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智能建築綜合佈線分析的論文

學問君 人氣:3.27W

摘要:結合某智能型辦公大樓工程的監理實踐,介紹根據現行相關的國家規範,對其綜合佈線系統及各種自動化電氣設備進行監理驗收的過程,探討智能建築在設備選用和安裝上的特點及其監理要點,供同行參考。

智能建築綜合佈線分析的論文

關鍵詞:智能建築設計規範驗收規範監理

隨着科技發展進步的日新月異,資訊資訊已大量充斥到社會的各個領域,電子化和無紙化辦公等的推廣,使得智能建築的數量近年不斷增多,其智能化水平也日益提高,成爲今後建築業發展的一種新趨勢。筆者結合參與某地方稅務局監理工作的實踐經驗,着重就智能建築工程電氣設備部分的監理內容及其要點進行探討。

1開工準備階段的監理

1.1深入瞭解業主的各種需求,並據此制定詳細的實施計劃,提出能滿足其需求的智能建築標準,使智能系統具有可靠性、開放性和先進性。

根據該工程業主屬稅務系統的特點,按照《智能建築設計規範》和“金稅”工程要求建立建築平臺。

(1)通信網絡系統(CNS):主幹採用光纖與電信部門直接相連,交換設備爲CISCO產品,帶寬10M,語音採用匯線通方式,電話用戶線對數暫定爲680個。大樓內部數據主幹採用光纖,語音採用五類大對數電纜,各數據點、語音點均採用與光纖產品同一廠家生產的五類雙絞線敷設,確保數據點、語音點可互換,併爲以後的需求打下基礎。

(2)綜合佈線系統(GCS):水平佈線子系統採用五類雙絞線做層間數據路由,在交接間用CISCOcatalyst3500SERIESXL交換機進行本層數據交換。在主幹佈線系統用六芯多膜光纖,層間數據透過機房光端設備進行交換,確保數據資訊設備的可靠執行。設計鏈路支援D級標準,數據點共2578個。

(3)辦公自動化系統(OAS):因稅務部門有其專用的辦公軟件,故只考慮考勤和消費方面,解決方案爲“一卡通”,實施時稅務人員持非接觸感應卡進行消費和考勤,透過數據格式轉化成表格文檔再儲存到可共享的數據庫中,使稅務辦公軟件直接讀取獲取數據資訊,從而保證了業主月末的結算髮薪工作。在多媒體應用方面,主會議室採用互聯網技術將其影音和會議現場情況透過轉換成數據資訊,實現遠程會議或多會議室共享視頻、音頻信號,保障辦公會議需要,提高設備的利用率,節省投資。

(4)建築設備自動化系統:按當地電力部門的要求,該工程在投入使用後需設專人對電力系統24h值班。考慮該實際情況,取消對高、低壓變電設備的監控,但保留對室內照明和環境照明的監控;至於安防、車庫管理,按業主要求暫不集成到系統中,只預留接口;空調、給排水則按《智能建築設計規範》的標準進行設計,所有設備控制程序集成在一臺電腦中,進行集中監視和控制。

1.2徵求業主對施工圖紙的意見。

智能施工圖雖然經過大量調研才繪製,但因智能建築具有其獨特性,如綜合佈線的線纜不可駁接,最大長度受到限制等,因此要充分考慮業主裝修的要求和具體需求,儘量避免數據點、語音點的返工和增加,從而保證工期和質量。

1.3認真負責地對待圖紙會審。

智能建築設計複雜,相關專業多,互相影響密切,如在空調未製冷的情況下,智能監控系統就需主動判斷可能出現的問題如主機啓動與否、電力供應和給排水情況是否正常等,並將所有判斷結果輸出,供管理人員參考。又如在設計所選用的變頻泵控制櫃中無預留執行狀態的`參數輸出,我們在圖紙會審中發現後及時進行了更改,避免了可能造成的經濟或工期損失。因此,圖紙會審應認真細緻,不僅要檢查各專業圖紙有否存在錯漏或重複,還要對各專業所設計的設備型號、參數等進行對比複覈,確認其準確無誤和安全,才能確保工程的按時按質完成。

