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心理輔導>心理資訊>

心理學基礎知識

學問君 人氣:1.72W

學習心理學可以很好的瞭解人的內心想法,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心理學基礎知識,歡迎參考閱讀!

心理學基礎知識

●心理學概述

心理學是研究人的心理現象及其規律的科學。心理現象包括心理過程和個性心理。

馮特1879年在德國萊比錫大學建立世界上第一個心理學實驗室標誌着科學心理學的誕生。

●心理學的主要流派

馮特的構造主義心理學、詹姆斯的機能主義心理學、華生的行爲主義心理學、魏特海墨等的完形心理學、佛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派、馬斯洛的人本主義心理學、西蒙等的認知心理學以及神經心理學的各種研究與發展。

●感知與注意

(一)感覺

1、什麼是感覺:人腦在客觀刺激物的直接作用之下,對其個別屬性的反映。

2、感覺的種類

外部感覺五種:視覺、聽覺、味覺、嗅覺和膚覺。內部感覺:機體覺、運動覺和平衡覺。

(二)知覺

1、什麼是知覺:人腦在客觀事物的直接作用之下對其整體屬性的反映。

2、知覺的種類:

空間知覺:是指人腦對物體的空間特徵的反應。它包括形狀知覺、大小知覺、方位知覺和深度知覺。

時間知覺:是人腦對客觀現象的延續性和順序性的感知。

運動知覺:對物體空間位移的知覺。有真動知覺、似動知覺、誘動行覺和自主運動知覺。

錯覺:指對客觀事物的歪曲的知覺。

3、知覺的基本特性

(1)選擇性:人在知覺過程中把知覺對象從背景中區分出來優先加以清晰地反映。

(2)整體性:

(3)理解性:人在知覺某一事物時,總是利用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去認識它,並把它用詞語標誌出來,這種感性認識階段的理解就叫知覺的理解性。

(4)恆常性: 在知覺的條件在一定範圍內發生變化時,知覺的映象仍然保持相對不變。

4、知覺的組織原則

接近性、相似性、連續性、封閉性。

(三)注意

1、注意概述

(1)什麼是注意:指心理活動對一定對象的指向和集中。

(2)注意的特點(指向性,集中性)

(3)注意的功能(選擇,整合,維持,調節)

2、注意的種類:

