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心理輔導>心理學與生活>

心理暗示的消極作用

學問君 人氣:1.58W

生活中的心理暗示

心理暗示的消極作用

維生素能起到和安眠藥同等的作用,這得歸功於心理暗示。所謂心理暗示,就是用含蓄、間接的方式,對人的心理和行爲產生影響。從本質上,它是一種條件反射,會使人不自覺地按照一定的方式行動,或者下意識地接受一定的意見或信念。

當所有的人都開始穿一種款式的衣服,時尚的你只有急慌慌地按圖索驥一件,穿上身後這一季才安心——這是時尚潮流的心理暗示作用;電視上奢華的廣告、櫃檯中精美的包裝,使我們像中了盅一樣,深信這些東西價值不菲,於是將包裏的錢心甘情願拱手奉上——這是商家利用心理暗示引導消費;上司在慶功會上對你的工作能力大加讚賞,你從此後愈發靈感四射,這是一種心理暗示的管理手段……

暗示看似神祕,然而是人與生俱來的本能之一。世上沒有對暗示完全免疫的人,只是各人的敏感度不同。

心理暗示的根據:

關於心理暗示,有一個傳說:遠古時候,塞浦路斯王子皮格馬利翁喜愛雕塑。一天,他成功塑造了一個美女的形象,愛不釋手,每天以深情的眼光觀賞不止。看着看着,美女竟活了。

1968年,兩位美國心理學家來到一所小學,他們從一至六年級中各選3個班,在學生中假裝進行了一次“發展測驗”。然後,他們將隨機抽取的學生名單,以讚美的口吻通知有關老師:名單上的孩子是最有前途的。8個月後,他們又來到這所學校進行復試,結果名單上的學生成績有了顯著進步,而且性格更爲開朗,求知慾強,敢於發表意見,與教師關係也特別融洽。

心理學家透過“權威性的謊言”暗示老師,老師對名單上學生的信心堅定了,於是掩飾不住的熱情透過眼神、笑貌、音調滋潤着這些學生的心田,實際上他們扮演了皮格馬利翁的角色。學生也受到了被重視的暗示影響,因此變得自信,更加努力學習,結果有了飛速的進步。這個令人讚歎不已的實驗,後來被譽爲“皮格馬利翁效應”。

面對心理暗示,應該敏感還是鈍感?

“皮格瑪利翁效應”是一種比較積極的暗示。容易接受暗示的人,會在積極的暗示中產生動力和信心,從而向這個目標去努力發展。而最近的暢銷勵志書籍《鈍感力》中着重闡述,不敏感也是一種才能。希望人們培養“鈍感力”,對不良的心理暗示增強抵抗力。這兩者所針對的都是各自的積極意義。然而我們也要看到,敏感與鈍感在生活中各自的敝端。

心理暗示,實際上是對“自我意識”的一種彌補。我們比較容易接受自己所信任、尊敬的人所說的話,作爲自我意識的輔助和補充。所以,所謂“鈍感”的人,實際上也在不斷接受着一種暗示——自我暗示。他們的自我意識比敏感的人更強些,所以不接受來自外界的暗示,也就是有“主見”。有主見的人,他的注意力會專注在自己要做的事情上,或比較相信自己的判斷,對外界的敏感度會降低。

對於有主見的人來說,接受積極的'心理暗示可以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不容易接受外界暗示,也就意味着連同好的暗示一起拒絕了,思想和行爲很難發生改變,包括積極方向的改變。

而對於一個比較容易接受心理暗示的人,他們的優點是容易被影響,缺點則是太容易被影響。無論是積極和消極的心理暗示,他都比較容易接受。在積極暗示下,他會向着積極方向發展,反之亦然。而當兩種暗示同時出現的時候,他們就會左右搖擺不定。

過於鈍感,或過於敏感的人都有各自的薄弱環節。人生在經過歷煉之後,應該形成一定的價值觀和人生觀,培養自己的判斷能力,由被動接受,變成主動運用心理暗示。在灰心喪氣的時候多給自己鼓勁,春風得意的時候提醒自己不要忘形。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我們要選好圈子,選好朋友和同事,受到好的人影響,會學到很多東西,受到積極的影響。

心理暗示真的能治病嗎?

德國最近有一研究發現,如果患者真的相信藥物會發生作用,那麼即便在使用假藥的情況下,也可以導致其大腦釋放止痛物質,達到與使用真藥一樣的效果。當病人期望一種療法有效時,控制疼痛的大腦區域變得活躍,導致止痛物質內啡肽的分泌。結果,無論這種療法有無直接效果,患者都會感覺更佳。

其實所有的疾病都和心理暗示有關:有很多疾病都是情緒的出口。尤其是面板與心理的相關性很高。焦慮或不開心都可以透過面板的痛癢表現出來。這是人體在用疾病的形式表達內心的痛楚。

人的情緒影響到免疫力。接受了好的心理暗示,情緒高昂的時候,免疫能力就強。曾有過實驗證明:多與人接觸,患流行性感冒的機率反而低。因爲與人交往時由於情緒高亢,心情愉快,自我的免疫力也強大。如果害怕傳染而總是窩在家裏,感冒反而更不容易好。

所以,患者在配合藥物治療的同時,運用積極的心理暗示,增強免疫力,會對病情的治癒有所幫助。

TAGS:消極 暗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