1.4嚴格審查施工組織設計,確保施工正常。

智能建築具有很高的科技含量,其設備、部件大多爲大規模的集成電路芯片,故其產品選用前必須進行必要的安裝前測試。安裝施工時由兩人負責,一裝一檢,確保接線無誤,通信正常。本工程施工工藝要求高,如綜合佈線施工中選用的光纖電纜產品有長達15年的質量保證,爲確保業主利益,還必須強化施工質量控制體系,做到責任到崗到人,每工序均有技術交底,並督促總包單位指派專人對分包單位完成工段進行專檢。

1.5根據施工組織設計和施工圖編制監理細則。

按照現行有關的國家規範,如《智能建築設計規範》、《建築與建築羣綜合佈線系統工程設計規範》、《建築與建築羣綜合佈線系統工程驗收規範》、《建築電氣工程施工驗收規範》,並參照廠家提供的產品安裝技術要求、測試工具產品性能等,制定智能建築綜合佈線及電氣設備的監理工作內容和要求。監理細則分爲主控項目和一般項目,以文字、圖表進行描述,確實做到有項目就有檢測手段、合格的標準和依據。如採用FLUKEDSP100測試五類雙絞線的敷設,包括其長度、打線、近端串擾是否符合五類標準,採用FLUKEDSP4100測試光功率損耗和光纖安裝情況等。

2施工階段的監理

2.1綜合佈線系統(GCS)

(1)材料的驗收

監理人員首先應瞭解物料的存取情況,督促施工方及時對主材進行報驗。我們按《建築與建築羣綜合佈線系統工程驗收規範》對所進五類雙絞線進行抽查,每批次隨機抽驗3箱,並在任意段按100m的倍數進行抽驗,降低了因抽驗可能造成的線纜損耗。對於端接元件,採用本工程的設備如RJ45PS100E-262模組鏈路測試,測試儀器爲FLUKEDSP100。主幹光纖的驗收主要覈對廠家證明材料,以及光纜型式、規格是否符合設計的規定和合同要求。光纜開盤後應先檢查光纜外表有無損傷,其端頭封裝是否良好,並對端頭用放大鏡觀察是否有損傷或破裂。

(2)施工中的監理

綜合佈線施工嚴格按廠家技術要求進行監理,採用的監理手段主要有對線纜敷設情況進行巡查,

如線槽截斷處及兩線槽拼接處應平滑和無毛刺,金屬橋架及線槽節與節間應接觸良好,安裝牢固,纜線的布放應自然平直,不得產生扭絞、打圈接頭等現象,不應有外力造成的擠壓和損傷等;纜線兩端標明編號的標籤應書寫正確和清晰端正,且選用不易損壞的材料;對主要施工工藝如模組打接、光纖打磨等實行旁站;工段完成後隱蔽前應進行隱蔽驗收,使用FLUKEDSP100自動測試鏈路情況和編號記錄,銅纜鏈路測試見圖1。光纖傳輸系統的敷設質量關係到光衰減,要求敷設光纜的彎曲半徑大於38.1mm,此外STII連接器(陶瓷)的連接也非常重要,打磨後

的連接測試需用光學儀器進行檢查,使用儀器爲FLUKEDSP4100,光纖測試見圖2。

2.2建築設備系統(BAS)

本工程建築設備的控制器選用瑞士產SAIA產品,它是在傳統控制器基礎上,結合現代計算機技術、電子製造技術、網絡通信技術和自動控制技術開發的先進的樓宇控制產品。它是基於現代控制論中分佈式控制理論而設計的集散型系統,具有集中操作、管理和分散控制功能的綜合監控系統。

