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開題報告>

高校藝術設計開題報告

學問君 人氣:4.89K

高校藝術設計專業一直以來都爲社會培養實用型的藝術設計人才,具有很好的發展前景。下面小編整理的高校藝術設計開題報告,歡迎來參考!

高校藝術設計開題報告

高校藝術設計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就是爲社會培養實用型的藝術設計人才,主要是培養具有紮實的藝術設計相關專業基礎知識和過硬的專業技能,能夠運用現代設計技術手段從事藝術設計和教學研究工作,具備較強的設計創新精神能力實踐能力,能夠與時俱進的應用型、技能型專門人才。

二、藝術設計專業改革的背景

教育部於2010年7月頒佈的《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中明確提出,要“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質量,加強實驗室、校內外實習基地、課程教材等基本建設。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注重教學的創新性、綜合性、實踐性、開放性和選擇性,倡導啓發式、探究式、討論式、參與式教學,強化實踐教學環節,創立高校與科研院所、行業、企業聯合培養人才的新機制”;“改革人才培養模式,教育體制改革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提高人才培養針對性;創新教育教學方法,着力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探索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構建合作培養、實踐育人的資源平臺,推進各級各類學校之間、高校與企業合作、學校與科研機構和用人單位之間聯合培養人才的試驗”。此綱要的頒佈爲我國高校人才培養模式、課程改革及新發展奠定了基礎。

三、校內實訓基地建設的基本思路及意義

(一)從學生角度而言

校內實訓基地成爲有效鍛鍊學生實踐能力、更好地與行業標準對接、與市場對接的教學場所,促進專業學生的實訓效果,提高了其職業能力和就業預期,提高藝術專業學生的社會競爭力,爲將來從業有着重要的現實意義。“實題實做”與全真等業環境的教學模式,在爲企業提供了創意方案的同時,也搭建了學生進入設計領域的直接通道,學生在參與設計實踐中能獲得真實的工作體驗,激發了學生專業學習的興趣,幫助學生順利實現向設計師的身份轉換。

(二)從高校角度而言

校企共建實訓基地,成功建立起學術互動平臺,高校藉助企業先進的經營理念、前瞻、創新的社會視角與探索精神,對高校藝術設計學科教學產生借鑑作用,將豐富高校的教學內容,推動專業建設和設計教學課程及教學內容的改革。切實解決和補充學院專業教師資源,改進、豐富教師知識結構,教師隊伍結構朝多元化方向發展。

(三)從企業角度而言

透過與高校的合作,可以提高企業競爭力。包括:提高企業在業內及社會上的知名度;可根據本企業對員工的實際需求,有針對性地培養適需對路的人才;可以優先獲得畢業生的挑選權,從而獲得提高自身競爭力所需要的人才;可以利用學校資源對職工進行繼續教育,爲企業今後儲備人才;讓學校成爲企業培養員工的第一站,無形之中增強了企業員工的穩定性,對企業的長足發展起到了良好的保障作用;從長遠觀點,透過刺激、激勵以潛移默化的方式轉化爲學習型企業;同時依法享有國家規定的相關優惠政策,如財政補貼或稅費減免等。校內實訓基地還可以整合企業和高校資源,爲中小型設計企業發展提供服務。

四、現階段校內實訓基地建設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一)實訓硬件設備及師資力量不足

校內實訓基地建設起點低,投入少,硬件設備提供不完整,沒能起主導作用。多數設計院校尚未能提供完整實訓室、模型製作與加工實驗室、材料實驗室等硬件設備,學生基本處於空想設計狀態,無法動手操作。實訓基地配備的實訓指導師數量與受訓學生人數不匹配,也造成實訓課程實施範圍不廣,不夠普及,受益學生數量少;部分教師知識結構、項目實踐操作與執行能力不足,導致實訓效果受到影響。

(二)實訓課程訓練內容不全面“重效果,輕工藝”的問題

由於教師往往強調方案創意的新穎性,導致學生過多地重視設計方案的形式感及圖面效果。如環藝專業實訓課程,則追求效果圖繪製或版面形式的精美,忽略了對設計材料、裝飾結構構造、施工工藝、工程造價認知和實踐能力的培養,而這些被忽略的內容又恰恰決定了其設計最終的可實施性。

