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開題報告>

道路工程設計開題報告

學問君 人氣:4.47K

隨着城市快速發展,一些已建成的城市道路逐漸滿足不了日益增長的交通需求,也有一些道路由於使用年數太久路面破壞嚴重難以滿足安全行車需求,還有一些道路沿線許多管線的不規範埋設造成對城市道路景觀影響嚴重,這些道路逐漸都需要進行改造。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道路工程設計開題報告,歡迎來參考!

道路工程設計開題報告

城市道路是城市社會活動、經濟活動的紐帶和動脈,是城市綜合功能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城市建設水平的集中體現。最近幾年,我國的城市化發展突飛猛進,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加大,城市道路的建設迎來了黃金時期,給我們城市道路的設計工作者既帶來了機遇,也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道路的改造與新建有很多相同點,但也有一些差異,以下結合東莞火車站站前廣場及相關配套工程相關道路的工程設計談一些心得體會。

1 道路改造

工程概況:

廣深鐵路新東莞火車站位於石龍、茶山兩鎮交界處的西湖村,不久將要建成,相應的東莞火車站站前廣場及相關配套工程也需投入使用。東莞火車站站前廣場及相關配套工程包含有多條道路的新建與改造,下面我對典型環湖西路改造工程設計做具體的介紹。

環湖西路現狀道路爲雙向四車道斷面,道路西起於環湖西路與西湖一路交叉口,向東南方向延伸,終於現狀嶺南東路與環湖西湖交叉口,道路分別與西湖二路、西湖一路、畔山街相交,道路爲城市Ⅰ級次幹道,設計時速40km/h。改造後的道路雙向6車道,道路紅線寬36m。進行改造設計遇到的主要難點問題有道路如何拓寬,拓寬段的路基怎麼處理,新舊路面如何銜接,施工期間交通如何疏導,下面就這幾個問題的設計進行一些探討。

1)道路拓寬

環湖西路現狀爲四車道斷面,隨着火車站的投入使用,四車道的通行能力明顯不足,本次設計考慮拓寬爲六車道。道路拓寬在很多改擴建工程中經常遇到,進行道路拓寬設計時,考慮了兩種拓寬方案,一種方案是一側拓寬,這樣實施的優點是可以有效減少拆遷,施工期間交通相對容易疏導,缺點是現狀的道路中線不是設計後的道路中線,新的.中線位置爲了接順道路橫坡,中線的高程會稍微擡高,這樣會局部增加了瀝青罩面調平層的厚度,且由於調平層的厚度不一致,增加了施工難度。另一種方案是兩側同時拓寬,現狀的中線就是設計後的中線,兩邊分別拓寬主行車道,優點是瀝青面層易施工,起終點易與現狀道路接順,缺點是兩邊要同時拆遷,對周邊環境的干擾大。

由於環湖西路南側緊鄰火車站,北側是密集的住宅區,設計經過多方面的考慮,在擬合現狀道路的前提下,中線向南偏移,進行南側拓寬,起終點與現狀道路接順,這樣可有效減少大量拆遷,同時滿足道路的使用要求。

2)拓寬段路基的處理

環湖西路爲舊路改造拓寬項目,填挖高度總體較小。但是如果處理不好新建拓寬部分的路基,很容易與既有道路形成沉降差,造成道路很快開裂。根據地勘報告,兩側拓寬範圍道路地基基底持力層以填土爲主,針對不同地質情況我們設計了不同的處理方式,若填土本身強度和變形能滿足設計要求,透過碾壓等手段將道路基底土層壓實後,以其爲道路路基地基持力層。對於需要利用的舊路行車道部分,路面設計標高與既有道路標高基本一致,舊路部分基礎原則上不進行特殊路基處理。

對人工填土或素填土較厚路段,其強度和變形不能滿足設計要求,對道路基底進行換填處理,換填處理方法如下:在路基基底標高下,將一定厚度的土層(不超過3m)進行挖除、再整平振動碾壓3~5遍,換填透水性好砂性土進行壓實,如換填底面位於地下水位以下,則首先回填塊徑不超過30cm的開山石至地下水位以上,再振動碾壓,並換填砂性土。換填土分層鬆鋪厚度不大於30cm。地基處理後需透過壓板試驗檢測,達到設計要求後,方可進行下一步工序。環湖西路總共有596m路段拓寬部分進行換填。

