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心理輔導>心理健康>

如何預防悲秋心理

學問君 人氣:2.11W

如何預防悲秋心理一:

如何預防悲秋心理

天氣涼爽了,但許多人卻犯困、精神疲乏。專家表示,前段時間持續高溫,導致人體能量消耗透支,現在必須小心“情緒疲軟”。

醫生分析認爲,今夏遭遇多年罕見的高溫,人一直處於亢奮狀態,出現脾氣暴躁、容易發火等“情緒中暑”狀況。立秋前後,隨着天氣漸漸涼快,人也從過激情緒中調整過來,這時就容易因身體能量消耗過多,而出現疲軟、睏乏等狀況,嚴重者會影響正常生活。

爲擺脫這種“情緒疲軟”狀態,最好能保持充足睡眠,儘量爭取在晚上10點前入睡;要早睡早起,早晨如能提前進入儲備狀態,就能防止一上班就犯困;中午適當“充充電”,小睡10到30分鐘也利於化解困頓情緒。

在飲食上,最好吃清淡些,油膩食物會在體內產生酸性物質,加深睏倦;要多吃水果、多喝水,最好是喝綠茶,提神效果遠比咖啡好。此外,這種睏乏狀態和人體缺氧也有關,因此,可在室內放些綠色植物,如吊蘭、橡皮樹、文竹等植物,能釋放氧氣、調節室內空氣。

“悲秋”是怎麼回事

爲什麼秋季裏有些人容易傷感呢?原來,在人體大腦底部,有一種叫“松果體”的腺體,它能夠分泌“褪黑素”。這種激素能促進睡眠,但分泌過盛也容易使人抑鬱,氣溫的變化對其分泌會產生間接影響,尤其是在冷熱交替的換季時節。

人體的五臟六腑、七情六慾與五行學說和四季變化存在着相應的聯繫。以五行學說中“金、木、水、火、土”的“金”爲例:五臟中的“肺”屬金,七情中的“悲”屬金,四季中的“秋”也屬金。因此在秋天,尤其是秋雨連綿的日子裏,人們除了容易“秋燥”,有時也容易產生傷感的情緒。

此外,“一場秋雨一場寒”。氣溫的驟然下降,會使人體新陳代謝和生理機能均受到抑制,導致內分泌功能紊亂,進而使情緒低落,注意力難以集中,甚至還會出現心慌、多夢、失眠等一系列症狀,即人們通常所說的“低溫抑鬱症”。

預防“悲秋”最有效的方法是心理調節,保持樂觀情緒,切莫“秋雨晴時淚不晴”地自尋煩惱。秋天,乃“不是春光,勝似春光”的大好季節,是收穫的季節,大可不必自尋煩惱,失意傷感地“悲秋”。早餐一定要吃,儘可能食用牛奶、蛋、水果,補充蛋白質與鈣質的攝取量,以增強耐力與意志力,經常不吃早餐的人,不但無精打采而且意志力也較薄弱。

注重養心和養肝,多喝玫瑰花或菊花茶、蓮子茶,因爲它們有清肝解鬱的作用,長期喝對於抑鬱很有幫助。

多吃蓮藕、蓮子、小麥、甘草、紅棗、龍眼等,這些食物有養心安神的作用,對焦慮、抑鬱很有幫助。核桃、魚類等含有較多磷脂,也會幫人們消除抑鬱。

 

 

  克服情緒低落7法

1、參加鍛鍊:體育鍛煉能使人體產生一系列的化學變化和心理變化,較適宜的運動項目有慢跑、戶外散步、跳舞、游泳、練太極拳等。

2、改善營養:維生素B有助於改善情緒,這樣的食品有全麥麪包、蔬菜、雞蛋等。

3、走親訪友:找知心的'、明白事理的親友,向其傾吐心裏話。

4、樂觀幻想:有些人遭受了一點挫折,凡事總往壞處想。克服的方法是,寧作樂觀的幻想,不作消極的猜度。

5、奮發工作:一旦潛心事業,把精力集中到工作上,便能使人忘記憂傷和愁苦。

6、旅遊和外出:心情煩悶時,看看青山綠水,看看裊裊炊煙,疲勞、苦悶之感頓消。

7、看電影:抑鬱時,看個喜劇片,這種移情效應是很明顯的。

 如何預防悲秋心理二:

“傷春悲秋”是中國古代文人一種帶有頹廢色彩的情結,今天我們就爲大家說說悲秋,深秋時節,秋風掃落葉,一片狼藉,難免會讓人產生悲傷的心理,那麼深秋時節,我們該如何應對悲秋的心理呢?

