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經典名言>名人故事>

鄉村基李紅的創業故事

學問君 人氣:8.5K

創業除了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還需要機遇。下面是本站小編爲大家蒐集整理出來的有關於鄉村基李紅的創業故事,歡迎閱讀!

鄉村基李紅的創業故事

紐交所進階副總裁理察德·阿德蒙納斯爲自己安排的第一件事是與幾位越洋而來的東方客人共進早餐。他們全部來自一家中國公司,領隊的是一位地道的重慶女人。今年40出頭,看上去挺年輕,身着正裝,面板白皙,個頭比一般的重慶女子高挑些,圓而略方的臉上化着淡妝,劉海蓋着前額,烏黑的頭髮利索地盤在腦後。理察德·阿德蒙納斯特意爲中國客人準備了餃子,但女領隊吃得不多。這和餃子正宗不正宗沒啥關係。此時,興奮、不安讓她不會對任何美食有任何興趣,雖然過去二十多年,她的全部生活就是琢磨如何烹製好吃的食物。

這個女人叫李紅,是鄉村基(中國)餐飲管理有限公司的董事長。

26年前,她16歲,是重慶商業技工學校烹飪專業的一名普通學員。常聽別人說,開餐館,十個廚子九個垮。她從沒想到自己會是那個運氣好、沒垮掉的第十個。18年前,她在美國加州牛肉麪重慶分店,是一個不肯循規蹈矩的大堂經理。有一天她忽然想明白,我要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個東西。14年前,她和丈夫張興強在重慶羣鷹廣場創辦第一家鄉村雞快餐店(2005年改名爲鄉村基)。創業十年間,鄉村基每年只新開一個店,是個不折不扣的“慢公司”。2010年,這對夫婦的目標是把店擴展到130家。

9月28日,鄉村基將成爲紐交所迎來的第一家中國(乃至亞洲)餐飲公司。這也是重慶餐飲界走出的第一個上市公司。

9點30分,李紅敲響紐交所的鐘聲,鄉村基(代號CCSC)在紐交所正式上市。敲鐘儀式一結束,她快速走下臺,問公司CFO戎勝文,怎麼樣?交易員說開盤至少漲到25美元,戎回答。啊,真的……這是意外驚喜。鄉村基的發行價定在16.5美元,對應分析師預估的2011年市盈率是25倍。李紅沒有太高期望,以爲最多漲到19美元,完全沒想過能漲50%。

當日,鄉村基共發行500萬股美國存託憑證(每存託憑證相當於4股普通股),加上承銷商15%的綠鞋(超額配售選擇權),共募集資金9487.5萬美元(在扣除承銷商佣金和上市費用之前)。當日股價上漲47%,收於24.30美元。李紅、張興強共持有鄉村基5320萬普通股,按照10月22日32.1美元的股價計算,夫婦兩人身家近28億人民幣。

北京時間9月28日,12點32分,紅杉資本中國基金創始及執行合夥人沈南鵬透過手機短信發了一條微博:鄉村基今晚登陸紐約交易所,第一個中國餐飲公司在美國上市。恭喜李紅和她的團隊!

李紅、張興強起家於一個快餐館。在中國,開個餐館被很多人想象成門檻最低的創業行當。似乎租個房子、請個廚師、夫妻搭檔、親戚幫忙,就能搭臺唱戲。但事實證明,這是一個絕大部分創業者難以日復一日、躬身前行的生意,能做成規模的就更少。

做餐飲不僅僅辛苦、瑣碎。今天好吃,如何保證天天好吃?一家店這個味兒,怎麼讓100家店都是一個味兒?在一個城市開一個店賺錢,在全國開100個、1000個店,能90%以上都賺錢嗎?管理10個初高中沒畢業的打工妹不難,管理100個、1000個、5000個可不容易。很多考驗,意想不到。

十多年來,李紅、張興強遠離媒體,也極少在圈子內露頭。他們在西南默默耕耘,開門做生意,關門練功夫。他們找到什麼祕訣了嗎?紅杉資本、海納亞洲怎麼發現的這匹黑馬?

