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心理輔導>心理健康>

525心理健康日

學問君 人氣:5.01K

爲引導大學生關注自身的心理健康,2000年,“5.25全國大學生心理健康節”在北京師範大學拉開帷幕,健康節取“5.25”的諧音“我愛我”,意爲關愛自我的心理成長和健康,活動的主題是大學生人際交往和互助問題,口號爲“我愛我——走出心靈的孤島”。此後(2004年),教育部,團中央,全國學聯辦公室向全國大學生髮出倡議,把每年的5月25日確定爲全國大學生心理健康日。

525心理健康日

“5·25”取其諧音便正是“我愛我”,充分體現了活動的宗旨和目的。“5·25大學生心理健康日”是由北京師範大學心理系團總支、學生會的同學們發起,於2000年5月22日正式確立,已經發展爲“全國大學生心理健康日”,目的是呼籲大學生關注自己的心理健康,並以此掀起社會關注心理健康熱潮。

下面就跟本站小編一起了解一下有關心理健康的知識吧。

  人際交往中的第一印象效應

第一印象效應是指最先的印象對人的認知具有強烈的影響。當第一次與人接觸、進行認知時,留下了良好的印象,這種印象就會左右人們對他以後一系列特徵作出解釋,反之亦然。第一印象效應對交往的影響表現在很多方面。

首先,它會使人際認知帶有表面性。兩個素不相識的人初次接觸,彼此會根據對方的外貌、表情、儀態、談吐、穿着等,作出初步的判斷和評價,形成某種印象,這就容易以貌取人。

其次,第一印象容易使人際認知產生片面性。第一印象體現爲一種優先效應,重視前面的資訊,忽視後面的資訊。即便注意了後面的資訊,也會傾向於認爲後面的資訊是“非本質的”、“偶然的”。往往按前面的資訊解釋後面的資訊,即使後面的資訊與前面的不一致,也會屈從於前面的資訊。

所以,我們在與人初次交往時,應意識到第一印象先入爲主的作用,儘量減少它對自己的負面影響,正確地認知他人。同時,利用第一印象的作用,加強自己的個性表現力,給人以良好的印象,爲以後的交往打下成功的基礎。

您的生活態度是哪種?

個人對自己以及對他人的態度,往往會影響到人與人相處是否和諧,與人交往是否愉快,甚至影響到別人是否喜歡你。這種對自己和他人的看法與態度,稱之爲“生活態度”(life position),可區分爲以下四種:

(一)“我不好一你好”(否定自己,肯定別人)

這是全人類在嬰兒早期共同的感覺,也是個人最初學習對人與對己的態度。停留在這一生活態度的人,總是認爲自己不好,自己不行,自己比不上別人,別人樣樣都比他好、比他行。這種人相當自卑與退縮,把自己孤立起來,不願意和別人打交道。他時常自怨自艾,時常覺得自己擡不起頭來。抱着這種生活態度的人,沒有自信心,看輕自己且易自責,別人也就會看輕他,不喜歡和他來往。

(二)“我不好一你也不好”(否定自己,否定別人)

這種生活態度的人,認爲自己不好且男可人也不好。在他個人的眼中,沒有一個好人,包括他自己在內。這種人是悲觀主義者,凡事都不抱希望,對自己失望,對別人也不抱希望;對周遭的事物都失去信心,厭世、偏激而消極。持有這種生活態度的人不喜歡自己,也不喜歡和他人交往,當然別人也就不喜歡與他來往了。

(三)“我好一你不好”(肯定自己,否定別人)

這種人認爲自己好,自己行,而別人卻不好、不行。他自視甚高,總認爲自己比別人都好,別人在各方面都比不上他,反正他是高人一等的。這種人常表現自傲、自大的態度,他不能接納別人,經常會指責別人,卻不會自我反省。擁有這種生活態度的人常以自我爲中心,不接受別人的意見,常常自以爲是;大家對他敬而遠之,他對別人亦常含有敵意。大家不喜歡和他交朋友,因此他的人際關係也不好。

(四)“我好一你也好”(肯定自己,肯定別人)