《紅樓夢》“風雨夕悶制風雨詞”一章,寫林黛玉喝了兩口稀粥,仍歪在牀上,不想“日未落時天就變了,淅淅瀝瀝下起雨來。秋霖脈脈,陰晴不定,那天漸漸的黃昏,且陰的沉黑,兼着那雨滴竹梢,更覺淒涼”,不覺心有所感,亦不禁發於章句,遂成《秋窗風雨夕》,“秋花慘淡秋草黃,耿耿秋燈秋夜長;已覺秋霜秋不盡,那堪風雨助淒涼。”自古以來,“悲秋”就是人們一種普遍心理現象。

秋季是陽消陰長的過渡階段,草枯葉落、花木凋零,人也容易觸景生情,往往會出現淒涼、憂鬱、悲秋等傷感情緒,因此秋季要特別注意心理養生。所謂心理養生就是從精神上保持良好狀態,以保障機體功能的正常發揮,來達到防病健身、延年益壽的目的。

過去,人們總認爲悲秋是萬物凋零,使人觸景生情,引起垂暮、憂愁之感。於是“悲秋”也就很自然地成爲古詩人抒情詠唱的一大基調,更加深了人們悲秋的觀念。而今,科學發達了,特別是腦科學的發達,揭示人腦的深部有一個內分泌腺叫“松果體”,它對陽光非常敏感,透過神經纖維與眼睛相聯繫。夏季,強烈的陽光抑制了松果體的功能,使松果體激素分泌減少。立秋後,北半球白天漸短,尤其在陰雨時節,天色暗淡,松果體開始分泌大量的松果體激素。

松果體激素能調節其他激素的分泌,重點是能抑制甲狀腺素和腎上腺素的分泌,甲狀腺素能增強新陳代謝,促進機體發育,缺乏甲狀腺素則食慾不振、反應遲鈍。腎上腺素能促進心跳、升高血壓、增加心輸出量,升高血糖。這兩種激素皆有助於思維活動的增強,使人精神振奮。若這兩種激素在血中的濃度降低,就使大腦細胞的功能活動降低,抑制過程增強。於是,人就變得無精打采,善感之人更會愁腸滿腹。

認識了“悲秋”的主客觀因素與客觀原因,更要積極調整自己的情緒,在秋季自然交替的過渡階段,不讓不良情緒影響身體健康。

首先是保持善良寬容、樂觀心態,把血液流量和神經細胞的興奮度調至最佳狀態,讓一切有損身心健康的因素遠離,保持神志安寧,收神斂氣。注意平衡飲食也可避免秋季憂鬱症。富含鋅的魚類、麥片等食品能改善心情;香蕉是秋季憂鬱症最好的一種“解藥”,因爲其中富含一種稱爲“好心情”的複合胺;富含鉀、鎂以及鐵等元素的食品,如南瓜籽或葵花籽等,可以比較容易地改善憂鬱症患者的心情;麪條可以提高血糖水平,可讓人感覺良好。同時可以多吃一些有健腦活血作用的食物,如魚類、蛋類、豆製品、核桃仁、牛奶等,有利調節情緒。也可酌情增加一些綠茶、咖啡等飲料,以改善心境。

經常放鬆也可以讓身心保持舒坦平和的狀態。放鬆可以降低交感神經的衝動,平撫情緒、安定心神,更能有效幫助睡眠。打哈欠、伸懶腰、深呼吸等都是人體自動的放鬆機制。

TAGS:悲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