對道路填方較高路段,或下臥淤泥土層埋深較淺、厚度較大的路段,採用深層水泥攪拌樁處理形成複合地基,樁端持力層進入淤泥質土下臥土層不小於0.5m。其中人行道範圍內攪拌樁間距取1.5m,機動車道範圍內攪拌樁間距取1.3m,兩側各寬出2m;如沿線有箱涵處,箱涵基礎攪拌樁間距取1.1m,兩側各寬出1m。攪拌樁按正三角形佈置,樁徑0.6m。環湖西路總共有130m路段拓寬部分進行深層水泥攪拌樁處理。

3)新舊路面銜接

現狀的道路是水泥混泥土路面,本次設計爲瀝青混泥土路面。拓寬部分鋪築兩層水泥穩定碎石基層與一層水泥混泥土面層後,與既有混泥土路面一起進行瀝青罩面。因爲舊路已營運多年,沉降已趨於穩定,而新建拓寬部分道路路基儘管進行了壓實,但是沉降還是會比既有路面沉降大,如何有效減少新舊路面之間的沉降差,防止上面的瀝青面層開裂,從而影響行車安全,是進行路面設計的難點。

本次設計爲了防止不均勻沉降引起瀝青混泥土路面產生反射裂縫,我們進行了三種主要處理措施。一是在新舊水泥混泥土接縫下面設計了40cm寬、20cm高的枕樑;二是在新舊水泥混泥土厚度的中間位置進行植筋;三是水泥混泥土路面頂面鋪玻纖格柵,這些措施可有效減少瀝青路面反射裂縫的產生。枕樑施工時要開挖20cm寬既有路面下面的基層,實施起來不容易,澆築枕樑混泥土也很難搗實,所以施工時要引起重視。

4)施工期間交通疏導

改造工程與新建工程施工有一些不同,新建道路沒有現狀的道路與市政管線,不需要考慮施工時間的交通疏解與對已有管線的保護,通常可以進行全斷面同時施工,施工速度快,外界的干擾小。改造工程由於要考慮施工期間車輛通行,同時行車道兩側經常已埋設有給水、雨水、污水、電力、通信、照明、燃氣等管線,在進行改造設計之前,要做好物探,探出出已有管線的類型與位置,設計時考慮是就地保護還是遷移,還要與相關部門進行溝通,爭取得到各權屬部門的同意再進行施工。

本次設計路基採用半幅施工、半幅通車的倒邊法施工,利用半幅舊路維持雙向兩車道的基本通行能力,第一步對道路右半幅的路基、路面,中央綠化帶,人行道,管線等施工。第二步,對道路對道路左半幅的路基、路面,人行道,管線等施工。這樣可以在施工的同時,保證車輛與行人的安全通行。在管線遷改完成前,保證現有的管線能正常使用。

當然,改造工程設計需要考慮的問題還有很多,例如很多道路由於以前主要是集散交通,沿線開口很多,隨着交通量逐漸增長,道路需要進行改造升級。爲了儘量減少道路周邊開口對主線的影響,通常會考慮整合一部分路口,還有可能封掉一部分路口,改成朝向其它次幹道或者支路開口,這些都需要結合現場的實際情況,與規劃和周邊相關單位進行充分溝通協調,這樣纔可以有效減少施工期間的干擾,保證施工順利進行。

2 結 語

現在的大城市用地越來越緊張,能用來進行新建道路建設的走廊越來越少,當道路破壞嚴重或者現狀道路滿足不了現狀交通需求時,通常會考慮對現狀道路改造升級,因此道路改造項目逐漸增多。進行改造設計時,一定要孰知現場情況,遵循因地制宜,安全可靠,技術先進,經濟適用,保護環境的原則,同時要與相關部門做好協調工作,以得到相關部門的支援。進行施工圖設計時,應首先考慮舊路充分利用,這樣可以有效節省造價,也有利於環保。如果舊路需要拓寬,要注意拓寬部分路基的壓實,同時要注意新舊路面結合部的設計。只有設計工作處處考慮周詳,工程的可實施性纔會越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