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心理輔導>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小貼士

學問君 人氣:4.58K

心理頻道小編收集整理心理健康、心理學與生活、心理學書籍等相關資料,免費提供給大家交流,感謝原作者的文章分享!
  在物質分配兩級分化嚴重的今天,精神力量的強度分配也存在很大差別,越是貧困的人越是得不到良好的教育,從而精神力量,那用以指導人生,改變人生,去奮進的力量也因此而缺少,或者不紮實。雖然富人的精神力量強大的並不多,但多半有比較好的方式去緩解壓力,比如性壓力處理、和勞累壓力處理都可以透過金錢獲得一點的幫助。

心理健康小貼士

那麼,其實這就造成了社會的惡性循環,據專家研究,多次的世界大戰的起源都是因爲階級矛盾的深刻不可緩解造成的。

那麼爲了自己和自己的下一代,爲了能改變一下自己的社會中可能被定型的位置,獲得新的發展,那麼有一些心理健康的小技巧是人人都可以學習的,基本不受金錢的限制。

很多人從幼兒園時代開始就受到某些成人潛規則的潛移默化,比如尊從權威,甚至屈從權威。你有沒有注意到自己的孩子有時發表意見的角度不是天然的,而是受到老師管理班級時候的一些隱性暗示,比如說什麼樣的話老師會喜歡,和誰叫朋友老師會喜歡。這些看起來有着良好的教育效果,但其實很容易讓孩子變成“看別人眼色行事的人。”以後孩子會很難建立起自己的理性態度結構,除非他一直有着良好的學習習慣,從人類文化的經典裏面去獲得亙古的價值觀念和理性態度,否者,未來那些資本主義機器裏面各個層次檔次的“螺絲釘”位置就成了你孩子未來的歸宿。

其實人類建立經濟體制的最初目的是爲了消滅貧窮而不是產生貧窮。那麼爲什麼我們經濟學的根本理想一直都在過程中未實現呢?那就是因爲我們缺少對人類精神領域的`正確知識。看似合理的物質領域的價值取向灌輸,會讓我們的孩子變成觀念的奴隸,而不是擁有理性的自己身心世界的主人。

但是很可惜的是我們現在大部分的成年人都是這樣長大的。今天的人們心理的癥結是需要自己去把握摸索的,心理醫生只能起一個引導的作用,而且從事心理學工作的人羣,根本上不可能納入到現在這種模式的經濟分配裏面來,他們真正的付出和收穫模式是不能以現在的經濟規律來衡量換算的。這是很多心理諮詢師和催眠治療師的實際隱痛,很多人堅持不了多久,自己也會很難擺脫那些精細的心理垃圾的影響,這真是一個拿命去換的職業,越是那些專業技能過硬,而又真正有同情心的人,越可能陷入某種困境中去。除非那些真正的不是以書本上來的心理學知識來獲取執照的人,而是自己有完備的對自己身心把握和教育他人的方法的人,他們只會把自己擺在引導的角色而不是一個給心理藥片的心理醫生。因爲後者往往被證明是不可信賴的。從而讓行業的信譽度也在遭受貶損。

實際上人人都有自我恢復,自我調節的能力。而這些只需要恢復人自然的對生活的知覺就可以。我要說的這些小貼士,不能說完全從佛法而來,而是我自己的本來的知識體系,在佛法的啓發下,開始變得更有活力和意義。

比如今天要講的這個小貼士:

對於那些,對自己沒有信心,常常覺得沒有得到別人尊重的人來說,首先要察覺到自己對權威的態度的真實情況,是恐懼呢?是尊崇呢?是嫉妒呢?還是其他的。

那麼你可以嘗試十天做這個練習。

每天嘗試寫日記或者博客,對自己或朋友,回憶自己從小到大,因爲畏懼權威人士而不敢說的話。越多越好。大家有興趣,可以在這裏寫回復,我將嘗試引導大家完成一個有趣的自我認識。

例:我小時候第一次對權威屈服是一個同學仗自己是班主任的侄子欺負其他同學,被人圍觀,而我旁觀沒有出手相救,後來欺負到我頭上來了,我才哭着去告狀,那同學後來跟我道歉,但並沒有真正的尊重的態度,我卻勉強的笑了,算是接受道歉。後來我想如果我是男孩子,我應該當場揍他一頓,要他永遠不敢惹我,從此我的人生就會少很多不必要的小麻煩,讓我可以專心做值得精力的事情而不是在糾纏小人的心思上面。我決定,以後誰敢惹我,我一定要叫他好看。這樣他也就不會欺負別人,而欺負別人實際上也在扭曲他的人生和價值觀,雖然世界上人多是欺軟怕硬,那麼讓我成爲這個惡性循環的終止者,並讓我的勝利鼓勵更多人一起去嘗試自己身心康健的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