因這種人認爲自己是有用的人,看別人也有他們的長處。他了解自己的優點,發揮自己的優點,同時也能欣賞別人的優點,他接納自己也接納別人。他包容許多現實事物的不完美,而盡力創造人。這種人勇於面對現實去解決問題,他不逃避問題,積極、樂觀而進取。持有這種生活態度的人容易與別人相處,別人喜歡與他來往。

針對上述四種生活態度,你是屬於哪一種,或是偏向哪一種?也許沒有哪一個人是完全固定屬於哪一種態度者,只是以那一種形態出現的機會較多罷了。如果你以第四種生活態度出現最多,你就是比較受人歡迎的人。如果你以第一、二、三種態度出現較多,希望你能調整自己的方向,自我期許嘉勉,向第四種生活態度的目標去努力,做一個比較受人喜歡的人。

如何獲得他人的信任?

如何獲得他人的信任,對每一個人的生活來說都是十分重要的。怎樣才能取得別人的信賴呢?以下這些建議可能會給你一些幫助。

期待之外產生信賴

不論任何人,在與陌生人接觸之前,都會因其職業、地位而產生某種期待,亦會事先猜測這個人大概會說什麼話。如果在初交時,陌生人能說出其"期望"之外的內容,尤其是一些讓他感動的話時,意外之驚喜會使他增加對對方的信賴感。

以齊全的資料說服對方

在某些情況下,當你發現要說服對方是一件較爲困難的事情時,不妨使用文字資料來相助。當一個人要做出決定時,對方往往會根據對情況知悉多少而定,較爲全面的資訊會促其決斷。所以,爲對方提前準備一份詳細、齊全的資料,以字代言的效果常常出其不意。

善用數字尾數

很多工作需要數字來說明,就是我們常說的工作量化。一個人如果在工作中善於用數字表達,無疑會給人留下細心、精確、力求準確的好印象。這類做法也可以用在其他方面,只要你注意記住事情的細微之處,很自然地表達出來,會使人感覺你很精通,這種"尾數效應"的威力不可小看。

恪守在談笑中所訂的約束

雖然在一般人的觀念中,不信守諾言被視爲不誠實的.表現,但笑談間的承諾通常例外。如果你能做到不把"玩笑話"當成玩笑,守之不渝,真的去履行,勢必給對方帶去一個驚喜。那麼,大爲感激之餘,對方勢必會增加信賴感,這是理所當然的。

複述一下對方的意見

不論是打電話還是當面交談,認真傾聽是很重要的。如果你不僅僅是隨聲附和,而是適時把對方說的內容歸納一下複述出來,交流的效果會更明顯。既可以避免雙方交流中出現的理解上的差異,又能使對方加深對你的印象,增強其信賴心理。

誠意打招呼(道別)

見面或分手時,人們習慣上是要打招呼的。如果你一邊收拾手中的物品,一邊打招呼,會讓對方感覺你漫不經心,或者只是例行公事而已。最好的做法是停下手中的事情,注視對方的眼睛,充滿誠意地表示自己的態度。誠意打招呼,可說是一種取得他人信賴的好辦法。

即使借用小額金錢,也要如數奉還

借錢物之事不論多少,都應及時送還。這樣做說明一個人懂得信譽如同名譽一樣重要,會令對方產生"這個人是可以信賴"的想法。進而言之,不要忽視小的約束和誓言,因爲對瑣碎之事能夠不食言的人,通常辦事是講究原則的,而講究原則的人怎會令對方不信服呢?因此他對你深信不疑。

注重人際間的互惠關係

根據人際交互論的說法,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是向着增加酬賞和降低代價的方向發展的。這種互惠行爲既有功利的、經濟的和現實的作用,也有精神的、心理的和超現實的意義。所以,在人際交流中,每個人都難免進行酬賞和代價的比較。

一般說來,純功利的互惠較爲現實,不能長久;而心理的互惠較能滿足人的基本需求,持續長久。因此,年輕人若想增強人際吸引,除了明晰自身和他人的需求,還要坦誠地表達自己的感情;這樣,如能把感激的心情準確傳達給對方,對方也將會爲你做更多的事,提供更多的幫助。

增加與他人的熟悉程度

熟悉是討人喜歡的普遍因素。心理實驗告訴我們,無論人或動物,彼此之間當接觸的次數增加,其熟悉度就逐步增高,便會具有相應的吸引力。 因此,如果你想增強人際吸引,則要留心提高自己在別人面前的程度,一個自我封閉、逃避與退縮的人很難被別人瞭解,自然也不容易被他人所喜歡。