(三)校企合作不穩定

校企共建實訓基地的執行中,在合作形式與合作途徑上還比較單一,合作層次不夠深入、跨度不大。校方在尋求合作企業的過程中,資訊資源、途徑、渠道單一、不夠廣。目前我國校企合作過程中,普遍存在企業利益偏輕,學校利益偏重,企業行爲短期形象。由於企業的應有利益不能得到保證,企業合作動力不大,合作積極性不高,從而不能保持長期的合作關係。

五、探索校內實訓基地建設新方式與新途徑

(一)實施“項目匯入教學”

工學結合的教學模式搭建“校企合作設計工作室制、設計研究所”教學平臺,實施“設計項目+真實工作環境+教學主題”工學結合的特色教學模式。學院透過將企業委託設計項目引入專業教學,作爲課程教學主題與實訓內容,進行教學與設計活動。學生透過直接參與實際項目的設計操作中學習專業知識,包括設計投標、前期考察調研、方案設計、造價預算、材料採購、項目施工的跟進等各個工程實踐環節的參與,培養學生創造性地、真實地完成一個設計項目的能力。鍛鍊學生獨立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激發學生專業學習的主動性與興趣;幫助學生順利實現從學習到思考,從設計到實踐的過渡,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增強學生自信心;提高其專業能力和職業能力,使學生的能力與行業發展對接,提升就業競爭力,成爲“拿來就可以用”的人才。

(二)造就“雙師”型教學隊伍

建立專業教師參與專業實踐的機制,造就“專業教師+企業設計師”的“雙師”型教學隊伍。藝術設計是應用性很強的專業,且時效性明顯,資訊變化快,爲了適應行業發展的特性,學院應鼓勵教師多參加行業專業研討會,支援專業教師在教學的同時參與社會實踐鍛鍊,造就“雙師”型教學隊伍以滿足學院發展與教學需要。

(三)實現導師結構多元化及教學團隊的主導性作用

透過“自培”和“引進”相結合的方式,提高、豐富師資隊伍結構,爲學院藝術設計專業的教學改革提供更好條件。可以透過引入企業優秀管理者和設計師兼職做實訓指導師,或派送本院專業教師到設計企業培訓以提高教師的專業實踐水平。加強實訓導師力量,逐步實現實訓導師結構多元化,導師隊伍建設逐步合理的目標。透過組織多元化的教學團隊實施課程教學的模式,發揮團隊教師主導性的作用。教學團隊成員可由設計公司的首席設計師或專家、校外的'專業教師以及學院內專業教師共同組成。充分運用教學團隊成員的各自特點與優勢,如運用專家瞭解企業用人要求的優勢,不斷完善藝術設計專業校內實訓基地建設,積極推進藝術設計教育的教學改革。

(四)加大實訓課程實施範圍

實訓課程教學中,實施範圍廣,力求公平公正,惠及每位同學。在實踐項目的設計操作中,實訓指導師根據年級、班級、每位學生的具體能力及特點,透過強弱結合、分組分工、團隊合作、協作的方式進行,既能兼顧到不同能力層次的學生,又能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與精神。同時也可以實行競爭機制,透過競賽的方式,對於被企業採用的優秀方案,給予一定的獎勵與報酬,培養學生競爭意識的同時提高學習積極性與學習動力。

(五)尋求校企長期穩定合作的機制與途徑

不斷加強和完善校企合作模式的機制建設,尋求校企合作效益最大化的途徑,將有利於保障校企合作保持長期、穩定、健康發展。校企雙方共同建立建立完善的、可持續發展的、良性循環的校企合作動力、激勵和約束機制,創造長期性合作的條件及環境;瞭解校企合作中的矛盾所在,明確學校和企業在校企合作中的責任和義務,確保企業在校企合作中能獲得預期的利益,激發企業參與校企合作的積極性;藉助市場競爭和調節的手段使校企合作內化爲校企雙方的內在需求;向企業和其他高校學校宣傳、推廣校企合作的成功經驗等,在行業內形成企業參與高校教育的良好氛圍;拓展合作途徑與渠道等等方式,從內外雙向推動校企合作的健康發展。