事實上,鄉村基並不是紅杉資本、海納亞洲在重慶投資的第一個餐飲公司。投資人一度把希望寄託於重慶最老牌的火鍋企業“小天鵝”及其創始人廖長光、何永智夫婦。但事與願違。相比於其他人,李紅讓沈南鵬大爲讚賞的創業者基因是什麼?在資本的衝擊下,那些發生在真功夫、一茶一坐的夫妻決裂、股東反目、盲目開店的悲劇威脅過他們嗎?

你知道,消費服務是我們的最愛,但實際上很難投。一個生意從小做大很難,中國消費市場90%的生意賺錢,是因爲經營不正規。餐飲也是如此。比如用個體定稅、省員工三險一金的成本,換取可擴展性。能做到開100個店,95%以上的店付了全稅後賺錢,中國可能連0.1%的公司都沒有。鄉村基就是這1/1000的公司。

我找到李紅是VC投資案例中爲數不多的用Cold Call,即打陌生電話的方式。那是2007年初,我們和紅杉在重慶看“小天鵝”的項目。中午出去吃飯,發現有一家快餐店老排隊,店裏人滿滿的,又發現他們在重慶有很多店,一半以上開在麥當勞、肯德基樓下或者旁邊,洋快餐店倒沒什麼人。我想這應該是重慶有名的公司吧,但一打聽老總是誰,沒人知道。我問“小天鵝”的創始人何永智,她是重慶火鍋協會的會長,她不認識。我找餐飲協會、找企業家協會的人也不知道。在網上搜尋,他們沒曝光過。沒辦法,我上他們網站找公司電話,打過去問你們老闆是誰,前臺不講,只說一個姓李一個姓張。我一邊繼續觀察這個公司,一邊告訴助手,一個月給鄉村基打4次電話,每個禮拜都打一次,留下名字和電話,說我們有興趣,想和公司談談。

4個月後,老張(張興強)給我助手打電話,說我是鄉村基的,有興趣和你們見個面。結果巧得不得了,那天我正好在重慶做“小天鵝”的`DD(盡職調查)。幾十分鐘以後,我們見面了。張興強第一句話就說,我們要資本幹嘛,我想不出來。我們現金流這麼好。他們當時對風投的印象很壞,覺得我們都是些不做實際生意,空手套白狼的。他說,你們風投肯定要逼着我們開店,逼着我們上市。我說,第一我不逼你開店,第二我不逼你上市。這話是我真心誠意說的,我覺得一個好公司上市是水到渠成,而不是先建渠再放水。我說,中國應該有個真正的快餐品牌,我們不用叫囂是中國的麥當勞或肯德基,可以慢慢做。中國這麼大市場,應該出一個優秀的自己的快餐品牌。

兩個小時後,我見到李紅。他們始終說不需要錢,反覆問我資本能帶來什麼。李紅說,我的願望很簡單,就是想給離家在外的人做一頓好飯,沒什麼多遠大的想法。我說,我就衝你這個想法,你如果想把這頓好飯做成享譽國際的品牌,資本對你肯定是有利的。做餐飲,永遠在做加法,你現在賣的米線可以繞地球好幾圈了,但要把米線一根一根連在一起,這是加法。資本幫你做乘法,然後回來更好地做加法。

那天我們談了4個小時,價格、合作框架都談定了,到最後做完投資時這些條款沒有變過。我相信他們的話,李紅當時告訴我有多少店,每個店的贏利,一個月做多少銷售。我按人流估算企業利潤,給他們價格。她說的這些數字和我們後來調查的很接近。當時他們有7家直營店,幾十家聯營店,除了李紅、張興強,鄉村基還有4位個人,是和他們一起做聯營店的。後來透過改制,李紅把聯營店買了,這4位個人現在是公司的小股東。透過改制,成立外資集團公司,所有店都是直營,再不斷開新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