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旅遊>旅遊資訊>

合肥第二批保護性建築名錄公佈

學問君 人氣:2.1W

日前,合肥市公佈第二批保護性建築名錄,此次共有175個建築上榜,截至目前全市保護性建築數量已達295個。

合肥第二批保護性建築名錄公佈

唐氏住宅、城西橋、百年郵電……這些熟悉的面孔,今後都將受到細心呵護。

市區也有數十個保護性建築

2015年,合肥市公佈了第一批保護性建築名錄,當中120個建築分屬肥東縣和肥西縣。在此次公佈的名錄中,坐落於城區的40多個建築榜上有名,諸如唐氏住宅、城西橋、原安徽省輪胎廠辦公樓等,今後都是受保護對象。

所謂的“保護性建築”,指的是分別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和《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保護條例》確定公佈的不可移動文物和歷史建築。發佈保護性建築名錄的意義,在於建立保護性建築管理資訊系統,實時全局掌握本市保護性建築現狀,爲加強本市歷史建築文化遺產資源的保護與再利用奠定堅實基礎。

在合肥市第二批保護性建築名錄中,位於廬江縣的最多達到45個,有孫立人故居、丁汝昌紀念館、礬礦老辦公樓等。城區不少建築此次也紛紛上榜,像瑤海區的原安徽省輪胎廠辦公樓、廬陽區的'李鴻章當鋪、蜀山區的安大教學主樓、包河區的唐氏住宅等。

未經規劃嚴禁拆毀、破壞

近年來,拆除保護性建築的現象在全國各地時有發生。那麼,對於此次上榜的175個建築而言,是否意味着拿到一張“護身符”呢?記者瞭解到,按照相關規定,保護性建築執行嚴格的規劃許可制度,未取得規劃許可嚴禁批准用地和進行建設。

早在2014年,國家住建部就明文要求,各地需按照國家有關法律法規的要求,堅決制止拆毀、破壞保護性建築的行爲,切實做好保護性建築的保護工作。在棚戶區和城中村改造中,也不能隨意處置保護性建築。相反,更要注重保護性建築的保護,禁止大拆大建、拆古建新,不僅要對其建築本體進行保護,還應當保護其歷史環境、整體風貌和空間特色。

關注保護性建築我們在行動

每一座保護性建築,都是歷史的見證者,凝結着我們城市的魂,保護它們需要每個市民行動起來。從唐氏住宅亟待搶修,到城西橋破損又被塗鴉,多年以來,本報一直關注歷史建築保護,刊發了一系列報道。

2016年6月24日,本報以“唐氏住宅歷經近90載滄桑”爲題,報道了此前唐家老屋目前年久失修的狀況,破敗的景象讓人唏噓不已。與此同時,合肥市文物管理部門加緊對唐氏住宅搶救性測繪及修復,讓大家鬆了一口氣。

同年8月,本報發現城西橋的保護碑表面不知何時被人用黑色記號筆寫上了漢字、拼音塗鴉。在城西橋的南頭,一側的護欄已經缺失。經過報道和關注之後,管理部門很快清理了塗鴉,並組織修繕破損護欄。

建築本沒有生命,但它們是寶貴城市的記憶。文物管理部門也曾多次呼籲,市民朋友一起維護古老的文物建築,共同創造良好文化環境。

【相關新聞】

陳立新調研俄式建築羣大力推進保護性開發工作

3月31日,市委書記陳立新就滿洲裏市俄式建築羣保護性開發事宜進行調研。市政府副市長龔飛天、哈鐵局房產處及滿洲裏市相關部門負責人陪同。

陳立新對滿洲裏市俄式建築羣的分佈、現狀以及周邊環境進行了實地調研,聽取市規劃局等部門對開發方案的介紹,並與哈鐵局房產處負責人就相關事宜進行了對接。

陳立新在調研中指出,俄式建築羣是滿洲里重要的旅遊文化資源,充分挖掘其潛力優勢對滿洲里發展旅遊產業,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意義重大。俄式建築羣大多位於發展速度相對滯後的城市南區,依託此類文化資源,打造歷史文化街區,開發中東鐵路文化記憶遊等旅遊項目,將極大推動城市南區經濟發展。相關部門要充分利用當前滿洲里棚改拆遷的有利時機,科學規劃、豐富內涵,將區域內的歷史文化旅遊資源進行整合,在打造滿洲里歷史文化旅遊品牌的同時進一步豐富市民文化生活,讓旅遊發展成果全民共享,推動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工作再上新臺階。

據瞭解,目前滿洲裏市有國家級、自治區級保護建築共計80棟,主要分佈於鐵路南北兩側,此次保護性開發將重點對站前謝拉菲姆教堂、鐵路職工俱樂部、4棟蘇聯專家樓、紀念碑以及站前廣場西側19棟等建築進行保護性開發,透過對建築修繕恢復原貌,充分展示百年前滿洲里原汁原味的歷史文化,同時還將拆除非保護性建築,增加休憩停留空間、綠化景觀、道路索引,形成遊覽環路,依託此項資源開發商業旅遊及文化體驗項目,爲滿洲裏市全域旅遊增加亮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