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心理輔導>心理健康>

保持心理健康的妙方

學問君 人氣:3.13W

健康是指一個人在身體、精神和社會等方面都處於良好的狀態。也就是說,健康的含義包括心理健康、生理健康和社會健康。而這三者又相互影響、相互促進。下面小編整理了保持心理健康的妙方,歡迎參考借鑑!

保持心理健康的妙方

1、走出對心理健康的誤解

心理健康是你維持正常學習、工作、生活的基礎保障。每個人都需要了解心理健康的基本常識,這是一個認識自我的過程,而且這些常識都會在某個時期用的上。還要正常看待,正常評估日常生活中的煩惱和焦慮;不要總是給自己心理暗示,有問題就要及時尋求幫助。

2、接納不完美的自己

每個人的成長環境和成長經歷是不一樣的,這也造就了不一樣的我們。也許面對他人我們會有羨慕、自卑,感覺孤單和不安,或者覺得不快樂。但事實上,快樂是可以選擇的,因爲我們的心態決定了我們的幸福指數。人生不可能一帆風順,也不會有人十全十美,所以我們要學會接受自己的不快樂,學會接受人生的不完美,學會接納不完美的自己。

3、理解痛苦和快樂都是生活常態

很多同學希望無憂無慮,快樂永恆,但從生命的本質而言,只要生命存在,每個人註定要在追求一個又一個目標中付出努力,承受壓力,抑制渴望,忍受痛苦,簡而言之,痛苦就是常態。當你知道痛苦是生活的常態後就要學會樂觀生活。當遇到問題時,我們要客觀合理地分析問題,把人和事情分開,就事論事。有時外界的客觀條件是不因我們的意志改變的,我們只有放鬆心態,不怨天尤人才能有另一番天地,蘇東坡就是典範。

4、換種思維方式生活

我們總是抱怨生活的壓力太大,習慣面無表情的生活,習慣讓自己的心很硬很硬,甚至忘記了這個世界上還有一種東西叫幸福。

我們常說引起我們現在的情緒和行爲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每個人對事件的不同看法,看法不同,觀念不同,導致的情緒和行爲結果就不同。所以,日常生活中要學會換種思維看待問題,你會突然覺得其實自己過得還不錯!我們應該學會用讚美和欣賞的眼光看待身邊的人,時刻記得發現別人的好,而不是記得別人的不好,交往過程中也要學會尊重和換位思考,心中有陽光,哪裏都溫暖!

5、學會管理、宣泄情緒

我們要學會覺察情緒,學會分解情緒,接納正常的情緒。健康情緒並不是指時刻處於陽光狀態,而是你所表現出的情緒應與你所處的情境呈現出一致性。

我們應該充分利用語言的作用對自身進行暗示,在遇到失意時,告訴自己:“這次不太好,下次努力就不會這樣了”。遇到不順心的事,別悶在心裏,要善於把心中的'煩惱或困惑及時講出來,使消極情緒得以釋放,從而保持愉悅心情總伴你左右。

當然,學會宣泄情緒非常重要,宣泄情緒可以運動、可以大喊、可以出遊、可以談心、可以寫日記、可以健身、可以有很多很多方法。當然,找朋友傾訴或者尋求專業心理諮詢幫助也是不錯的選擇。

6、運動是保持心理健康的法寶

運動鍛鍊被公認爲是一種心理治療方法。美國的一項調查顯示,1750名心理醫生中,80%的人認爲體育鍛煉是治療抑鬱症、焦慮症的有效手段之一。科學的鍛鍊才能獲得最大的心理效應,愉快和有趣的活動才能達到最佳的情緒效應。鍛鍊要持續8~10周,每週2~4次的身體活動才構成身體鍛鍊,且每次至少20~30min。

還要注意一點,並不是越高強度的運動越有效,幾項研究結果表明:中等強度比高強度的鍛鍊對增強心境更有效。

7、建立適度的學習生活目標

有時候想法太多,目標太高,比較太多就會給自己平添很多煩惱,內心就無法平靜,也會傷神。所以,建議大家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制定合適自己的學習生活目標,從小目標開始一步一個腳印。也要知道,其實人生健康快樂纔是最重要的。

8、讓自己的心中始終有愛的能量

助人爲樂,是一種高尚美德,其作用不僅使被幫助者感受人間真情,解決一時之難,也使助人者感到助人後的快慰。經常幫助別人,就是使自己常處在一種良好心境中,感受到自己存在的價值,把自己的愛獻一點給需要幫助的人。而感恩,是人際關係裏最好的溝通方式。父母的養育之恩,師長的育才之恩,我們的周邊有很多值得我們感恩的人或事。時懷感恩之心,人才會以更加寬容、更加熱情的態度,投入到生活中來,也能更好地保持心理健康;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

9、建立適度的社會連結

我們都知道健康的模式是:生理、心理、社會。適度的社會連結是你保持心理健康的重要支援體系。人是社會性動物,不能把自己封閉起來,因爲精神需要與外界接觸,一方面可以豐富精神生活,另一方面可以及時調整自己的行爲,以便更好地適應環境;另外,人需要建立幾段積極正向的社會關係,這是必要的社會支援體系。當然,人際關係中最有價值的是與父母的關係,所以,不管怎樣都要學會與父母關係和解,因爲你們的最大心安來源於家庭,如果你確實無法與父母關係和解,那也建議你要與其它親近的人建立良好關係。

在人際交往中學會處理人際關係非常重要,如何做到呢?當你學會尊重、理解、傾聽、關心時,好的人際關係會自然生成。

適度的社會連結還需要你有限度地發揮自己的才能與興趣愛好,透過這種方式獲得心理愉悅!

10、懂得求助是你智慧的體現

有調查發現,70%的人無法識別自己的心理問題,68%的人知道自己可能有心理問題後不懂得、不願意求助,認爲自己的問題自己能解決,不需要讓別人知道,也不需要專業幫助。這樣就導致很多人本來一開始心理問題並不嚴重,因爲不求助、不處理導致問題加重,甚至出現輕微症狀導致精神分裂。

國家衛健委發佈的心理健康素養十條中,有一條明確說明,懂得求助是一個人智慧的表現。所以,大家要根據自己的情緒表現和症狀特點,適時適當的求助,不要隱瞞疾病,也不要擴大疾病的症狀,及時尋求專業幫助。求助的方法有很多,學生可以求助學校的心理中心,社會人可以尋找專業的諮詢機構或者醫院的精神科。當然,如果問題較輕,求助你身邊信賴的人也是一種非常不錯的方式,問題較重的話建議大家一定要求助專業人員,以免導致更加嚴重的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