(1)注意的範圍:在一瞬間內被人的意識所把握的客體的數目。

(2)注意的穩定性:人把注意力指向和集中在某一事物上的特性。

(3)注意分配:在同一時間內把注意力集中於兩種或兩種以上和對象或活動上的特性。

(4)注意轉移:人有意識地把注意力從一事物轉到另一事物上去。

(四)注意規律在教學中的應用

1、喚起學生的有意注意,提高學習的自覺性

2、正確運用無意注意的規律,組織教學活動

3、引導學生交替使用不同的注意形式,保持學習活動

●記憶

(一)記憶及其類型

1、什麼是記憶:過去的經驗在人腦中反映的心理過程。

2、記憶的基本過程:由識記、保持、再認或回憶三個環節組成。相當於認知心理學的編碼、存儲、提取

3、記憶的主要類型

(1)記憶對象分類

① 形象記憶;② 邏輯記憶;③ 情緒記憶;④ 動作記憶。

(2)記憶階段分類

① 瞬時記憶;② 短時記憶;③ 長時記憶。

4、記憶表象

(1)什麼是表象:人腦中已感知過的事物的形象。

(2)表象與後象的關係: 一是直接還是間接,二是有無意識,三是時間的長短。

(3)記憶表象的特點

① 直觀形象性;② 形象概括性;③ 模糊片斷性;④ 個別差異性。

(二)記憶系統

1、什麼是遺忘:記憶的內容不能回憶或再認,或錯誤的回憶或再認。

(三)遺忘

2、遺忘的種類

① 暫時性遺忘和永久性遺忘;② 主動遺忘與被動遺忘。

3、遺忘的規律

艾賓浩斯的遺忘曲線。遺忘的進程不均勻,有先快後慢的特點。

(四)提高記憶能力,促進知識鞏固

1、良好記憶品質的特點

敏感性:指識記的快慢;持久性:指記憶中內容保持的時間的長短;準確性:指能準確地提取記憶中的材料;準備性:指記憶內容的鞏固程度,即提取利用的難易。

2、提高記憶能力的方法

(1)明確記憶目的,增強學習的主動性。有目的纔會有動力,纔會有責任感和主動性。

(2)理解材料的意義,少用機械記憶。研究表明,意義記憶的材料保時間長,利用提取快,受干擾少。

(3)對材料進行精細加工,促進深度理解:精加工的材料組織得好,提取的線索多,利用也更容易。

(4)運用組塊化策略,合理組織材料:利用組織化就記得牢,有系統。

(5)運用多重編碼方式,提高加工質量。研究表明有語義編碼又有形象編碼的材料易記憶。

(6)注重複習方法,防止知識遺忘。

及時複習,經常複習。這是根據艾賓浩斯的遺忘的規律來進行復習。

合理分配時間,做到分散與集中相結合。

反覆閱讀與試圖回憶相結合。

複習方法要多樣化。

●思維

(一)思維及其類型

1、什麼是思維:人腦對客觀事物的間接的、概括的反映。

2、思維的特點(間接性、概括性)

3、思維的類型

(1)根據思維的發展水平:直覺動作思維、具體形象思維、抽象邏輯思維

(2)根據思維的邏輯性:分析思維、直覺思維

(3)根據思維的指向性:集中(求同)思維、發散(求異)思維

(4)根據思維的創造程度:再造性思維、創造性思維

(二)思維的過程和基本形式

1、思維的過程

(1)分析和綜合

(2)比較

(3)抽象與概括

(4)系統化與具體化

2、思維的基本形式

(1)概念:人腦對客觀事物本質特徵的認識。

(2)判斷

(3)推理

3、科學概念的掌握

(1)合理利用日常概念

(2)充分利用感性經驗

(3)注意“變式”的使用

(4)詞和感性材料的結合

(5)正確給概念下定義

(6)在實際應用中掌握概念

(7)形成正確的概念體系

(三)問題解決

解決問題的階段

(1)提出問題

(2)明確問題

(3)提出假設

(4)檢驗假設

影響解決問題的因素

(1)問題情景與問題表達方式:空間排列、空間集合、多餘資訊、心理概念的排列。

(2)聯想與原型啓發

(3)定勢與功能固着:指心理活動的一種準備狀態。固着是指只看到其通常的功能,而看不到其他方面的功能。

(4)個體的經驗水平:

(5)個體的情緒與動機:倒U曲線圖

(6)個性因素(能力、性格等)

(四)良好思維品質的培養

1、良好思維品質的特性

(1)廣闊性和深刻性

(2)獨立性和批判性

(3)邏輯性和嚴謹性

(4)靈活性和敏捷性

(5)創造性

2、怎樣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品質

(1)加強科學思維方法論的訓練

(2)運用啓發式教學方法

(3)加強言語的訓練

(4)發揮定勢的作用

(5)培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創造性思維的培養

(1)激發好奇心和求知慾,培養創造性動機

(2)培養髮散思維與集中思維相結合的能力

(3)培養與發展學生的直覺思維能力

(4)進行創造性的活動,培養創造性人格

●技能

(一)技能及其特點

1、技能的概念:指人在活動中運用有關的知識經驗,透過練習形成的穩定而複雜的,並由若干動作組成的、確保某種活動順利進行的活動方式。

2、技能的特點

(1)技能是學習得來的,區別於本能行爲

(2)技能是一種活動方式,區別於知識

(3)技能是合乎法則的活動方式,區別於一般的隨意運動

3、技能的種類

(1)操作技能及其特點

動作對象的物質性,動作進行的外顯性,動作結構的展開性。

(2)智力技能及其特點

動作對象的觀念性,動作進行的內隱性,動作結構的簡縮性。

(二)操作技能的形成

1、操作技能的形成階段

(1)操作的定向

(2)操作的模仿

(3)操作的整合

(4)操作的熟練 :操作的熟練指的是動作方式對各種變化的條件具有高度的適應性,動作的執行達到了高度完善化和自動化。其特點是:動作品質、動作結構、動作控制、動作效能。