該產品具有廣泛的通信能力,其支援的標準通信包括點對點通信,PROFIBUSDP,PROFIBUSFMS,LONWORKS,以太網TCP/IP,遠程通信等,甚至支援MP-BUS,M-BUS,EZR-BUS,GENI-BUS等非標準通信。

本工程中選用的SAIADDCPLUS系列產品中的每個類型都是由處理器模組和其他功能模組組成,各類PCD處理器在模組結構上具有相同的數據結構和指令集,唯一的差別是用戶存儲器的大小、輸入輸出點數和CPU的處理速度有所不同。透過中央通信總線S-BUS將各分站的資訊傳至中央工作站,通信速度爲9600~38400bps。SAIADDCPLUS提供的現場控制器是全智能型設計,能完成順序控制、DDC控制、PID調節、能量管理程序等功能,無需藉助中央工作站的幫助。

控制方式爲集散控制系統即透過現場處理機構、執行機構完成現場實時控制,系統可在任何地方加插現場控制器及操作終端而不受影響。實現對照明、空調、給排水的控制,在對安防和車庫部分留有接口,在需要的時候併入網絡,即可實現辦公樓內任意點的分控功能。

本工程BAS的監理,採用先硬件後軟件的方法進行質量控制,對SAIADDCPLUS系列產品PCD處理器模組先用萬用數字表對開關量測試,然後用手提電腦透過接口轉換模擬信號的輸入或接收信號,檢測處理機構、執行機構能否正常工作。對程序部分的監理,本工程採用現場控制軟件實現實時控制,反饋數據資訊,以大慶華科(FOCECONTROL)爲主控軟件,其編譯速度快,輸出介面好,人機對話易懂易用。對程序的測試採用人爲發生錯誤或設定錯誤資訊,觀察BAS系統監控的實時性、準確性、可靠性和靈敏性,以保證將來使用的正常可靠。BAS完成監控內容除高、低壓配電設備外,照明、空調、給排水按《智能建築設計規範》要求進行測試驗收。

2.3智能建築通信系統

主要在語音設備區對110DW2-300無腳配線架的語音管理進行監理,根據電信部門提供的電話編碼覈對打線情況,確保電話的開通。在無線通信方面,根據施工進度安排電信部門進場施工,對其施工線路架設進行指導,避免以其他管道作支架或掛在其上或破壞天花等。

2.4辦公自動化系統

因業主已有稅務系統專業軟件,故本工程主要完成事務處理級辦公自動化系統中的辦公考勤和在大樓內消費方面的軟件設計,透過“一卡通”的方案,利用計算機局域網進行數據交換,監理時對軟件進行數據錄入測試,按該系統的結構在各消費、考勤點逐一進行讀卡或多人在不同的消費點、考勤點進行同時讀卡,覈對軟件是否能準確記錄消費和考勤資訊。

2.4工程驗收

按照國家相關規範要求進行驗收,其內容包括:①對已驗收的工段抽查其產品、佈線有否存在異常情況,並注意提醒施工方做好成品保護;②在整體驗收時,應確保單機已能正常穩定地執行,施工竣工資料是否齊備;③要求施工方編寫驗收程序步驟,做好試機時的安全、技術交底;④與設備供應商如空調主機、水泵廠家等人員聯繫,要求聯合調試時在調試現場協助弱電工種進行設備調試,保證設備安全。

2.5結語

本工程安裝設備較先進,投資額較大,建築物智能系統化程度高,因此業主對監理提出了相當嚴格的要求。經過一年多的系統執行,數據、通信均暢通,實現稅務大區域的管理要求,BAS系統執行正常,設備執行達到設計要求,起到節約能源和資金的效果,符合可靠性、先進性和開放性要求,受到業主及相關部門的好評,成爲該地區建築羣中的一個亮點。

參考文獻

1智能建築設計規範

2建築與建築羣綜合佈線系統工程設計規範

3建築與建築羣綜合佈線系統工程驗收規範

4VAYASYSTIMAXSCSPowerSum和GigaSpeed佈線設計安裝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