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心理輔導>心理健康>

網絡對中學生的心理健康影響

學問君 人氣:2.33W

網絡提供的資訊正以常人難以想象的速度、深度和廣度影響着中學生的心理健康與發展,並且其影響是多層次的、多方面的,呈現出積極與消極並存的錯綜複雜的狀態。

網絡對中學生的心理健康影響

一、網絡對中學生的積極影響

(1)爲中學生提供了求知和獲取資訊的廣闊途徑。我國已有許多學校進行了域名註冊,其中有不少建立了完整的學校站點。青少年不僅可以透過互聯網及時瞭解學校的情況,而且還可以直接學習課程,和學校的老師進行直接交流,解答疑難、獲取知識。網絡教學透過圖、文、音、像等資訊,形象、具體地傳授知識和表現教學內容,手段直觀新穎,可大大擴展時空範圍,有利於學生接受。當前中學生的關注點十分廣泛,傳統媒體已無法及時滿足中學生諸多的興趣點,網絡資訊大容量的特點最大程度地滿足了中學生的求知慾,爲中學生提供了最爲豐富的資訊資源。

(2)有利於中學生更新觀念,開闊視野。網絡資訊有利於確立全球、效率、民主、創新、自由平等觀念及合作意識。也有益於學生在日益“一體化”的'世界中的生存與發展。這些現代觀念必將影響學生心理髮展的方向,並在一定程度上爲其社會化及健康成長奠定堅實的心理基礎。

(3)有助於培養中學生的綜合素質。網絡的互動性使中學生廣交朋友,增強他們的社會參與能力,開發他們內在的潛能。網絡世界能全面刺激和觸動學生的感官,它能使學生的注意力集中、記憶深刻、感知鮮明、想象力活躍而豐富,激發創造性意識。現代網絡資訊技術發展迅速,因此應用網絡資訊必須要求中學生把握最新技術,而這恰恰是激發中學生不斷學習、不斷探究的動力。網絡資訊浩如煙海,要求中學生具有較強的分析能力,才能在衆多資訊中找到有用的資訊。

(4)培養中學生終身學習的觀念。現代社會是一個終身學習的社會,人們需要不斷地學習、更新觀念,才能跟上時代發展。接觸網絡的學生爲了與迅猛發展的網絡技術保持同步,必須不斷地學習、接受新技術;同時,網絡增加了學生接觸世界、瞭解新知識的機會,他們可以瞭解自身的知識缺陷,有選擇地補充新知識和調整知識結構。

二、網絡對中學生的消極影響

(1)網絡使一些中學生沉溺於虛擬世界,荒廢學業、人際關係不和諧。虛擬的網絡世界在滿足人們佔有各種資訊的同時,也給人際交往留下了廣闊的遐想空間,而且不必承擔現實生活中的壓力和責任。虛擬世界的這些特點,使得不少中學生寧可整日沉溺於虛幻的世界而不願面對現實生活,喪失了意志,養成了惰性,而毫無節制地泡在網上將對日常學習、生活產生很大的影響,學習成績下降,造成厭學、逃學、甚至會荒廢學業。一雙雙緊握鼠標、敲打鍵盤的小手掌控着一個虛幻的世界,對其中的人物、事物召之即來,揮之即去。由於中學生缺乏辨別是非的能力,盲目模仿網絡遊戲中主人公的“酷”,視其爲“英雄”,以虛擬世界中的思維方式對待現實生活,以至於難與身邊的人和諧相處。

(2)網絡的不正當利用和其不良內容對中學生的身心健康和安全構成威脅。長時間連續上網會造成情緒低落、視力下降、疲乏無力、血壓升高、植物神經功能紊亂、睡眠障礙、生活規律混亂;不良的上網環境也會損害青少年的身體健康。長期上網會引發中學生的孤獨症,人際情感淡漠,對現實社會產生不認可甚至逃避的心理;在網絡環境下,青少年交往的對象、身份都不確定,這就減弱了中學生的社會角色的獲得能力,不利於青少年的社會化。中學生正處於青春發育期,理性思維比較脆弱,很容易被情感所左右,迷信網上虛假資訊、色情資訊,與家長、老師溝通困難,產生心理障礙,甚至以身相許,離家出走,產生輕生念頭;街頭網吧多是藏污納垢的地方,上網中學生易成爲不法分子的侵害對象,這對中學生心理健康和身體安全造成危害和威脅。

(3)網絡的不正當使用導致部分青少年違法犯罪。新華網統計,青少年違法犯罪案件中與網絡有關的佔八九成;西安市雁塔區人民檢察院近年辦理的未成年犯罪案件中涉及因上網導致的盜竊、搶劫、強姦、傷害等案件就佔了70%以上。有的學生因上網費而偷盜,模仿虛擬“英雄”而搶劫,與陌生人聊天而早戀,因瀏覽黃色、暴力網站,無法自控而強姦、傷害等,最終引發一些中學生走上違法犯罪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