2、練習是操作技能形成的基本途徑

(1)練習與技能進步的關係:技能水平隨練習而提高、練習過程中的高源現象、練習成績的起伏現象、技能形成中的個別差異。

(2)有效練習的條件:目的和動機、練習的方法與知識、循序漸進、質與量的關係、時間安排、方式多樣化、及時反饋。

(三)智力技能的形成

1、智力技能形成的階段

(1)原型定向:也就是使主體掌握操作性知識的階段。其教學要求是:瞭解動作結構、順序和規定、主體的主動性和獨立性、示範和講解要明確和準確、對複述的要求。

(2)原型操作:建立感性的動覺映象,它是智力技能開始形成和內化的基礎。其教學要求是:把智力活動以展開的方式呈現、注意活動對象的更換、注意活動的掌握程度、注意動作與言語相結合。

(3)原型內化:能利用表徵進行加工。其教學要求是從外部言語到內部言語、注意簡縮、能遷移、掌握好轉化時機。

2、智力技能的培養要求

(1)確立合理的智力活動原型:心理模擬法就是建立與人的心理功能相平衡的物質系統。

(2)有效進行分階段練習

① 激發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② 注意原型的完備性、獨立性和概括性;

③ 適應培養的階段特徵,正確使用言語;

④ 注意學生的個別差異。

●能力

(一)能力及其類型

1、什麼是能力:人完成某種活動必要的心理條件。它直接影響人活動的效率。

2、能力與知識、技能的關係

(1)能力與知識、技能的聯繫

① 知識、技能是能力形成的基礎,並推動能力的發展;② 能力制約知識、技能的掌握水平,影響知識、技能的學習進度。

(2)能力與知識、技能的區別

① 知識是認知經驗的概括,技能是活動方式的概括,能力是心理水平的概括;② 知識、技能的掌握並不必然導致能力的發展,知識、技能的掌握只有達到熟練程度,透過廣泛遷移,才能促進能力的發展。

3、能力的分類

一般能力與特殊能力,實際能力與潛在能力。

(二)智力及其測量

1、什麼是智力:人們順利地解決某種活動所必需的各種認知能力的有機結合,並以抽象思維爲核心。

2、智力測驗

3、智力測驗的質量標準

信度、效度、標準化。

(三)影響智力發展的因素

1、遺傳與營養

2、早期經驗

3、教育與教學

4、社會實踐

5、主觀努力

(四)能力的發展變化

能力的個別差異

(1)能力類型的差異

(2)能力水平的差異

(3)能力表現早晚的差異

能力的團體差異

(1)性別差異

(2)職業差異

(3)種族差異

●動機

(一)需要與動機

1、需要

(1)什麼是需要:需要是維持個體和社會生存與發展的必要的事物在人腦中的反映。它是個體積極性的源泉。

(2)需要的種類

①生理需要和社會需要; ②物質需要和精神需要。

(3)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

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歸屬與愛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實現的需要。

