兒子成婚後,開銷增加,樂隊經費大額度削減;巴赫自己的孩子們也已逐漸長大,他希望孩子們能在大城市受到高等教育,以避免自己早年間的不足。於是,1723年他舉家遷往萊比錫,在聖弗瑪教堂附屬歌唱學校任合唱指導。爲了這一職位,巴赫不得不忍着極大的屈辱在一份賣身契一樣的職責書上籤了字。這份檔案寫道:“我要以舉止言行爲學生做榜樣;我要耐心教育學生;我要服從督學大人和學校首長;我要勤於教導合唱,但也要訓練器樂,以節約學校開支;我教的音樂不應過長,也不應與歌劇相像,要吻合聽衆的

虔誠精神;不經批准,我不得在任何大學任職;不經市長批准,我不得擅離本市。”凡此種種。

從這個苛刻的檔案中,可以想見巴赫處境的困難。首先是生活拮据。當時在德國工作的意大利女歌星的年收入是五千到一萬塔列爾(貨幣名),而巴赫只有七百,他不得不爲區區幾文錢忍辱力爭。他看到學校教學無序,質量低下,向當局提出改進意見後,竟遭到殘酷迫害。當局說他“不服管教,屢教不改”,決定“降薪降職,以示懲處”。

偌大世界,巴赫竟再無好去處。他忍辱負重一直留居萊比錫,把精神全部寄託於音樂事業和培養孩子們成長。他的孩子們中有好幾位出類拔萃,後來成爲世界著名音樂家。

1750 年7 月28 日,貧病交加的巴赫因眼疾手術無效,與世長辭。他的遺體被靜靜地埋在教堂公墓裏,連墓碑也沒有。妻子生活無着,從此住進了貧民收容所,十年後,與他在另一個世界團聚去了。

巴赫一生寫有包括清唱劇《馬太受難樂》、《勃蘭登堡協奏曲》和《平均律鋼琴曲集》在內的500 多部各種體裁的作品,但生前未能得到應有的尊重,大都沒有出版。

如今,巴赫的音樂已經成爲不朽的經典,成爲“某種不可企及的標範”。

自他之後的每一代音樂家,無不領受着他的深刻影響;自他之後音樂史中的每一步重大發展,無不感受着他的有力推動。巴赫的音樂是人類進步音樂文化中的燦爛花朵,它將永呈瑰麗,與世長存。

TAGS: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