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心理輔導>心理資訊>

怎麼判斷一個諮詢師是靠譜的

學問君 人氣:1.66W

諮詢師是否靠譜直接影響着心理疾病的治療效果,下面怎麼判斷一個諮詢師是靠譜的是小編想跟大家分享的,歡迎大家瀏覽。

怎麼判斷一個諮詢師是靠譜的

前陣子,“魏則西事件”用生命的代價揭開了“莆田系”模式醫療的種種黑幕。其實,在心理諮詢行業和醫療行業很相似,雖然你不太會因爲心理諮詢沒有做好就丟掉性命,但是對很多人而言,自己的精神可能比身體更難以允許讓他人觸碰,怎可讓不靠譜的人隨意處置?

然而,在心理諮詢行業,也存在着良莠不齊,也有競價排名。很多人可能以爲自己找了符合資質的心理諮詢師,但是對方未見得是合格的諮詢師,很多人以爲自己參加的活動是比較有啓發的心理活動,卻不知道已經墮入歧途。

爲了幫助廣大讀者更好的辨識,一杯咖啡全媒體編輯部做了準備,在此刊發本篇《指南》,請您收藏。我們先刊發這個指南的第一輯:

怎麼判斷一個諮詢師是靠譜的?

這可能也是大家最關心的問題。

現在很多人諮詢師都會自稱自己是“資深”的,還會甩出很多證書、培訓經歷來做說明。王婆賣瓜自然自賣自誇,作爲消費者,總不能“聽風是雨”。

其實要判斷一個諮詢師是否有經驗,是否靠譜,是否適合自己,可以透過以下渠道:

1、取得諮詢師證書的時間

首先,你要確定這個諮詢師是有證書的。有些人只是心理諮詢師在讀,或者自己比較感興趣,讀過幾本書。這些人可能也能談出很深刻的人生哲理,或者能拽幾句很棒的專業語言,但是國家規定的是從事心理諮詢師工作,必須取得“心理諮詢師”證書。如果你不介意“無證駕駛”,那就不必看這篇文章了。

心理諮詢師職業證書分“全國版”和“上海版”。雖然不能用證書來一概而論,但是從受訓的時間、考覈的要求來看,“上海版”比“全國版”相對更偏向實務。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兩個同步學習的人,在拿到證的那個時候,考出“上海版”的諮詢師可能比“全國版”更懂得怎麼做心理諮詢。當然,這不是絕對的,每個人的經歷不同,關鍵還看這個諮詢師接下來的培訓經歷、實踐經歷,以及本人的綜合素養。

和其他高端服務行業一樣,“有證”和“能做”還是一定距離的。一般,一個諮詢師從拿到證可以真正做諮詢要1-2年的時間。這1-2年裏,這個諮詢師並不清閒,需要不間斷地培訓和實踐,來提升自己的理論素養和實操能力。

所以按今年(2016年6月)來論,如果諮詢師證書取得時間是2014或2015年的話,可能這個諮詢師還太“年輕”。找一個心理諮詢師,並不是看他長的是不是夠老,而是他的“諮詢資歷”是不是夠老。當然,這並不是說取得證書時間越長越好,如果沒有繼續教育和實踐經歷,“老人”一樣是新手。就像考過駕照,6年換駕照了,還一次沒用過的人,你敢坐他的車嗎?

2、實踐經歷

諮詢師的積累主要是時間積累,說到底是這個老師做過多少比較有質量的諮詢。一般諮詢師的介紹裏,會註明這個老師的“個案小時數”,一般有幾百,上千不等。

這裏指的有質量的諮詢,是指來訪者確實有做心理諮詢的意願,而且願意支付一定對價(多少錢暫且不論),按照正常設定時間(一般應確保有1個小時左右)完成了諮詢。以此作爲計數基準進行統計:如果一個號稱做過1000小時諮詢的老師,如果他表示自己的“諮詢資歷”已經是5年的話,平均每年是200小時,平攤到每月是16個小時左右,也就是每個月有15-16個諮詢,相當於每週有3-4個諮詢。這樣的分析路徑用到任何一個諮詢師身上,幫助你分析這個老師目前的實踐經歷是否資深。請注意,上述舉例,對於一個兼職從業諮詢師而言,已經並不少了,很多人並沒有這樣的工作量。而一個1000小時的諮詢師,一般已經是比較專業和精進的諮詢師了。

需要指出的是,諮詢工作是需要積累的工作,有一個慢慢爬坡的過程。如果一個諮詢師剛剛出道(1-3年),就號稱自己做過多少百甚至上千的諮詢,往往並不靠譜,因爲大多數諮詢師可能一開始的幾年是接不到真正意義上的心理諮詢的。如果他能坦誠這點,倒是更值得信任,因爲接不到倒是正常的。

3、培訓經歷

專業領域是非常需要專業培訓的,心理諮詢行業也概莫能外。所以能夠堅持參加專業培訓的諮詢師,是對自己負責、也對來訪者負責的諮詢師。如果你的諮詢師,都沒有參加過培訓,“裸奔”做諮詢,那是萬萬不能選的。

但是,如果一個諮詢師到處參加培訓,積累的證書有一大摞,寫在簡歷裏的也有許許多多的培訓,倒是值得引起注意的。你可以做一次“偵探”:這個諮詢師,是培訓的時間多,還是做諮詢的時間多?他花了這麼多時間參加培訓,如果都是認真參加的話,他還有多少餘力做諮詢?

另外,並不是培訓參加的越多,諮詢能力就越強。首先,不是每個培訓都是質量比較高的。有很多“課”往往是一些諮詢師賺錢的工具,質量並沒有保障,很多新手諮詢師並不清楚,誤打誤撞就去參加了(關於諮詢師如何鑑別靠譜的培訓,今後我們會另行談這個話題),所以培訓不在量,在質。其次,培訓的內容也許不錯,老師也挺好,但是這個諮詢師是否認真的聽過,也不能確保。一般而言,如果參加過一些比較系統、有一定錄取要求、也有考覈要求的培訓,相對而言,可靠性高些。當然,並不是說只有參加過此類培訓的老師是靠譜的,但是一個諮詢師要成爲一個專業老師,是必須經歷這樣的繼續教育過程的,而且是經歷相對比較正規的繼續教育,這也是諮詢師需要有一定經濟基礎爲前提的原因之一,不是花了幾千塊讀了一個心理諮詢師二級證就可以到此爲止的。

TAGS:諮詢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