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心理輔導>心理健康>

大學生膳食模式與心理健康

學問君 人氣:2.32W

大學生正處於身心發育的關鍵時期,容易產生心理困惑甚至心理障礙。目前,有關國內大學生膳食模式和心理健康的報道較少。安徽理工大學的葉鬆、陸軍、許禮發等對此進行了研究,旨在瞭解不同心理狀態的患者是否存在飲食結構的差異,進而探討大學生的膳食模式與其心理健康之間的關係。

大學生膳食模式與心理健康

研究採取分層整羣隨機抽樣的方法,用食物頻率表、國際體力活動量表和症狀自評量表,對淮南市4所大學2000名大學生進行問卷調查,共收集有效問卷1928份。研究採用因子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迴歸模型對數據進行分析。

結果顯示,大學生的'4種主要的膳食模式爲:

T1型(攝人較多面及面製品、粗糧、牛羊肉、動物肝臟、魚蝦類、海帶/海魚/紫菜等海製品、漢堡包及油炸食品、醃製食品、堅果類、咖啡、糖類)

T2型(攝人較多豬肉、牛羊肉、禽肉、動物肝臟、蛋類、魚蝦類、海帶/海魚/紫菜等海製品)

T3型(攝入較多米及米制品、面及面製品、新鮮蔬菜、新鮮水果、豬肉、蛋類)

T4型(攝入較多蛋類、鹽醃製品、漢堡包及油炸食品、零食、可樂、雪碧、糖類)

研究進一步發現:

調整混雜因素後,高攝人T4型膳食模式的大學生患焦慮、抑鬱、偏執的風險性較高。

與T4膳食模式相比,攝入較多的T1型有較高的危險出現焦慮、抑鬱、偏執。

高攝入T2食物型膳食模式只會增加焦慮和偏執發生的危險陛。

T3型飲食可以降低大學生患焦慮、抑鬱、偏執的風險性。

雖然該研究指出了飲食和精神障礙之間的密切相關,但是確切的機制尚不明確。同時,由於該研究是橫斷面研究,也限制了該次研究結論可以作爲不健康的飲膳食模式與精神狀態之間的病因推斷。除形態學指標外,其他所有資訊均來自青少年的自我報告,或存在回憶偏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