2、動機

(1)什麼是動機:是指激起和維持個體的活動並是活動朝向某一目標的內部推動力量。

(2)動機產生的條件

內在條件是需要,外在條件是誘因。

(3)動機的功能

① 啓動機能;② 維持功能;③ 導向功能。

(4)動機的分類

① 生理性動機與社會性動機;② 遠景性動機和近景性動機;③ 主導動機和從屬動機;④ 內部動機與外在動機。

(二)學習需要的培養

1、利用學習動機與學習效果的互動關係培養學習需要

(1)學習動機透過直接制約學習積極性,影響學習效果

(2)由學習效果所產生的成敗體驗,反作用於學習動機

(3)掌握評分藝術,使每個學生體驗到成功感

(4)使學生掌握紮實的知識技能,獲得真正的成功

2、利用直接發生途徑和間接轉化途徑培養學習需要

(1)從直接發生途徑考慮,應儘量使學生原有的學習需要得到滿足

(2)從間接轉化途徑考慮,應透過各種活動,滿足學生的其他各種需要和要求

(三)學習動機的激發

1、創設問題情境,實施啓發式教學

2、根據作業難度,恰當控制動機水平

(1)耶克斯——多德森定律:動機水平適中,最有利於激發學習動機

(2)作業越難,最佳動機水平越低;作業越容易,最佳動機水平越高

3、充分利用反饋資訊,有效進行獎懲

(1)理論基礎:強化理論

(2)學習結果的反饋資訊,有利於激發學習動機

(3)獎勵比懲罰更能激發學習動機

4、合理設定課堂結構,妥善組織學習競賽

(1)成就結構理論:合作、競爭、個別化

(2)學習競賽的積極和消極影響

5、正確引導結果歸因,促使學生繼續努力

(1)成敗歸因理論:能力,努力,運氣,任務難度

(2)歸因方式對學習動機的影響

6、提供成功經驗,增強自我效能

(1)自我效能理論:自我效能感是指個體對自己從事某項工作所具有的能力的主觀評價和確信。

(2)影響自我效能的因素:成敗經驗、對他人的觀察、言語勸說、情緒和生理狀態。

●情緒

(一)情緒的基本概念

1、什麼是情緒:人對客觀事物是否符合需要而產生的態度體驗。

2、情緒的分類

(1)基本的情緒分類

快樂、悲哀、憤怒、恐懼。

(2)情緒強度和持續時間分類

心境、激情、應激。

3、情緒的性質

(1)情緒爲刺激所引起

(2)情緒是主觀意識經驗

(3)情緒狀態不容易自控

(4)情緒與動機關係密切

4、情緒與認知的關係

(1)情緒與認知的聯繫

① 認知是產生情緒的.前提和基礎;② 情緒對認知有動力作用。

(2)情緒與認知的區別

① 認知反映客觀事物本身的屬性,情緒則反映主體與客體之間的需求關係;②認知活動隨意性強,情緒活動隨意性弱;③ 情緒比認知活動有更強和鮮明的機體表現。

5、情緒的產生與表達

(1)情緒的產生

內臟器官活動的變化,腦電和麪板電變化。

(2)情緒的表達

① 面部表情;② 身段表情與手勢;③ 言語表情。

(二)壓力、情緒與健康

1、壓力的性質與來源

(1)壓力的性質:壓力是表現出某種特殊症狀的一種狀態,這種狀態是由生理系統中因對剌激的反應所引發的非特定性變化所形成的。

(2)壓力的來源

生理因素、心理因素、社會因素、文化因素。

2、情緒的自我調節與控制。

(1)培養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

(2)培養廣泛的興趣愛好

(3)設法豐富自己的情緒體驗

(4)學會自我欣賞與自我接納

(5)建立良好人際關係,寬以待人

(6)正確面對和處理負面情緒

●人格

(一)人格的基本概念

1、什麼是人格:人格是構成一個人的思想、情感和行爲的特有模式,它包含了一個人區別另一個人的穩定而統一的心理品質。

2、人格的特點

獨特性、穩定性、整合性、功能性。

3、人格的結構

(1)氣質

①什麼是氣質:是人心理活動的動力特徵的表現。

②氣質類型:膽汁質、多血質、粘液質、抑鬱質;

③質與進階神經活動類型的關係。

神經系統有三個基本特性,強度、平衡性和靈活性。

多血質相對活潑型(強、平衡、靈活型);膽汁質相對於興奮型(強、不平衡型);粘液質相對於安靜型(強、平衡、不靈活型);弱型相對於抑鬱質。

(2)性格

①什麼是性格:人對現實的態度以及與此相應的行爲方式。

②性格與氣質的關係

聯繫:兩者都屬於穩定的人格特徵;兩者相互影響,氣質能影響性格形成的速度並賦予某種色彩,性格能改變氣質。

區別:氣質受生理影響大,性格受社會影響大;氣質的穩定性強,性格的可塑性強;氣質特徵表現較早,性格特徵出現較晚;氣質無所謂好壞,性格有優劣)。

(二)人格的形成

1、生物遺傳因素

2、社會文化因素

3、家庭環境因素

4、兒童早期經驗

5、自然環境因素

●心理健康教育與心理諮詢

(一)心理健康

1、什麼是健康與心理健康

健康:不僅是沒有疾病,而且是一種個體在身體上、心理上和社會上完全安好的心態。

心理健康;指個人能夠充分發揮自己的最大潛力、以及妥善處理和適應人與人之間、人與社會環境之間的相互關係。

2、心理健康的標準

(1)心理健康的“自我實現者”標準(15條)