能力與吸引力程度

一個人的能力也會構成人際吸引的重要因素。能幹聰明的人總比平凡庸碌的人令人讚賞喜歡。但是一個人的能幹程度與他被人喜歡的關係有一定的限度。一個極爲聰明優秀的人,易使其他人產生卑下的不舒服感,結果反而使人不願接近他,甚至排斥他。

一個德高望重的人,若顯露一些人性的瑕疵或遭遇挫敗,會比一個完美無缺的人更討人喜歡。在人際交往中,我們喜歡親近能力比我們高的人,但如果聰明才幹超過我們太多,反而產生相反的作用。因此,能力稍微高一點的人,常是具有吸引力的。

如何化解衝突?

在我們的生活中,有衝突是必然的,永恆的,關鍵是怎樣適時巧妙地化解它。方法是多種多樣的,只是在選擇上因人而異。

如果雙方尚能做到心平氣和,用適當的言語表達自己的想法,直接接觸是化解衝突的首選。如果不願或不能與對方見面,或許以發送電子郵件、字條留言等方式作爲“鋪。墊”或“中介物”,也是可取的。

找個方便的場合個別交流一下。交流不一定是要說服對方,而是各自闡明自己的想法,交流給予雙方的是表達的機會。討論中要準備做出讓步,找一找有沒有可使雙方都能接受的解決問題的辦法。如果你希望談話保密,可事先說清楚。

就事論事,只涉及具體問題,不要將過去的恩恩怨怨牽扯進去,有利於解決當下的問題。

衝突源於雙方,當事人要對自己的態度負責,而不要強調對方有什麼過錯。怪罪對方或糾纏枝節均元益於緩解雙方的關係。

注意聆聽。善於聽意味着不打斷別人的談話和不馬上做出反應。如果你能做到這一點,其他人也會採取同樣客氣的態度。

避免揭短,學會寬恕。有時,問題本身不一定非要論出個是非曲直來,而對方的態度難以接受是引起衝突的主要原因。如果我們能夠做到不直指對方短處,寬容大度,公平協商,就有可能化干戈爲玉帛。

如果解決衝突需要外力相助,可以考慮求助於有經驗和公正的職業調解人。調解人的作用是與各方交談,爲討論問題創造有利條件,指導各方做出大家都能接受的決定。

新生如何面對新的人際關係?

新生入學後,剛開始可能對其他同學都有一定的好奇心。因此,開始同學之間都非常禮貌、謙虛、寬容、相互關心、相互體諒。隨着相處的日子增多,同學彼此瞭解日益全面,不僅能夠發現同學有很多長處,同時也都會發現對方有缺點和不足。不同個性特徵的同學對待同學的長處和缺點有不同的方式,由於同學之間缺乏良好的溝通,容易產生各種誤會。尤其,敏感的同學往往在人際交往過程中容易受挫。所以我們也應學會如何與人相處。

(1) 善於發現他人的優點。

每個人都是優點和缺點的統一體。事實上,發現他人的優點,也就是承認對方在某些方面比他人優越,對他人有價值,承認對方在人羣中的重要性。正如教育家杜威說的,人們最迫切需要之一是希望自己被重視。因此,仔細觀察你周圍人的優點,並且由衷地讚美對方的優點,滿足對方的自我價值感。

(2) 學會換位思考。

能設身處地爲他人着想,理解他人當時的心情,尊重他人已形成的一些行爲習慣。人們常說,你敬我一尺,我會敬你一丈。青年大學生非常注重自己的自尊心,自尊心不僅需要自己的維護,而且也要得到他人的認可。因此,可以試試以對方爲中心的原則吧!

(3) 調整對他人期望水平。

大學生容易將人與人之間關係理想化、完善化。他們認爲人與人之間應該坦誠相待,不應該有絲毫虛僞、自私,這是大學生對交往對方的要求過高,期望不適當的直接結果。每個人都是獨立的,都有自己的隱私,所以,我們在交往過程中,要尊重別人,向對方提出合理的要求。如果發現別人有事隱瞞你,要理解對方,寬容地接納對方的做法。

TAGS: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