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心理輔導>心理疾病>

樊勝美是一個心智健全的心理疾病患者

學問君 人氣:7.02K

樊勝美,應該說是這部戲裏面,讓我們很多人喜歡卻又有點可憐和討厭的人。但不得不說,樊勝美是一個有着明顯心理疾病的人,即使她善解人意,而且心智健全。

樊勝美是一個心智健全的心理疾病患者

第一,樊勝美太在意他人的看法和眼光,內心是極度自卑的。不管是第一部還是第二部,樊勝美的家庭,永遠是她內心最深的傷痕。正因爲有這個,所以樊勝美其實很在意別人說她家。

電視劇中,我們看到一個片段,她喝酒喝多了,當時說,“我出生時候就是這個樣子,我也不能選擇家庭,我做錯了什麼。”從這裏我們可以很清楚的看到,樊勝美特別在意自己家庭,她在內心深處認爲,自己的不幸,不是自己的原因,而是這個家庭的緣故。

電視開始時候,樊勝美是高大上的,絕對的都市名媛,但是最後當這些被揭露時,她的很多做法,才被大家認可,纔會轉換對她的同情。但是,她內心的這種自卑,不是短時間就會解決的,相反,她如果不能正確認識家庭對她的意義,這個家,會一直是她的噩夢,是她內心的自卑。

第二,樊勝美因爲家庭原因,特別渴望一種安全感,所以他將這種安全感放在了物質上,而不是精神的滿足。人都渴望愛和安全感,所以我特別理解樊勝美,因爲她在這個家裏面,確實感受不到愛,更沒有安全感可言。但是,當我們將一切都寄託於物質的時候,卻並不能更好的去解決這個問題,相反,我們的內心,已經選擇錯了方向。

我們知道,樊勝美家庭,是一個很難去改善的存在,如果我們是樊勝美,或許也會這樣做,但這不代表我們的內心沒有問題,問題關鍵就在於,一旦做了這個選擇,我們心就失去了方向。

家人之間都沒有了愛,那麼我們結婚成家了,就會有愛嗎?所以,婚姻對於樊勝美來說,只能是一種物質的交換,如果物質沒有對等交換,肯定會帶來婚姻的不幸福。樊勝美既然選擇了這條路,所以,她對王柏川的期望,遠遠大於對他的愛,那麼最後,和王柏川也會出現感情問題。現在一直在催着王柏川買房子,如果這個房子買了或者沒有買,他們之間都會因爲這個房子,產生矛盾,而這個問題,和房子本身是沒有關係的。

第三,樊勝美對於家人的無底線的放縱,本身不是真實的愛,而是對這種現狀的妥協和無力。看到樊勝美的家庭,我們看到了她一次次的放縱和妥協,雖然劇中現在慢慢的變了,但是我們不要忽略她前面十幾年都這麼過來的,怎麼會因爲這短短的.幾個月,就一切都好了呢?

家人,是我們最親和最近的人,但是,如果我們長久的得不到他們的愛,而他們只是從我們身上索取,我們會真的心理平衡嗎?長期以往,誰的心理都會有問題,而且這個問題,絕對不是小問題的。

樊勝美對家人的這種做法,開始肯定是排斥的,是不願意的,但是最後一直這麼做,爲了家人她一再觸犯着自己的底線,然後自己就沒有了底線。所以說這樣的做法,不是對家人的愛,也不是負責任,應該是一種妥協,一種無力。如果說樊家的哥 哥還有母親一直敢這麼做,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樊勝美自己放縱的,他們認爲只要自己鬧,樊勝美就會給。

所以,從這裏看出,樊勝美是不會處理家庭的關係,她根本就不知道這個家爲什麼會這樣的,也不知道怎麼解決,如果不是後面魏渭他們幫助,樊勝美和家庭的關係,會一直這樣持續下去,直到將自己徹底拖垮。

第四,樊勝美隱藏自己的內心,展現自己堅強,不是真正的堅強,只是一種虛榮表現。電視劇裏面樊大姐,是一個知心姐姐的身份,而且也是看透人情世故的高手,知道如何處理各種關係,並且時刻幫助小蚯蚓還有關關等人。看似明白事理和堅強的她,其實並不是真的堅強,只是一種虛榮在作怪,因爲她的不好,卻從不想讓別人知道。

有人會說,樊勝美不和別人說,只是自己堅強,想自己扛着,怎麼是虛榮了。其實我想說,樊勝美最看重的是,自己的在外人那裏的形象,是別人對她的評價。她內心害怕自己成爲別人的笑柄,所以她會把一切都藏在心理,而不敢表現出自己喜怒哀樂。

邱瑩瑩失戀後的各種不正常表現,曲筱綃失戀後的各種反常,就連安迪都表現的各種失態,可是我們看到的樊勝美,決心離開王柏川后,只是自己在房間哭,面對其他人之後,卻又是笑臉相迎。這就說明,她不願意讓他人窺視內心,或者她現在的不幸。一旦有些事情違背了人的本性,那麼這裏面就有了問題。

看似和大家無話不談,只是樊勝美一直在掩蓋着自己的軟弱,她內心有千百種委屈,卻不肯和任何人說。人都有傾訴慾望,尤其是委屈的時候,而樊勝美選擇了不說,在我看來,堅強只是一方面,一直以來形成的自己面對一切的做事方式,是另一方面,但最重要的,應該是她害怕別人知道他的軟弱,是一種內心虛榮的表現。

她渴望讓自己表現的完美,她不甘於命運的安排,她希望自己做的更好,但是現實卻殘酷的告訴她,太難了,所以她選擇的了表面的堅強,而內心卻是脆弱的。如果她真是內心強大,那麼她是可以正視自己面對的一切,而不懼任何人的眼光。

第五,樊勝美清晰的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但是卻對這個世界不太抱有希望,總是把自己歸爲弱勢羣體。很多次她和安迪聊天時候,總是會表露出這樣的話語,那就是,“你永遠不會明白我們這一類人是什麼樣子的,你可能很不在意的東西,我們奮鬥一輩子都得不到。比如房子……”

其實這個地方很多人會有感觸,也會贊成她的說法,畢竟和安迪還有曲筱綃相比,這個的確是現狀,但是就是因爲這個現狀,我們纔看到樊勝美內心的狀態,那就是,她一直認爲自己是一個弱勢羣體。可能是她經歷越多,認爲人爲改變越小,所以對社會放棄了希望,只能在自己認爲的小世界裏面,辛苦的啄食。

反過來我們看看邱瑩瑩還有關雎爾,她們和安迪比起來,也是樊勝美說的弱勢羣體,可是她們嘴裏,何曾說過這樣的話,表現過這樣的感情。經歷和年齡不能成爲藉口,更多是一個人內心的選擇,纔是最重要的。

一個總是把自己放在了弱者位置上,這個不是別人給你強加的,而是自己給自己的定位,這本身就是一種心理的疾病。因爲不敢正視自己的不努力,反而給自己找到了各種理由,這纔是她真正的問題。

當然,我們還是喜歡樊勝美的,因爲從她身上,看到了我們自己的影子,時而堅強,時而軟弱,渴望找到依靠,卻又害怕失去。正因爲樊勝美的真實內心,也是我們很多人內心的寫照,才讓我們對她有了共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