正視現實;接納自我;言行坦率;熱愛事業;獨立獨處;與環境關係和諧;欣賞日常生活;具有高峯體驗;同值關心他人;人際關係深刻;待人民主平等;信守道德標準;富於幽默感;富有創造力;不隨波逐流。

(2)心理健康的現實標準

① 自我意識正確;② 人際關係協調;③ 性別角色分化;④ 社會適應良好;⑤情緒積極穩定;⑥ 人格結構完整。

3、心理健康的促進

(1)促進心理健康的原則

生理與心理統一,個體與羣體協調,理論與實踐結合,防治與發展並重。

(2)促進心理健康的途徑與方法

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心理健康保健網絡;增設心理健康專業機構,創造良好社會環境。

(二)心理諮詢

1、心理諮詢的實質

(1)什麼是心理諮詢:是運用心理學的理論與技術,藉助語言等媒介,與來訪者進行資訊交流並建立某種人際關係,幫助來訪者消除心理障礙、正確認識自我及社會,充分發揮自身潛能,有效地適應社會環境的過程。

(2)心理諮詢與心理治療的聯繫與區別

① 聯繫:都強調良好人際關係的建立;所遵循的理論、方法與原則一致。② 區別:心理諮詢的對象主要是有心理困惑的正常人,而心理治療的對象主要是有心理疾病的人;心理諮詢所遵循的主要是發展與教育模式,而心理治療所遵循的主要是醫療模式;心理諮詢重在預防和促進,心理治療重在補救和矯正。

(3)心理諮詢與思想政治工作的聯繫與區別

① 聯繫:目的都在於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都是學校整體工作的組成部分。②區別:工作目標和範圍不同;工作方法與手段不同;遵循的理論和原則不同;工作人員的專業方向不同;工作效果的評估標準不同。

2、心理諮詢的原則、步驟與形式

(1)心理諮詢的基本原則

① 理解支援原則;② 保密性原則;③ 耐心傾聽和細緻詢問原則;④ 疏導撫慰和啓發教育原則;⑤ 促進成長的非指導性原則;⑥ 諮詢、治療與預防相結合的原則。

(2)心理諮詢的基本步驟

① 建立關係:熱情接待,講明性質與原則,建立初步信任關係;② 瞭解問題:掌握求助者的意圖和所存在的心理問題;③ 分析診斷;認識求助者的問題類型、性質和嚴重程度,以便選擇幫助方法;④ 幫助指導:與求助者共商對策,以求解決問題並促進發展;⑤ 結束諮詢:討論下一步的安排,並在可能的情況下,進行追蹤瞭解。

(3)心理諮詢的主要形式

① 直接諮詢與間接諮詢;② 個別諮詢與小組諮詢;③ 面談諮詢、信函諮詢、電話諮詢、現場諮詢。

(三)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

1、性別角色

(1)青少年的性別意識的發展

① 對性知識和異性的探求與瞭解;② 對異性的疏離與排斥;③ 對異性的關注與接近;④ 對異性的追求與愛戀。

(2)青少年的異性交往的教育

① 正確認識青少年的異性交往;② 青少年異性交往的原則:自然,適度;③ 青少年異性交往的方法:克服羞怯,真實坦誠,留有餘地。

2、自我意識

青少年的自我意識的教育

① 全面認識自我;② 積極接納自我;③ 努力改善自我。

3、人際關係

青少年的人際交往的教育

① 人際交往的基本原則:互相接納,社會交換,維護自尊,情境控制;② 人際關係的建立:第一印象,主動交往,移情理解;③ 人際關係的維護:避免爭論,勇於認錯,學會批評。

4、考試焦慮

(1)考試焦慮的危害

降低學習效率,影響考試成績,形成焦慮性人格。

(2)考試焦慮的成因

個體因素和環境因素。

(3)考試焦慮的矯正

自信訓練,系統脫敏,放鬆訓練。

TAGS:心理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